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刺史究竟是怎样的官职?东汉时期权力最大,宋代起仅为虚衔

现如今我们在看很多的古装剧时,都会被剧中诸多的官职给弄得晕头转向的,清朝的还稍微好些,毕竟年代不是太过的久远,可你要是再往前搁估计就悬了。

这里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故事中经常提到的“刺史”这个官职,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地位,又能够拥有多大的权力呢?

“刺史”最初源于秦朝的监御史制,是作为地方监察长官而设置的。'刺'是检举不法的意思,'史'就是皇帝所使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大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当年秦始皇一统了天下之后,便开始实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了三十六郡,每个郡下面又分别辖若干县不等。当时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称为郡守,到了汉代则改为太守。

刺史官金

一个地方一人说了算肯定不行啊,肯定是会出事儿的,所以同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确保稳定,势必还会对每个地方长官进行监督。所以秦始皇在设置长官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意思就是说出了郡守之外,还同时设置了郡尉和监御史,前者主管地方军事,后者主要负责监督本郡的各级官员,其地位和郡守是一样的。

所谓是:'秦时无刺史,以御史监郡。”

冀州刺史官印

汉朝初建的时候,一度省监御史,都是由丞相直接派人监察地方的。到了汉武帝时,他将天下进行了重新的划分,分为了十三个部州,每个州下面又辖若干个郡国,每州设刺史一名。不过当时的刺史并不管辖地方的行政事务,主要是负责按'六条问事'来督察下面郡国的吏治。

简单的来说,当时刺史的主要职责可以用十二个字来简单地概括,'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说白了有点儿类似我们现在的省级检察院院长一职。

后来到了东汉,刺史的权力开始逐渐扩大了起来,开始干预地方上的行政事务,州也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刺史也逐渐成了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当然了,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汉成帝时,就曾改刺史为州牧,光武帝时又给改了回来,可到了汉灵帝时,又改成了州牧,其权力职能更是位居太守之上,成了掌握一州军政大权的实际一把手。

后来从三国到隋唐,各州也多设刺史,一些重要的州郡更是有都督兼任刺史。

不过从宋代起,地方长官不再称刺史,而称知州,刺史成了一个虚衔,不是实职。

元代之后,刺史一职被废。

到了清代,刺史仅成了知州的别称。

编后:公众号古历小军(gulixiaojun)同步开通啦,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知道的古代官职名称
从刺史职权的演进,看魏晋时期中枢与地方斗争的历史
刺史是掌管什么的官?
【视界】‌监察官与行政人员的“相爱相杀”!
汉代刺史职权的变化:从监察官到地方最高长官,为分裂埋下了隐患
老子西出函谷关,到底是去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