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艺,茶道,茶文化

喝茶是风雅之事,是一种崇文的品格。生活中有许多人爱喝茶、品茶,同一款茶,有些人泡出来滋味苦涩、色香全无。而有些人却能泡得香气高扬,味甘而滋味无穷。其中的差距,可能就差那么几点,亦或许也有那么几分茶道可说。

唐代陆羽《茶经》多为煎茶,宋代蔡襄《茶录》和赵佶《大观茶论》多为点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历,人们喜欢的泡茶、喝茶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无论什么品类、无论什么层次,想要喝到茶真正的好滋味,还要讲究几分泡茶人的好技术。

泡茶

茶艺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茶艺又是茶道的外在表现形式。孔子就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因此,想要喝出茶的真正滋味,悟出属于你的一份茶道,不妨先从了解茶的技艺开始吧!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是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以及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下面让我们从茶艺的精致瑰丽中领略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室

推开门,进入另一个空间。青翠的绿植突破的古色的气息,来,或者不来,茶就在那里。茶帘半卷,随风起舞,是一件很有情致的事。

梁实秋说: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

茶室

在喧闹的城市里,一个精舍、茶角落,是一个灵魂的落脚点,因为固定娴静,所以心安。爱茶之人,坐在茶席上,便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茶具

一套精致的茶具配以色香味俱全的好茶,可谓是相得益彰。自古以来,人们讲究饮茶之道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注重茶具本身的艺术,所以说要饮得好茶,就离不开相应的茶具。

瓷质茶具土质细腻,烧结温度高;胎质较薄,敲击声音清脆。由于瓷器表面光洁致密,所以不吸水不吸味。并且,瓷质茶具传热快、不吸香,能把茶的风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泡出的茶香高味鲜。

陶质茶具土质沙粒感强,烧结温度低;胎质较厚,敲击声音沉闷。由于表面气孔多,容易吸水吸味;同时因为密度小,所以传热慢,保温效果好。茶汤在陶器内壁的气孔中进进出出,与陶土中的一些矿物元素发生反应,茶的醇厚韵味和变化会更加凸显。

……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要泡出好茶,就要先找到最适合它的水。泡茶用水的最基本原则:要用软水。纯净水、矿泉水等都比较适合用来泡茶。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在同一浓度的茶汤中,高温冲泡出的茶汤较强劲,低温冲泡出来的茶汤较温和。嫩度较高的茶叶宜低温冲泡,避免烫坏茶叶;粗老的茶叶可以用高温冲泡,以激发出茶的香气和滋味。

茶水久浸不分离,茶汤续水有讲究。茶叶冲泡时间过久,不及时倒出,会使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等会自动氧化,降低茶汤的色、香、味;这样的泡法,会使得茶味不好,过于苦涩,丢失了茶叶本身的香气以及滋味的层次感。一般当已饮去三分之二的茶汤时,就应续水。如果茶汤尽时再续水,续水后的茶汤就会淡而无味。

……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财富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的洗礼下,具有其哲学基础和深厚的精神思想。是我们的老祖宗在长期的茶事实践中,以茶为媒,融入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形成的有关茶艺的精神层面。

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偏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澹然而为,顺任自然。

茶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州工夫茶为何只配三个杯,要大家轮着喝,说这是茶道鼻祖你信吗
论当前茶艺表演的一些问题
转载:做个懂茶人--中国的茶文化
从《梦华录》中赵盼儿的“茶百戏”为引子,一探宋代风雅的茶文化
茶艺师考试指南|重点知识提示|建议收藏
茶之为饮,幻化为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