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道德经》:先要“有”才能“无”,要有“得”才能“舍”

保持一个空杯的心态

其实是指对《道德经》的学习要有一种与道类似的“空杯”的态度。《道德经》讲,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就是指道看似平坦虚空,但运用起来却无法使之盈满。在学习《道德经》时,同样要抱持这样一种对道、对德的谦虚、开放、学习的“不知道”的态度,恰恰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才一直在努力的路上。对道的认识也是一样,因为我们葆有一颗无知而真纯的心,所以我们才有更多求知的动力和欲望。

李善友老师有一句开场白很有意思:我说的全是错的。这与学习《道德经》应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处。

《道德经》博大精深,使用的又是文言文,数千年来,又有大量的版本传世,更有众多优秀的人才为之注解,因而,就像“一个读者心中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很多人都是有区别的。即使是同样的一个人,随着对读书的深入,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随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不断加强,对道的认识也在不断进化中。这样,对《道德经》的理解就更不同了。

《道德经》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查理·芒格素有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他总是强调一种逆向思维:反着想,总是反着想!查理·芒格被认为是将逆向思维应用到极致的人。芒格一生都在收集别人的失败,并创建一个“不做”清单。芒格认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避免做名单上列出的所有事宜时,就能最大限度把做成的概率提高。而这种不做,其实也可以说是《道德经》中,“无为“概念的一种运用。

巴菲特也有类似的做法,他说: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这两位投资家其实反映《道德经》里边的精髓: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给我们提供一种思维模式,就是跟我们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完全相违背、或者完全相反的逆向思维模式。

先要“有”才能“无”,要有“得”才能“舍”

任何一本书,都有其指向性和适合的阅读人群。《道德经》当时在写的时候,老子心中肯定也是有一个潜在的阅读人群,这个人群就是当时周朝的统治者和管理精英。现在如果我们再扩大的话,至少《道德经》要给管理者或者是给组织中强势的这一方看,它一定一开始不是给弱势的这一方看。

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道德经》里边,体现了一种对柔弱的、阴性的精神和力量的推崇,老子讲“弱者道之用”,但是透过这句话,隐隐推测,老子到底想对谁说呢?他一定是对强者说的,也只有对强者,才能这样说。如果对于弱者,你跟他讲“弱者道之用”,他一定不认同。

比如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是越学越多,越为渊博,叫“为学日益”。可是要明白“道”的境界,就要不断地断舍离,不断地减少,少之又少,才能明白道的真谛。但是其实这句话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基础的前提,那就是:任何东西者必须学然后才能损,必须“有”才能“无”。必须先“得到”“拥有”,才能趋向于“减少”“损失”。“为道日损”,损的前提是必须先要“有”,“损之又损”才能到“无为”,问题是,如果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拿什么损呢?就像我们经常说,一件事情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一样,前提是,得先有得才能舍,如果舍的时候,两手空空,那拿什么舍呢?

“道”存在于万物中

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万物都按照“道”的法则来运作。对于道存在于万物之中,东郭子曾和庄子有过一番谈论,东郭子要庄子讲出道存在什么地方,庄子说:'大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说:'那总得举个例子,具体说说道存在的地方我才能理解。'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道越来越发低微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卑微了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了,只好不再作声。

黑格尔曾说: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也就是“存在即合理”,而庄子对于“道”的形象的解释,也可认为对“道”的一种认知。

“道”要遵循相应的过程和规律

“道”的运作是有其过程和规律的,是有始有终有时间的,而这种过程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愿意接受却必须面对的。

房云峻还举了个例子。有一本书叫《一分钟经理人》,里面有很多新的提法和办法,但是,能否做到呢?很难。管理本身就不是立杆见影的事情,任何商业模式、商业管理系统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的锤炼。反过来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分钟内,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经理人的时候,那一定你要警惕,他是不是在胡说,因为这个不符合道的规律。一个人的成长或者一个人的变化,一分钟怎么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呢?当然,这只是恶性营销,顶多也是哗众取宠,常人来看,都恨不得一分钟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是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说,一分钟时间,就能得到质的变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比如说我们的身体不注重保养,疾痛积累了很多年,形成了慢性的病。如果有医生告诉你,吃下这个药,你就可以什么事情都没有了。你听到医生这样说肯定很高兴,可是这个事情你要保持一种警惕,医生的说法是不是有问题的?积累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怎么可能一下子都处理掉?这是不是某种商业促销行为?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恨不得立刻变好”这种思想看起来是合乎人性的,但是《道德经》给我们另外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可能在有些时候是逆人性的,但是恰恰这个逆人性,又是符合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

其实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说,时间才是最好的雕刻师。

所以我们都在求“道”的路上,当我们慢慢理解了什么是“道”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内心从容、不再焦虑、不再为片刻的得失而苦恼的时候。

房云峻精读的各个版本《道德经》

《道德经》读书会是惠集读书社发起的研读、学习《道德经》的社群。大概以三个月时间系统学习《道德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的各种解释
书香泰达:品读《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候王的领导是谁 ”
理解了老子和庄子思想中,“道”的两个内涵,才算入门了道家思想
老子《道德经》第40章:为什么说“弱者道之用”?
六、玄牝(pin)之门
道在屎溺 | 庄子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