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察 | 宜春:让乡村教师感受春天


张代虎:

为了孩子,宁愿“人往低处走” 

1978年,高中毕业的张代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民办教师。39年来,他默默坚守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会埠镇农村小学教育的岗位上,情系农村孩子,爱校胜过爱家,尽心尽力教书育人,深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面对期盼,甘愿到教学点工作


2016年6月,会埠镇游落教学点老教师何清海退休了,镇中心校和游落村干部为此很犯愁。9月份开学,谁去接替何老师呢?众所周知,教学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加之生源稀少,全校仅有两位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令人望而生畏,很少有人愿意来。


当时的张代虎,是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村干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去游落教学点任教。


在镇中心小学,张代虎是教学骨干,年龄也偏大,同事、家人和朋友都不赞成他去教学点。但是,想到游落干部群众期盼的目光,想到农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张代虎坦然地对校领导说:“我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留在农村念书的孩子家庭许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


就这样,2016年9月1日,张代虎告别镇中心小学,背起行囊,骑着一部老旧的摩托车飞驰在乡间小道上,来到游落教学点任教。

 

爱生如子,他是学生成长引路人


如今在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问题,给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难。面对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张代虎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呵护学生幸福成长。


为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取得家长对教育的支持与配合,他不知走了多少夜路,访问了多少家庭。无论孩子们学习、思想或行为上出现任何问题,他都会及时家访,走村串户,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有个头痛脑热,他亲自带学生去医院治疗,经常垫付医药费和学费,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他从不体罚学生,不歧视差生,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涓涓细流般的爱滋润幼小的心灵。


张代虎尤其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游落教学点,这些农村孩子很少乱丢垃圾,孩子们发现校园里有果皮纸屑,会自觉地捡起放到垃圾箱内。每天吃饭,尽管只有二三十个学生,他们仍然自觉排队买饭,秩序井然。张代虎谆谆教诲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起初,张代虎一到游落教学点,就在校园内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是种菜能手,课余时间也带着孩子们下地劳动,拔草、松土、浇水、施肥、采摘,孩子们在地里欢声笑语,他们收获的不仅是鲜嫩的蔬菜,还有爱劳动的优秀品德。

 

勤于钻研,走在自我提高的路上


尽管年龄偏大,张代虎在教学上从不放松,总是勤于钻研业务,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论在哪所学校任教,他都是教学骨干。他长期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教学成绩在会埠镇总是名列前茅。


在学校里,张代虎的语文课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甚至一些学生想办法转到他的班上。他的语文课意蕴丰富,情思飞扬,旁征博引,极富魅力。他亲切和蔼的面容,生动优美的语言,还有他对学生心理的深切理解,都吸引和打动着学生。课堂上,张代虎用质朴、自然、亲切、扎实的教学风格,为学生思维铺设出一步步循序渐进的台阶,使教与学交融于一种不断获取的愉悦之中。


追根溯源,读书是张代虎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书籍都汇集在他的案头。张代虎的阅读不仅怡情悦性,还为课堂服务。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形势下,他尽管年龄偏大,但虚心学习,日夜钻研。为了学会多媒体电化教学,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青年教师请教。

 

幸福人生,他的世界春暖花开


在农村小学教书,在常人看来是非常清苦的,但张代虎乐在其中。他热爱教育事业,常对人说,如果有下辈子,仍然选择做教师。


每逢节日,学生的微信祝福和明信片从四面八方飞来,他们长大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工作,都忘不了张代虎。每年暑假,即将踏进初中大门的孩子们都会在张代虎面前流下热泪,因为他们舍不得离开深爱着他们的张老师。


毕业生谌恬,只要有空就会回到张代虎的办公室或家里看望老师。在县城上高中时,周末回家总要挤出一天时间去看看张代虎。如今已升入大学读书的她说,永远不会忘记张老师对她无微不至的关爱。


毕业生甘雪芳,如今是荣立省司法厅三等功的优秀女狱警,担任“江西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主播,新闻作品多次获奖。她深情地说,我是在张老师搀扶下学会写作的。逢年过节,她都会向张代虎送来深情的祝福和问候。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张代虎却反其道而行之,离开城镇,坚守在偏远教学点。他笑称,为了山里的孩子,我宁愿“人往低处走”。


孙广初:

42年坚守,为山里娃圆梦

年届退休的孙广初,是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石笏教学点教师。喜爱教师职业的他,42年扎根农村,像一头老黄牛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用爱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石笏教学点设立于2003年,是马步乡地域最偏僻、道路最崎岖、条件最艰苦的一个教学点,仅招收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要去合并后的洞口小学上学。在这里,孙广初一人身兼校长、教师、后勤、保安……坚守在大山深处,把一批又一批山里娃送出去。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当医生,还有的当了教师。在孙广初的人生中也曾面临其他发展机遇的选择,但他最终选择了留在大山里,为这些山里娃圆梦,一待就是42载。

 

“一念之差”,教育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1975年夏天,孙广初初中毕业。父亲希望他继续读高中,将来做个体面的城里人。这时候,大队书记领着几位乡亲和几个一身泥巴的孩子来到他家,恳切地说:“广初啊,咱们山里人吃够了做‘睁眼瞎’的苦!如今你在咱村也算个秀才了,大伙儿都希望你能留下来,教村里的娃娃们念书,你看咋样?”


一边是父亲的厚望,一边是村里人的期盼,孙广初左右为难。当时的石笏村小学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来这里任教的教师待不住,都陆续调走了,而离这里最近的另一所小学在5公里之外。孙广初思来想去,好几个晚上都失眠了,脑海里总是浮现着那些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最后,他咬着牙作出决定,对父亲说:“我先留下来教几年再说。”没想到,因为这“一念之差”,教育成了他一生的事业。


当时,在这个简陋的教学点里,共有30名学生,其中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才4岁多,分在3个年级和1个学前班。孙广初每天“头顶星光去,披着月光回”,早晨5点就起床吃早饭,然后带上午饭往学校赶,下午放学后还要护送每一个学生安全回家,等回到自己家中经常是晚上七八点钟。


石笏村有6个村民小组,有的学生上学要翻过山岭、步行七八公里的崎岖山路,有的学生要经过几米长的独木桥,学生安全成了孙广初最揪心的事。一天下午,天气突然转阴,他决定让学生提前放学回家。可没过一会儿,突然间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孙广初猛然想起,学前班年龄最小的小敏回家要经过一座独木桥,于是拔腿便往那边跑。电闪雷鸣中,他跑到桥边,看到站在水中的小敏正“哇哇”大哭。孙广初不顾身上被荆棘划破的伤口,跳进水里抱起小敏,先把她送到村里的赤脚医生家查看,得知小敏并无大碍,于是把她护送回家。小敏的外公外婆正为孩子没回家而焦急万分,得知事情经过,感动地哭了。这时,孙广初这才想起,自家的稻谷还在禾场上晒着,等他赶回去,稻谷早被大雨浇透了。

 

曾经有过思想波动,但最终选择坚守


上世纪90年代,石笏村实行分山到户,大部分村民靠砍木料、卖竹子年收入超万元,纷纷盖起新房,买了彩电、冰箱等家电,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而当时孙广初一年的工资不到600元,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经济状况十分困难。


当时的学校只有两名教师,教3个年级的语文、数学等各门课程,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改作业、自制教具。孙广初根本无暇顾及家事,全靠妻子照顾两个孩子、操持责任田,每天还要像男人一样上山劳作。


看到这样的状况,亲戚朋友都纷纷劝说:“要不别教书了,跟着我们一起卖竹子,或者出去打工,肯定比你在这儿当教书匠强。”


对比别人家的状况,看着妻子如此劳累,孙广初也曾有过思想波动,一度觉得当个农民都比教书强。可是,虽然这样想着,一看到学校的孩子们,想到自己一走,很难再有人来这里教书,而自己再多坚持几年就可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他最终不忍心离开,心里宽慰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就这样,为了孩子们读书的渴望,孙广初一坚持就是42年!从青丝到白发,从青年到老年,从挺拔到驼背,42年里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甘守清贫,换来“一个都不能少”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孙广初靠着一点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但并不富裕的他为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辍学,每年都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接济困难学生。


每到开学,孙广初最担心的,是个别学生不来报到。开学前,他总要深入学生家里去访问,劝说学生家长再苦再难都应该让孩子读书。对于家庭实在困难的,他不惜垫付学杂费,有时多达几百元。看到妻子为操持家庭而辛劳,他心里也很难受,但总是劝慰妻子:“咱们日子虽难过,却比这些人家好一点。教育是改变穷孩子命运的唯一出路,我是他们的老师,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没书读!”后来,妻子也慢慢想开了,理解了他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对他全力支持。


冬去春来,孙广初凭着一股韧劲,忍受了山村里的寂寞和艰辛,与教学点一起走过42年风雨,让这里没有一个学生辍学,没有一个学生发生安全事故。


在守护好学生的同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孙广初不忘提升自己。身为山村教师,为把学生教好,他参加了江西师范大学的函授学习,自行订阅教育报刊给自己“充电”。


经常有人问孙广初:“你工资不高,却这么投入,图的是什么呢?”孙广初笑笑说:“人各有志,从事教育事业,教好这些山里的孩子,就是我最大的人生价值。”


曾竹英:

一家三代的教育传承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天台山深处,有一所绿荫掩映的小学,书声琅琅,清脆的童音回荡在大山深处。在校园里,拄着拐杖漫步的曾竹英十分引人注目,这里流传的是她一家三代四位园丁在大山里辛勤耕耘的近百年教育编年史。


自曾竹英的父亲教书育人开始,到她与丈夫执起教鞭,再延续至女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优良家风绵延至今。

 

父亲曾成道:山村教育的拓荒者


曾竹英的父亲曾成道是天台镇庚溪村人,上世纪50年代就在天台山教书育人,几十年跋山涉水,培育了山村后代许多人,深受村民爱戴。


天台山山高岭多,过去交通不便,条件落后,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有许多村庄未通公路。曾成道大半生步行围着大山转。据曾竹英回忆:“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先干完农活,然后往学校赶,从家到学堂有十几里山路,全靠步行。那时学校条件差,他经常自己动手修理门窗,冬天还要烧好火盆给孩子取暖。尽管如此,他坚持早出晚归,风雨无阻。”


天台镇上坊村党支部书记张宝生回忆说:“曾成道老师教我的时候,当时村里没有专门校舍,只能在一个破庙里上课,光线不好,他经常在煤油灯下批改作业,天长日久把眼睛都熬坏了。”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自家孩子,曾成道要求甚严,他兢兢业业,言传身教,给后代作出很好的榜样,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

 

曾竹英夫妇:在与病魔斗争中坚守


从小耳濡目染,曾竹英心中孕育着一个梦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让更多山里孩子读书、识字、明理。


1983年,曾竹英接过父亲的教鞭,父亲的千叮万嘱她铭记在心,在落后环境下用心工作。两年后,她与同在天台山中坑小学任教的彭国根因教育结缘,从此在教育路上相伴而行,相濡以沫。


没想到,2001年2月的一天,曾竹英从学校宿舍下台阶时摔了一跤,起初她并未在意,仍坚持工作。等发现不对头到医院治疗,病情已经恶化引发右腿股骨头坏死,随后经历三次骨科大手术,从此她的生活再也离不开拐杖。


手术后,曾竹英在医院躺了半年多,躺在病床上感觉恢复遥遥无期,绝望地盯着天花板,整天不说话……彭国根见此情景,心里万分焦急,耐心陪妻子交谈,谈起父亲的顽强,谈起学校孩子们的可爱,谈起女儿的前途……尽力安抚她的情绪。


这时候,是学生唤回了曾竹英的信念。他们来探望曾竹英,真切地呼唤道:“老师,快回来教我们吧!我们想听你讲故事!”稚嫩的童音给了曾竹英莫大的精神安慰,也给她的心灵注入了活力。


就这样,经历过数次大手术,曾竹英坚强地挺了过来,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在彭国根的细心照顾下,曾竹英渡过难关,重回讲台。


当时,学校门前还是土路,每逢雨雪天气,路上泥泞不堪。曾竹英为了不耽误学生功课,索性吃住在学校,从此以校为家。学校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将一间办公室腾出来作为曾竹英夫妇的起居室,并将她任教的班级安排在隔壁。


从此,曾竹英夫妇每天6点起床,早早地到校门口迎接学生,风雨无阻;7点进教室,带着孩子们早读,中午放下饭碗就回教室守着学生;下午放学又带着大家一起大扫除,对许多留守孩子总是千叮嘱万叮咛。16年如一日,爱生如子。此外,曾竹英夫妇每月还要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些钱,购买纸笔文具奖励学生。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2014年,曾竹英被评为宜春市袁州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她任教的班级被评为区文明班集体。彭国根也多次荣获全区优秀教师、区师德标兵称号。看到这对教师夫妻共同进步,令人感慨不已,他们双双演绎的是教书育人的不渝情怀。

 

女儿彭甜:淡泊明志的坚守


祖辈的坚强,父母的坚韧,曾竹英的女儿彭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母用他们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她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坚守信念,让她感同身受。高中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考师范类院校。2014年,彭甜大学毕业后也来到天台山中坑小学任教。


在偏远闭塞的中坑小学,笔者见到彭甜,一个笑得甜甜的现代女孩。当许多年轻人都渴望走出大山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彭甜却快乐地坚守在这里。


究其原因,近年来,袁州区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工作,逐年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办学条件日新月异。从小在学校长大的彭甜对此有切身体会:现在绝大多数村小都新建了教学楼和教师周转房,配备了电脑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中心小学还设置了科学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美术书法室、音乐室等多功能教室。同时,各村都通了水泥路,交通方便了,愿意留下来的教师也更多了。


当然,尽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但山区村小相对还比较简陋,对一个90后女孩的确是不小的考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这个寂寞清苦的环境里,她也曾动摇过,有过走出大山的念头。但外公、父母的精神感染和山村可爱的孩子让她坚定信念。她说:“我从小就感觉,在爸妈心中,学生比自己更重要。”参加工作后,她开始更深地理解了教师这份职业,也理解了父辈的情怀。


从教几年来,彭甜一直带毕业班,也成长很快。在学校里,她特别关心留守儿童。她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只要多交流多谈心,就能慢慢打开孩子心扉。她用心给这些孩子多一些温暖。也因此,每到学生毕业,孩子们都会送来许多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这让她从中体验到初为人师的幸福。


看到曾竹英一家人的红烛情缘,大家感叹:“祖孙三代教书育人,正是这样的传承与坚守,山里的孩子才有了希望!” 多年来,这一家三代不断接力,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而他们却长久屹立在这里,坚守着山里的牵挂、期盼和渴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秘密--肯定自己就是成功的开始
孙其信强调:教学就是最大的科研
周善梅 | 乡村女教师
名人说教师
支月英:一生只为一事来
有偿补课教师保证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