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玉寻踪——上海博物馆藏高古玉器精选

宝玉寻踪——上海博物馆藏高古玉器精选

龙纹璜。西周中期。长8.7厘米 3.8厘米。以从两面向中间斜刻的阴刻粗线条来表现龙纹,保留商代典型的字眼。

重环谷纹玉璧 。战国。外径21.2厘米 内径7.3厘米 0.434千克。内外两圈重环形,布满谷纹,谷纹是战国最流行的纹样,边沿小孔可穿系悬挂。

龙首纹玉玦。春秋早期。直径3.1厘米 0.33厘米 。玉色呈鸡骨白,扁平环形,有一缺口。两面有线刻的变形龙首纹,与同一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相类似,龙首纹是春秋早晚期玉器上较为流行的纹饰之一。春秋早期的这类纹饰主要采用平面双线阴刻技法。春秋时期《荀子·大略》中提到: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在春秋时期,玉玦除作耳饰外,还可能是一种信物。


 

双龙首璜 。东周 战国晚期 。长11.8厘米 4.3厘米。羊脂白玉,间有褐色浸痕。器两面纹饰相同,两端镂雕龙首,龙口微启,唇微卷,露牙环眼,长耳后伏于颈,饰阴刻细线纹。龙身浮雕勾连云纹,下缘透雕龙爪。上部有一个圆孔,可供穿线为佩。此类玉璜为战国时期成组佩玉之一。


 

玉鸟。西周早期 。青玉质地,表面受沁呈灰白色,有朱砂遗痕。右侧:长7.3厘米 3.8厘米。左侧:长7.4厘米 3.7厘米。扁平体,两面纹饰相同。胸部鑚一孔,可供穿系,属西周典型样式。在张家坡等西周墓地有大致相同的数对玉鸟出土。


玉鱼 。西周 长约9.5厘米。线条刻制简单、粗放。鱼身披鳞,尚有朱砂痕迹。鱼尾形状比例表现得有些夸张。西周早期的风格较为简略、质朴。

鸟纹柄形饰。商代。青玉质地。扁平长方形。两面纹饰相同,以斜切线与一较细的阴线相配合,琢出展翅独立的凤鸟图案。上端中部有一小圆孔,用以穿系悬挂。

玉鹿。西周。青玉色泽有淡褐沁,有硃砂残痕。鹿呈卧伏状,俯首、引颈、翘尾。椭圆眼,单线阴刻出嘴、鼻。小字形角,耳上竖,耳根穿一孔,可穿系佩挂。


 

玉鸟。商代后期。高6.9厘米 。宽4.7厘米 0.0165千克。灰褐色泽。器呈扁平体。鸟站立状。勾喙、圆眼、夔冠。胸外突,尾上翘,体丰满。两面纹饰相同。勾喙上刻人字纹,胸腹饰云纹,尾刻内弯弧线。

弦纹环。 代。高2.6厘米 11厘米。体圆似箍,两端外侈,端口沿外饰阳线刻弦纹,中腰稍内收,并有向外凸出的宽而薄的圆环形边一周。整器表面乌黑光亮,琢磨润滑。 

兽面纹戈。商代后期。长25.3厘米 最宽5.8厘米 0.6厘米。青灰色料局部有褐色浸蚀。扁平体,援前端呈三角形,双刃锋利,中部起脊,上饰三条平行凸弦纹。长方形内,中央一圆穿。内及援的正反面各饰一浮雕阳线兽面纹。此戈应为仪仗用器。 

兽面纹戚。商代后期。长8.3厘米 5.4厘米 1厘米。青黝色泽间杂黄褐色,有灰白土浸。正背面纹饰相同,均浮雕一兽面纹为主题,辅之以旋涡纹、三角形垂叶纹,琢制较精。戚源于斧,是一种礼仪用器。

嵌绿兽面纹戈。商代后期。全长22.9厘米 援长16.5厘米。 内长5.9厘米。铜内,玉援。铜内上镶嵌有绿松石组成的兽面,因时代久远而有剥落。制作精致,为贵族举行典礼时用的礼器。


 

玉豚 。汉  。长11.2厘米 2.4厘米。豚为象生玉器。汉代的玉豚一般用作葬器,又,象征握有财富。雕刻技法为典型的汉八刀风格。

螭凤纹剑珌。汉代。长5厘米 4厘米 0.045千克。青白玉质,局部有赭红沁。略呈梯形,浮雕、透雕技法并用。一面高浮雕一螭龙,另面透雕一凤鸟首。地纹为阴线刻成的变形云纹。底部有一凹形圆洞,用以纳入剑鞘末端。 珌为古代玉具剑中的剑鞘装饰,流行于汉代。螭凤纹是汉代剑饰上多见的纹样,但此件雕工精湛,较一般为胜。

玉神人首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高6.2厘米 3.6厘米 3厘米 0.073千克。玉呈黄绿色,间有赭红沁。 圆雕人面像。头戴华冠,方脸大耳,双耳系戴耳环,巨口獠牙,犬齿交叉,蒜头鼻,臣字形眼睛,面部狰狞且威严。 长颈。颈背琢有鸟形图案,作展翅飞翔状,用阳纹凸线技法琢成。头顶至颈下鑚一通心孔。圆雕人首和浮雕鸟纹合雕一器者,罕见。可能是氏族崇拜的神人偶像与图腾神结合的产物。


 

五孔玉刀。新石器晚期 齐家文化。长39.6厘米 8.4厘米 0.6厘米。玉色淡绿,间有米黄色的斑纹。呈长条形,刀背部平整,刃部磨制后较薄。刀身共有五孔,又称多孔。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较多发现多孔刀,该玉刀是玉制礼器。

 

玉鐲 。新石器 良渚文化。径6.6厘米 孔径5.4厘米 1.2厘米玉色青灰,紫褐相间。鐲环一侧宽阔,另一侧窄细,内璧平直,外璧弧凸。孔壁有两面对钻的制作痕迹。素面。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


 

玉鐲 。新石器 良渚文化。径10.6厘米 1.2厘米 。玉色绿褐。原为一个圆环,因折断成为两个半环。半环两端各有一个穿孔联结,并可根据手臂粗细作调整,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


 

玉多节形器。新石器 良渚文化。长10.3厘米 0.8厘米 。玉色青灰。一端圆锥形,穿一孔;另一端圆柄形。


玉璋。新石器时期 龙山文化。长24.6厘米 5.8厘米 0.5厘米 孔径0.8厘米。玉色青黑,内布满杂乱的灰绿色枝条状纹,边缘薄处显露茶绿色。器身扁平长方形。上部略大,通体打磨光滑平整,制作较为精细,玉材开料的技术已基本掌握。 属玉制礼器。

玉梳背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 。透闪石质地 68厘米 36厘米 06厘米。黄白色,扁平倒梯形,上端有二耳一角,角下有一小圆孔,下端凸出一扁榫,榫上钻二小孔,嵌插梳齿时可插销固定。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

玉璧 。新石器 良渚文化 外径23厘米 内径5.6厘米 1.4厘米。透闪石琢制。绿褐色泽间有青白斑纹。扁平圆形,表面抛光,素面无纹,边沿内凹,形如滑轮,中间圆孔,以管钻从两面对钻而成,孔璧有清晰的对钻旋痕。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

 玉琮 新石器 良渚文化。高56厘米。为阳起石琢制,乳白色隐现淡绿斑纹。琮面雕出四个角尺形凸块,中部有一条横槽,将凸块分为上下两节。以四角为中线,各刻一神像。上节在两条平行的横棱下雕刻一神脸。眼为线刻园圈,下边横凸块作鼻,上刻细密的云纹和横直线图案。下节雕刻一兽面。蛋圆形凸面作眼廓,线刻重圈为眼,中间以桥形凸面连接,和一条横凸块作鼻,凸块上也满刻横直线和云纹图案。器表高度抛光,光洁如镜。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

 玉钺。新石器 良渚文化。长17厘米。透闪石琢制,米黄色。器表细致抛光。弧形刃,刃的两端略为外翘,钝口,无使用痕迹。上部中间有一圆孔,以管钻从两面对钻,孔壁留有旋痕。在钺的一面圆孔上留有半个圆孔叠痕,当是钻孔错位所致。1984年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

 玉钺组件。新石器 良渚文化冠饰:长7.7厘米 3.7厘米。钺: 17厘米 9.6厘米。端饰:长6厘米 2.9厘米宽 。为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的遗存。由冠饰,端饰和钺组成。玉权杖为氏首领和巫师所有,为权力象征物。

 玉璜。新石器 崧泽文化。长72厘米 。淡绿色泽,似鱼形,用火山碧玉制成。器表磨制光滑,上端两旁各有一穿孔。系单面钻,然后再稍加修整。1976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出土。

 神面纹琮。新石器 良渚文化。高39.3厘米 上宽8.1厘米 下宽7.1厘米。孔径5厘米 4.74千克。全器十五节,每节以四角为中线,刻有对应的两个圆圈和长短相间的阳线。为象征性的兽面纹图案。此琮在射处一面阴线刻有一抽象的鸟纹,作展翅状。类似纹样也出现在上海青浦福泉山出土的良渚文化陶壶和浙江余杭北湖徐家头出土的良渚文化陶豆。

 玉璧。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淡绿色泽,透闪石琢制而成,间有深绿色和姜黄斑纹。素面无纹,表面抛光。中间圆孔是双面对钻而成,器表留有弧形琢痕。 
 

 玉鸟。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长1.8厘米 2.7厘米。乳白色泽。鸟尖喙上扬作鸣叫状,鸟尾上翘。鸟目以一透雕小孔代替,又可系挂,浅刻细线象征羽毛

 兽面纹锥形器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长5.4厘米。白色泽,玉质浸蚀较重。圆锥体。近一端处有一对浅浮雕圆圈,似简化的神像纹饰。通体精磨抛光。

 神像飞鸟纹琮 。新石器时期 良渚文化。高5.1厘米 7.1厘米 5.9厘米 。湖绿色泽,玉质晶莹,有透光性。琮体四面分别琢出一组神人兽面纹,即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像。其四角有四只飞鸟,为神像的使者。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

 豬形坠。新石器时期。乳白色阳起石琢制而成,间杂黄褐,青灰色斑纹。扁平椭圆形。一侧雕长嘴,中间有一大圆孔。上端有凸脊,横穿一孔,可穿系佩挂。造型宛如一头肥胖小豬。

 项饰。新石器 良渚文化。长22.8厘米 21.8厘米。宽项饰由大小、形状不同的穿孔管、珠、坠共71粒串成环形。最下一粒坠呈铃形。坠的两侧为管,管上浮雕双目和嘴组成的简化兽面纹,较为少见。 

 玉钺 。新石器 良渚文化。长17.2厘米 10.9厘米。玉色青绿,滋润透光。长方扁薄体。刃部弧凸外翘,钝口,无使用痕迹。上端圆孔为两面管钻而成。选料和制作都十分精致。

 玉璜。新石器 崧泽文化。长6.6厘米 2.4厘米。呈湖绿色,间有灰白斑纹。造型别致,似鱼鸟组合形。器表磨制光滑,两端有单面钻穿孔,有明显的悬挂磨损痕迹。 

 玉璧。新石器时期 呈湖绿色,系用火山碧玉制成。扁平圆形体。器表磨制光滑。单面钻穿孔。 

 琀。新石器时期长4.2厘米 2.6厘米。玉琀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遗址中。此琀造型简洁,呈鸡心形。中穿一大孔,是以管钻从单面钻成。通体琢磨精致。 

 玉鸟。新石器时期 红山文化。由黄玉琢成,光素无纹,仅以简单的轮廓线来表现鸟的形象,作展翅飞翔状。 

 玉玦。新石器时期。外径3.1厘米玦为乳白色,以玉髓制成。乳白色间有虎黄斑纹。环形,厚薄不匀;中钻一孔;一侧开有一缺口。表面有磨制痕迹。 

 鸟纹璧 。新石器 良渚文化。表面光素,抛光细腻。璧的一面线刻鸟纹图符,为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珍品。

 神像鸟纹玉琮。新石器 良渚文化。高5.1厘米 7.1厘米 口径5.9厘米。湖绿色泽有透光性。琮体四面分别琢出一组神人兽面纹,即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像。其四角有四只飞鸟,为神像的使者。玉琮是史前时期祭典和敛葬的重要礼器。 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

 凤攫人首玉佩。新石器 龙山文化。高10.2厘米 4.9厘米 0.07千克。采用透雕、浮雕技法琢成.大凤冠作龙形,口啄一兽,足攫一人头,昂首挺立,十分威武。

 白玉龙纹鲜卑头。南北朝 南朝。羊脂白玉 9.5厘米 6.5厘米 0.087千克。为衮服上的玉带头,即带扣。此鲜卑头长方形,透雕蟠曲的龙,细线阴刻鳞纹、网纹,龙体上的小孔原为镶嵌宝石之用,器背两侧刻有铭文,右为:庚午,御府造白玉衮带鲜卑頭,其年十二月丙辰就,用功七百;左为:將臣范許、奉車都尉臣程涇、令奉車都尉關内侯臣张餘。共计46字。 为南朝玉器传世品中仅见。

 四灵纹胜。 东汉 。白玉质地 5.5厘米 2.1厘米 3.2厘米 0.032千克。此玉胜为避邪物,上下左右透雕青龙、朱雀、白虎、玄武等代表了东南西北四方天象的神灵。东汉时期并不可见。


青玉三螭纹璧.南宋 外径11.1厘米.璧内外施压边线,器物肉部阴刻三螭环璧。螭首呈三角形。额阴刻两条 额纹,脊柱线顺螭身作S形曲线,璧反面光素无纹。玉雕螭纹大致始于元代,南宋三螭纹璧尚属罕见。该玉璧出土于上海松江区西林塔。

                    

春水玉饰.宋  金.长8.8厘米   宽3.6厘米.一鹰隼双爪钩住天鹅后脑,啄其头颅,天鹅展翅作挣扎状,以水草衬托。 鹘攫天鹅的题材出自辽代“春水”习俗。器背面凹入,左右两端有孔,可供带鞓穿入。工艺上采用“巧色”手法,匠心独运.

秋山玉炉顶.宋   金.长3.9厘米  宽2.3厘米  高4.2厘米. 由柞树、山石、双鹿组成秋山题材,略带俏色。秋山题材玉雕盛行于金、元。

乐伎玉带板.唐 代.青白玉质地。 由12块玉板组成,其中鉈尾1块,正方形玉板11块。玉板皆长 3.6厘米,宽3.4厘米;铊尾长5.4厘米,宽3.4厘米。正面以浅浮雕加饰阴线纹琢刻成西域胡人伎乐的形象,肩身披飘带,身着短衣, 足穿尖靴,或跪或坐,神态逼真。背面平素,四面各有一牛鼻孔以供穿缀。

云龙纹葵口玉盘.唐 代.口径10.3厘米    高2厘米.白玉质地。器呈十二葵瓣状,浅平底。盘外壁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龙体呈飞动状。龙身外满饰如意形云纹。此盘所饰的二龙戏珠为所见年代最早的同类图案之一。为唐代玉雕器皿极珍贵的标准器。

龙纹玉环.唐代.外径9.6厘米  内径3.7厘米 厚0.25厘米.白玉质地。用浅浮雕和阴刻技法琢制纹饰。正面的团龙纹样为唐代的典型造型,在同代的金银器、铜镜上亦十分流行。另一面浮雕四朵如意形云纹。此玉环很可能为皇帝的御用之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存资料|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新石器时期玉器
古代这种叫“琮”的玉器有何玄机?
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新石器良渚文化)_曦里糊涂看骨董
“南良渚、北红山”,盘点良渚玉器代表作
良渚文化古玉鉴定收藏
良渚文化玉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