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长征时张国焘拥兵自重,威逼中央索权
userphoto

2023.02.02 贵州

关注
1960年,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采访毛泽东时提问:“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毛泽东思考片刻后坚定地回答说:“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稍有不慎,便会断送中国革命的前途。”
(图:斯诺与毛泽东)
大多数国人都对红军长征时所遭遇的严寒、饥饿、险阻如数家珍,但却很少人知道,长征时真正对中国革命造成熄火之忧的是张国焘发起的夺权行动。
1935年6月25日,阔别八年之久的毛泽东与张国焘在雪山脚下胜利会师,中国革命自此经历了一段最危险、最跌宕的历程。
中央红军的困境
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毛泽东敏锐地发现,红四方面军在道路两旁贴出的欢迎词让中央红军略显尴尬:“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
事实上,中央红军在离开中央苏区后,长征翻山越岭走了8个多月,一路被国民党围追堵截,打了许多硬仗、恶仗,补给和药品也不足,军队战斗和非战斗减员非常大。
(图:长征路上的中央红军)
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有8.6万人,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时,只剩下了1万多人。而且缺枪少弹,衣服也都是破破烂烂的,战士们为了保暖,身上穿的啥都有,甚至连毯子、羊皮都披在身上。整个部队看起来参差不齐,大家都面有菜色。
当时被称为中央红军两只铁翼的是林彪的第一军团和彭德怀的第三军团,战斗力最强。
(图: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
虽然林彪的第一军团人数最多,但也只剩3500人;彭德怀的第三军团约3000人;董振堂的第五军团大概不到2000人;罗炳辉的十二军只剩下了几百人;即便加上中央直属的各警保卫部队,全部加一起也就只有1万多人。
熟知中央红军实际情况的大多数中央领导都对红四方面军欢迎标语上所写的“欢迎三十万中央红军”感到不悦,觉得张国焘太过浮夸。
红四方面军的实力
相比而言,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情况要好的多。
会师时,红四方面军大概有10万人,其中有1万多人的第二、六军团留在湘鄂川黔新建立的革命根据地,过来的主力部队大概也有8万多人。
(图: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红四方面军离开根据地才一个多月,途中并未遭遇敌人大部队袭扰,看起来兵强马壮,军容齐整。每个战士都背有上百颗子弹,机关枪和迫击炮等重武器也非常充足。
在当时三支红军队伍中,就红四方面军实力最强。会师的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人数对比是1:8,枪械补给差距更大,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彼时,中央红军看似可以依仗的只有“中央”二字,而这两个字,却是当时所有红军心中最自高无上的两个字,可当百万雄兵。
这也是张国焘纵有重兵,却不敢过分造次的原因。
正如后来原红四方面军军政委李先念所说:张国焘在红四方面军的地位是中央给的,因为他是中央派来的,我们才对他尊敬若此。
但是,悬殊的实力对比,是张国焘权力膨胀的最好催化剂。他发现,虽然面对着中央,自己好像也有了讨价还价的底气。
张国焘的自我膨胀
从会师开始,张国焘一直在默默观察着中央红军,他脑海中曾闪过无数个问号:这就是所谓的中央红军?这支部队能有多大的战斗力?这支部队还能坚持多久?……
在确认了中央红军只有1万多人的疲兵后,张国焘的心态几乎在一夕之间发生了重大转变,那种绝对实力支配下的权利欲和膨胀感开始在他心底蠢蠢欲动。
(图:毛泽东与张国焘在延安合影)
张国焘对中央的态度开始转变。
会师后,6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增补张国焘为中革军委副主席,增补徐向前、陈昌浩为中革军委成员,但张国焘觉得以自己在党内的资历、拥有的实力和自己目前在党内的地位不相符合。
军委副主席的职位,已经装不下张国焘急剧膨胀的野心了。
为取得和自认的身份、实力相对应的待遇,张国焘开始频频向中央示威,直接向中央要权。
张国焘挟兵向中央索权
7月,中央派总政治部副主任李富春率团慰问红四方面军,借此机会,张国焘建议李富春向中央转达自己的意见,要求“调整红军总部,以便真正体现统一指挥。并建议由徐向前任红军副总司令,换掉周恩来,让陈昌浩为总政委。”
当时听到李富春转述的张国焘意见时,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大吃一惊。周恩来直接脱口而出:“这是自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第一次有人伸手向中央要权。”
对于张国焘的这种公开伸手索权行为,中央决定置之不理,实行冷处理。
张国焘见自己索权不成,又唆使自己控制的川陕省委公开向中央发出名为《建议加强总司令部与军委增设常委》的电报:
党中央:
依据目前情况,省委有下列建议:为统一指挥,迅速行动,进攻敌人起见,必须加强总司令部。向前同志任副总司令,昌浩同志任总政委,恩来同志任参谋长。军委设主席一人,仍由朱德同志兼任,下设常委,决定军事策略问题。请中央政治局速决速行。
并希立复。布礼
这份电报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空前绝后的记录。省一级的党组织要求中央改组领导层,直接拟定具体人选,并且要求速决速行,立即答复。
张国焘唆使川陕省委的这封电报,已经如同逼宫无异。
中央本着不分裂的原则,依旧对川陕省委的这封电报冷处理,不讨论,不回复。
当时,北上政策已定,以中央红军为主力的左路军速度最快,已经到达芦花。迫切需要红四方面军为主力的中路军和右路军配合攻打松潘,从而打通北上道路。但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队伍却迟迟不动,只因中央未批准其要求的权力和地位。
(图:松潘县城)
中央多次电催,但张国焘部纹丝不动,局势异常紧张,稍一不慎,红军就有被各个攻破的风险。
在危急关头,红四方面军二号人物陈昌浩又接连发电报给中央,推荐张国焘担任中央军委主席。
毛泽东分析:“张国焘是个实力派 ,他有野心,我看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务,一、四方面军很难拧成一股绳。”
经过反复权衡,最终中央决定,周恩来让出红军总政委的位置,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
走马上任后,张国焘迅速组织成立前敌指挥部,把军委对于战役的具体指挥权授予原来红四方面军的徐向前、陈昌浩。
在当时的军委中,朱德和气,不专权,徐向前、陈昌浩是张国焘一手培养的红四方面军领导,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的控制了军队。
尾声
但是最终,事情并未如张国焘所料想的那般向他所设想的方向发展,军权在握的张国焘,却又犯了致命的错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抓住时机,把红军主力安全带至陕北,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而张国焘则率部南下,几经碰壁,最后不得不仓皇返回陕北根据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远的长征
长征之后还有多少红军
个人野心作祟下的无妄之灾—红四方面军之三过草地!
如果不是张学良发动兵谏,不甘坐以待毙的红军就要第二次长征,当时红军有多艰难?
开国大将黄克诚回忆中央红军两万余人,红四方面军兵力有八九万
毛主席身边的高人:不上战场胜过千军万马,从俘虏兵到开国中将 | 了不起的他0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