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窑制瓷技术向海外传播,当数对高丽青瓷影响最大
文化上虞 2017-08-28

本专题

上虞区博物馆

特约推出

青瓷“又”字碗 南朝 高4.4厘米

越窑制瓷技术向海外传播,当数对高丽青瓷影响最大,关系最为密切。

高丽青瓷是朝鲜半岛在高丽王朝立国前后极短的时间内,直接产生的一种与中国晚唐越窑青瓷十分相似的瓷器。

沈琼华女士认为:高丽瓷与中国唐以后数个著名的青瓷窑系有着直接的姻缘关系,而与越窑则有直接的血缘关系。高丽窑工在继承、消化中国制瓷技艺及装饰手法的过程中很好地融合了高丽文化的内涵,发展成为既有中国青瓷传统工艺、技术特征,又有高丽本国文化、艺术特色的世界著名瓷窑体系。它对越窑青瓷窑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产品特点了解十分透彻,为许多中国国内窑场所不及。朝鲜半岛窑场对越窑的了解,越窑与高丽青瓷的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陶瓷技艺的交流,而是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艺术等多方面的交流。研究中国陶瓷历史,不能不研究高丽青瓷,研究浙江越窑史,更应把高丽瓷作为组成部分。

青瓷罂 东晋 高16.2厘米

越窑制瓷技术向朝鲜半岛传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9世纪末10世纪初,朝鲜半岛出现的龙窑,是从越窑引进的,其装烧技艺也与越窑相类。

龙窑烧造是越窑制瓷技术的精华,越窑的龙窑技术一直可追溯到商代晚期。198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上虞卫生陶瓷厂工地(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麓)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商代龙窑,这是龙窑的肇始。以后龙窑不断加长,不断改进。龙窑的出现,是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

高丽青瓷能在很短时间内与中国青瓷并驾齐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引进越窑的龙窑技术。因为在3世纪左右,朝鲜半岛才出现专门的窑炉,历经700余年,到10世纪以前,其窑炉结构仍以地下或半地下式的窖穴窑为主。

朝鲜半岛9世纪末到10世纪初出现的龙窑,全然是从越窑引进的,与其固有的窑炉形制截然不同。朝鲜半岛上的龙窑,在装烧技艺上也与越窑相类,即有泥点叠烧、匣钵装烧、支钉垫烧等多种装烧方式并存。朝鲜半岛上的龙窑也与越窑窑场一样,在窑床的底部普遍地铺有一层泥沙,以防粘连。两地龙窑的窑炉结构、装烧技艺如出一辙。

青瓷四足砚 南朝 口径17.7厘米

2

高丽青瓷,尤其是素面高丽青瓷,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与越窑青瓷之间简直难以分辨,如出一辙。

从高丽青瓷常见的器形看,被韩国学者称作“玉壁底青瓷系统”的早期制品,以玉壁底瓯为大宗,分布在龙仁市二东面、瑞山市圣洲面、杨州郡釜谷里、高兴郡豆原面、康津郡大口面及七良面、高敝郡雅山面和镇安郡圣寿面等窑址中,其出土的产品造型与釉色和越窑青瓷瓯极其一致,有韩国学者称之为“日晕纹茶盏”。

高丽青瓷在继承越窑青瓷工艺技术及风格上是全方位的。韩国国立博物馆藏的高丽青瓷八棱长颈瓶,除了器身刻饰花纹外,其造型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所出的秘色瓷八棱长颈瓶极其相似,只是在口沿下多置一个小系而已。

从高丽人追求的青瓷釉色看,以青绿色为上品,这与晚唐以来中国人所推崇欣赏的釉色相一致。当时中国有秘色瓷之谓,而高丽青瓷仿越者亦被誉为“高丽秘色”。所谓高丽秘色,指的就是纯青瓷翡色釉瓷。宋太平老人《袖中锦》中将它与鉴书、端砚、徽墨并称天下第一,高丽人将青瓷的颜色称作翡色,翡色即翡翠色,韩语中读作bi音,与秘色瓷的秘发音相同,有青绿色之意。

熊海堂先生在《东亚窑业技术发展与交流史研究》一文中更是直接指出,有资料表明,10世纪时,中国越窑工匠曾到朝鲜全罗南道的康津郡大口面桂栗里窑场指导并参与过砌造龙窑和指导生产青瓷。

青瓷兔形水丞 西晋 高5.7厘米

越窑制瓷技术还向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传播。唐代时,日本开始仿制中国瓷器,日本猿投窑的烧造方法即是模仿越窑的制瓷工艺,造型和纹饰也受到越窑青瓷影响。日本还从中国进口制瓷原料。埃及也曾大量仿制中国陶器,在输入越窑青瓷后,即仿造越窑的刻划花,以至于国外学者惊叹分不清中国陶瓷与埃及陶瓷的区别。

青瓷灶 西晋 高7.7厘米 长31.5厘米

文字整理自杜伟所著《越窑青瓷》一书

感受传统文化的朴素

捕捉现代潮流的意趣

倾听美好未来的悸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瓷文化(692):龚益华
朝鲜半岛的李朝粉青砂器和白瓷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掌握瓷器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陶瓷历史文化(54):哥窑、弟窑、龙泉窑—被传说带偏的名窑⑶
古韵芜湖之青白瓷(繁昌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