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吉思汗陵寝之谜。有人说在宁夏贺兰山插旗口,遭专家炮轰。

我曾经和“成吉思汗”的合影。


草原民族的人们去世后大多会魂归草原,而马背上成长起来的蒙古人去世后除魂归草原外,还会把自己交给奔腾的骏马。即是把逝者埋在草原上让万马踏平,没有人知道逝者具体埋在了什么位置。所以,今天我们研究成吉思汗陵寝在何处时,首先应该研究蒙古人的葬俗。

在元代,蒙古人葬俗除了上面说的大约还有几种埋葬方式,首先是一些宫人去世常用两片用两片木头,将其凿空,大小与人体同,合为棺材,将遗体置放其中,深埋。若是贵族,还要在棺内镶嵌黄金,并在埋葬之外杀一小骆驼,让马踏平。同时,还需要一定规模的守陵人,待到来年春草再生时才能离去。

其次是火葬,即以火焚尸。这是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一般被用于蒙古上层或者说明是贵族阶层。而佛教正式传入蒙古是在元宪宗蒙哥时,这种葬式对成吉思汗来说几乎不可能。

另外是石葬。曾经的草原民族匈奴、突厥也有此种葬式,今天的考古也有所发现。即是把石板侧埋于地上,成一四方形的围垣,然后把死者和殉葬物安置其中,最后再掩埋起来成为坟墓。这种石墓埋葬要立建标,其石多少,依平时所杀人数而定,显然这种葬法与战争紧密相关。但这对成吉思汗来说完全没有可能性。

阿尔巴特扮演的成吉思汗

这就是说成吉思汗的埋葬方式第一种的可能性很大,而除了这个我们还得探寻成吉思汗的死因。今天,人们对成吉思汗的死大致存在这样五种说法:坠马说、雷击说、中毒说、被刺说和被咬掉生殖器说。

坠马说。可信度较高一些,源自《元朝秘史》。说是1226年秋天,成吉思汗带着夫人也遂去征讨西夏国,冬天在一个叫阿儿不合的地方打猎,结果不慎从坐骑上坠落受伤,当天夜里便发了高烧,结果于1227年7月(农历)病逝。蒙古人撰编的《元朝祕史》(卷十四)记载,“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西夏)。从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帝今夜好生发热,您可商量’。”而明人明朝宋濂在《元史》中,仅仅用了二十个字,就交代清了一代天骄驾崩的过程:“(宋理宗宝庆三年,即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

雷击说。这是一个葡萄牙人的说法,这个人的名字叫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是罗马教皇诺森四世派到蒙古国的使者。其出使蒙古的时间大约是公元1245-1247年。他说,夏天蒙古草原的雷电伤人事故频发,致使很多人死亡。南宋彭达雅《黑鞑事略》也说,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状。但个人认为这种说法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雷电劈人的事本来就微乎其微,不到一千年的时间,蒙古草原的气候与现在相比是有一些变化,但也变化不到哪里去,“雷电伤人事故频发”的说法显然有些夸大其实,而“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状”虽说有“怕”的成分,但也不失为一种躲避。

中毒说。这种说法来看《马可波罗游记》,本人认为这个可信度依然不高。原因是《马可波罗游记》是马可波罗在监狱里同自己的一位小说家狱友合作的结果(马可波罗口述),而和小说家合作我们都可以想像出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正是因为这点,现在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怀疑马可波罗是否真正到中国来过,而一个人有没有到中国来过的问题人们都没弄清,他的话当然是不可信的。马可波罗的说法是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中了西夏兵士的毒箭,然后一病不起,直至逝世。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西夏的一位王妃在饭菜里下了毒,成吉思汗被毒死了。这种说法当成民间传说还行,对成吉思汗来说是基本没有可能性的,马背上征战一生的他警惕性不可能差到被敌人的女人毒死的程度。

影视作品中的西夏王妃

被刺说。这种说法来自于清朝人编写的《蒙古源流》,因为《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专家认为被刺说可信度很高。具体的说法是,成吉思汗的军队进攻西夏的过程中,兵士俘虏到了一位很漂亮的西夏王妃,将她献给成吉思汗。在陪寑首夜,这位西夏王妃刺了放松警惕性的成吉思汗。在本人看来,这也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西夏王妃首先是被士兵捉到然后才到了成吉思汗那里,在这一过程中她不可能有行刺的准备。即使在被士兵捉到前,即使西夏王妃有行刺成吉思汗的计划,但面对那群捉到她的士兵,她甚至连作案工具也不可能有。更何况一个女人面对一个武功高手,即使有武器、在床上也很难得手。

被咬掉生殖器说。完全是一个低级玩笑的野史,很损人,但这种可能性仿佛要比行刺高一些,容易得手。因为这个有点敏感的低级趣味性,所以我们就此打住。

通过上面这5种说法,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成吉思汗死于1227年7月是不会有错的,而他死于进攻西夏的过程中也不会有问题。至于他的陵寝在何处除了要研究他进军西夏的过程还要进一步研究蒙古人的葬俗。

成吉思汗曾经6次进军西夏(也有5次之说,参见《中国军事史图集》),时长达22年,这倒不是说西夏的军事实力有多么强大,而是成吉思汗在用兵西夏的同时仍然向蒙古周围的地区发动着一系列掠夺战争。另外是西夏的伪降,蒙古军队进兵时,他们求和、投降,撤兵后其叛乱依然。当时,西夏也可以说是疆域辽阔,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固原),北控大漠。下辖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首府在今宁夏银川市(兴庆府)。

首次。1205年3月。此次进军成吉思汗由今蒙古西部进入河西地区,对并纵兵至瓜州(酒泉)、沙州(敦煌)等地进行掳掠。同年4月退兵。

二次。1207年8月。蒙古军队攻克兀剌海城(这个地方很有争议,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是巴彦淖尔新忽热古城,参见鲍桐《兀剌海城地望和成吉思汗征西夏军事地理析》)。这次征讨,蒙古兵在西夏境内掳掠数月,最后因作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

三次。1209年3月。蒙古军队在在贺兰山中段遭到西夏军重创,伤亡惨重。但在相持两个月后,蒙古军队却包围了中兴府(兴庆府,成吉思汗第一次进军西夏撤军后,西夏人认为其灾难已经过去,将兴庆府改为中兴府)。西夏军队严防死守,蒙古军队攻城不破,无计可施。7月,天降大雨,蒙古军队借黄河水暴涨之际,放水淹城,西夏军民死伤无数,同时也给自己的军队带来不利与伤亡。随后,西夏求和,蒙古军队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撤兵的台阶,只好同意西夏的请求。

西夏王陵


四次。1217年12月。西夏以派人投降作为人质,换取蒙古军队退兵。

五次。1224年9月。西夏军队虽打了一些胜仗,但最终几乎丢掉了整个河西走廊。

六次。1226年2月。这一次战役时间最长,一直打到了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有人为这次战役绘制了这样的线路图:1.蒙古军主力:兀剌孩城—黑水城(额济纳)—贺兰山—浑垂山(酒泉)—甘州(张掖)—凉州(武威)—沙陀(中卫西)—应理(中卫)—夏州(横山)—灵州(灵武)—黄河决战—中兴府(包围)—积石州(积石山)—西宁—六盘山—中兴府(攻陷后灭亡西夏);2.蒙古军西路军:沙州(敦煌)—肃州(酒泉)—甘州(与主力会师)。

西夏人生活复原场景

因为蒙古军队遭遇西夏军队的顽强抵抗,他发誓要荡平西夏,再次包围了中兴府。西夏人知道投降或者不投降,都会受到蒙古军队的屠杀,全力守城。成吉思汗为切断西夏后路于1227年1月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5月,成吉思汗回师宁夏,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兴府劝降。

6月,已经被蒙古军队围困达半年之久的中兴府发生了发生5.5级地震,“宫室多坏,王城夜哭”。城内粮尽援绝,已失去了抵抗能力。此时,成吉思汗在六盘山区的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了重病。7月,西夏末主献城投降。蒙古军队带着西夏末主及几位降将行至萨里川时,成吉思汗病死。蒙古军队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将西夏末主等杀死,同时对中兴府进行了全方位的屠城,几乎将西夏人赶尽杀绝。

元史的正式说法是:“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只是今天我们弄不清萨里川具体在什么位置(有学者认为,萨里川即分纳领河,哈刺图亦择合老徒,是令哈柳图河,均在今鄂尔多斯境,但有争议),而成吉思汗死在清水大致是没有问题的。

后人说,西夏人被蒙古军队血腥屠城是因为西夏王妃设计弄死了成吉思汗,才导致了蒙古军队的疯狂报复。其实,蒙古军队走到哪里都是这样的,而成吉思汗也有句名言:“男子最大之乐事,在于压服乱众,战胜敌人,夺取其所有的一切,骑其骏马,纳其美貌之妻妾。”

对于成吉思汗墓地的具体位置,多年来大致有四种说法:

一是位于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

二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

三是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山;

四是位于宁夏境内的六盘山。700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参见韩雄亮、郭彦龙、张弓长《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

第一种说法的依据是,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曾经对其部属交待死后将其埋葬于肯特山附近,其死后,尸体和棺木理所当然地被运往该地。而南宋文人的笔记中也有类似说法。

鸟瞰鄂尔多斯

第二种说法的依据是,成吉思汗征西夏,路过鄂尔多斯,发现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不由诗兴大发:“梅花鹿栖息之地,百灵鸟孵化之乡,衰落王朝复兴之地,白发老人颐养之邦。”(这首诗在巴彦淖尔的一些文献也能见到,并称是写巴彦淖尔的)随后,又告诉随从说:“将来我死后,葬在此地为好。”(这可能是后人的杜撰)

第三种说法的依据是,《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在把君主的灵柩运往阿勒泰山的途中,护送的人将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为殉葬者”。而且人们在阿勒泰山脉所在的清和县境内发现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专家推测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

马可波罗画像


第四种说法的依据是蒙古人的俗葬,即是蒙古人认为灵魂不死,人去世后应尽快处理尸体,若尸体腐烂,灵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后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世界征服者史》的作者在写到成吉思汗死后提到,窝阔台令蒙古人传统习俗为成吉思汗的英灵散发食物三天,并从氏族和家族中挑选多名美女,让她们穿着用黄金和宝石装饰起来的贵重衣服,与一些骏马一齐作为祭品。

人们据些预测成吉思汗的陵墓一定存在鲜为人知的宝藏。而而《马可波罗游记》中说,为保证秘葬成功,成吉思汗的灵柩所经之处不留下一个活口,在灵柩运回下葬地途中遇人即杀。“还有一项惯例,就是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

资料图:蒙古轻骑兵(左)与重骑兵(右)

这些又为成吉思汗的陵墓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因而,过几年各类说法也层出不穷。

在2010年前后,有人推测成吉思汗去世时的行宫就建在今海原县海喇都广场,而他的陵墓就在今海原县曹洼乡脱烈村附近。理由是由海原县城向西到西安镇过西安州古城大约30公里处,一个叫“古墩子”地方有一座圆土包,底部直径在30米左右,高8米左右。附近还有“骆驼台”等能与蒙古人葬俗沾上边的地名,而海原在元代时叫“海喇都”,“萨里川”蒙语意为“黄土平原”等。(参见柳元《大胆推测成吉思汗陵墓所在地——宁夏海原》)

从事元史文化研究的李进兴用海喇都遗址出土的文物,这种观点进行了佐证。据宁夏新消息报报道说,这里出土的蓝釉瓷器螭形屋脊和螭形烛台,与出土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的“元代汉白玉螭首”的造型完全一致。

李进兴认为,海喇都出土的文物从制作工艺和等级上可以确认非一般民众拥有,文物的部分特点提示它的主人当是具有皇家身份的人,成吉思汗之后,再没有蒙古皇帝在这里驻扎、逗留。因此,可以确认海喇都遗址文物就是行宫遗物,它们为解开成吉思汗的行宫和去世之地提供了实物依据。 然而,这些声音到现在仿佛没什么动静了。

大约是2012年,有网站和宁夏本土媒体发表文章称,宁夏退休地质工作者王景武通过四十年的蒙元历史研究和实地考察,宣布包括成吉思汗在内所有蒙古大汗和皇族陵墓的千古之谜,已经被揭开。这位地质工作者在贺兰山东麓多个山谷陆续发现了至少二十五座疑似蒙元时代的帝陵级大墓,认为贺兰山拥有名副其实的“帝王之谷”。据说这个地方就在贺兰山插旗口,具体地名叫鹿盘寺(发现者称与六盘山谐音)。但这很快被宁夏的专家们炮轰了下去,原因是站不住脚,不符合民俗,是无稽之谈。

贺兰山插旗口(网络图)


2015年,一支来自日本和蒙古的联合考古队宣布:他们在距离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约150英里的阿夫拉加市达尔根哈安村附近,找到了可能打开成吉思汗陵墓之谜的“钥匙”——成吉思汗的“灵庙”,如果“灵庙”身份得到确证,那么将会在灵庙方圆12公里范围内锁定成吉思汗的陵墓。这可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但滑稽的是,他们后来据说是被“灵庙”地下的毒蛇吓退了。

《元史·国俗旧礼》所记载的元朝帝王崩后下葬方式:“凡宫车晏驾,棺用香楠木,中分为二,刳肖人形,其广狭长短,仅只容身而已。殓用貂皮袄,皮帽,其靴鞍,系腰,盒钵,俱用白粉皮为之,殉以金壶瓶二,盏一,碗碟匙箸各一。殓讫,用黄金为箍四条以束之。舆车用白毡,青缘纳失失为帘,覆棺亦以纳失失为之。行前,用蒙古巫媪一人,衣新衣,骑马,牵马一匹,以黄金饰鞍辔。笼以纳失失,谓之金灵马。日三次,用羊奠祭。至所葬陵地,其开穴所起之土成块,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复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则远置他所。送葬官三员,居五里外,日一次烧饭致祭,三年后返。”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元朝帝王不像原朝那么多皇帝死后人们找不到他们陵墓的原因所在,他们不像中原帝王那样大张旗鼓,大兴土木,唯恐天下人不知其下葬地方。另外还有说法,在成吉思汗下葬后,葬地四周栽植了大量树木,若干年后小树长大成林,就没有人能发现分辨出确切的葬地了。

忽必烈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笔者认为有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即是六盘山曾有成吉思汗避暑的行宫、行帐,因此可以推测,安西王府的前身可能是成吉思汗行宫。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在六盘山死后,其孙宪宗蒙哥继汗位,御弟忽必烈受封京兆之地,常驻六盘山(有考古研究者认为,成吉思汗死后可能秘葬在安西王府附近,忽必烈常驻六盘山可能是为了守墓)

安西王府出土的琉璃塔刹


忽必烈登皇位后,把受封之地和军权转赐给最器重的三皇子忙哥刺,并封其为安西王,忙哥刺进驻六盘山后,便将成吉思汗的这处旧行宫扩建为王府,使这里成为安西王宫邸之外的另一处王府,又称夏宫。另据说忽必烈还专门送给安西王一座塔,这可能有着特别的用意,即是蒙古族坟墓的形状呈塔形。

六盘山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早期蒙古人的坟墓是“保密”的,不管是贵族的还是平民的。尤其是关于皇帝和诸王的埋葬地没有留下任何明确的文字记载。知晓内幕的核心阶层往往会放出来的错误消息迷惑人们。

安西王府就是现在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开城遗址,其统治范围南达四川,西到吐蕃,哈剌火州(今新疆乌鲁木齐南),包括今整个陕西、宁夏、甘肃及四川北部和新疆东部大片地区。

“对坟墓所在,严守秘密,不使人知。”成吉思汗的陵墓找不到也好,免得找到了被贼惦记。

安西王府所在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锐作品 | 贺兰山下黄河边
成吉思汗的陵墓之谜
​成吉思汗埋在宁夏六盘山?送葬队伍全遭灭口,唯有一匹骆驼幸存
迷踪帝陵:探秘湮没千年的西夏王陵 (图)
西夏的故国 遥想当年铁蹄声声
成吉思汗之墓下落何处?考古专家最新解释:可能就在这座大山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