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纯阳派内丹法之中成丹法(图)
二、中成丹法
  
  1、肘后飞金精
  金精,即元阳。所谓的“肘后飞金精”,是使肾气之元阳能量不传五脏,首过尾间闾下关,次过夹脊中关,沿督脉而上人玉京上关,以填大脑髓海。具体的操修技术如下:
  于每日子丑寅之交(23时一5时),面南背北盘膝而坐,两手握固,闭目冥心。待心定意凝之际,垂肩塌腰(古称“蹲身”),胸向前俯,头部微偃于后,以此后闭夹脊双关(图8)。随后,两肘向后微微扇动一下,并伸腰(向前稍探身)的同时,配合吸气,用意念导引下丹田元阳之热能,沿尾闾穴升至夹脊(即大椎穴以下部位。图9)。此时仍保持仰面僵头的姿势,意注夹脊关。
  待夹脊气壮热极之时,再仰身恢复正身端坐,略昂头偃项,意注项后玉枕穴(图10)。
  待项后玉枕处热极如火之际,舌抵上膊,低头曲项,放元阳真气直人玉京上关,以填髓海(图11)。
  此后,无论春夏秋冬,不拘时辰,均可飞金精人玉京上关,填补气化脑海。当口中滋生津液时,即可与
玉液还丹”同步修炼。
  


  注意事项:此法修炼分段进行,节次而升,不可急于一日而至。当元阳人脑时,若产生神智昏懑现象,即可意守下丹田

修炼原理:“肘后飞金精”属于原始而典型的勒阳关之法,以形体的俯仰动作和意念与呼吸的导引,来完成真气贯通督任二脉的整个运炼过程,故有“聚火开关”、“还精补脑”和“抽铅”等名称。吕洞宾认为,吾俯其身,肾气启然相聚相合;若仰其身,则肾气自相离而散矣。故此,他采用先天八卦“三男三女”阴阳之说,来解释勒关之法(图12)。
  所谓“三男”,即震卦(一)、坎卦(一)、艮卦(一);所谓的“三女”,即巽卦(一)、离卦(一)、兑卦(一)。震、坎、艮三卦为阳卦,阴多阳少;巽、离、兑为阴卦,阳多阴少。肾阳由坤卦之母卦而起,震卦本身为阳卦,又阴多阳少,故表示肾气一阳初升之景象。到夹脊关为离卦,到玉枕为兑卦,离、兑两卦均为阴卦,阳多阴少;故在表示肾阳不断地积累壮大和上升的同时,又暗示了肾阳为人体阴中之阳的寓喻。而由坤卦到乾卦爻卦的过程,正是勒阳关贯通督脉的过程。再由乾卦、巽卦、坎卦、艮卦回到坤卦之母卦的过程,则是真气流入下丹田,阳人阴,阴阳和合,贯通任脉的还丹过程。

  此外,我们从五行学说的角度来理解,先天八卦卦序乃呈五行相生之势。修炼时辰规定在子丑寅之交,正是肾中精气生肝气之时;而肝气为阳,肾阳与肝阳之气相结合,正是督脉通关的能量动力。
  古人对夹脊三关的初始划分,是将人体二十四节脊骨的下三节视为与内肾相对,尾闾穴为下关,亦称初关。自尾闾穴之上的十八节称为中关;十八节以上的三节称之为天柱;天柱上称为玉京,即上关。而大脑则称为泥丸,亦称髓海。

2、玉液还丹
  当口中产生津液时,先以舌头搅动上腭及唇齿之间,炼去恶浊之津;然后将舌头后缩,使津液满口,随之不漱而咽。咽液时的操修方法如下。
  凡春三月,肝气旺而脾气弱;咽液日用离卦(一),即在每日的辰巳之交进行修炼。凡夏三月,心气旺而肺气弱;咽液日用巽卦(一),即在每日的未申之交进行修炼。凡秋三月,肺气旺而肝气弱;咽液日用艮卦,即在每日的戌亥之交进行修炼。凡冬三月,肾气旺而心气弱;咽液日用震卦(一),即在每日的丑寅之交进行修炼。吕洞宾还指出,凡四季之月,人体五脏之精气皆有衰弱,但总体上均表现为脾气旺而肾气弱。而人体肾气为根源,故在四时之季月。的后十八日,除了修炼上述的咽液法,还应加修兑卦(即在卯时加修咽液之法)。唯独在秋季月的后十八日,只可用兑卦咽液法,而不炼艮卦之咽液法。
  注意事项:如果口腔中不生津液,可用舌头搅动口腔及上下齿之间,然后闭口缩舌,意注舌下玄膺穴,津液便会自生

修炼原理:所谓的“玉液”,即指口中所滋生的唾液或津液。但从仙学研究的角度而言,人体中的津液和口中滋生的唾液,与玉液有着很大的差别。津液,本是人体生理正常水液的总称。如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内的液体,以及泪、涕、汗液、尿液等。其中清和稀薄的叫作“津”,浊而稠厚的叫作“液”;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古人一般将其合称为津液。此外,古人也有依据四气三元之说,将人体生理的津液分为七种。如《黄庭内景经.上有章》云:“四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灌溉五华植灵根,七液洞流冲颅间。”这里所谓的“四气”,是指春夏秋冬四时之气。所谓的“三素云”,是指人体三部丹田真元之气。二者合称七元,七元之气化为七液,流行两眉之间,灌溉五脏六腑。而七液实指心液、肝液、脾液、肺液,肾液、气液和血液。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一般指五脏所生出的液体。如《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五液之由来,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经脉所属及开窍有关。张志聪《素问集注》云:“五脏受水谷之津,津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

 玉液,则是因修炼者元阳能量的开发,将人体生理津液气化而形成的口液。因此,古人将其称之为肾液。这种液体滋味香甜,饮似琼浆甘露,似冰片香,如薄荷凉,具有润泽皮毛肌肤,滋润脏腑、经脉,充养骨髓、脑髓,润滑眼、鼻、口等孔窍,滑利关节等重要作用。也是修炼者降心火,养心神,除烦恼,促进内分泌功能的重要途径。敖此,古人又将玉液称之为灵液、神水、醴泉、醍醐、黄花、刀圭等名称。甚至将其视为修炼金丹之本,并且当作“丹药”一样来看待。
  我们从“玉液还丹”的操修技法中可以看到,吕洞宾采用的是先天八卦之原理,并以八卦配八节,以一日之功,攒一年之候,来炼养五脏之精气。“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将八节配以八卦、四时、五行、五脏和时辰,即如图13所示。但具体的操修方法,则在于识五行之理,即五行学说的生克规律。
  

  吕洞宾认为,五行有生克,五脏有盛衰。如春之三月,应离卦属木,肝盛而脾衰,是为木强而土弱(木克土)。故在每日的辰巳之交(7时一11时)进行咽液修炼,以火克木而生土,即所谓的“损肝而益脾”,以达到平衡五脏精气之目的。
  又如在四时之季月的后十八日加修兑卦,兑卦在四时中应夏季,在五脏属心火,在五行中属金,又要求在卯时进行修炼。由此可以看出,这是采用肝木以生心火,再以心火养脾土而生金(肾阳为金精)的功法。而兑卦在外八卦中为口,不仅与肺相关连,同时也突出了咽液之道的理论内涵。
  ①季月:一年分春夏秋冬四李。所谓的季月,即指每李三个月中的最后一个月。

(待续)
3、玉液炼形法:
  先修炼“肘后飞金精”,再接着修炼“玉液炼形法”。所谓的“玉液炼形”,即是运用意念,导引口中咽下的玉液按一定路线在体内运行。具体操修方法如下。
  首先意注舌下玄膺穴,待津液满口后,微漱数遍,便可咽下。同时,用意念徐徐导引下重楼(食管),渐达膻中穴、尻尾穴、中脘穴、神阙穴,至气海穴而止。用鼻吸气时无意念,当呼气时,意念津液自气海分成两路,沿左右大腿的膝盖至足三里时,再下至脚背、大拇趾,转入脚底涌泉穴。再次吸气时,用意念导引津液由脚跟,脚腕内踝后,循小腿大腿内侧而上,至尾闾穴合为一处,并过长强穴、肾堂,至大椎穴。呼气时,意念导引津液由两肩、两膀、两臂的外侧到手背,分送至两手掌劳宫穴。再次吸气时,用意念导引津液由两掌劳宫穴经手腕、两臂、两膀的内侧,过胸傍历腮后,自脑入顶合于百会穴。呼气时,意念导引津液由百会下明堂,入上腭,以舌上抵而迎之,至玄膺穴而止(图14)。此为一转。稍停,再按照上述运炼过程和路线,反复运炼3-9遍。收功时,先意守下丹田片刻,然后再起身自然下坐。
  注意事项:在运炼过程中,呼吸与意念的导引要同步运行,并熟练掌握其运炼路线。
  修炼功效:据吕洞宾所讲,“玉液炼形”后,人体血液会转变为白膏(外丹名词,即胡粉的隐名),为琼花,莹然洁白。实际是指,玉液经反复气化后质量上的提高。肝受之,则光盈于目,而目如点漆;心受之,口生灵液而液为白雪(眼前出现的光明,即虚室生白);脾受之,则肌若凝脂而瘢痕尽除;肺受之,则鼻闻天香而颜复少年;肾受之,耳中常闻弦管之音。这些描述虽然夸大了其修炼功效,但其炼养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

4、金液还丹:
  修炼“玉液炼形法”日久,自觉精气已贯通诸经,亦能通达诸窍之时,即可修炼“金液还丹”。具体操修功法如下:
于每日子时(23点—1点),两手叠掌(左上右下),面南背北盘膝而坐,舌抵上腭,闭目冥心,意注下丹田(图15)。待心定意凝,丹田发热之际,垂肩塌腰,胸向前俯,头部微偃于后,封闭夹脊双关(图16)。随后,向前稍探身的同时,配合吸气,用意念导引下丹田元阳能量(此时称为金晶),沿尾闾穴升至夹脊(即大柱穴以下部位,图17)。此时,仍保持仰面偃头的姿势,意注夹脊关。待夹脊气壮热极之时,再仰身恢复正身端坐,略昂头偃项,意注项后玉枕穴处(图18)。待项后热极如火之际,低头曲项,放金晶人玉京上关,以填髓海(图19),此名为“肘后飞金晶”。此时,舌下金液自来,故曰既济。待金液满口之后,点头咽下,并用意念导引至下丹田,即为“金液还丹”。如此返复修炼,金液还元即可凝聚成内丹。修炼日久,一道金光自起,环绕周身,即名曰“金液炼形”。
  注意事项:“肘后飞金晶”要逐节勒关,分段进行,切勿急于求成。
  修炼原理:怎样理解“金液”是“金液还丹”功法的关键之处。吕洞宾认为,所谓金液,即肾气合于心气,薰蒸于肺而生化成的口液。肺为华盖(肺叶象古代帝王车乘上遮日的车盖),下罩二气,肺脏在五行中属金,故肾气与心气所化生的口液,即被称之为“金液”。若将金液咽人下丹田,再自尾闾穴沿督脉升之,即名曰“飞金晶”。“晶”字之本意,乃气态或液态物质的精华体。由此可以看出,玉液到金液的修炼转化过程,正是人体生理津液在元阳能量的薰蒸作用下,不断升华的过程。而金晶这一物质精华,正是形成内丹的基础。
此外,我们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考察,不论是玉液还是金液,都滋生于舌下。在我国传统医学的记载中,舌下共有左中右三穴(图14),左曰金津,右曰玉液,中曰玄膺,皆注生甘泉以灌于气海。气海者人之生命之门,生死之地也。故金津亦曰柙,玄屑亦曰气,玉液亦曰精。此乃钟吕丹法咽液之道的秘诀所在。

   阅读(42)评论(0)编辑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济方】卷二百六十六 服饵门 养性法附论
导引术
尊生要旨与肘后飞金晶
养性命祛病安神“长生十六字诀”揭秘详解
修龄要旨——养生导引秘籍
养生导引秘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