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学习答疑 12

 问:左脸颊变得微红,是血热还是虚阳上浮,脉是虚弱象?

答:左血右气,左脸红可以考虑是血分有热,脉弱就是虚热,可以理解为虚阳上浮引起 的血热。

 问:(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这个“自冒”怎么理解? 

答:冒,头觉昏蒙,甚至昏厥;可以理解为脑供血不足,少阴病精血亏虚,以至不能荣养大脑。 

问:(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的“息高”怎样理解? 

答:气息高耸,形容呼吸困难,努力抬肩挺胸得吸气。 

 问:尺脉弦细数主什么证?

答:尺脉主下焦,细数为阴虚有热,弦为肝郁,整体看是肝肾阴虚的征象。 

 问:317条“手足厥逆”,和318条“四逆”,都是337条里讲的“手足逆冷”的意思吗?

答:对,这些都是形容手足冷的症状,但病机不同,317是阳虚,318是肝气瘀滞;四就 是四肢,逆是气血厥逆;厥本意是指憋气发力,采石于崖,引申义是尽全力、憋气发力 、突然喘不过气来而昏倒;作为病名就是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阴阳不顺接是形容气机不连续而中断,气推动着血,气不接,血也不接,气血供养中断,人就发“厥 ”,即:手足冷,昏迷;这都是血供不上导致的。 

 问:《伤寒论》条文中有些表述是“腹中痛”、“腹痛”,这两种表述是否针对同样的部位?另外,“心下痛”是不是仅指胃腕部,与上述两种痛,在位置上是不是以脐上下作为区分呢?

答:心下就是胸骨下三角窝的位置;腹部分上腹部、下腹部,脐上是上腹部,脐下是下腹部;腹中痛就是肚脐附近疼痛,腹痛包括上腹部和下腹部。 

 问:郭老师,那条文中如果表述上腹部,是否包括心下三角窝?

答:也算包括,其实解剖学上来看,胸骨下三角属于胸部,但是它距离上腹部很近,有 时候可以算作一起;解剖学上两侧肋骨下缘的连线是胸腹分界线。 

 问:“躁”和“烦”都有什么特征?区别“躁”和“烦”的最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躁是神乱,是重症;烦较轻,神不安,但不至于那么躁动,表现就是看精神状态、 自我感觉。

 问:老师,滑脉怎样区分是热还是痰饮 ?

答:实热还兼数或洪、有力;痰饮脉没那么有力,有的脉象比较模糊(虚象)。 

 问:(317)通脉四逆汤方证,为什么咽痛时要去掉芍药,在很多痛症中不是要用 芍药吗? 

答:方后加减法是后人所加,作为参考即可;芍药治疗的痛证多是肌肉筋挛引起的腹痛等。 

 问:老师当归四逆汤治疗痛经效果如何?应当注意些什么?如何加减?常用剂量是 怎样的? 

答:当归四逆汤常用于疼痛剧烈如刺的各种痛症,如三叉神经痛、消化性溃疡、肠痉挛 、输尿管结石、肩周炎、慢性腹膜炎、腰肌劳损、子宫附件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乳腺 纤维瘤、胆囊炎、胆道蛔虫病、坐骨神经痛、缩阴症、腱鞘炎等。临床常用量:当归 15g,桂枝15g,白芍15g,北细辛10g,炙甘草10g,红枣30g。加减:(1)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者,加吴茱萸10g,生姜25g。 (2)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者,加黄芩10g,黄连5g。 

注意事项: (1)通草一般不用,也不影响全方效果。 (2)细辛有小毒,古人有“辛不过钱”的说法,这是指散剂而言,汤剂不受此限制, 但应该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 (3)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者慎用。 (4)本方开盖煎煮,以利细辛中的黄樟醚挥发。 

 问:(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这个“ 身疼痛”是津液受损引起的那种拘急的痛吗?

答:这里的身疼痛是说表不解,前面说了有太阳伤寒,这是表未愈;伤寒身痛,是外寒 刺激,肌肉过度挛缩导致的疼痛,不是津液受损引起的;这里误下下利主要伤了里阳, 救里也是用的四逆汤温里。 

 问:353条的大汗四肢拘急,和桂枝加附子汤证,怎么区别? 

答:桂枝加附子汤是汗出不止,353没有汗出不止,此条说的大汗出是说前面发过大汗, 汗后病未愈,是发汗过度,伤了正气,陷入阴寒证。目前的主证是:内拘急、四肢疼, 又下利、厥逆而恶寒,是里寒证,所以用四逆汤救里。

 问:表虚漏汗的玉屏风证和桂枝加附子汤证又怎么鉴别? 

答:桂枝加附子汤证更重,是阳虚,有畏寒,精神萎靡,脉沉等阳虚症状;玉屏风证较轻,是气虚证,有少气懒言,怕风,脉缓等气虚症状; 

 问:蒲公英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喝,茶叶为何不行?

答:脾胃虚寒的也不太适宜服用蒲公英;茶叶寒性更大些,所以更不能服用。 

 问:379条的前提条件是啥? 

答:这几条是讲呕证,这条是说发热而呕的用小柴胡汤证,前面96条比较完整的描述了 小柴胡汤证,这条则是简略来说,这是为了将几种呕证作对比;呕是小柴胡汤最易辨别的症状,临床特别常见,所以经常将呕与小柴胡汤联系起来。 

 问:少阴直中,不经过三阳怎么理解? 

答:阴在内,阳在外;脏腑在内,皮肉在外;脏腑之外有多层防御,一般不会直接脏腑致病,大多有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如果正气衰弱,护卫不利,邪气直接侵犯脏腑,就叫直中。 

 问:脾胃虚寒的症状是下利吗? 

答:脾胃虚寒常有下利症状,或者大便软;也有便秘腹胀的,不过这种便秘是虚秘,肠胃蠕动慢,大便难解,解出来也是软黏的,不臭。 

 问:头顶头痛、右侧偏头痛可能是哪里问题?下午或者晚上容易发生,能帮诊断一下吗?

答:肝经过癫顶,头侧过胆经,可以考虑是肝胆系统的问题。

 问:请您帮我分析一下:友人每日晨起常常会有轻度眼睑肿 ,眼睛肿有 时下午会消失。伴有十指肿胀,十指肿胀在慢慢活动后会缓解。 晨起口苦。喜喝温水, 常感口渴,但不敢多喝水。腹诊有心下三角区压痛, 拒按,但不是腹诊的话,自己并没 有感觉到心下痛。揉心下三角区时,有咕 噜咕噜的水声。大便、小便正常。我觉得友人 是有心下痞同时脾胃虚寒有水 饮,是否可以用半夏厚柏汤+理中汤呢 

答:”晨起常常会有轻度眼睑肿,伴有十指肿胀,常感口渴,但不敢多喝水 ,揉心下三角区时,有咕噜咕噜的水声”这些都是体内有水饮的表现,可以 应用一些祛水的方剂, 比如五苓散、小青龙汤、当归四逆汤、越婢汤、真武汤等,具体还需要进一步判断患者 的体质和虚实寒热;口苦、心下痞是胃虚,胃气不降,治疗要疏肝健脾;常用小柴胡汤 、半夏泻心汤、柴桂姜汤、柴桂汤等方剂。半夏厚朴汤一般不用来治疗浮肿理中汤治 疗吐泻肢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胡桂枝干姜汤
学习六经辨证
《伤寒论》学习重点交流
伤寒论病机对偶方证归纳|经方方证
讲座实录:余秋平全面讲解《伤寒论》少阳病
[转载]试论小柴胡汤调和阴阳的证治及机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