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三报告《论空作为自性无性》

2015级硕士研究生 宋丽莲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坛经》中“空”的思想。首先从分析自性的有和空,这两个方面出发,抓住自性的清净性,即空寂性。其次再对自性的空寂性进行详细地分析,分别从反面和正面,即迷人之空和悟人之空两个方面去分析自性的空寂性。自性的空寂性并非全无,它含藏万法,其实也是一种有。最终空寂的自性不染著万法,又含藏万法,这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关键词:《坛经》;自性;空

一、“空”的含义

   空是形声字,上面是穴,代表孔穴,下面是工,取其发音。“空”最初代表空间上了无一物。从一般语义来看,“空”读作“kǒng”的时候义指孔穴,同本义。“空”(kōng)有三种意思:里面没有内容或没有东西,不切实际的;天空;没有结果,白白地。“空”(kòng)有三种意思:使空;闲着,未被利用的地方或时间;欠,缺。根据“空”的一般语义,“空”也能够用来形容时间。

   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很少提到空和无,道家提到虚无较多,佛家则是主张空性的哲学。除此以外,在魏晋时期,玄学鼎盛,有和无也是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再者魏晋时期佛教刚传入中国,当时的很多学者用无去解空,造成了很多对空的曲解,由此形成了六家七宗。直到僧肇的《不真空论》的产生,标志着当时的学者对佛教的“空”有了正确的理解。从“空”的字源学和一般语义来看,“空”有无的意思,道家主张“无”的智慧。老子将“无”分为形而下的无和形而上的无。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中的“无”指的就是空间上了无一物,有了空的空间,车、器皿和房屋才能发挥作用,老子在没有否定有的基础上,强调了无的作用和价值,这里的无形容的是空间,属于形而下的无。另一种形而上的“无”在《道德经》中是核心问题,在此问题上,历来学者没有形成定论。这种形而上的“无”可以被视为是自然万物的本源,具有玄奥性。老子的“无”表现在自然本体论、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之上。庄子强化了老子人生哲学的那一部分,使得“无”更加心灵化,具体表现在无功、无名、无己等无所为而为之的人生智慧上,由此使人的心灵挣脱束缚,得到解放。道家的“无”在老子那里有形容空间了无一物的层面,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万物本源的玄奥性,到了庄子“无”更多的是应用于人生哲学之中。但佛家的“空”并没有描述空间了无一物的成分,也不作为自然物的本源而存在,它不能从实有的自然物去理解,只能从心灵的层面上去理解。但其也不是庄子所强调的无功、无名、无己的逍遥的心灵境界,庄子虽然强调“无”,但并没有否定现实世界。佛家认为万事万物互为因果,由因缘和合而生,缘散则灭,没有恒常的自性,具有空性,因此佛家的“空”指的就是缘起性空。其通过“空”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不真实的,佛家的哲学比起庄子哲学,更进一步地心灵化了。

   “空”在各种佛教经典中的含义杂多丰富。早期佛教分裂以后,形成了各种派别的佛教,可称为部派佛教。部派佛教大多数认为人空法有,构成人的要素是实有的,各种要素在因缘巧合下形成人,因此人是变化无常的,是空的,人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破除我执。历经了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之后,大乘佛教逐渐形成,其中空宗和有宗是大乘佛教的两大代表。空宗就是中观学派,中观学派认为人和法都是空的,即构成人的要素并非实有,人和法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恒常的自性。但是在看到人和法性空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人和法假有的一面,缘起无常的一面导致了空,缘起生成的人和法的表象又是假有的。有宗就是瑜伽行派,瑜伽行派是在空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认为宇宙一切现象都离不开识,现象随识变化和由识规定。虽然现象没有自性,但识是现象的本质。其将现象分成三个层次: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事物缘起而生没有自性,遍计所执性则执着于没有自性的事物,以其为实有。依他起性指各种缘起的事物都是互相依附而生,是假有的,但不是实有。圆成实性是指认识到事物的假有,不执着于事物,体会到实有。这三性也是众生认识到真理的层层深入的过程。空宗从否定的角度把人和法都空去了,有宗虽然认为外境没有自性,但却肯定了识的存在,空宗和有宗分别从否定和肯定的角度消除了众生的执着。惠能的《坛经》融摄了空宗和有宗的思想,一方面惠能肯定了每个人内在的真如本心,另一方面惠能又强调本心的清净性和空性。正如宗密所说的“空寂之知”,真如心虽然是空寂的,却是灵知不昧的,有觉知的。

二、“空”在《坛经》中的含义

1.自性无性

   在《坛经》中出现了“本性”、“自本性”、“佛性”、“无二之性”、“真如本性”等词都可以视为“自性”的别称,这些别称从某些方面也反映了“自性”的特质。惠能对“自性”的创造性突破在于将原本外在的“佛性”转化为内在的“自性”,佛不再是超越于人的存在,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疑问品第三中有:“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这句话将人的肉身比作一座城,心是这座城的地,性是身心的掌管者,具有主导权,自性使得身心能够有秩序地发挥作用,自性一旦消失,身心就会混乱。可见自性是内在于人心灵中的,对身心具有决定性作用。自性在《坛经》中多次被称为“真如本性”,这进一步说明自性是真实不变地内在于人身心之中的。惠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不论是哪个地方的人,哪个身份的人,每个人都有同等的自性,自性不会因为人外在的差异而产生任何变化。因此自性不仅是内在于个别人身心中的,还是人人具有的心灵主体。惠能在总结自性的特点时,说到自性有“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的特点,“本自具足”指的是没有什么缺失的,含容万法,自性是完满的一。“本无动摇”指的是自性不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被妄念改变动摇。“能生万法”指的是万法从自性中得以显现,并且在自性中得以敞开,万法离不开自性,这表明宇宙整体在人的心灵之中,强调了心灵的力量。自性内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中,真实不变、圆满具足、包含世间万象,自性本身的真实不变,以及自性生出的世间各种事物是存在的,这是惠能肯定自性有的一面。但是,自性并不是一个存在于人心灵中的实有的事物,或者是一个具有终极本源性的事物,它是非物质的,不存在于任何地方,不具有任何的形状和生灭,这就是自性没有自性的一面,即空的一面。

   自性空的一面体现在惠能对自性另外两个特点的描述:“本自清净”和“本不生灭” 。世间万物都随因缘而生,随因缘而灭,生灭中体现着无常,自性却“本不生灭”,无从生也无从灭,不在时间和空间之中,是超越时空的,是空寂的。“本自清净”中的“清净”可以从烦恼尘劳的污染和遮蔽来理解,自性本身一直是洁净透明的,并且只能被事物遮蔽,无法被事物污染。自性的空寂性,还可以从神秀和惠能偈的对比中看出。神秀认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把身体比作菩提树,把人心比作明亮的镜子,告诫众生要时常去除心中的妄念,才能保持人心这面镜子的明亮,让人心的镜子无所不照。惠能则针对神秀的偈回应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否定了菩提树和明镜台,即否定了万物和人心的实有性,万物是空的,即法空,人心也是空的,即我空。我法俱空,俱无自性。“本来无一物”或是敦煌本《坛经》中的“佛性常清净”,指的就是我法本来俱空、无生无灭、洁净圆满,无从被污染,也无从被拂拭。总之,“本无生灭”和“本自清净”都是自性空寂的一面的体现,正是因为自性的“本自清净”,因此无法被污染,只能被遮蔽。坐禅品第五中有“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覆盖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自性本来清净,但迷人妄念深重,自性被各种烦恼尘劳所遮蔽,悟人的自性则没有这些遮蔽,其真如自性显现于身心之中。迷人和悟人都具有清净的自性,他们的差别只在于是否觉悟到自性。觉悟自性的过程也是觉悟空性的过程,惠能多次提到迷人对空的误解,以下就根据从迷人到悟人,对空从错误理解到正确理解的过程,进一步探究“空”。

2迷人之空

   迷人是没有抛却妄念烦恼、没有觉悟自性的人,迷人之空指的是迷人所理解的“空”。迷人对空的错误理解主要表现在,于外,执着于色相和语言;于内,将本来清净的心视为实有的东西,执着于空寂之心。惠能在《坛经》中多次提到迷人只是口里说空,没有用心实行。惠能说:“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迷人没有理解诸法的“如幻如化”和“如露如电”,即诸法是虚幻不实的,是空的,描述诸法的语言也是虚幻的,不定的。迷人执法为有,口里说空,互相诘难和争辩,并没有从心里念念不忘。另一种迷人虽然有没有口里说空,却执着于空寂之心,否定了一切存在物,由此落入了“无记空”。惠能说:“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迷人根据空性的理论,执着于万事万物的空性,只是静坐着什么都不想,被“空”之法所束缚,处于一种“无记空”的状态。“无记空”指的是无法分辨善和不善的昏然蒙昧的状态。“无记空”完全无视和否定了万事万物的存在,落入了无任何心理活动的蒙混状态和虚无主义之中,是毫无内容和空洞的。进一步来说,“无记空”的毫无内容的空洞是在自性空寂之外看到的空洞,也就是看心看净,看的时候就已经执着于心和净了。惠能说:“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知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心是虚妄的,无所看,看心的清净性,净即空寂,是没有实相的,无法看到的。自性本来具有清净性,需直接领悟到净就在自身中,不需要再另外生心去寻找清净性,没有意识到自性中的空寂性,向外物求净,这就是起了妄念。迷人之空执着于外物、语言和心、净,不是拘泥于言语,就是深陷于“无记空”的虚无主义泥潭中,没有真正认识到法空和我空。

3.悟人之空

   悟人之空是相对于迷人之空来说的,悟人觉悟自性,了悟到“空”的内涵。根据《坛经》般若品这章,悟人之空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世间万物以及诸法都是空的,即法空,自性本身是空寂的,不执着于自身的空寂之心,这就是我空,法我俱空;另一方面,“空”并不是空洞无物,完全否定万事万物万法的存在,“空”中包含孕育着万事万物万法。

   惠能继承了“缘起性空”的思想,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空的。如《坛经》中提到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诸法空寂” 等等,都体现了色相世界和诸类法门的空性,这可以归结为法空。《坛经》中强调更多的是我空,即自性的空寂性,惠能在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中的“摩诃”时,用比喻的手法对空寂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的空寂性,即虚空,没有边界、形状、色彩等等,并非是时空中的存在物,这进一步说明了自性是不生不灭的。虚空不掺杂任何人的各种妄念,是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的,也就是去除烦恼尘劳的遮蔽之后,显露出的洁净透明的自性。“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从肯定的一面说明了自性本身是圆满清净的,不必再向外求法,若是看心看净,则会陷入“无记空”。悟人觉悟到法空和我空,无所执着,无所遮蔽,在这种状态下,自性才能显现自身,清净圆满,并且起到它含藏性的功能。

   虚空之中包含了万物和万法,是有事物可以“看见”和“知道”的,空寂的自性是有觉知性的。《坛经》中有“万法尽在自心”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等等,每个人的人性中都具有空寂的自性,自性中含藏了万法、“三世诸佛”和“十二部经”。并且自性中所含藏的万法不同于由人的感官知觉和思维所产生的各种语言文字,每个人的自性都不曾受到污染,是圆满具足的,一旦觉悟了自性,虽然感官依旧有各种见闻,但却不执着于各种色相。自性的觉知性体现在功德、三身佛、戒定慧等的内化为自性上面。惠能说:“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自性生出万法,功就是万法之一,心中不产生妄念,不在空寂之心上再生其他的心,就是德。功德不仅仅是外在的布施供养等各种行为,更是是空寂之心自身的显现。惠能说:“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生佛。”接着又说:“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色身指的是人的肉身。法性所依附的肉身就是法身佛,法身佛是清净的;报身佛指的是修成正果之后的佛身,如药师如来、卢舍那佛等,报身佛是圆满的;化身佛是为了救济众生,而变化成各种形态的佛身,化身佛是有成千上万种形态的。惠能认为肉身如同暂住的地方,三身佛无法归于外在具体的肉身,三身佛都在自性中。自性本来清净,具备万法,这是清净法身佛在自性中的体现;去除各种妄念的遮蔽,觉悟到自性,这是圆满报身佛在自性中的体现;自性具有空寂性,起了各种妄念,自性就被遮蔽,引发各种烦恼尘劳,一旦遮蔽全无,自性又显现自身,从是否被遮蔽的角度看,自性是变化的,这是千百亿化身佛在自性中的体现。神秀认为不做任何恶事,就是戒;做各种善事,就是定;绝恶行善使得心意清净,就是慧。惠能在回应神秀对戒定慧的见解时提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在色身的城池中,心是地,性是王,心中没有是非、痴念、散乱,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不在于世间的各种行为,而是被包含在自性中。自性没有任何妄想杂念,本来清净,即本来空寂,只要觉悟到这一点,自性就会显现其含藏性,即自性的知觉性。进一步来说,自性的知觉性不仅仅局限在功德、三身佛和戒定慧的内在化上,由此类推,自性是能够觉知任何事物的。

三、空性之美

  自性的“本自具足”、“本无动摇”和“能生万法”是其有的一面,自性的“本不生灭”和“本自清净”是其空寂的一面。空寂是无烦恼尘劳的污染的,同时空寂本身是有觉知性的,空寂的觉知性也就是自性有的一面。一方面认识到我法俱空,即自性的空寂性和尘世的虚幻性,另一方面,在自性的空寂性中体悟到诸类法门和世间万象,这两方面的结合,既不完全否定世界,又不拘泥于世间万物,这是一种自由活脱的状态,是美的。

   空性之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清净、空灵之中,另一方面表现在虚空中所含藏的世间万象,最后空性之美表现出一个自由无碍的灵动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自性。《坛经》中有“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这句话所描述的广大无边的虚空的世界,超出时空,超越人的七情六欲,湛然常寂,清净圆满。但虚空的世界中并不是空洞无物的,其还是一个活泼泼的世界。惠能说:“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虚空中包含了自然中的事物、人类社会、诸类法门等等,虚空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虚空中的事物又区别于人类感官所体验到的世间色相。虚空的世界没有污染,含藏世间万物,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世界。惠能说:“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p105运用的时候能够遍及一切地方,却又不染著一切地方。只要使得本心清净,使六种认识从六种感官中脱离出去,在六尘中就没有任何污染和杂念。自由地来去,运用通达没有障碍。就是般若三昧,就是得以解脱获得大自在。这种身在尘世中,却又不拘泥于尘世,优游自在,自由无碍的状态,就是空性之美最完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丁福保笺注,一苇整理.六祖坛经笺注[M].济南:齐鲁书社,2012.

[2](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净因法师注,饶宗颐编.六祖坛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尚荣译注.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释明生编.六祖坛经研究集成[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6]洪修平著.中国禅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日)忽滑谷快天撰,朱谦之译,杨曾文导读.中国禅学思想史(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太虚法师.曹溪禅之新击节[J].海刊,四卷十二期.

[9]方立天.性净自悟——慧能《坛经》的心性论[J].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0]彭富春.禅宗的心灵之道[J].哲学研究,2007 年第4期.

[11]方立天.佛教“空”义解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2]方立天.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13]姚卫群.《坛经》与般若思想[J].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第4期.

[14]朱  钧.从《坛经》对“空”的悬置论“空”与般若之关系[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

年第2期.

[15]颜世安.论老子的道体本无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心法要》之三
解析佛家经典之说
佛教经典语句
何谓'四非常之心'?
“明心见性”
对治妄念的绝好方法:十念计数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