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浮梁古县衙导游词


古县衙游客接待中心

浮梁古县衙游客接待中心位于古县衙景区停车场西侧临规划的韵琴湖边。中心建设占地面积706平方米,整个游客接待中心,建筑搭配合理,错落有序,布置有总服务台大厅、有容纳200余人的饮食大厅,容纳100余人会议室和30余人的小会议室及接待室,有商品超市、观光台以及标准客房23间和豪华套间2间。接待中心按三星级标准运作,主要以到景德镇、浮梁旅游的中外游客为主要客户对象,周边地区会议、休闲客人为补充客户。附属设施主要有停车场,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可停车100余辆。


历史文化长廊

首先您所看到的是由浮梁天宝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记载了浮梁一千六百多年要事珍闻,主要提到的是浮梁的三个文化,茶文化、瓷文化、还有历史悠久的官文化。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就提到:“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讲的就是浮梁的茶。据历史记载景德镇与浮梁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过去景德镇一直隶属于浮梁所管辖,如果说景德镇是瓷都那浮梁就是瓷都之源,所以浮梁可称为是世界瓷都之源,中国茗茶之乡。由于吏书是大理石雕塑而成怎么都翻不开,要翻开史书、了解史书的内容就请走后面的健康路阅浮梁史……

(走到长廊上)大家看到了,我们脚下的人行道是由雨花石铺就而成,它可起到脚底按摩的作用,因此称它为健康路,下面就请您和我一起从东晋开始细细品味浮梁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吧!

 浮梁古县衙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就像《昌江风士记》中写浮梁“富则为商,巧则为工,摘叶为茗,伐楮为纸,坯土为器”,(采摘茶叶加工名茶,砍伐木材加工造纸,以土质坚固塑性较好的瓷石及高岭土烧制器具)。从这说明浮梁人很聪明,而“洁而居,华而出,鲜而食”则说明浮梁人生活品味高,很有生活质量,更加说明浮梁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

在东晋时,设新平镇在昌江之南,也就是浮梁最早的得名,有句话说“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证明景德镇最早也在新平镇管辖范围之内,景德镇原名为昌南镇,就是位于昌江之南才得名于昌南。而昌南翻译为英文是China,最早是昌南的英译。

(站在第一个瓷坛边)您可看到这个瓷坛里有很多仿古瓷片,这是最早的新平陶瓷,也就是唐代的仿古瓷片。景德镇的瓷器在唐代时已有相当地制瓷工艺。您可用手摸摸瓷片的表面很光滑的!其实,从隋唐开始,制瓷工人掌握了用高火度烧制瓷器的方法,隋唐时候最典型的就属您现在看到的这种印纹硬陶。由于它质地粗糙,不宜作饮食器皿,故极大多数是容器。现在工艺是让瓷片上釉,但那时的陶是不上釉的,而这个瓷片为什以很光滑呢?因为它是仿古的!(继续前行)

您看到唐武德四年,也就是公元621年,新平县设立,并且就是在这一年唐高祖下诏景德镇的瓷为御瓷,进贡朝廷,因为在唐代时景德镇烧造的瓷器就已经色泽素润,质地坚固,被誉为“假玉器”。这其中要算霍仲初和陶玉二人烧造瓷器最有名了,分别被称为霍窑和陶窑,就和现在申请专利和知名品牌一样。刚才讲到的“商人重利用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句话真实反映了当时浮梁茶叶名气和贸易的繁荣,据记载浮梁县上缴的茶税就占全国茶税的八分之三。可以想象浮梁过去的繁荣昌盛!商人们熙熙攘攘,往来奔波。当然,过去的商人没有解决好两地分居的问题,只好舍家取财重利轻义。

到了唐天宝元年,“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而得名于浮梁的。话说当时浮梁县城经常雨水泛滥,县官便把衙门大梁放入昌江水中,说飘到哪就到哪做衙门,于是大梁是漂浮而来的,因此就取名为浮梁,意思就可以理解为浮在水面上的大梁。

(站在第二个瓷坛)您看,这个瓷坛里所展现的是宋代的影青瓷。影青瓷的特点是胎薄质坚,釉质晶莹,具有透影性。其实在北宋不光出现影青瓷,而且青白瓷形成了五大窑厂,六大瓷系。当时景德镇是中国南方最早生产白瓷的地方。

由于历史原因,景德镇瓷业革局有所变化,下面就请您和我走进宋代来领略景德镇瓷业在宋代的发展史。您看在北宋景德年间,景德镇才由昌南改名为景德镇。《景德镇陶录》说:“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看完这里,我想大家不一定知道五大窑系和六大瓷系是什么吧?五大窑是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六大瓷系是北方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窑系。大家请看,这个笑容满面的和尚在喜迎我们,他是宋代的百名高僧之首佛印,可见浮梁的宗教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他是浮梁宝积寺出家的一位和尚,和苏东坡、黄庭坚是好朋友,这在初中课文中的《核舟记》里面就记载了三个人同游昌江的景观。许彭年,这是一个浮梁百姓敬重的清官,他在浮梁任知县时,从不拿浮梁的瓷器和茶叶带回家,离任时,所有百姓都夹道欢送他,舍不得他离开,据说真没有带走一件瓷器,可见他确实是个廉吏。

(继续向前走)请看这幅御瓷上京图,从这幅图可反映北宋开始景德镇瓷器通过水上交通工具运往到京城的繁华景象,换句话说,官方已在景德镇选购或定购瓷器了,计划经济开始萌芽了。

您看这是中国最早的土地改革家李椿年在浮梁建的新田书院,新田书院是历史上考出进士最多的书院,我们浮梁历史上可算得是人才备出,俗话说一王二候两宰辅,六部尚书缺一部;一仙一神一巧匠,一佛一儒一皇师。浮梁人担任高级官职中最多的是吏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的组织部部长,组织部部长是管官的官儿,可见浮梁人对如何为官是有研究的。浮梁历史上共出过270位进士,873位举人,311位贡生和3位武举人,怎么样,是不是出了很多人才!

其实,北宋末年景瓷出现了危机,主要是当地原材料的瓷石表层由于开采和使用,逐渐短缺,而下层的瓷石由于质地原因无法制出与以前一样的瓷器来,因此进入南宋后,烧瓷开始反过来烧,也就是碗口朝下,碗口无釉,这样可以防止瓷器变形。南宋窑业危机除了原料外,市场范围减小也是因素之一,当时由于南北对立,北方市场全部封闭,就像蒋祈《陶记》中感叹到“皆乎今之不如复古矣!”来感叹瓷业不如北宋。就在这时,浮梁县村民何召一发现了一种原料高岭土。你看这就是何召一本人,由于他发现了高岭土给景德镇瓷业发展带来转机,所以百姓赞美他为“玉土仙”,那高岭土到底是怎样一种土质呢?高岭土其化学成分中含有铝硅酸盐,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土的一种具有良好塑性的白土,用它与瓷石原料混合后烧制瓷器,可使瓷器内质是“玉骨冰肌”,外貌如“美人肤色”。

(站在第三个瓷坛)请看这是元代的仿古瓷,就是典型的青花瓷。元代开始大量使用高岭土,而高岭土耐火度高,在制瓷过程中起到一种主料作用,从软质瓷变成硬质瓷。元代中国版图面积大,北到俄罗斯,东到波斯湾地区,西到沿海地区,通过相互的交流,技术水平特别是上釉瓷器的技术得到大的发展。比如元代可烧制出直径为40公分的瓷盘,然后运至波斯宫廷里用来招待贵宾;除青花瓷外,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红釉等都已经出现。

元以前,陶瓷生产是民间的,官方只是定购或选购,大家可以看到元代时朝廷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专门为官廷烧制瓷器。通俗的讲,从元代开始,计划经济正式建立起来了。元代朝廷选景德镇建瓷局是有原因的。因为元代是蒙古人统治汉人,而蒙古人喜欢白颜色,喜欢喝白马产的奶,皇室家族信仰萨满教,此教中白象征友好,象苍天白狼、白鹿,甚至还有属白狼为生肖,恰好景德镇当时生产白瓷,所以元代开始大规模迁移工匠到浮梁特别是景德镇,其中抚州,都昌、翻阳、浙江、徽州等地工匠较多。这次大规模人口迁移,造成了景德镇语言的独特性,也证明了为什么景德镇历史上归浮梁县管辖却语言和浮梁口音不一致的原因。

(走进明代),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古代浮梁的昌江八景,这其中南城柳色这幅图可看到当时浮梁的繁荣景象,也证实了浮梁历史上的辉煌!还有这幅西塔夕照景色,这个塔是浮梁的象征,大家现在可以远远的看见他。在夕阳西照之时,塔影远入宝积寺后面的莲荷塘,光景逾澈。据说它曾救过皇帝朱元璋的命,还有佛印也是在塔后宝积寺出家,详情请到塔内再细细说来!

在明代计划经济更加正规,用现代的话讲就是连军代表都有了,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设立专门为宫廷烧瓷的御器厂,实行封闭式烧制官窑,烧成之后除上贡的精品外,剩下制成品和原材料就地打碎,就地掩埋。……

明朝制瓷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明宣德年间开始生产釉上彩瓷、青花瓷;成化年间出现了五彩瓷。郑和七次下西洋时,带着的瓷器全部是景德镇生产的。您看,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就在《天工开物》中对景德镇的瓷器有所记载,但他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错误呢?他把浮梁的高岭土记成了高梁土,这就和景德镇的口音有关,话说宋应星初到景德镇,听不懂景德镇老百姓的方言,景德镇人把高岭称为高梁,所以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出了高梁土来,高梁可不能烧瓷,看来大人物也会犯小错误,是吧!

(站在第四个瓷坛)您看,在这个瓷坛所放入的是明清两代的仿古瓷,比元代技术更加精臻,这种瓷片是青花龙纹形,胎细釉润,纹样用进口的苏麻离青绘画而成,色泽鲜明浓重,传世实物屈指可数。尤其蓝地白花折枝花果纹盘是明代景德镇御器厂的传统产品,在各朝制品中尤以它为精美。

清代,景德镇的瓷业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时期是瓷业发展最高峰。大家刚刚看到的仿古瓷就是仿这个时代的作品。有一位人物是必须讲到的,就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督陶官唐英,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时间长近30年,是景德镇御窑厂督陶时间最长,成绩最显著的督陶官。看,这就是他精心编绘的《陶冶图说》,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冶陶工艺专著。那他为什么会编绘《陶冶图说》呢?主要因为当时乾隆皇帝喜爱景德镇的贡瓷,但他却不知这些精美的“假玉器”是如何烧制而成的,于是便要唐英告诉他烧制过程,唐英为了使龙颜大悦,精心编绘了《陶冶图说》,此图真迹至今还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继续向前走)请看这里,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让浮梁的高岭土成为世界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这可把高岭土摇身一变而成世界品牌了。由此可见,搞经营,搞企业,还是很需要市场推广的。

(站在第五个瓷坛)请看清末民初的青花瓷,从这些瓷片可看出它的质地并没有明末清初的质地光滑,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清末开始,景德镇瓷业生产从巅峰走向下坡路了,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战乱很多,政局动荡,外资入侵,市场缩小,使瓷业受到严重摧残。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景德镇坯坊窑房多次被日寇飞机轰炸,使得瓷业陷入低谷,当然,由于瓷业公司的诞生,也给景瓷带来了不少创新,标志着景德镇陶瓷业进入了企业化、市场化运作。

到了民国时期,浮梁县署也随着瓷业发展而从这里迁到景德镇,造成了浮梁随政治中心的变迁,经济中心也随之转移。(继续向前走)请看1915年浮梁的工夫红茶获得了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到了民国后期,景德镇工匠流落民间,反而因祸得福,由于可以自由创作,以景德镇的工艺和海山画派结合,从匠艺开始转变到文人风格,出现文人画派。文人画派自20年代发展到现在,占据了中国绝对统治地位。到了1949年,浮梁县解放,景德镇成立景德镇市,浮梁由此成为景德镇管辖之地。也就是这时,景德镇瓷业又从低谷顽强地争脱出来,重振了瓷都雄风!而浮梁却在1960年撤销县制了,行政区域直属景德镇市。尽管如此,浮梁作为世界瓷都之源的地位是不会因为行政区划而改变。(最后站在船头)这是浮梁复县后的地形图,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这副图是不是很像船呢!

(站在广场上)在您眼前的城楼,原来是浮梁的南门,它上面写有“浮梁”二字是明代著名书法家也是吏部尚书董其昌所写,目的是不希望栋梁是漂浮不定的,他希望能留住更多地栋梁之材,此城墙高7米,城楼高15.6楼,宽为28米,是依照原城的南门原址修建的。

 

哥德堡号雕塑

现在大家眼前看到的是用浮梁天宝大理石雕刻而成一艘瑞典商船。它过去是开辟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陶瓷之路”。

在中国南方也有一条从广州以及后来泉州等地为始发港和货物集散地的“海上丝绸之路”,并凭借其海上交通特有的优势而使目的地不但抵达上述陆上丝绸之路的相关地区,而且最终远及世界三大洋一些水边城镇。哥德堡号则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从欧洲出发到中国的商船代表之一。

瑞典东印度公司耗费巨资建造的“哥德堡Ⅰ号”商船建于1738年,是这家公司38艘远洋商船中第二大船只,船上有140多名船员,并装备有30门大炮(用来驱赶海盗)。

“哥德堡Ⅰ号”在短短几年间先后三次远航广州,第一次是1739年1月至1740年6月,第二次是在1741年2月至1742年7月;最有名的是第三次,在1743年3月至1745年9月。

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Ⅰ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浮梁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丝绸和藤器。当时这批货物如果运到哥德堡市场拍卖的话,估计价值2.5至2.7亿瑞典银币。

8个月后,“哥德堡Ⅰ号”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离开哥德堡30个月的船员们已经可以用肉眼看到自己故乡的陆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哥德堡Ⅰ号”船头触礁随即沉没,正在岸上等待“哥德堡Ⅰ号”凯旋的人们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船沉到海里,幸好事故中未有任何人员伤亡。

人们从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在市场上拍卖后竟然足够支付“哥德堡Ⅰ号”这次广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而且还能够获利14%.这之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建造了“哥德堡Ⅱ号”商船,它最后沉没在南非。

时光流逝,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哥德堡Ⅰ号”和船上2/3的货物长眠海底,默默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1984年,瑞典一次民间考古活动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Ⅰ号”残骸。

1986年开始,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发掘工作持续了近10年,打捞上来400多件完整的瓷器和9吨重的瓷器碎片,这些瓷器大部分具有中国传统的图案花纹,少量绘有欧洲特色图案,显然是当年“哥德堡号”为特定客户专门订购的“订烧瓷”。

更加让人们吃惊的是,打捞上来的部分茶叶色味尚存,至今仍可放心饮用。哥德堡人将一小包茶叶送回了它的故乡广州,供广州博物馆公开展出。



千年红塔

    在了解此塔之前,您可发现在塔前放有两尊石狮,且均为大雄狮,这两尊雄狮来自于浮梁县祠堂门前的石狮,由于破“四旧”时祠堂及雌狮相应被毁,为保护文物便到这里。

下面您可以跟随我来了解此塔的历史,浮梁历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西塔夕照”指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红塔,它巍峨耸立,自古就是浮梁的标志,红塔的原名叫作西塔,历史上塔前曾有一座寺庙叫西塔寺,因先有寺庙后有塔,塔就随寺而得名西塔,我们现在称它为红塔,主要与塔身的颜色有关,红色的塔,故称红塔.且被记载到了中国72座名塔之一。

红塔距今已有1047年(包括2007年)的历史,它始建于公元961年,到公元1040年才建成,建此塔整整花了79年的时间,为什么花这么长时间呢?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与建塔的资金来源有关,因为红塔是一座佛塔,建塔的资金来源全靠和尚化缘而来,通过日积月累,才把此塔建成.差不多花了两三代和尚的心血;第二:与它的建筑方式有关,因建塔时没有塔架子,而是采用堆土的方式建成的,因而所耗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

佛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当时塔建成的时候是七层,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红塔是九层塔,因为它在1984年维修加固的时候,把它的一层塔基挖出,加上原来的七层,就是八层了,但是建塔有个规律,逢单不逢双,故后来在塔顶又加了一个小层,所以整座塔就是九层塔,塔高十三丈—40.47米.过去塔顶上有一口大铜锅,很有趣的是在铜锅里长了一棵桃树,人称“仙桃”(它长在佛塔顶),后来此桃树枯死了,便把它砍掉了,并在顶部加固了一个铁制避雷针,要不然,在每年结桃之时,您可以大饱口福,不过没关系,我们这个村就叫十里桃花村,等结桃的时候,欢迎各位还能到这里来走一走,看一看,偿偿仙(鲜)桃。下面我带大家看看怎么登塔。

整座塔的攀登方式特别,属穿座绕壁式,攀此塔必须要上一层楼梯绕半圈外檐才能登上去,因为塔内每层梯子是单独的,互相独立、不相连的,外檐只有50公分宽,且无护拦,可见想登上此塔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红塔由青砖砌成,但全身呈红色,为什么?主要是因为当时建塔的时候没有水泥,使用的是由石灰、糯米、红泥土和沙混合成的浆,由于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风化作用浆内的红泥土不断外溢,将青砖染成红色。

红塔除了原名西塔外,还有个佛名叫大圣宝塔,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因为朱元璋曾在此塔内躲过难。朱元璋在此塔躲难的事发生在他与陈友谅鄱阳湖大战的时候,有一次他打了败战,就顺着昌江退到我们这里,路过红塔时,本来是想躲入老百姓家,但是这时被一位老和尚拦下,并对他说:“施主,不要躲到别处去,就躲到塔顶上去!”另外老和尚还送了两只鸽子给朱元璋,朱元璋原来当过和尚,因为与佛有缘,就听了和尚的话,抱着鸽子登上塔顶,不一会儿,陈友谅的追兵追到塔底,但追兵并没有登塔搜查,只是在塔四周搜查了一会儿,就到别处去追,追兵为什么不上塔搜查呢?原因有三个:第一、红塔是一座佛塔,佛门乃清净之地,一般兵家不便侵入;第二、朱元璋进塔的时候,门边是有蛛蛛网的,他登塔时不小心破坏一点儿,但是蜘蛛有个特性,网破了会立刻回来修复,看上去完好无损,自然也就证明没有人进过此塔;第三、朱元璋当时在塔顶时,看到追兵来就立刻把怀里的鸽子放飞,追兵看到鸽子,认为如果塔上有人的话,鸽子早已被吓飞了,何必等到现在,等到追兵走了之后,朱元璋才小心翼翼地从塔顶下来,继续逃命,当时城内老百姓还送了干粮给他吃,这个干粮就是浮梁的地方小吃碱水粑!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自然不忘报恩,赐佛名“大圣宝塔”给红塔,他的子孙万历皇帝朱翊君曾从国库拨专款修此塔。因此红塔也被誉为“江西第一塔”。

江南第一衙——浮梁县署

浮梁县的前身为新平县、新昌县,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从鄱阳县划出建立新平县,距今有1380多年的历史,后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于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得名浮梁。县城先后设置在江村古演、新平南城,由于原县城经常被水淹,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就迁往西北高埠的“十里桃花村”;就是今天这里。历经了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个不同的历史年代,在历史上,浮梁为上县,县城有3万多人口,非常繁华,至今在古老的县城内仍留下了许多闪烁昔日辉煌的遗迹,有古城墙、孔庙、城隍庙、牌坊、锦绣街、宝积寺等遗址,保留有比较完整的被誉为“江南第一衙”的浮梁县署、“江南第一塔”的宋代红塔。下面请各位到实地一睹它们的芳容。

“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县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必须有施政的官吏,也必须有治事的衙署,可以说,浮梁自从有了县的建置以后,就有了它的政权机构——县衙署。一千余年来,衙门由于战争、火灾等原因,屡毁屡建,加之,有“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恶习,所以古代县级衙署保留至今的是非常罕见的。浮梁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是因为浮梁的知县是官居五品,而且此县衙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县级衙署。知县官居五品是因为浮梁地处皖、浙、赣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贡赋多(就是上缴税收多,尤其是茶叶税收,约占全国茶叶税的八分之三,有十五余万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当时浮梁县是“万国来求”的地方,且当时闻名于世的瓷都景德镇归其所辖,景德镇为皇宫烧御瓷、朝庭派三、四品的官员到景德镇监督烧瓷,如清代有名的督陶官唐英。如果县官级别低就没有资格会见督陶官。另外景德镇瓷业工人来自四方,经常闹纠纷,本县知县高于邻县两品,就容易协调处理纠纷,这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大堂屋脊上写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县事张、毛公建”。其中“同知”官名就是五品,而且是皇帝加封的。张:是宣统元年的知县叫张承祖。“帝制早废、衙署犹存”。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衙门是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重修的。原占地面积6万余平方米(相当95亩地),房屋300余间,因为本县知县官居五品,故该衙署比一般衙署规模大(就像现在干部住房一样,什么样的级别,就住多大面积的房子)。这座衙署是严格按照清代县级衙署的规制设计建造的,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在东、中、西轴上,由北而南依次排列,下面我按照排列次序予以介绍,先介绍县衙的中轴线上的建筑。

<照壁>县衙大门前的屏蔽物,是按道教习俗修建的。它有两种功用;一是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他们不能对衙门内的活动一览无余,起着保护隐私作用;二是避邪,前面路象根锋利的箭对着门中射来,用照壁挡住。据说,本县衙地行是燕窝形,县官坐堂头就发昏,地仙说前面路是龙形(蛇形),照壁前有两口井,现存一口是龙眼,龙要吃燕子。另外,对面朝山是笔架山,左低右高不吉利,因左青龙右白虎,白虎高于青龙不吉利,所以用照壁阻挡。其实,它是中国建筑所独有的形式,主要增加建筑群的气势,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祖辈自古以来保守的生活作风。

照壁南面绘有一幅倒蝙蝠、莲花、如意云纹图。倒蝙蝠的意思是福到,它有二种含义:一是县官自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清官来了,老百姓的福气到了。莲花是比喻洁身自好,周敦颐《爱莲说》中“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就是说知县在黑暗的官场上混而要保持自己美德。

<头门>俗称八字门。地面呈八字形,东侧还保留了原来的地基,可以看出当年的情形,影壁呈八字,主体墙呈八字形,前宽50公分,后缩小50公分。过去有句俗话说“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是指县衙。

 

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

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

 

这是县衙大门的楹联。浮梁,地名;邑。县;天、地、柱是天子、人民、地方官。

上联是说,作为治理浮梁的地方官,上受皇帝的重托,下系百姓的安乐,要做到不负天子之恩,又不能失人民之望。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压力之大就如同顶天柱一样;下联是说,尽管困难很大,但自己决心不谋求官职的升迁,而要从爱护黎民百姓入手,脚踏实地勤政为民,在本职位上干上十年八年,消除社会积弊,为浮梁人民的安居乐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一番事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政坛上站稳脚跟。过去规定,知县任期三年一届,可以连任三届,这样有九年,头尾就十年,所以说“十年踏地”。

头门东边是击冤鼓的地方,告状的人或有紧急案情时才击鼓,知县闻声升堂。如果无缘无故击鼓,知县就要动刑惩罚击鼓人,抑止小民随意兴讼起诉的刁风恶习。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三等”、“越讼杖五十”,意思是说告状诬陷别人,就要罪加三等;越过本县衙这一级上诉告状,就要打五十大板,连代书诉状之人一并治罪。

头门背后联文: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头过;

门庭豁开,江山常在掌中看。

 

这是引自宋代朱熹在福建樟州任知州时为白云岩书院题写的对联。上联是说;地位纯洁高尚,太阳和月亮每天从肩头经过,这里指日以继夜地工作。下联是说,门庭开阔,对面青山在手掌中看,这里指胸怀祖国。江山:祖国,衙门经常敞开,为百姓办事,为政办案都要从大局着想,从祖国利益考虑。

寅宾厅  头门东侧是寅宾厅,所谓:“寅宾”有恭敬引导之意,是县衙接待安置客人食宿之处。

膳厅  位于头门西侧,是县衙招待宾客及县衙人员用膳之所。

(仪门) 这里是县令举行仪仗恭候迎接上级官员的地方,它有中门、东西边门三道门,中门只供知县和上级官员通过,俗称“大开中门迎接”,东门又称为“生门”、“人门”供一般人员通过,西门又称“死门”、“鬼门”是死囚出入的地方,上级官员来此癯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至今门前尚有一块巨大的下马石。

从这座仪门可以看出,它是一座强化封建礼制的建筑物,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按照封建社会儒教伦理,必须上下有别,贵贱有分,礼制是丝毫马虎不得的。在衙署中出入门庭也必须遵循“礼制”。可见封建礼制无处不有,规矩多如牛毛,小小县衙尚且如此,作为皇权象征的皇宫就可想而知了。

仪门正面的对联:

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材而用;

医可喻政,硝磺猛剂,有时投下,看病如何。

 

上联是说,工匠可以比作当官,斧头凿子等工具随手拿来,根据不同的材料,使用不同的工具,即因材而用。当官也一样,各种人才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使用不同的人才,即量才而用;下联是说,治病可以比喻为政,有时使用烈性药物,而且份量加重,可以根治恶性病。当官为政,应根据情况,采取果断措施,才能解决大问题。

这副对联引自《锡金识录》,说有个县官武承谟到无锡任知县,听说这里绅士们到衙门里跑官,在知县到会前三天就要聚在仪门等候知县到来,于是他受印前一天命礼师爷在县衙仪门前贴了这副对联。由于武知县事先公开表明了严正的态度,并作了宣传,那些经常跑衙门通关节要官的绅士们,都惶惶畏惧,有的就远避到别的省拉关系谋官去了。

仪门背面联文:

 

视民如伤,浮邑苍生皆我子;

修已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

 

这是明代无锡知县武承谟写的。上联是说:看待老百姓如同看待病残一样,浮梁县老百姓都是我的儿女。伤:病残,这里指贫穷。邑:县,苍生:老百姓。下联是说,锻炼自己应该谦虚谨慎,东林书院前辈是我的老师。敬:谨慎,东林:指东林书院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以顾宪成为首组织一些知识分子在无锡东门外的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切中时弊,主张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率,所以东林前辈是老师,是楷模。

(衙院)  宽敞空旷,古木参天,这些古木是万年青,寓意为“自己业绩万古长青”。中有40米长条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这条甬道路高出两边地面,穿过仪门踏上甬道,威严之感顿然而生,仿佛这条甬道专为你而铺的,夸张一点说,会有一种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感觉了,可见这给人一种视觉上、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代人们就已很注意建筑给人的心理带来微妙的感觉,不能不令我们佩服。左侧有古井一口,名叫澄镜,水清如镜,常年不干,有两种用途,供县衙人员饮用及用于防火,如故宫大铜缸一样储水消防。

(大堂) 即正堂,取名为“亲民堂”,表示县官是人民父母官,与人民相亲相爱的意思。这里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呈敞开式,两边为厢房,东面厢房是供礼师爷办公的地方,西面厢房是供刑师爷办公的地方,也属武器库。“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心善恶(见于《西京杂记》)故后人用明镜高悬来比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也可说成“秦镜高悬”。知县每天上午升堂理事,衙役们提前肃立两旁,鸣赞人高喊:“升堂!”,然后由一名衙役擂响升堂鼓,大堂内外肃静,县丞、典史由后堂出,侍立两侧,知县最后走出由东侧门上堂,听汇报安排公务或审案等,结束时从西侧门退堂。这是由于东边太阳升,西边太阳落下的缘故。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叫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有犯罪娣疑时,可以不跪,先是站在大堂檐廊的青石板上,这是所谓“礼服君子,法治小人”,当县官审理认定有罪后,命礼师爷脱去其官帽官服,革除其功名,再跪在被告石上。如同现在党员犯罪一样,先开除党籍,然后判刑。县衙从建立到解放初期都用作县政府办公地,泱泱显赫了一个多世纪民,许多权臣坐镇于此,整个衙署未施油漆,雕刻也较为朴实素净,与传统衙署的装饰不相称,这是国库空虚,地方财力薄弱所致,表明了清代封建皇朝由极盛走向全面衰落。有句民谣:“道光道光,三年吃糠”说明没有饭吃,十分困难。可以说“一座县级衙署,半部清史写照”。“海水朝阳”图,海水表示清澈宽阔,朝阳表示光明,即水清日明,这幅图不仅是装饰点缀大堂,更主要的是寓意着知县在审案时应胸怀宽阔,光明磊落,清正廉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县吾公;公则民不敢怠慢,廉则不敢欺。”这正是身为一任知县所应有的品格和气度。

在这座县衙内办公的第一任知县为乔桂,徐沟人(今山西榆次市),道光二年(1822)任职,第二任知县为沈棠,贵筑人(贵州贵阳市),道光信年(1828)任职,最后一任县长章浩若,江西新建人,1949年2月任职。

从《浮梁县知县名录》来看,县官总共有347人。民国14年(1925年)以前,都是北方和南方别的省人到浮梁县来当知县,可见当时回避制度相当严格。1925年以后江西人到浮梁来当知县,但没有一个浮梁当地人。最的一任县长是蒋经国舅子章浩若,章亚若是他的姐姐,蒋经国在治理小赣州时,与她相恋。由于蒋介石反对,不承认他们的婚姻,所以他们生的两个儿子孝慈、孝严不姓蒋,而是姓章。

《知县名录》中,北宋时的许彭年是一位清官,自来作知县不买瓷器者一人,君是也。他离任时,老百姓夹道哭着欢送。历史学家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一书中记载了他的事迹,毛泽东临死前看的最后一本书,并在许彭年事迹篇作了批语。后人为了推销这本书,在书的封面上写了“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本书”的小标题。

《县级机构政权和职责》可以看出在衙门当官的只有5个吃皇粮的,知县、县丞(相当县长助理)、主簿(相当办公室主任)、巡检、教谕(相当教育局长),他们属正式编制,其他都是非编人员,由县官根据本县的财力和工作需要来聘请。

这里师爷对县官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物,是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如钱谷师爷,属于铁算盘,会捞钱会办事;刑名师爷,要熟悉刑律和制作司法文书,如果不熟悉刑律,会造成许多冤案错案,败坏知县名声;书启师爷要会写奏折,他影响知县的荣迁。如曾国藩打太平天国时出师不利,写奏折求援,其中一句“屡战屡败”。后来师爷将这句话改了一下“屡败屡战”,其意义就不同了,皇帝认为他失败了还有决心作战下去,于是派兵增援。

大堂陈列的刑具:

1笞:小竹棍,长五尺五寸,大头一寸五,小头一寸,重一斤半(干品),打女犯用的。

2杖:大竹板,长五尺五寸,大头二寸,小头一寸五,重二斤(干品),打男犯用的。

3讯杖:木棍,大头直径四分五厘,小头直径三分二厘,长三尺五寸,打犯人头、脸用的。

4枷:重三十五斤(干品),过去犯人带着它充军千里非常难受。吃饭、休息都不解开,只有大小便才解开枷锁,故此后人称上厕所为“解手”,“解手”一词是这样来的。现在文明说法称“上洗手间”。

5夹棍:一根挺木两根旁木组成。以杨木为之,二根长三尺,去地五寸,置以铁条,每根中间各三副。凡夹人则直竖其棍一人扶之,安足其中,上急束以绳,仍用棍一具支定使不得动,专门夹男犯大腿,使他动弹不得,然后打男犯穷骨头。

6拶:用绳子穿联五根小棍。专用于女犯。

惊堂木  明清各代,官员在审理案件时,公案上安置了一长方形木块,如果犯人等拒不招认时,知县便会手执木块,拍击公案,用以镇吓罪人,唤醒愚民,儆戒众人,以增强威严气氛,因此也称为“醒子”。

令签  是知县用来发号施充,宣布判决的。有两种:一种蓝色(或黑色),是追捕的令签;一种红色是用刑的令签。丢出的令签不能收回,即意味着已定的判决,不能更改。

封印、开印  知县每年的腊月二十日,封上印盒不办公,即使是办公也暂不用印,休息一个月,到次年的正月二十开始办公,启盒用印,实际就是放假过年。明清时期不准带家属跟从,只有这一个月才能与家人团聚。

办公  县衙办公一般实行半日制,半天处理公务,半天自由支配。

回避  中国历代为了防止官吏徇情作弊,都实行回避制度。到明清更为严格,清代制定了为官回避制度,分为地区回避和人事回避两个方面。地区回避规定县官以上的官员,他的任职地点应离他的家乡五百里以外。中央官员对涉及到家乡的所在的省、县的事或人时要回避,由其他官员来处理,人事回避有亲属回避、师生回避和拣选人员的回避。按清朝舆服礼制规定,知县出巡时,只叫衙役们手扫“肃静”牌于官轿前开道,而没有“回避”牌,因这知县是封建社会最基层官员,其职责就是直接与百姓打交道,专门为百姓办事,处理民间事务,所以知县出巡时,百姓无需回避。

俸满  清代官员任职满一定年限,可酌情升、调,补叫“俸满”,也叫任期,京官以历俸二年为俸满。外官历俸三年为俸满。知县任期为三年,个别的可连任八九年。衙门里的书吏,尤其中央吏员满职五年,可以经过推荐、考试,经吏部审察,可派充低级文职官或知县,称其为供事仪叙。年满五年解除吏役身份,也称俸满。

养廉银  又叫“养谦俸”,清代规定除俸禄(工资)外,按职务品级每年另发给的银钱称为“养廉银”。浮梁县为要缺县(比较好的),养廉银每年1400两,年俸禄知县55两或80两(一般45两),米45斤。

候补  清代制度,内自郎中,外自道员以下的官员,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及原官因故开缺依例起复,没有补授实缺的,都赴吏部报到,等候吏部依法选用,称候选。吏部在汇列呈请分发的官员名单中,根据职位、资格、班次,每月抽签一次,称掣签,抽中的分发到某部或某省,听候委用,称候补。

借补  清制,因官多缺少,以品阶高的衔,补低品官的缺,称借补,保留日后,仍按原品任用。

大堂楹联匾额:

大堂前檐额枋上匾文为“亲民堂”。“亲民”即为知县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应与百姓相亲相爱。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这是大堂的楹联。上联是说,欺负老百姓就如欺负上苍,不循天理,也侮辱了自己的人格,这样等于自己欺骗自己。这种伤天害理、坑民害己的事就不要做了;下联是说:辜负老百姓就是失信于民,也辜负了国家,怎么忍心这样作呢?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这是大堂内的楹联,因为大堂是经常审理重大案件、治理大政务的地方。联文告诫县官审案时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对罪犯象阎罗王,对受灾百姓应有慈悲心肠,也就是菩萨形象。按现在话说就是“爱憎分明”。上联是说,知县治理冤狱,能够做到“关节不通”,行贿说情的后门在这里走不通,所以称赞他这样做“自是阎罗气象”。自:当然;阎罗,管地狱的神;下联是说:在赈济“灾黎”时,对遇到灾难的百姓从不吝啬,却是:“慈悲无量”,有一腔“菩萨心肠”。

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庶无冤狱;

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

这是大堂内楹联。上联是说:国家的法令制度,天然的道理(自然的法则),百姓的民情(民意),如果法、理、情三个字都能够做到,(广大百姓)就没有冤狱了,也就是施政办案都要执行国法,顺应天理(即民心),合乎人情(民意)。下联是说,清廉必须勤政而且要谨慎,不要说一文钱都不要就是好官,合法、合理的收入,还是应该接受的。康熙皇帝就曾说过,“所谓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谓,如州县官只取一分(1%)此外不收,便是好官”。清代冯桂芬分析得更加直白,他认为当时官吏廉与不廉的区别,仅在于“廉者有所择而受之,不廉者百方罗致结拜师生、兄弟以要之”。“清、慎、勤”出自三国魏国司马昭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做官要做到清正廉洁,勤于政务,谨慎处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铁面无私丹心忠,坐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这是大堂内上方的对联。上联是说,为政无私,对国忠心,做官最怕是惦记或妄想而不断地谈起自己的功名;下联是说,操劳政务,本来是份内的事,拒绝礼物,为的是廉洁。

〈枣树〉大堂与二堂之间天井中有两棵上百年的枣子树,这是当年县官有意栽的。枣树花朵只有米粒大,但朵朵都能结果实。有句俗话说:“芙蓉花好空入月,枣花虽小结实成”。这里它比喻小小县令能办实事、大事,保一方平安。

这里的天井,它不但是用来采光,更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也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中设雨蓬甬道供县官以上官员通过,天井两侧有东西厢房,为“公署”,东侧厢房为书启师爷或礼师爷办公之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西侧厢房为刑名师爷办公之地(相当公安之类人员),里面陈列十八般兵器。

〈二堂〉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外地官员、商议政事的地方,东西各有厢房,为知县书房茶室。二堂取名为“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处理政务,也就是知县以仁政、劝说、教育的方式来统治人民。琴治就是文治,也就是以德治县,大堂是动刑罚,是以法治县。两处结合起来就是“文武”治县。“德法并用,文武兼治”。二堂处理一般民事案件,主要是不公开审理案件,男女私情案、受贿案件(即到后堂说话,就是看你拿多少银子,再判决)。

二堂前檐额枋上匾文曰“琴治堂”,也有来历的。这是引用《吕氏春秋·察贤》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孔子的一个宓子践的弟子,为单父(在今山东)县令时,身不下堂,弹鸣琴,而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任县令巫马期勤于政务,“以星出,以星入”,整日奔波于民间,凡事都率先垂范亲自去做,同样也治理好了单父。巫马期问宓子践:“你当县官为什么轻松,我当县官为什么劳累?”宓子践回答说:“我劳心,你劳身。劳心者,主要是用人;劳力者,主要是出力。出力者劳累,用人者当然安逸。”后人遂用鸣琴而治称颂县官知人善任,政简刑轻。县衙二堂本来就是预审案件和协调办案的地方,统治阶级施恩威并重的办法,努力取得“省刑爱民”,政通人和的效用,诉讼的双方,在这里得到了调解,也就达到了封建社会教化的目的。

二堂楹联: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这是二堂过道上的楹联。上联是说,一个地方官,为政处事不要说大话,夸海口,表白自己,重要的是必须时时省身克己,多作检讨,廉洁奉公,以行动来体现自己对国之忠,对人民之爱。省:反省;克己:严格要求自己;下联是说,作为地方官,一定要有全局观念,每做一件事,都要从整体出发,以大局为重,考虑每一个问题,都要想到人民的需要,国家的利益。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在二堂的檐柱下,有一副楹联: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

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上联是说,为官者在执法中,要不分亲疏远近,不徇私情,公正执法,执行政令要不讲条件和原因,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下联是说,为官者在办案时,遇到重大或疑难案件而又有人举报、出证,从而弄明了真相,就要对举报或出证者进行重赏;而对一时尚不能完全查明真相的疑难真相的疑难重大案件,处理时要留有余地,从轻发落,以免冤枉好人。

此联含亲、故、重、轻四个字,生动地反映了为官者的执法思想,平达顺畅,可称好联。

二堂上方楹联:

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

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还酌其通。

这是清代吕月沧在奉化作知县时写的。上联是说,百姓的心意就在我心中(想为百姓所想,急为百姓所急),守信用则不轻易改变,不负众望,才能使人信服,敬重你的公职,首先谨慎在没有别人监督下,能够保持自己的美德。尔:你,你的;独:独自、独挡一面。“慎独”是孟子提出来的。在《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时期,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感谢刺吏杨震的荐举,夜晚独自送“金子十斤”,杨震拒绝,王密说无人知道,杨厉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慎其独也”。杨震在无人管束、无人在场时,不放纵私欲,不接受人家礼物;下联是说,国家的事就象家事一样,尽力去做,公正对待,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即关系),考虑它们是否行得通。

〈三堂〉三堂是知县办公及眷属(指正夫人)会聚的地方,东西各有两间厢房,东厢房是知县与正夫人住的地方。西厢房是侍从住的,小妾及其他家属住在县衙外香山别墅。(办公:是指看看文件之类)但是,明清两代,知县须在500里以外异地当官,朝庭制度森严,知不准带家眷,家属也不准来探望,加之交通不便利,知县一年四季辛劳。只有每年腊月二十至次年正月二十封印期可以回家团聚。这样,平日里,知县在处理公务之余,只能在这块小天地里看书、写诗、作画、抚琴自娱,生活枯燥,难得一番天伦之乐,看来做官有做官的荣耀,也有做官的苦衷。在三堂知县可以穿便服,出了三堂就要穿官服。

三堂的楹联、匾额:

得一官不荣  失一官不辱  勿说一官无用  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  穿百姓之衣  莫道百姓可欺  自己也是百姓

上联是说,得到一任的官职,并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为了给百姓作主,即是得罪了上司,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丢人的耻辱事,反而老百姓还要尊重你。不要说当个地方官左右不了大局,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父母官;下联是说,为官者吃的、穿的、用的全是百姓供给的(即纳税的钱),不要认为当了官就可以高高在上欺负老百姓,重要的倒是要牢牢记住,自己也是百姓一员啊。

独立苍茫自忧民

侧身天地更怀君

这是三堂厅中的对联。今人谢无量在四川杜甫草堂书写的集句联。上联出自杜诗《乐游园歌》,意思是说:独自一人伫立在茫茫的大地上自然忧虑人民的生活。过去,南方属不发达的地方,比较荒凉,担心自己能否将本县治理得好;下联出自杜诗《将赴草堂,途中有作,无寄严郑公》,意思是说,立身在天地之间更怀念君王。过去,知县是皇帝任命的,他远离皇帝,就担心君王的安危。

清  慎  勤

这是三堂的匾额文。清:廉洁;慎:谨慎;勤:勤勉。出自三国魏国司马昭训长吏之言:“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为宋代以后官场普遍流行的当官箴言,明清时期的皇帝亲自倡导,多置匾于衙署,以警戒其为官者自己要做到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勉政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这些楹联匾额是封建时代的产物,自我标榜的招牌,但对于出入县衙的官员来说,多少能起个警示作用。如果各地主官都能按匾联内容及官箴试约所示,上察圣意,下恤民情,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会出现一个百姓期盼的吏治清平的社会局面。

〈花厅〉三堂后左右为东西花厅,是知县娱乐的地方,高级官员或同窗好友在此吟诗弈。高级官员有密谈之事也在此交谈,故也称密室。

〈后花园〉三堂后面有五亩地的后花园,有假山、亭阁。是知县与其眷属赏心悦目及县官回避政事之处。这里花木争荣,更有翠竹扶疏。花园种植的花草树木,是根据知县的爱好来选择栽的。郑板桥就在花园里种竹子。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现他关心民众疾苦的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时空漫游清代“江南第一衙”(上篇)……
瓷都掠影
景德镇市二天游
县城中最特殊的一个:别处县令为七品,江西一县令却是五品
【江西景德镇】浮梁五品古县衙 (下)
张建伟:浮梁县衙 · “江南第一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