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典的中医经验汇总

 放心医苑网对非典的解决方案:

采用中医治疗,强效稳固,持续稳定。对于非典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那么非典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来为大家做一下详细的介绍。

  本病符合《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论述,属于中医学瘟疫、热病的范畴。其病因为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主要病位在肺,也可累及其他脏腑;基本病机为邪毒壅肺、湿痰瘀阻、肺气郁闭、气阴亏虚。中医药治疗的原则是早治疗、重祛邪、早扶正,防传变。

  1、辨证论治

  (1)疫毒犯肺证:多见于早期。

  症状:初起发热,或有恶寒;头痛,身痛,肢困;干咳,少痰,或有咽痛;气短,乏力,口干。舌苔白或黄,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化湿透邪。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银花15g 边翘15g 黄芩10g 柴胡10g 青蒿15g 白蔻6g(打)炒杏仁9g 生薏苡仁15g 沙参15g 芦根15g

  加减:(1)无汗者加薄荷;(2)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3)苔腻者加蕾香、佩兰;(4)腹泻者去知母,加黄连、炮姜;(5)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竹茹。

  (2)疫毒壅肺证:多见于早期、进展期。

  症状:高热,汗出热不解,身痛;咳嗽,少痰,胸闷,气促;腹泻,恶心呕吐,或脘腹胀满,或便秘,或便溏不爽;口干不欲饮,气短,乏力;甚则烦躁不安。舌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化湿。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生石膏45g(先煎) 知母10g 灸麻黄6g 银花20g 炒杏仁10g 生薏苡仁15g 浙贝10g 太子参10g 生甘草10g

  加减:(1)烦躁不安、舌绛口干者加生地、赤芍、丹皮;(2)气短、乏力、口干重者去太子参加西洋参;(3)恶心呕吐者加制半夏;(4)便秘者加全瓜蒌、生大黄;(5)脘腹胀满,便溏不爽者加焦槟榔、木香。

  (3)肺闭喘憋证:多见于进展期及重症SARS。

  症状:高热不退或开始减退;呼吸困难,憋气胸闷,喘息气促;或有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气短,疲乏无力。口唇紫暗,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滑。

  治法:清热泻肺,祛瘀化浊,佐以扶正。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葶苈子15g 桑白皮15g 黄芩10g 全瓜蒌30g 郁金10g 萆解12g 蚕砂10g(包)丹麦15g 败酱草30g 西洋参15g

  加减:(1)气短、疲乏、喘重者加山萸肉;(2)脘腹胀满、纳差者加厚朴、麦牙;(3)口唇发绀加三七、益母草。

  (4)内闭外脱证:见于重症SARS。

  症状:呼吸窘迫,憋气喘促,呼多吸少;语声低微,燥扰不安,甚则神昏,汗出肢冷。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欲绝。

  治法:益气敛阴,回阳固脱,化浊开闭。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红参10~30g(另煎兑服) 炮附子10g 山萸肉30g 麦冬15g 郁金10g 三七6g

  加减:1神昏者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2冷汗淋漓者加煅龙牡;3肢冷者加桂枝、干姜;4喉间痰鸣者加用猴枣散。

  (5)气阴亏虚、痰瘀阻络证:多见于恢复期。

  症状:胸闷、气短,补疲乏力,动则气喘;或见咳嗽;自觉发热或低热,自汗,焦虑不安,失眠,纳呆,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舌苔黄或腻,脉象多见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化痰通络。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

  党参15g 沙参15g 麦冬15g 生地15g 赤芍12g 紫菀15g 浙贝10g 麦芽15g

  加减:(1)气短气喘较重、舌质暗者加三七、五味子、山萸肉;(2)自觉发热或心中烦热、舌暗者加青蒿、山栀、丹皮;(3)大便偏溏者加茯苓、白术;(4)焦虑不安者加醋柴胡、香附;(5)失眠者加炒枣仁、远志;(6)肝功能损伤转氨酶升高者加茵陈、五味子。

  2、中成药的应用

  应当辨证使用中成药,可与中药汤剂联合应用。

  (1)退热类:适用于早期、进展期发热,可选用瓜霜退热灵胶囊、紫雪、新雪颗粒、小紫胡片(或颗粒)、紫银口服液等。

  (2)清热解毒类:适用于早期、进展期的疫毒卯肺证、疫毒壅肺证、肺闭喘憋证。注射剂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复方苦参注射液等。口服剂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金莲清热颗粒、苦某颗粒、葛根芩连微丸、梅花点舌丹、紫金锭等。

  (3)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类:适用于进展期和重症SARS的肺闭喘憋证。注射剂可选用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川芎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口服剂可选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或颗粒)、复方丹参滴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胶囊)、猴枣散等。

  (4)扶正类:适用于各期有正气亏虚者。注射剂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口服剂可选用生脉饮、百令胶镉、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诺迪康胶囊、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

  非典是一种传播极其快速的疾病,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严防死守。相信您看了上面的讲述,应该知道非典中医治疗方法了吧。
           崔月犁传统中医学网对非典的研究:

一、2003年4月,笔者有机会在隔离病房,用中医直接为SARS病人诊治,取得了一定效果,也有不少体会和感想。

SARS、“非典” 都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看来,此病属于“疫证” 。

疫证乃天地之间一种秽气所致,是人类自身与天地大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天人同构,能够把握疫证发生的种种因素,进而掌握疫证的总规律以及每次发病的特点。通过临床观察、重温经典,运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结合气候、地理等,结论是:此次疫证为湿热疫,气郁易染、传变迅速、易壅滞气机、主伤肺脏。

所见三十余病人,湿热病邪主要从口鼻而入,直入肺经。

肺经郁热,湿阻气机。如果湿热并未合邪,只是热邪挟湿伤人,多表现为:发热、微恶寒,微汗出,咽痛、口干或口粘,干咳或有胸闷,或有纳呆、大便不爽等。舌红苔白腻,脉浮兼濡。宜辛凉解表、清热化湿。可用银翘散加藿香、佩兰、白茅根等。

如果湿热已经合邪,多表现为:午后发热、少有恶寒,头身沉重疼痛、口粘不渴,干咳、胸闷,纳呆、大便溏滞不爽等。舌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濡或沉细。热为阳邪,湿为阴邪,二者如油入面、难分难解。《温病条辨》云此证有三禁:汗、下、润。当治以宣上畅中渗下之法。三仁汤加减。

以上属轻证,正确用药后,多能转愈,不会出现重证。

湿热留连气分者,高热不退、午后为甚,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多沉细数,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效佳。

所见[1] “轻”,不可药过病所。

疾病发作期,邪气易动血,慎用活血药。

二、非典的袭击突如其来,各种想法五花八门。关于中医治非典,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中医能不能治非典?什么样的中医能治非典?

在人类历史上,疫证的发生屡见不鲜,对民族、国家、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单单从疫证的防治上,中医学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疫证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中医学理论完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疗效世所公认。历史上名家辈出,汉有医圣张仲景,乃至明吴又可、清余师愚、王孟英,近当代孔伯华、蒲辅周等,都能力挽狂澜、全活甚重、泽及后世。先贤们无一不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严格遵循中医学传统理论,又根据时代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运用,才取效如神。此次非典的防治中,广东中医医院根据春温理论施治取得了惊人的疗效;北京等地的临床实践以及笔者个人的肤浅体会也都证明了:遵循中医学传统理论才会有疗效,违背中医学的基本原则、标新立异、离经叛道就会受到“惩罚”。这也从正反 [3] “轻”,不可药过病所。

疾病发作期,邪气易动血,慎用活血药。

二、非典的袭击突如其来,各种想法五花八门。关于中医治非典,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中医能不能治非典?什么样的中医能治非典?

在人类历史上,疫证的发生屡见不鲜,对民族、国家、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单单从疫证的防治上,中医学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于疫证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中医学理论完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疗效世所公认。历史上名家辈出,汉有医圣张仲景,乃至明吴又可、清余师愚、王孟英,近当代孔伯华、蒲辅周等,都能力挽狂澜、全活甚重、泽及后世。先贤们无一不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严格遵循中医学传统理论,又根据时代特点,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运用,才取效如神。此次非典的防治中,广东中医医院根据春温理论施治取得了惊人的疗效;北京等地的临床实践以及笔者个人的肤浅体会也都证明了:遵循中医学传统理论才会有疗效,违背中医学的基本原则、标新立异、离经叛道就会受到“惩罚”。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治疗非典医案:
       2003年非典时期与吴又可著《瘟疫论》的大背景相同,所以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吴门医派传人-邓铁涛,重用板蓝根,使抢救回来的病人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这就是中西医疗效的差别。
非典”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去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两个附属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非典”,疗效显著。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收治的36例“非典”患者,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无一人被感染。绝大多数患者痊愈出院,没有任何后遗症。患者平均退热时间2.97天,平均住院天数8.86天(不计自动出院者)。</P>
这些病例均用西医方法确诊为“非典”,用中医药治疗后,再用西医方法确认痊愈,均有严格的病案记录。
典型医案 :

        患者邓某某,女性,33岁,广东省三水籍,医务人员,因“发热伴恶寒2天”,于2003年1月25日入院。两天前自觉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入院当天自觉症状加重,测体温38℃,微恶寒,神疲乏力,稍口干,纳差,面红,无头痛,无流涕,无咳嗽、咯痰,无咽痛,无汗,无鼻塞流涕,睡眠一般,二便调。查体:T38℃;P68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亦无黄染,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罗音,白细胞(WBC)5.0×109/L,中性粒细胞63.9 %;红细胞4.31×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95×109/L,行胸片检查示:右下肺少许模糊阴影。  </P>
<诊见:发热,微恶寒,干咳,无痰,动则心慌气短,头痛,微感胸痛,口干口苦,纳差,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  
西医诊断:右下肺炎
 中医诊断:春温伏湿。  
治则:清凉解毒,透热达邪。   
处方:青蒿15g(后下)、黄芩15g、柴胡12g、大青叶20g、板蓝根30g、法夏12g、枳壳10g、浙贝12g、紫苑12g、天竺黄12g、杏仁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配合清开灵静滴加强清热,西药则投以泰能、稳可信。  
     2诊:1月27日,仍发热,热势上升,以夜间及午后为甚,T38.6℃,肢体困倦,纳食减少,舌脉未变,二便通畅;化验:白细胞2.9×109/L,中性粒细胞57.7 %;血小板90×109/L;胸片与24日比较右下肺感染病灶明显扩大,大片灶;为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之表现,治宜清热解毒达邪,解表宣肺化湿。处方:炙麻黄8g、杏仁10g、石膏20g(先煎)、甘草10g、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0g、竹茹10g、白茅根15g、前胡15g、桑枝10g、苡仁20g、滑石18g、藿香6g、佩兰6g。  

       3诊:1月28日,热势仍未遏止,反有上升之势,T39.2℃,症状未减,疲倦加重,双肺呼吸音粗,肺底闻及少许湿罗音,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化验: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50.96%;血小板67×109/L。邓老意见:湿热蕴毒,毒势盛,并易耗气挟瘀,毒瘀互结,且变证多端,有入营之势,治宜加重清热凉血解毒,化瘀软坚散结,少佐益气之品。原方继续服用,加服安宫牛黄丸,并加用仙方活命饮,西洋参10g另炖服。方药如下:金银花30g、浙贝15g、赤芍15g、白芷12g、陈皮3g、升麻6g、防风12g、当归6g、虎杖20g、皂角刺12g、穿山甲12g(先煎)、乳香6g、没药6g、连翘18g、五爪龙15g。根据西医观点,此时属于炎症渗出期,需要注意肺纤维化的问题,而运用仙方活命饮以化瘀软坚散结,甚为合拍。西药则停用泰能、稳可信,改用可乐必妥、复达欣。至1月30日,应用可乐必妥后出现头晕,故停用所有抗菌素,停用后头晕等症状大减,体温降至37.5℃。  
        4诊:1月31日,体温降至正常,但神疲,乏力,头晕,偶有咳嗽,白粘痰,无口干,舌淡,苔薄白腻,脉濡细,白细胞2.3×109/L,中性粒细胞50.2 %;红细胞:3.12×1012/L,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90×109/L,胸片:病灶增多,密影;热势已退,胸片虽病灶增多,强弩之末也,未足为虑,此乃正虚邪恋,治当清热养阴,扶正透邪,此时舌苔呈现白腻,为伏湿外达之象,治疗上并重视化湿、活血。处方:炙麻黄8g、杏仁10g、甘草10g、黄芩10g、半夏10g、竹茹10g、白茅根15g、桑枝10g、苡仁20g、太子参20g、五味子20g、麦冬15g、藿香6g、佩兰6g,仍加服仙方活命饮,并加大补气而性温和之五爪龙至30g;热势既退,停用清开灵,改以参麦针益气生津。  
        5诊:2月4日, 已无发热,乏力,偶咳嗽,未闻及干湿罗音,舌淡,苔厚微腻,脉濡细。胸片示:有所吸收;白细胞2.4×109/L,中性粒细胞47.8 %;红细胞3.62×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191×109/L;病势渐衰,但湿性缠绵,如油入面,且易伤气,又易挟瘀为患,治宜清热利湿,益气活血。处方:杏仁12g、甘草6g、青皮6g、桃仁12g、当归6g、苍术9g、五爪龙30g、太子参20g、橘红6g、升麻10g、白术10g、神曲12g、麦冬10g。加服:太子参15g、土茯苓30g、茯苓12g、枳壳6g、陈皮3g、威灵仙20g、杏仁10g、苡仁30g、苍术9g、大枣3个。  
         6诊:2月8日,自觉身轻体爽,舌苔腻转淡,脉细;白细胞6.5×109/L,中性粒细胞46.2 %;红细胞3.62×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161×109/L。  2月12日胸片示:右肺炎症全部吸收。守方略有加减,治愈出院。 
         总结:该病案有以下发病和病机特点:(1)起病有接触同类病患者的病史,感受戾气,具有传染性,初期即有肢体酸痛等湿重的表现,为伏湿所致,较之普通的风温不同,故诊断为春温伏湿。(2)起病后进展较快,2天右下肺即出现大片阴影,毒力强,出现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表现。(3)患者神疲乏力、发热加重,为毒盛伤正的表现;患者初期之所以感邪受传染发病,是因为先有正气不足,邪乃干之,感受毒邪之后,热、毒、湿使正气更损,内因外因共同导致的结果,此外,患者神倦较重,与抗生素的使用,同样损人正气。根据上述病机,治疗应注重祛邪,所以初期透邪,给以清热解毒达邪,解表宣肺化湿之药。结合伏湿特点,自始至终应注意利湿渗湿使邪有去路。后期注重增强正气,益气养阴,因势利导,扶正驱邪。 

         本病有戾气、湿、瘀、毒、虚兼挟,故需随证治之。在治疗时注意“三早”,即早期应用安宫牛黄丸,可防邪毒内陷心包,阻止传变;早期应用人参扶助正气,及时停用抗菌素;早期应用活血软坚散结,防止肺纤维化,防止病灶扩散,以及加快病灶吸收。本病的治疗效果满意,其一,发热至退热仅用6天,比同类病患者退热快,此外如自1月27日T38.6℃时开始计算,至1月30日体温已降至37.5℃,历时仅4天;其二,症状改善快,整体调理后,较之同类病人,纳食始终正常,大便通畅,胃气未受影响;其三,多数病例最终会演变为双肺炎症,而本例未蔓延至双肺,且较低的白细胞、血小板迅速恢复正常,肺部病灶吸收快,应归功于扶正祛毒之法。(慧虹存疑:初诊、2诊是邓铁涛的学生坐诊,所以有误,3诊由邓亲自诊断,既然纠正了初诊2诊的错误,为什么还要“原方继续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肺癌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肺癌属痰浊泛肺、气阴两虚,以咳嗽、胸闷、胸疼、气短、乏力、口干等为主证——海白冬合汤
朱进忠:木防己汤的临床应用
虚不受补,一补就上火怎么办?试试这味药。
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肺癌 辩证施治
肺癌,中药辨证施治法,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