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说||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

基于真实情境的语文大单元教学,一般遵循“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程序,即确定内容领域和单元主题,分析课程标准、学情和内容,设定单元目标,根据单元目标创设任务情境,根据单元目标及任务选择评价方式,分解单元目标及任务、安排课时计划等。通过精选、开发与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还原学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

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站在长远、终身、面向未来的立场,倡导大单元整体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学秩序,把真实生活带进课堂,还原学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所谓“大单元”教学,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确立为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它与教材内容的单元不同,用崔允漷教授的话来说,最大的差异在于它划分单元的依据不只是内容,而是立足学科核心素养, 整合目标、任务、情境与内容的课程单位。或者说,一个“大单元”就是一个指向素养的、相对独立的、体现完整教学过程的课程细胞。

一、追寻思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路径

“大单元”是最小的课程单位,如何分解和建构?如何进行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1

分解和建构大单元的三大关键

一是基于语文学科素养和学科内容,界定学科核心观念,建立观念地图。二是围绕学科核心观念,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情境,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联结观念的学习任务。三是围绕学习任务,设计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学科核心观念,是体现学科本质特性和教育价值的最关键的学科概念、原理、思想和态度。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面向未来的语文素养的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积累必要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文、对母语热爱的情感,拥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具备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能力。因此,在分解和建构大单元时,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出发,围绕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核心观念来整合或重组大单元的学习内容,建构学习任务,设计项目活动,使划分的单元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又充分包含课程内容。这样,一个个大单元连接起来,就逐渐建立起语文学科的观念地图,当学生真正形成这些品格和能力时,语文素养也随之得到提升。

2

大单元设计编制类型的六大要素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大单元设计的编制类型应该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进行项目型设计。项目型大单元设计主要包含六大要素:一是情境,具有教学价值的情境应该具有真实性与结构性,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这种真实而结构复杂的情境中,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解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二是协同,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采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行个性化的、互动式的学习。三是支架, 教师需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真实情境、目标任务、活动评价等一系列支架支持学生的学。四是任务,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真实任务,展开项目式、问题式的学习活动,为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可能。五是展示,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成果综述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在班级或互动平台发表学习成果。六是反思,学生自我反思在大单元学习中体验到的经验,采用和教师、学习伙伴对话等方式进行学习收获的梳理反思、总结提炼。

二、追述实践——让语文素养落地的范例

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设计一般遵循“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程序,下面就以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展现基于学科素养开展大单元设计的具体步骤。

1

确定内容领域和单元主题

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思考大单元对应的语文核心素养,聚焦人的发展,在教材原有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整合,确定内容领域和单元主题。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了《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四篇课文,以及“我爱阅读”中的《画家乡》,用优美的语言、形象的笔法描绘了九曲黄河、庐山瀑布、黄山奇石、台湾日月潭、新疆葡萄沟和美丽家乡的迷人风光,在学生心中勾画了一幅幅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象。这些内容正对应了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学生要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提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产生热爱祖国、亲近家乡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二是“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基于以上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重点,教师整合绘本《我的家乡真美丽》、古诗《题西林壁》、民间传说《日月潭的故事》等内容, 将单元主题定为“美丽中国行”,以“我的旅行手账”专题性学习统领整个单元。

2

分析课程标准、学情和内容,设定单元目标

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段特点和学习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学习任务。对照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把上述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在“美丽中国行”的真实学习情境中认识6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8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能联系生活经验和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2)学习课文时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语句中描述的画面;阅读时关注自己的感受,提取相关信息并说出理由。(3)在“我的旅行手账”专题性学习中积累并运用描写风景的词句,学习语言表达。(4)在邀请人们到家乡游玩等生活情境中学写留言条。(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抓住关键词语、构词、构段等形式特点背诵课文,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家乡美丽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

根据单元目标,创设任务情境

依据设定的单元目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几个基于真实情境、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复杂任务。这几个任务有关联、有层次,是贯穿整个单元的线索。上述单元以绘制“我的旅行手账”为任务情境,设置了三个任务。单元目标就在学习小组思考讨论、合作完成、展示分享、评价反思单元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图1)。

第一个任务是“我的旅行路线”。活动一“景点我知道”,学生借助中国地图,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认一认等方法,大致了解鹳雀楼、庐山瀑布、黄山、台湾日月潭、新疆吐鲁番等景点的地理位置,认读并识记与这些风景相关的生字词语。活动二“我们出发啦”,创设生活情境,学生选择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方式前往各景点,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好文中长句子,把课文读流利。活动三“画画旅行路线图”,学生规划自己的旅行路线图,在地图上画出路线并标出目的地的名称。

第二个任务是“边走边欣赏”。活动一“诗句中的风景”,学生通过读诗句、想画面、画画面、说画面等方法描绘诗中景色, 绘制自己的景点手绘图,积累描写风景的诗句和词语。活动二“黄山奇石摄影展”,学生以课文为例,感悟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体会语言表达的趣味性、多样性,学着用比喻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黄山奇石。活动三“日月潭游览图”,学生根据日月潭景色画出游览图,通过“当回小导游”的角色扮演,说清“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日月潭景色的变化。活动四“逛一逛葡萄沟”,学生绘制“炫彩葡萄园”和“葡萄干制作示意图”,学习文中介绍葡萄的方法,介绍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葡萄沟出产的其他水果。

第三个任务是“请到我的家乡来”。学生先阅读“画家乡”,初步感受家乡的可爱;再运用积累的词语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最后在网上写留言条,邀请人们来家乡游玩。

4

根据单元目标及任务,选择评价方式

评价是大单元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包含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只有做到教、学、评一致,才能让“学生的学” 成为中心。

过程性评价伴随大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记录过程性数据,根据互动平台的数据记录对学习过程开展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比如本单元任务二的“逛一逛葡萄沟”,教师设计了学习活动“制作葡萄干,当当小导游”,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后,在学习平台上拖动关键词,完成葡萄干制作流程图,并“当一当小导游”,介绍阴房的作用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最后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形成性评价包括单元练习、测评试题等,依据单元学习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开发评价任务,制定评价标准。它改变了从知识点出发,依据识记、理解、应用的水平要求思考命题的做法,而是从单元情境出发,以情境化素材为基础,创设整合单元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和观念的任务。题目难度取决于任务情境的开放程度,任务情境越开放,对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要求越高。本单元的形成性评价,教师设计了“我为家乡代言”的任务,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小朋友们,我们的家乡山清水秀、物产丰富, 是我们心里最温暖的记忆。让我们为家乡代言,用说说、写写、画画或其他你喜欢的方式记录家乡美丽的风景、特有的物产、有意思的故事……做一本属于家乡的“旅行手账”,向全世界推荐我们的家乡,做个小小代言人!这样的综合评测,与单元目标一致,与单元学习任务活动也一致,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一致。

5

分解单元目标及任务,安排课时计划

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的“第一课时读课文、学生字,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固有观念,根据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来合理分解、安排课时,从课时目标、学习活动、评价、教师支持与教学策略四要素来确定课时的长短。课时目标、学习活动和评价都是对单元计划的分解,而教师支持与教学策略则是对教师角色和责任的明确,即不同课时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教师多大程度的支持,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教学要求以课程标准和语文核心素养为纲,整合语文核心观念,精选与重组学科内容,这对教师的教学思维与方式的转变、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变革性的挑战。也只有经历这样有深度、高质量的学习过程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未来社会的参与者。因此,引导学生这样学习语文,是语文教师的自觉的使命。

(作者:孟亦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心素养视野下,如何让学生学会深度学习?教科书式的案例分享~
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陆志平︱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
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之我见
语文中的项目化学习 ——一位“老”教师的快乐实践
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