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油画家潘溯油画作品
美术:重要的不是年代[八零画派写实油画]潘溯作品
创作感悟:多年来,我一直钻研人物人文题材创作,从一开始画面里单一的角色,到一群人物,我试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等尽可能鲜明的展现在眼前。起初,我的着重点放在作画的技巧上,因为我认为,出色的技巧是表达与我的内心与审美相符合的人物画的必须条件,可是当我能够把一个人的皮肤,一种精细的图案,一件编制细密的毛衣画得活轮活现的时候,我发现写实绘画仅仅是做到面面俱到未免太过死板了。我画写实,却从不少抽象画作品中吸取了很多,抽象作品剥去了逻辑的框束,可以更"高效"的做到视觉上的美感,于是我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很多的抽象元素,把具体的元素变成一幅给人带来视觉享受的抽象画中的某一个抽象元素,比如说一张白净的脸,一件红色的衣服和它黄色的袖子,紫色的裤子,它们就是我的抽象画里的白色,红色,黄色和紫色,如何把它们组合得好看,是红的多点紫的少点,还是黄的深点白的灰点。把这些因素作为我创作时继考虑人物精神面貌之外另一个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能让我的画面增色不少,也竟然给我手拿一支小细笔,大气不敢多喘几口的工作状态一次巨大的变革,因为我时不时的可以大刀阔斧的在画布上挥洒,这是多么充满激情,让人兴奋。这让我的作品有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如今,我又把更多的精力从绘画语言上转移到作品本身的价值上,艺术作品不仅仅有它的艺术价值,也应当含有作者的历史担当,徐渭,八大山人的画作让人叫绝,可谓是书写了艺术的历史,作品很美。而一幅《清明上河图》或许技术上并不起眼,却书写了历史的艺术。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在创作美的作品的同时,也应当有历史的担当,去俗弃艳,把丰富的当代题材用记录的手段,让它真实,动人,却又不失美感的永恒的流传下去。 ——潘溯
历史的艺术,艺术的历史
多年来,我一直钻研人物人文题材创作,从一开始画面里单一的角色,到一群人物,我试图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精神面貌等尽可能鲜明的展现在眼前。
起初,我的着重点放在作画的技巧上,因为我认为,出色的技巧是表达与我的内心与审美相符合的人物画的必须条件,可是当我能够把一个人的皮肤,一种精细的图案,一件编制细密的毛衣画得活轮活现的时候,我的观念却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一直以来,坚持着写实绘画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声音听到得不少,最多的无非就是说写实的绘画不如摄影,而绘画在当代的作用是要能够体现形式美或者思想性的。说这些话的人,有普通的观赏者,有身体力行的当代艺术家,他们大多把自己和“写实绘画”的界限划分得很清楚,但我却觉得两者并不矛盾。“写实”本来就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也可以很精彩的表现思想性,而且它的价值远非抽象绘画可以比的。因为不论是思想还是形式,实则上都是实在的东西,抽象画可以剥离逻辑的框束,更“高效”的做到视觉上的美感,但其实在的思想性其实反而不及写实。也只有写实的东西,是可以流传下去的,于是我开始思考,何谓“实”?
回顾这几年来的创作,形式上是写实的,但是事实上,在我的画面里,是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我随心所欲的去除觉得不好看的,添加美的,画面取悦了人的目光,实则似乎和抽象的“装饰画”如出一辙。
或许画画不该是这样的,中国古代的字画创作很多,有很多都很美,很有意境,但是这些作品都只是艺术的历史,它只是让人们知道,原来画是可以这样画的,原来可以用这样的办法来处理画面里的某某部分,原来可以这样来构图,原来这样做可以让背景显得更深远一些。可是在那么多美丽的画里,我认为最有价值,最深入人心的却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一幅画里,或许它的用笔技法,布局本领远不及八大山人或者唐伯虎,但它却原原本本的把一段真实的历史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就是历史的艺术!是真正的艺术!
自此,我感受到一个写实艺术家的使命——尽我最大的能力,把最最真实的,不过多修饰的时代的缩影记录下来。以前看过一幅别人画的南京大屠杀,场面恢宏,尸体堆积如山,可地上躺着的明显让我感觉到是刚把澡洗得干干净净的八零后小生的嘴角边涂了一点红墨水。所以说,我尽可能在我的画面里,做到真实自然。这也是我今后所有创作的发展方向。
写到这里,我决定把这篇短文变成我的一篇博文。不瞒大家说,其实我原本是想写一个自己的画展的画册上的作者感悟,可惜我越写越觉得,自己打算展出的有些作品里充满的一些不真实的“装腔作势”。和我的追求相去甚远,若是如此的画作配上的如此的文章,我岂不是自相矛盾,自抽耳光。。 哎,只能重写,只能重写。。
在这里补充一些,我所说的,是对自己今后创作的一种勉励,并非是对过去创作的否定,因为如果要否定我过去的所有,好比否定了艺术的历史,也即否定了八大山人等等,不敢有此不敬,因为若是有八大的技术,清明上河图作者的胸怀,如何能不超越这两类神人呢?当艺术的历史与历史的艺术相交的那天,就是我成功的那天,但愿它就在我身上交一交好了。谢谢收看。
画家潘溯:男,200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徐芒耀,从事艺术工作至今。2007年6月,系列油画作品《念念不忘》参加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联展;2008年7月坦佩拉作品《万国旗下的澡堂》学院新锐绘画展。2009年7月系列油画作品《暗殇》参加“溯源--徐芒耀师生油画展”;2009年11月油画作品《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参加“上海青年美术大展”;2010年2月系列微距作品应邀在《上海摄影》杂志上发表。2010年同6月23日,系列作品《城市节奏》与系列作品《轨迹》应邀参加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邀请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美油画家:[写实油画]--梁卓舒作品
【引用】旅美油画家:[写实油画]--梁卓舒作品
潘洵超写实油画作品
好笔!用写实画笔雕刻青春岁月的灵魂感动
从古典主义看中国当代的新写实主义油画 ——余蒙作品赏析
中国写实油画百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