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身谣言终结者——饮食篇


每天都在健身房下苦功夫,但产出永远跟不上付出,为什么?


这是个困扰了许多健身新手的难题,答案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问题出在了饮食上。


健身届有这么一句老话,虽然只是经验之谈,但确实不无其道理,“三分练七分吃”,很多人所信奉的健身饮食理念其实让你与好身材背道而驰。

 

越练越不像话怎么行?下面就来看看本期“健身谣言终结者——饮食篇”,或许能颠覆你对健身饮食的认知哦。



谣言1:
减脂需要避免摄入碳水化合物


宏观营养元素有三个,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大营养素就是这三个,这三种营养元素无论是单吃哪一个,只要过量,那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所以“多吃碳水化合物会长胖”这个理论只能说是50%正确,理论上多吃任何一种营养元素都会长胖,不能把黑锅丢给碳水化合物背。

 

再看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它是锻炼运动的首要能量来源,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会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在肝脏和肌肉内,它们会为肌肉做功提供能量。


如果没有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你的运动表现会缩水,力量哪怕不掉,也很难有所突破。


所以,与其采用低碳减脂方案,不如选择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你甚至不一定要吃粗粮,因为白米饭、土豆、水果之类的食物就已经比添加了很多糖分的加工食品要好的多了。



谣言2
所有蛋白棒都是优秀的蛋白质来源

 

其实,市面上有很多蛋白棒不过是披着“能量棒”皮的狼


它们的蛋白质含量也就是比能量棒搞了那么点儿,但是糖分和脂肪与士力架之类的能量棒不相上下,换了个马甲你就认不出它了吗?


能量棒表示很生气,于是偷偷诅咒多吃它的人一定会长胖。


有些中蛋白、中脂肪、高碳水的蛋白棒虽然口感很好,甚至要好过士力架,但它的热量也很惊人,有的甚至能赶上一顿正餐。


如果你刚进行了一次高强度或者长时间的训练,身体糖原匮乏,那么来一根这种类型的蛋白棒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弊,但是很多时候蛋白棒被作为一种“吃了不会长胖”的零食来吃,很显然,这么做只会让你摄入大量不必要的热量。


想要避免掉入这种陷阱也很简单,看营养标签就可以,尽量选择蛋白质含量大于15克,糖分低于5克的蛋白棒。


脂肪为零的蛋白棒几乎不会存在,一是低脂肪会大幅度降低蛋白棒的口感,二是脂肪含量低了之后蛋白棒的保质期就会大幅缩水。



谣言3
锻炼完之后需要立马吃东西才能恢复


练完后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确能够帮助身体恢复,修复因为训练而受损的肌肉,让其充分生长,(很多专家推荐3:1或者4:1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比),但是练完不需要火急火燎的冲进更衣室,拿出摇杯和蛋白粉就开始拼命晃。


芝加哥的营养师Victoria Shanta Retelny在2017年发布于“PeerJ”的一项报告支出,练后的营养窗口比普通人所认为的要长的多,2-3个小时内进食都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所以下次不用再担心没带蛋白粉是不是就白练了这种问题,也不用练完就急着要找粉喝。


只要你练完之后定定心心坐下来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至少20g),那么你的肌肉就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心满意足的生长。



谣言4
空腹训练能够燃烧更多的脂肪再练

 

空腹训练的确能够让训练中代谢的脂肪比例更高,但这并不等同于空腹训练所燃烧的热量就比正常训练要高。


很多人在起床后空腹训练,其理由是睡眠期间身体会缓慢消耗体内的糖原,醒来之后糖原储备所剩无几,因此在运动的时候身体会转而燃烧脂肪来获取能量


但问题是空腹训练通常强度高不到哪儿去,因为依靠脂肪供能的效率是很低的,由于空腹训练强度低,因此不适合做力量训练,而且做有氧也不像吃过东西之后再练那样状态好,结果就是总热量消耗反而可能更低。

-小知识:睡眠时脂肪供能占比最高,所以多睡觉才是瘦下来的王道?!(开玩笑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身训练前后应如何补充?
这么多健身谣言,你都认清了吗?别影响了你的健身效果
健身前后关于“吃”的错误,你犯了吗?
【科普营养】蛋白粉和食物蛋白有什么不同,到底健身需不需要吃蛋白粉
你还在坚持不吃主食,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方式去减肥吗?
健身前、后怎么吃,效果更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