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中国神灵体系中的至上神:昊天上帝、帝俊、东皇太一、玉皇大帝
论中国神灵体系中的至上神:昊天上帝、帝俊、东皇太一、玉皇大帝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中国的神灵体系,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乱!
首先,中国地广族众,上古以来的神话起源恐怕就是多元的;
其次,随着西周人文精神的觉醒与儒家世俗哲学的兴起,中国的神权时代早早就结束了,来不及融合各大体系(恐怕也融合不了),后是流传亦仅零篇断章。仅论谁是中国神话中的至上神,恐怕就众说纷纭,一堆烂账。这里尝试梳理一下,亦是给自己的思路打个小结。


1、昊天上帝
早期中国文化大抵可以分为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与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以北方中原为华夏正统。前者历唐虞夏商传承以周集大成,南方以楚为代表。北方华夏文化的神灵体系中的至上神无疑是“昊天上帝”,唐虞夏商周以至清朝历代王朝统治者祭的那个“天”就是祂。《尚书·舜典》讲舜“类于上帝”,殷商甲骨文中的“帝”“上帝”,周代的“天命”观念,“天子”称号,皆本此。华夏圣经《五经》中大量保留了关于“天”“上帝”的记载。后世以《周礼》中的“昊天上帝”一称作为定名。这一“上帝”是中国上古以来以敬天法祖为核心的自然宗教——“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牟钟鉴语)——的至上信仰。这一宗法性宗教是唐虞夏商周以来中国的国教,后世并未消失,经过孔子以降儒者的改造,汉武帝以后明确演变成了加入儒家义理的“儒教”。儒教继承了先秦华夏的宗法性宗教,完善了其“昊天上帝”信仰,确立了祭天郊祀的国教制度,历代皇帝恭行不辍,直至清代。但由于儒家重现世而轻彼岸,“神道设教”,崇敬神灵只为现世教化服务。所以虽然它继承了上古宗法性宗教的一层“神”皮,但神灵体系其实非常薄弱。上至天子,下至儒士大夫,或崇道,或信佛,“上帝”观念其实只是高高虚挂而已,并未深入人心。虽说宋以后三教合一,但最本质而言宗教有如配偶,只能一元抉择。譬如一个虔信佛法轮回解脱的皇帝,真的能满心虔信的站在天坛之上敬仰“上帝”吗?毕竟,“缘起性空”的佛法否认一切创世神、主宰神的存在,世界只是因缘和合的幻相,空无自性,无有永恒的存在,更无所谓“上帝”。个别崇信佛道的皇帝,著名的有譬如梁武帝、宋徽宗。满清皇室更是整体信奉藏传佛教(清代的朝珠、皇帝冠冕“夏朝冠”上的金佛皆其标志)。统治者信若不纯,下层百姓益无柢守。更由于儒学的精英性,儒教的宗法性、等级性,使得祭天权为皇帝垄断,庶民与“上帝”的联系更为淡漠。20世纪以来,帝制终结,儒教制度性瓦解,祭天典礼更是久已废弛。这位“昊天上帝”可谓神隐已久了。

一个非佛非道的中国人口头说的“老天爷”“伤天害理”“天地良心”中的天,指的即是这位儒教的“上帝”,但这仅是碎片性的无意识遗存罢了,常人心中并无一个自觉明确的至上神概念,譬如“上帝”之于基督徒。今人谈上帝,绝大多数情况下恐怕指的是那位“洋上帝”——戈德(God)耶和华。这本是明末利玛窦借用了儒教圣经《书》中的“上帝”一词。如今可谓久借不还,宾已夺主了。

总之,这位“昊天上帝”应是中国最正统的至上神了。无论先秦的宗法性宗教,还是汉以来的儒教,作为贯穿华夏始终的国教,“昊天上帝”皆其至上信仰,官方认证。

另外,在儒教的神灵体系中,还有所谓“五帝”,祂们又分为五天帝与五人帝:
中央黄帝含枢纽 轩辕
东方青帝灵威仰 伏羲
南方赤帝赤熛弩 神农
西方白帝白招拒 少昊
北方黑帝汁光纪 颛顼

五人帝是五位上古圣王的神化,战国以来即有,西汉承秦立雍五畤,祀五帝。五人帝位居上帝之下而辅佐之。东汉谶纬神学兴,又发展出五天帝,“含枢纽”之类即是,皆出于纬书,位反居于五人帝之上,上帝之下。故后世儒教完整的天帝系统,即是:
昊天上帝——五天帝——五人帝
祭天之时,以天人十帝配祀。

另,对应儒教五帝,道教亦有“五方五帝”: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又有以所谓“帝俊”为中国神话至上神者。此仅见于《山海经》,学者以为或是帝喾的神化。这一支独特的神话体系后世无传。


2、东皇太一
这是南方文化神话体系中的至上神,尤以楚国文化为代表,见屈原《九歌》。汉室本楚人,故西汉时国家祭祀的至上神名“太一”,仍带南方巫教色彩,还未彻底儒教化(北方化)。东汉正式确立“皇天上帝”(昊天上帝)之名,不再见“太一”一名。南北朝以后太一降格为儒教中的一位次级神灵,不再是至上神。
此神后亦被道教吸收,发展成为“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3、玉皇大帝
道教的神灵体系最为晚出,且多从儒教发展而来。但由于儒教的现世性,许多神灵在儒教中的概念非常淡薄,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当他们被借鉴发展于道教中时,则往往会有一套详备的神学构建。譬如太一,譬如上帝。 

玉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据明《道藏》本《搜神记》、《玉皇本行集》等道籍讲,祂是一位光明妙乐国的王子修道而成的后天之神。然而玉帝概念实从儒教上帝概念发展而来。上帝观念在儒教中日益淡漠,宋以后几乎仅仅抽象为“天理”这一儒学理念。但发展在道教中却保持了人格性。但儒教上帝本是先天的存在,而非后天之人修道可成,在这一点上类似于基督教的耶和华。并且,道教中的玉帝地位降格,低于所谓“三清”,儒者朱子还曾对此表示不满。但根本而言,道教玉帝从上古以来上帝观念分化而出,已有别于儒教上帝。然而由于儒道互渗,中国人常常无法分别二者,譬如我们含混使用“老天爷”一词时。但有一点是分明的:皇帝祭的是儒教上帝,道徒拜的是道教玉帝,后者没有享受国家最高祀典的资格。然而在由始至终没有祭天权的普通百姓那里,后者实质代行了前者的权责与作用。“昊天上帝”自洪宪皇帝末次祭天后实已绝祀至今;玉皇大帝今日仍香火不断,受到实质性的信仰与奉祀。

除却佛教,中国本土信仰大抵有三支:儒教、道教、民间信仰。中国上古以来的宗法性宗教为北方中原华夏正统,其主体为后世儒教继承。道教于东汉末又从中分化,并大量吸收原南方巫教成分。儒道二教可谓同源(宗法性宗教)异流。剩余非儒非道的神灵崇拜则成为今日所谓的民间信仰:在野而未被儒道二教收编,但却是二教潜在的资源土壤。

原本儒道二教同根而生,最为接近,许多神灵都是兼任二教之职。甚至于上帝是儒教的董事长,改名玉帝则成了道教的总经理(道教董事长是“三清”)。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道教接受了佛教的轮回观念,而儒教没有。故道教玉帝是凡人修道历劫轮回后天成神,儒教上帝则是先天之神,与天地同生。


总之,中国神灵体系中的至上神,正统而言是儒教上帝,在野而言是道教三清天尊,都不是玉帝,玉帝于道教亦不过代理主宰之神而已。至于东皇太一,后世成为道教“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帝俊无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帝是中国人——中国人
基督有上帝,希腊有宙斯,那么中国的最高神是谁?
中国神仙谱系有哪些?
你以为很了解“玉皇大帝”?
商朝和周朝祭祀的神灵是谁,谁是中国神话中的至高神?
《封神榜》中的天帝是昊天,为何在《西游记》中变成玉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