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物的应激性和适应性辨析
生物的应激性和适应性辨析的区别与联系是高中《生物》教材“绪论”一节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能否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对生物课的教与学都是至关重要的。现对这一问题探讨如下:
一、概念
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如光、温度、食物、声音、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相应反应的特性,是生物接受刺激而发生的有目的反应。应激性是生理学概念。
适应性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环境表现相适应的现象.适应性是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了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形成适合环境的特性或性状的能力,它既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又是生物进化的过程。生物表现出的适应特征,通过遗传传至后代,随后代积录而加强,形成新的类型。适应性是生态学概念。
二、不同点
1、应激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丧失这种特性,生命活动就随之停止,适应是生物界最普通的现象,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的适应。适应的相对性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与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2、应激性是生物对刺激产生的反应这一具体现象,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植物的向地性、向光性、向水性等,动物的趋性、反射等。应激性概念的外延更广泛适用于所有生物,包括动物的反射;而“反射”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具体,其外延较窄,适用于具有神经结构的生物,即动物。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形式。
适应性不仅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上,而且表现在它们的生理功能、应激性、行为习惯及保护色、替戒色和拟态等。
3、应激性是生物接受刺激后才产生的,刺激是因反应是果。生物表现出的适应特征(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对环境比较固定的适应形式)是通过遗传传给子代的,并非生物接受刺激后才能产生,一般不需要接受刺激就能表现出来,这与应激性不同。
4、应激性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适应性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的时间形成的。
5、应激性是外界刺激引起的,而生物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有利变异是适应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6、应激性是生物接受刺激后,由相应的结构,以一定的形式完成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是通过原生质来完成的,多细胞动物主要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也可通过体液调节来完成。植物通过激素调节等方式来完成。生物的适应性是通过应激性,经自然选择形成的。
7、分析应激性必须注意:一是描述中是否有刺激或刺激物的存在,二是刺激或刺激性的作用下,生物体是否有发生反应的表现;三是描述对象是否强调其刺激与反应的因果关系。
分析适应性则要注意:一是是否有关于环境变化特征的描述;二是生物体的某些特征或性状表现是否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与环境表现相适合或趋于一致;三是描述中是否强调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8、现在所说的应激性,一般适用于植物、低等动物等无神经系统的生物的生理活动。反射则适应于高等动物(包括人)的生理活动,适应性适用于一切生物。
三、相同点
1、应激性和适应性都是维持生物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特征。
2、各种生物所具有的应激性和适应性都是通过遗传积累下来的,都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四、联系
应激性表现在生物的生命过程和功能上;适应性表现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环境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因为有了应激性,便能对周圈的刺激发生反应,从而使生物体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形成了适应性。应激性是适应性的生理基础,生物只有在应激性的基础上,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及生理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应激性与适应性是相互联系的,应激性包括在适应性之中,但不等于适应性,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另外,应激性是生物体对环境中某一刺激做出的反应,不同生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适应性是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环境大体相适应,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的适应表现不一样。
例1:生活在山林、田间和多石平原的黄鼬,在它肛门近旁有一对臭腺,遇到敌害时,能够释放出臭气。臭气的气味非常刺鼻、难闻,迫使黄鼬的敌害放弃它,黄鼬乘机逃避,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    )
A、适应性      B、遗传变异的特性
C、应激性      D、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
解析:黄鼬的肛门旁有一对臭腺,能释放出臭气,这是经过自然选择,由身体里的的遗传物质决定的适应性结构特征,但黄鼬只有在遇到敌害时,才释放出臭气,这是对敌害做出的特殊反应。在这里敌害是刺激因素,释放臭气是黄鼬发生的相应反应,刺激与反应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敌害刺激,这一反应一般是不会发生的,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答案:C
例2::水稻的茎里有气孔,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A、适应性    B、多样性    C、遗传性    D、应激性
解析:水稻的茎里具有气孔,是水稻结构上对水田中氧气较少这一特定环境的适应,北极熊其有白色的体毛,是与白雪皑皑的环境颜色协调一致的,是一种保护色。这些都是由遗传性决定的适应现象,不是接受相应的刺激后才产生的。
答案:A
[思路分析]
应激性是生物体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在短期内完成的。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所形成的
例3、“北风吹,雁南飞”反应的是生物的 ___特征。
〔解析〕因为大雁南飞是长期进化才形成的。这种现象的形成不仅受气温影响,还受到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复杂,其中光的影响作用更突出。所以“北风吹”不是“雁南飞”的直接主要原因。故本题应为适应性。
例4、乌贼体内有墨囊,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染黑海水,乌贼乘机逃之夭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应激性 B、遗传性 C、适应性 D、变异性
〔解析〕“乌贼喷出墨汁”是因为“遇到敌害”,故“遇到敌害”是“喷出墨汁”的条件,反应的是应激性。而本题题干中有“乌贼乘机逃之夭夭”,反映的是结果,也就是通过“喷出墨汁,染黑海水”这个过程得到成功逃走这个结果。所以本题的描述侧重于结果。故答案应为C。
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染黑海水,乘机逃遁,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 C   )
A、适应性    B、遗传变异的特性   C、应激性    D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
解析:生物生活于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对这些影响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自己适应周围的环境。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是对外界影响其生存的生物因素做出的特殊反应,是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形成的相应的特性,应激性。
例5、合欢是一种行道树。每到傍晚,人们常常发现它的叶子闭合下垂,而到了白天,叶子又向外伸展开。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___。
〔解析〕合欢树叶表现出开合现象是长期适应的结果。但本题侧重在过程的探究:树叶的闭合是因为受到具体的刺激(光)的作用而发生的改变,刺激明确而直接,作用显得短促。故应为应激性。
例6、 由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地区的人,有些组织细胞常常进行无氧呼吸。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有____。
A.遗传性 B.变异性
C.应激性 D.适应性
该题答案首先排除A、B的可能性,因为既没有问决定这一现象的原因——遗传性,也不是说的人在生理机能上的差异——变异性。该现象说明人在呼吸功能方面能够随环着境变化而改变其方式。即通过产生无氧呼吸方式以适应不良环境条件。这一特性充分显示了人在生理机能上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因此是适应性,答案选D。
常见的此类辨析题还有许多,下面再举几例:
1、春暖百花开 (适应性)
2、蜀犬吠日 (应激性)
3、鱼类的生殖回游 (适应性)
4、鱼类的食饵回游 (应激性)
5、蚂蚁能爬到未关严的糖罐中。 (适应性)
6、糖洒落在地上不久有蚂蚁爬过来。 (应激性)
应激性和适应性的区别
1、应激性与适应性的区别
应激性
适应性
概  念
生物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相适合的现象
产生原因
外界刺激
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有利变异
产生过程
生物体受刺激后,单细胞动物由原生质、多细胞动物由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来完成的。
生物体产生有利变异后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变异性状逐渐在后代得到积累和加强
反应或变化的速度
对外界刺激迅速做出反应,在短时间内完成
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
2、关于应激性和适应性的判定
判断应激性的依据:是否存在外界刺激;生物体是否针对外界刺激做出了反应;此反应是否在短时间内完成。
如果题目中强调“……的特征/基本特征属于”则是应激性;
强调“……的现象属于”则是适应性;
如果题目中有“决定”或“由……来决定”或“……的根本特征是”则是遗传性,并且应激性和适应性都是由遗传性来决定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生物绪论 说课稿
高中生物:应激性、适应性、遗传性的判定
【引用】怎样认识生物的应激性、遗传性和适应性
科学研究方法
生物与企业论之环境-趋利性-应激性
GCT考试语文知识连载(生物部分)(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