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年六十

2014-04-22 12:51:48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20384 次 | 评论 1 条

行年六十

查振科


  六十年前,也是甲午年,听说发了大水。在江南的一个小得不能在小的山村,有一个生命降临世间,那就是我。一个甲子轮回过去,我也就走到六十岁门槛边上。

  记得很小的时候,梦中总是在飞翔,在空中,在房舍间,有时停下来,双手扣住屋檐,慢慢滑到地面,没有感到自己的重量。村里常听人说,人是有灵魂的。我想,那是我的灵魂在我熟睡之后离开身体独自出外游玩。也是在我人生的那个阶段,孩提到少年时代,我意识到我之为我而不是他人,并为此找不到答案而深深困惑;同时又庆幸我之为我而不是他人。有了我的意识,终其一生,把我做成我就成了我的使命。不管是否愿意,好与不好,别人知不知道,都是我的历史构成部分,抠也抠不掉。跻身社会,父母便做不了自己的屏障,只得靠自己独自打拼。这样,慢慢地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这时,猛然发现,早年梦中飞翔的少年已不见踪影,再也没有出现过。人的灵性在时光的磨砺中变得模糊混沌,失去了光泽。我依然是我,但少年的我与现在的我,哪一个更像是我?哪一个更应该是我?——都是,又都不是。

  但无论如何,一个人的人生到了六十,就差不多算是铸定了。中国有句古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反过头去说,活不到中国岁数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还有六十花甲之说。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相配,甲子始,癸亥终,正好六十年,再从头开始新一个轮回。世人口中常说,活满一个花甲,是很幸运的,也是值得庆贺的,属于“寿”的范围了。这个时候生命终结,算不上十分遗憾的事。翻阅家谱发现,自祖父上溯六七代男性祖先,只有两位达到六十岁。祖父六十一周岁,不满六十二,虚称六十三去世,算是最长寿的了。另一位祖先,写着六十,估计还是虚岁。其他几位,都是五十多岁,四十多岁。后来伯父在六十三周岁时去世,开始刷新了记录。所以,我的父亲在他六十边上时,常跟我们说,他能活到他父亲的岁数就知足了。后来他成功迈过了六十、七十、八十,并迈进到九十岁边上,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医疗保健条件改善,使得七十已不再稀罕了,倘若听说某某七十走了,便觉得十分可惜。人类的寿命在近百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差不多延长了二十余年。古代人在四十岁就自称老翁了,五十岁则毫无争议地进入了老人群体。现在,一般青年的年限划到了四十五岁,而中年则划到了六十五岁。美国、加拿大都得要到六十五岁方能退休,欧洲许多国家亦然。现在又在酝酿再延长,引发了社会不小的波动。这一方面是由于日益增大的养老压力,寿命普遍提高,支付养老金年限越长,也就增加了养老的社会成本。除了养老金,还有医疗费用。所以延长工作年限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中国现在也开始考虑延迟退休的问题了,这看来是一个趋势。另一方面,今天的六十岁人,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在经验积累方面,都处在巅峰期。只是在体能上比以前略有下降,其实也不明显,应付脑力劳动还是绰绰有余的。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人在四十五岁后进入高峰期,进入最佳状态,并且会延续到八十岁。这个判断对今天的人们来说,的确是一个鼓舞。和一些同龄朋友交谈都有共同的感觉,四十岁以前幼稚处事,不老练,五十岁后方有了一些深切的领悟。中国的一些先贤也常常告诫后学,五十岁前慎写文章,也是这个意思。当然,这指的是人文方面,不是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有的人少年老成,有的人糊涂一辈子,则又另当别论。

  换一个角度看,六十岁以后当是到了换一个活法的时候了。在这之前,先是做父母的孩子,受双亲的疼爱呵护,是人生最快乐时光。渐渐地,开始感到不那么轻松,有些分量加到了自己的身上,而且这分量感越来越明显。由此有了许多的身份:老师的学生,或者学生的老师;领导的下属,或者下属的领导;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父母的儿子,还有兄长、友人等等各种身份。这些身份都负担着一份相应的责任。六十岁后,虽然这些责任还没有负担完毕,有的还要继续履行,但所承受的压力显然轻了许多。孩子长大成人了,虽然免不了牵挂,毕竟是由他独自支配自己的生活了。父母尚在,且身体康健,需要经济上的承担有限,只须尽可能多地有时间陪陪他们。到这个年纪,仍有父母可以孝敬,则已是生命中的至乐。至于一起生活几十年的老伴,磨合基本完成,又没有青壮时那么多烦心事干扰,相处从容默契则成常态。总之,再不用在单位上班时那样,装孙子,或者充好汉。用不着看脸色,也不必老揣着面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交自己愿意交的朋友。还有一点很要紧,如果年少时的那颗童心还能找回来的话,赶紧把它温暖起来。童心复活,机心自然就没了位置。加上成熟的心智,一定会让自己的生命真正进入一个蓬勃的自由发挥期。就个人而言,将胜于这之前的其他时期。

  人生六十,毕竟又所剩有限。终了的日子一日一日地迫近,人生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总会是有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生命从一诞生就每天面对死亡,谁也无法对自己生命设定一个理想长度,然后如愿实现。真能如此,就不会有什么夭、殇、英年早逝、飞来横祸之类来打断进程。意识到当下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也是一个不小的胜利。这个观念对任何年龄的人都有参考价值。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六十以后的有限时光,就把自己从生命有限的苦恼中解放出来了,给身心一个自由。真的到了谢幕的那一天,台下还能有几声掌声,就是不错的奖赏了,尽管自己听不到,生前做了一些什么,活着时还是自己有数的,叫做“不枉来世间走了一遭”。这倒不是要推崇功利人生。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不是为了那几声掌声而“为”,而是说“为”是生命的本然,按照现在时髦的话说,叫“正能量”的“为”,向真、向善、向美的“为”。做了自己该做的,自己想做的,有几声掌声也是自然的,虽然已经与自己无关。如此,来于尘土,归于尘土,自己欢喜,上苍欢喜,皆大欢喜。

  做一篇文章,想得出来,写得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而生命这篇文章最难做。想不明白,又不能不下笔,自然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用不着去说。有时是,似乎想得明白,但做起来照样犯糊涂。或者,想得倒是明白,做起来却总是差强人意。想得明白,做得明白,这样几近完美的智慧而有境界人生的好文章,少之又少,便不觉得奇怪了。然而,又只有想得明白,才有可能用表达去接近它。古人把拥有两个明白的人称之为圣者、贤人。他们也是人,想让自己仰望圣贤时脖子不是那么酸,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后记 这篇小文今年正月初一开始动笔,直到今天,两个多月过去后才草草完成,原因是正月初二晚父亲突然去世,使我提笔的兴趣受到严重影响。然而,父亲的离去也让我对人生文章的写法增加了许多新的理解。父亲的一生虽然不是鸿篇巨制,却是一篇知行合一的上等文章,一篇自始至终闪耀人性光辉的好文章。学习父亲,尽力写好自己的人生文章,是我对父亲的最好纪念。

                                                             2014年4月8日草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岁,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句句精辟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
【夜听】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
四十岁碗有三不端,五十岁财有三不发,六十岁债有三不欠!精辟
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样去做
一岁,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句句精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