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

公元前375年

韩灭郑:最弱的战国七雄

公元前375年,韩国国君韩哀侯消灭郑国,吞并了郑国国土(都城在今河南新郑)。

郑国是个小国,但是来头很大。第一位国君郑桓公,是周宣王的弟弟,正经的周王室成员。春秋时期,郑国打着周天子旗号,干了不少兼并小国的事,比如说殷商后裔的戴国(在今河南兰考)就是被郑国吞并的。可到了战国,周天子威信扫地,没人再听天子号令,全凭实力说话,郑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韩国就一直憋着劲要消灭郑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韩国定都于平阳,也就是在今天山西临汾一带。韩国的地盘比另外两家要小很多,而且韩国夹在赵、魏、秦、楚几个大国之间,扩张有心无力,只能往郑国所在的黄河南面发展。

韩国毕竟实力有限,灭郑之路很坎坷。韩第一次伐郑,在公元前423年,此时韩国的诸侯地位,还没有得到周天子承认。韩氏宗主韩武子带领韩军,直接击杀了郑国国君郑幽公。郑国人拥立幽公的弟弟姬骀继位,是为郑繻公。公元前408年,韩武干的儿子韩景侯伐郑,攻占雍丘(今河南杞县)。第二年,郑国反击,在负黍(今河南登封)打败了韩军。在这一阶段,韩国有胜有败,明显还没办法吞并郑国。韩式子、韩景侯父子,开始做出战略调整,先后把都城迁到了宜阳、阳翟。这两个地方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离郑国非常近。一旦出现机会,韩国可以很快调动军队攻入郑国。郑繻公对韩国的动作感到很担忧,决定主动出击。公元前400年,郑燸公发兵围困了韩国的新都城阳翟。韩景侯恰好在这一年死去,可以想象,郑国估计给韩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然而,郑繻公这次没能夺下阳翟。韩国保持住了对郑国的压力,胜利的天平慢慢开始向韩国倾斜了。

首先,郑国发生了内乱。公元前398年,郑国国相干阳被杀。根据近几年整理的“清华简”记载,子阳是被政敌太宰欣杀死的。两人分别属于郑国驷氏、军民两个长期执政的大家族。《吕氏春秋》说,子阳这个人执法很严厉,他有一个仆人不小心折断了弓,怕受到子阳的处罚,于是先动手杀死了子阳。太宰欣很有可能就是利用子阳仆人的畏罪心理,指使他杀死了子阳。子阳死后两年,太宰欣杀死郑燸公,改立郑幽公的另一个弟弟姬乙,是为郑康公。郑国的大权完全落在了太宰欣的手里。郑国内乱之后不久,负黍之地叛乱,投降了韩国。郑国曾经在负黍击败韩国,现在韩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占据了负黍。不过,在公元前393年,楚国伐韩,占据了负黍。虽然负黍得而复失,但是对韩国来说,只要负黍不在郑国手里就是好消息。

其次,魏、楚爆发战争,无暇插手韩、郑之间的事务。公元前375年,郑国依附于魏国,轻视韩国。郑国没想到就在这一年,魏国为了保证顺利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发动了对楚战争,开始进攻大梁西南方的榆关。韩国抓住这个机会,立即发动进攻。郑国因为仗着有魏国保护,毫无防备,很快就亡于韩国之手。韩国终于实现了灭郑的梦想。灭郑第二年,韩国将都城迁至郑国谷地,从此韩国也被称为郑。

吞并郑国,并没有改变韩国的弱小,史书里有很多韩国挨打的记载。比如说在前369年,魏国进攻韩国,在马陵(今河南范县)击败韩军。前358年,韩国又输给了秦国。这都说明韩国还不具备抗衡其他大国的实力。韩灭郑,还带了一个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在郑国人申不害的主导下,韩国开始进行变法。申不害是郑国人,早年只是一个小官。郑被灭后,申不害遇上不甘现状的韩昭侯,才终于有了发挥的空间。申不害属于法家“术”的一派,主张国君用权术去驾驭臣下,进而牢牢抓住权力。郑国国君太弱,郑康公只是太宰欣的傀儡,根本用不上申不害这一套。韩昭侯就不一样了。有一次韩昭侯睡觉,手下的官吏替他盖衣服。韩昭侯醒来,问是谁盖的衣服。身边人回答说是典冠(管理帽子的官吏),韩昭侯叫来典冠和典衣(管理衣服的官吏)骂了他了一顿,因为典冠越权,而典衣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申不害的方法就是让官员猜不透君主的心思,不能搪塞君主,只能尽职尽责地干活。这种方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但在增强国力上收效甚微,韩国依然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

结论:韩国灭郑,扩大了疆域,但是仍是七雄中最小的国家。韩昭侯任用申不害改革,使韩国得到振作,短暂摆脱了受大国欺凌的局面。受国土狭小,列强环伺的地理条件限制,韩国最终成了七国中第一个被秦国吞并的国家。

韩国灭郑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公元前359年

商鞅变法:商鞅败了,秦国胜了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是看到孝公的求贤令才来到秦国的,在此之前,他是魏国国相公叔痤的家臣。当时的魏国,李悝变法的影响还在,商鞅结合李悝的主张,钻研法家思想颇有心得。公叔痤看重商鞅,向魏惠王举荐,但魏惠王并没当回事。后来公叔痤去世,商鞅在魏国更没前途了。正赶上秦国招贤,商鞅就带着李悝的《法经》,来秦国碰运气。通过大臣景监的引荐,他见到了秦孝公。

也许是想要试探孝公,商鞅并未立刻把法家思想搬出来,而是先说道家“帝道”和儒家“王道”。然而这两道虽好,在诸侯争霸的战国,却不能让秦国快速拥有称霸的实力。所以孝公听得昏昏欲睡,还责备景监怎么引荐这么个没用的人。直到第三次见面,商鞅才讲到法家的“霸道”和强国之术。他跟孝公说,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就得把权力抓在国君手中,所以不能让贵族自己治理封地内的百姓。没有军功的贵族,应该降为普通的地主和富人,唯有军功才能加官进爵,这样才能鼓励人们为国征战。

秦孝公听了这些,眼睛都亮了,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兴国之策。他越听越感兴趣,不自觉地凑到商鞅面前,两人一连谈了好几天,孝公初步决定,按照商鞅的主张进行变法。但是他明白,这一变非同小可,向贵族要特权,要属民,要封地,他们能答应吗?于是孝公把变法的想法拿出来讨论,果然引来一众反对。尤其是甘龙和杜挚,他们认为分封施行了几百年,一直都挺好,秦国遵循古制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改变呢?商鞅回应说,社会已经变了,不能一味地效法古人。商汤和周武王,就因为没有遵循古法,所以才兴商、兴周,而夏桀和商纣王,就因为不改变礼法才招致灭亡。反对的大臣们,也讲不出更多的道理,商鞅逐渐占了上风。他看到孝公还有些犹豫,就对他说,要变强,必须改革。犹豫只会一事无成。孝公经此一说终于下定了决心。

为了体现变法的坚决,商鞅提前造了个势。他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国都南门,宣布谁能把他移到北门,就赏千金。有人半信半疑地去搬了,果然得到五十金的赏钱。商鞅这么做,就是要告诉大家,他立的规矩,不是闹着玩的,不管是赏还是罚,都要依法办事。声势造得差不多了,商鞅就按部就班操作起来。最开始,他只是客卿的身份,后来孝公又让他当了左庶长和大良造。官职升高,权限变大,商鞅的变法也逐渐深入。开始集中在发展农业和商业,后来改造民众的基层组织,后来就取消了贵族的分封制,将全国土地按县规划起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

新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各级贵族怨言很大。这时候,太子触犯了新法。商鞅就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所以按理应该依法处罚太子。但太子是储君,不能罚太重,就处置了太子的两个老师:公子虔被罚割了鼻子,公子贾脸上被刺了字。处置的第二天,怨声载道的人们就不吭声了,新法也比较顺利地推行下去。但商鞅因此得罪了太子。后来孝公去世,太子登基为秦惠王。他一即位,公子虔马上诬告商鞅谋反。秦惠王正恨商鞅呢,也不问青红皂白,下令通缉。商鞅见形势不妙,只好逃亡。但他跑到秦国边境,却住不了旅店。店老板说,商君有规定,住店的人要出示路条或者身份证明,如果违法收留,自然会被治罪。如果碰巧收留的是逃犯,那这个人多大的罪,自己就多大的罪。真是挖坑埋自己了。他走投无路,只好逃到魏国。但因为他之前诱擒过魏国公子,魏国不肯收留。逃到商邑,又被秦惠王派兵剿灭,最后兵败身死。他的尸首被拉回秦国,当众车裂。

结论:变法最大限度集中了秦国的资源和财富,激发了民众的生产潜力和战斗勇气。他们“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步调一致地服从集体意志,使秦国成了兵营。这些都让秦国在战国诸雄中迅速脱颖而出,并为最后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

公元前355年

齐威王改革:一鸣惊人的君王

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开始在齐国推行改革。

邹忌最早是因为琴弹得好,受到齐威王赏识,被留在了宫中,但邹忌的才能远远不止于此。有一次,齐威王正在弹琴,邹忌推门进屋说,琴弹得好啊!齐威正手按住剑,生气地说,你都没仔细观察,怎么知道弹得好。邹忌说,大弦缓慢温和,就像国君;小弦高亢清亮,就像国相;手指勾弦有力,松开轻柔,就像政令;琴声和谐,就像四时一样,所以说弹得好。齐威王松开按在宝剑上的手,说你很懂音乐。邹忌说,不止音乐,治国的道理都在这里面。邹忌这个人向来善于用举例、比喻来提出建议。比如说著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邹忌举自己被身边人蒙蔽的例子,提醒齐威王注意别人对他的蒙蔽,建议齐威王广开言路。齐威王采纳邹忌的建议,下令所有指出自己问题的人都可以受到奖赏。正是认识到邹忌这一特点,齐威王见到邹忌仅三个月,就任命为国相,辅佐自己匡正得失。邹忌出任国相之后,选拔品德高尚的人才,防止小人掌权。邹忌还非常重视法制,设立严刑峻法,杜绝贪赃枉法的行径。如果发现不合格的官员,严格淘汰,使得官员不敢欺压百姓。

另一边,齐威王做了甩手掌柜,政事全交给臣下处理。齐国大夫淳于髡为此很着急。淳于髡一贯能言善辩,他打算旁敲侧击,提醒齐威王一下。淳于髡对齐威王的劝说便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齐威王很快便开始改革,他最为关注的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齐威王叫来即墨大夫,赏给他封邑一万户,因为他治下的即墨(今山东平度)土地开垦充分,百姓也很富足。齐威王又斥责阿大夫使土地抛荒,百姓贫困,还贿赂齐威王的亲信给他说好话。齐威王下令,烹杀了阿大夫和所有夸过阿大夫的人。这一举措,立下了榜样,从此齐国官员人人专心政务,齐国由此大治,二十多年没有受到别国入侵。

通过齐威王君臣的努力,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不过,齐国还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军队太弱。齐国军队怯懦是出了名的,甚至鲁国这种小国都曾经击败齐国。幸好在前355年,魏国给齐国“送”来了大军事家孙膑。孙膑是春秋时的名将孙武的后人,早年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就邀请孙膑到魏国来。实际上,庞涓不是请老同学帮自己,而是嫉妒孙膑的才能,要害孙膑。庞涓盘算着,如果孙膑到魏国做官,肯定会抢走自己的风头,如果孙膑去其他诸侯手下,那就是魏国的心腹大患,所以一定要除掉孙膑。孙膑一到,庞涓立马找了个罪名,给孙膑施了膑刑和黥刑,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脸上刺了字。受刑之后,人们才开始叫他孙膑。在当时的社会,身体受过刑的人都会遭到歧视,庞涓处心积虑,就是要断绝孙膑做官的路。天无绝人之路,不久后齐国使臣来到魏国,孙膑决定趁此机会逃到齐国。于是孙膑暗地里拜见齐国使者。交谈之中,齐使发现孙膑是个人才,就偷偷把他带回了齐国,引荐给了齐国将军田忌。孙膑就此做了田忌的门客。最后孙膑得以被齐威王发掘,还是因为后世广为流传的“田忌赛马”。

对怯懦的齐国军队来说,孙膑用兵重谋略,可以让下等马也发挥作用,是主帅的最佳人选。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齐国连续击败如日中天的魏国。齐国从此走上了称霸之路,齐威王成为了齐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

结论:齐威王任用邹忌整顿吏治,任用田忌、孙膑统帅军队,使齐国实现富强,成为当时的顶级强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治通鉴卷二(3)
这一国曾吊打秦国,却为何最终衰落?
魏惠王放弃的两个人,一个率齐军大败魏国,一个助秦始皇完成统一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 第8集
大家都以为秦国最大的功臣是商鞅,其实他才是秦国最该感谢的人
细读《资治通鉴》:打败名臣的最佳手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