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一说到红军四渡赤水,谁不得对毛主席竖一个大拇指!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开始领导红军,面对前来追击的大批国民军队,毛主席指挥红军灵活机动作战,把敌人耍得团团转,让他们被红军牵着鼻子走。

后来毛主席都说:“四渡赤水是我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图 | 毛主席

可我们不知道的是,在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后,红军却面临了一次危机。敌人两个纵队数万兵力就在屁股后面跟着红军,如果甩不掉,那就要打。

可红军经不起这样打啊,人本就不多了,越打人也就越少。既然不打,那就要想个办法把他们甩开。可敌人又不会听红军的话,让他们不要追就不追。

就在这个时候,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他说:“我可以让敌人乖乖听我们的话不要追击。”

一听这话,就有人笑他,不要在这里吹牛了,就算你再神通广大,又怎么会有这个本事?

曾希圣也不争辩,找到毛主席等几位中央领导,向他们汇报了自己的计策。

听完后,毛主席拍手称好:“就这样办!”

曾希圣到底出了一个什么妙计,为什么能够让国民党军乖乖听我们的话?

大家耐心往下看,这一切还要从曾希圣说起,了解这个人后,相信就对那个妙计明白了……

一、认识天书的人

曾希圣出生于1904年,湖南兴宁人,家里是书香人家。参加革命后,曾希圣主要从事的都是地下秘密工作。党为了培养人才,将他送去学习无线电技术。

1930年,他开始担任中央军委谍报科科长,主要就是负责收集敌人情报。比如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曾希圣就获取了敌人军事计划等重要情报。

1932年,红军准备攻打赣州,根据侦察得来的情报,敌人在赣州兵力不多,大概只有3000多人。如此一来,红军是完全可以打的,占领了赣州,对红军意义重大。

可谁知道当战斗打响的时候,国民党军远不止3000人,在赣州北面,还有蒋介石的5个师。眼看红军攻打赣州,他们立刻支援,导致红军被前后夹击,损失较大。

从那次战斗后,红军深刻认识到情报的重要性,战场上局势瞬间万变。在侦察的时候,敌人的军队可能还没有到赣州,可是当快要攻打的时候,敌人却来了。

依靠以前那种侦察、通知的方式,渐渐不适用于现代战争。如果能够截获敌人的无线密电,就能了解敌人的动向。

可国民党的密电又怎么会那么容易被破译呢?他们的密电都经过特殊处理,没有密码本很难破解。我军抄写了敌人很多的电文,但压根破译不了。

曾希圣对这个事很上心,也感觉很头疼,他非常想要破解敌人的密电,就不断向别人请教。在一次询问中,一位邮电报务员告诉他:“其实无线电密码也是有规律的,只要细心观察,是可以破译的。”

图 | 曾希圣

曾希圣一听就来了精神,心里就下了一个决心:只要有规律,认真找,我就不信找不出来。

曾希圣向上级请示,能否设立一个电文破译小组,专门搞破译敌人的电文。这样的好建议,上级怎么会不批准呢?

破译小组很快成立了,由曾希圣牵头,带着曹祥仁、邹毕兆等几位人员开始了针对国民党电台的破译工作。

要想破译敌人的电台,这谈何容易啊!

曾希圣他们先是把不同方向的电波一一编号归类,单是这些,就整理出了两大箱加密过的电文。曾希圣几个人钻进房间,开始没日没夜研究这些电文。

这种电文虽然有规律,但是并不明显,不像小时候我们做过的找规律数学题,那种题目跟电文比起来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曾希圣他们费尽心思去看,一开始的时候怎么都看不懂,破译工作没有什么进展。

1932年8月,红军在江西宜黄县击败了国民党部队,曾希圣在敌人师部的电台机房找到了一批遗留下来的加密电文。他欣喜不已,就像得到了一个宝贝一样,应该是比得到了宝贝还要开心。

曾希圣把那批电文带回来仔细研究,最后找到了一份已经翻译了30多个字的电文。

估计有人要说了,那这也没什么作用啊,只翻译了30多个字,汉字有那么多,怎么翻译得出来呢?

曾希圣还就可以,他通过这30多个字,找到他们之间的规律、连贯的字词去猜测意思,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推敲,最后硬是把“天书”般的加密电文翻译出来了。

正是因为这件事,连叶剑英都说:“曾希圣这个人不简单,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曾希圣等几个人把国民党军的密码本全弄明白了。这样一来,敌人的情报都给红军送来了,敌人怎么部署,从哪进攻,哪支部队……甚至连口令、信号,红军都一清二楚。

曾希圣领导的破译小组任务越来越多,作用自然也越来越大。于是,中央军委就成立了二局,由曾希圣担任局长,专门搞情报破译、收集工作。

到1933年7月,军委二局已经破译了敌人密码100多本,为打败敌人第四次“围剿”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二等红星勋章

1932年冬天,国民党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蒋介石派吴奇伟90师从抚州向金溪进犯。这个吴奇伟我们后面在四渡赤水还要说到,曾希圣的妙计就跟他有关。

图 | 蒋介石

既然敌人已经进来了,我们就要把他们消灭。1933年1月8日,红军天不亮就出发了,准备在前方伏击敌人。

可是要想伏击吴奇伟,肯定得了解他的动向啊,这个时候,朱德、周恩来等几位领导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曾希圣的军委二局。

曾希圣也很着急,他不停在电台房等候,几位报务员时刻关注吴奇伟部队的电台。大概八点过后,吴奇伟终于下令部队开始前进。

曾希圣命人把这个电报破译出来了,有了这封电报,各个部队马上到达了指定位置,就等吴奇伟来了。吴奇伟带着部队走在山间,谁知道一时间枪炮响起,他们损失惨重,还没开打就狼狈逃回去了。

不仅是对吴奇伟,很多的国民党电报,曾希圣的二局都破译出来了,敌人的情况我们掌握了,那这仗就好打多了。

破译了敌人密电,从而伏击敌人,曾希圣的二局功不可没。但这不是最让人解气的,最提气壮胆的是,有一次截获了密电,险些抓住了蒋介石。

我们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后,蒋介石非常生气,亲自来到江西崇仁视察。

这个时候军委二局截获了一封密电:蒋介石将于日间由水路回去!

这个情报实在是太重要了,曾希圣激动得赶快去向周恩来报告,还没到指挥部,周恩来就听见了曾希圣的声音:“周副主席,周副主席,我们截获了敌人电报,蒋介石要从水路回去。”

一听这话,周恩来立即起身接过电报,随后笑道:“太好了,曾局长,干得漂亮。”

图 | 周恩来

如果能抓住蒋介石,那这个仗怎么打还说不定呢?军委讨论后,马上派人去水路埋伏,准备在路上抓住蒋介石。

当然,我们没有成功。蒋介石在回去的那天,临时说要坐汽车回去,这才侥幸逃过去了。如果那天抓到了蒋介石,只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1933年5月,二局又破获了一封电报,得知敌人63师要派出部队去茶陵接收物资,马上向军委报告。红8军在路上给他们打了个伏击,敌人63师躲进了莲花县城,不敢出来了。

没过多久,湘军要从茶陵向莲花运输物资,又被曾希圣他们截获了密电。红8军再次出动,打了一个埋伏,俘虏了1000多人。红8军一个月内打了两次胜仗,这都依赖于曾希圣他们获取的密电。

如果曾希圣的二局没有获得敌人的密电,红军也就不会知道敌人这一行动,更不会有后面的伏击了。

虽然干情报工作,没有硝烟和子弹,没有杀敌人数,但是他们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红军的耳朵和眼睛。

正因为如此,1933年7月,红军即将迎来建军6周年,决定给那些在革命中立下大功的人颁发红星勋章。这个勋章只颁发了三次,这是第一次。1934年建军节和1935年7月分别颁发了一次,总共也就颁发了一百多枚。

在百姓中有这样一个说法,红星勋章是“免死金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红军有规定,得到了苏维埃功勋勋章的人,犯了事可以酌情减轻。

这只能说明,红星勋章份量很重,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到的。

1934年建军节,中央军委第二次颁发红星勋章,曾希圣获得了二等红星勋章!

图 | 二等红星勋章

那么,一等红星勋章是什么人可以拿到呢?

一等红星勋章只颁发给了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几个人,数量非常有限。从这就能看出二等红星勋章份量有多重吧!也能明白曾希圣的功劳有多大吧!

正是因为曾希圣在破译敌人密电方面的杰出贡献,所以多次让红军化险为夷。红军四渡赤水后,遇到了一次危机,曾希圣利用他的技术和智谋,出了一个妙计,再次让红军转危为安。

三、四渡赤水遇危机,曾希圣巧出妙计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经过几个月的艰难行进,终于来到了贵州,并且占领了遵义,在那里召开了遵义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由毛主席重新出山,指挥红军。

毛主席刚出来指挥红军,就来了一招令人拍案叫绝的“四渡赤水”!

红军占领遵义后,发现这里的百姓很穷,敌人还追过来了,不利于长时间停留。没办法,只好继续走,这时刘伯承向军委建议:“不如北渡长江进入四川,跟四方面军会合。”

这个想法听起来不错,军委采纳了。红军开始渡过长江,可是红军要想进入四川,川军着急了,他们立即派出大批部队前来攻击红军,我们不和他们硬碰硬,毛主席果断决定渡过赤水河。

那时得知贵州没什么敌人,毛主席又决定再次渡过赤水河,攻击贵州,不仅消灭了当地的黔军,还差点俘虏了前来增援的吴奇伟。

吴奇伟差点被俘虏后,也害怕了,不敢轻敌冒进,行动很谨慎。可敌人不动起来,哪来的战机呢?我们又怎么转移出去呢?

为了调动敌人,毛主席先后第三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敌人被我们搞晕了,不明白毛主席的意图,只好跟在后面。

1935年3月,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后,又准备渡过乌江。这时,蒋介石接连调动军队,意图追击红军。

那天,曾希圣坐在电台前,认真接收国民党军的电报,“滴答滴答”的声音响个不停,把电文抄下来后,曾希圣很快就破译出来了。

可当他看到内容时,却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没有过多思考,立即将这份电报送到了军委,送到毛主席手上。

原来,国民党周浑元、吴奇伟2个纵队6个师正在逼近红军,一天后可能就会和红军碰面。红军又准备渡过乌江,在乌江那边还有国民党三个师。

红军要想全部渡过乌江,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如果等吴奇伟他们过来,红军又没有完全过河,走又走不掉,就被堵在乌江了,那就真的很危险了。

图 | 吴奇伟

接到曾希圣的电报后,毛主席、周恩来等人立即开始讨论对策,曾希圣看几位首长在商量对策,就回去了。

那天晚上,红军指挥部灯火通明,毛主席等人商量了很久,还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避免不了要和敌人打一仗,不打当然是最好的,可怎么才能不打呢?

不仅毛主席等人在思考,曾希圣也在思考。

回到二局后,曾希圣仍然在想这个事,敌人几万兵力就在后面,红军一旦和他们接触,避免不了要开打。在乌江边和敌人打仗,对红军很不利啊!

曾希圣让其他同志继续监听,自己坐在一边思考这件事。这时一位战友来找他,两人就讨论起了这件事。战友见他眉头紧锁:“老曾,咋了,是不是在为敌人追击的事烦心。”

曾希圣仍然沉浸在思考中,只是回了句:“嗯!”

战友看他想的很入迷,对他说道:“你先别想了,晚饭都没吃呢,先去把晚饭吃了吧。”

“吃饭不着急,我在想该怎么应对后边的敌人。”曾希圣叹了口气。

“打仗的事,有毛主席考虑,咱们只要把敌人的情报破译了就好,再说了,就算想也想不出什么办法,难道还能让敌人不追我们啊!”

一听战友这话,曾希圣眼睛瞬间亮了,追问道:“你刚说让敌人不追我们?”

战友看曾希圣突然来了精神,有些奇怪,愣了几秒说道:“是……是啊!”

曾希圣立刻站起来,在那不停走动,突然,他双手一拍:“我想到一个办法了,还真就可以让敌人不追我们。”

战友突然笑了:“你咋了,大晚上的还没睡就开始做梦了,你又不是老蒋,就算你再神通广大,又能有啥办法?”

曾希圣神秘笑道:“我不和你说了,我找毛主席去。”

当曾希圣一路小跑来到军委指挥部时,灯还亮着,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几位领导人还在那里商量办法。

看到曾希圣进来了,毛主席问道:“希圣,你咋来了,有什么事吗?”

图 | 毛主席

曾希圣走过去说了一句话,让毛主席等人瞬间把目光投向了他,曾希圣说道:“主席,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让敌人不追击我们。”

毛主席急忙问道:“快说,什么办法?”

“我们二局熟悉老蒋电文的语言规律,对他的用词也比较熟悉,我就想,能不能利用掌握的国民党军的口令和电文格式,假冒老蒋的密电,命令在后面追击我们的敌人改变行进路线,让他们晚一点抵达乌江。”曾希圣建议道。

曾希圣一说完,朱德立即说道:“这是一个好办法,可以一试。”

周恩来也表示肯定。

毛主席问曾希圣:“你有信心能以假乱真吗?”

曾希圣点了点头:“可以的!”

毛主席立即说道:“好,就这样办!你立即回去准备发电,注意电报内容不要太直白。”

建议被采纳了,曾希圣很高兴:“是,主席,我亲自去办。”

回到二局后,曾希圣立即让报务员假装蒋介石的语气对周浑元、吴奇伟两支部队发出了“继续前进”命令。敌人接到电报后,果然没有怀疑,继续朝东、南两个方向前进。

这样一来,红军和敌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三天后,红军顺利渡过了乌江,队伍一路南下甩掉了20多万国民党追兵,避免了一场近在眼前的血战。后来这件事一直没有人提起,就连国民党内部可能也没有察觉。

红军渡过乌江后,又到了云南,这时,二局发生了一件非常严重的事!

参谋陈仲山因为掉队被敌人俘虏了,他随身携带的情报,让敌人知道了二局破译密电的能力。云南军阀龙云给蒋介石发电,告诉他国民党各方来往的电报都被红军得知,并且翻译出来了。

蒋介石接到报告后,非常生气,立即命人更换密码,还编印了多种密码。每部电台各发10种秘本,每日调换,每10日再另发10种密码。

在长征期间,军情瞬息万变,必须时刻掌握敌人动向。可是,由于二局破译能力被敌人得知,破译工作越来越难,曾希圣的压力不断增大。

为了不断破译敌人的新密码,曾希圣进一步细化二局的职能,他带人专门负责破译,另外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收集敌人电文,并且让局里每一部电台负责敌人的一个师或两个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这样一来,曾希圣他们破译工作压力就很大了,经常要通宵破译电文,白天行军的时候,他们没有精神只好骑在马上,可太困了,有时候骑在马上都会摔下来。

虽然敌人更换了密码,但是曾希圣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刻苦的努力,还是破译出了敌人的电台。红军在云南转战期间,二局破译了蒋介石企图在云南围堵红军的命令,这让红军能够及时撤离云南,北渡金沙江。

蒋介石又企图在金沙江、大渡河部署兵力“围剿”红军,结果这个计划又被曾希圣他们破译了。红军抢先一步渡过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接着翻越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图 | 飞夺泸定桥(油画)

对二局在长征中的作用,毛主席早有评论:“没有二局,红军长征是不可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曾希圣他们,才破译了敌人众多情报,得以让红军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有了这个先进的技术侦察手段,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根据统计,在长征期间,曾希圣率领军委二局全天候监听敌人的电台,总共破译了800多种不同电文密码版本!

这样的一份功绩,令人难以置信,也令人心生崇敬!

对曾希圣来说,从事情报工作不需要上战场杀敌,没有击敌人数,也没有缴获,但他的工作非常重要。往往多破译出一条电报,就能为领导人提供参考,从而挽救红军,减少红军的损失。

曾希圣的功绩无法准确衡量,但他在革命时期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没有他破译的情报,红军可能损失要更大。

他是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

. END .

文:庐陵一小生

编辑、排版:小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5年毛主席得知曾希圣处境艰难,批评参会人员:你们不要忘了本
1935年曾希圣面对四渡赤水的危机,出了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周恩来的二局竟然这么厉害,难怪毛泽东说:没有二局,就没有红军
1938年,曾希圣找毛主席诉苦要换工作,主席大笑:你比我自由多了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想出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UC头条:1960年,曾希圣让李炳淑回安徽,毛主席笑着说:你叫我做人难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