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恩来的二局竟然这么厉害,难怪毛泽东说:没有二局,就没有红军

红军之所以能胜利走完2500里长征路,这支神秘力量功不可没!它就是被称之为长征路上秘密武器的“军委二局”。

军委二局是红军总司令部的一个机密级单位,成立于1932年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之后,首任局长是曾希圣,中央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周恩来。

周恩来

军委二局的干部大多是在情报工作方面经验丰富的共产党人。其中有后来担任外贸部长的李强、总工会副主席的宋侃夫、邮电部长的王子纲,以及后来成为新中国著名外交家的开国上将李克农,他们基本都在苏联接受过情报工作的专业训练。

“二局”这一番号,在建国之后依旧保留了很长时间,它的主要任务是截获并破译地方的电报,为红军司令部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直接依据。同时,在紧要关头,他甚至还会直接以敌军长官的名义给其所辖部队发布“电令”,直接“调动”敌军。

这种能力,对于当时在敌军重重围困中艰苦转战的中央红军来讲,简直就是绝境逢生。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实际上,四渡赤水之所以那样精彩,能够像老鹰捉小鸡一样把国民党军玩得团团转,在其夹缝中来回穿梭,正是因为红军时刻都能掌握国民党军的调动部署和行军路线。

打着灯笼走夜路——

长征胜利结束后,毛泽东曾在延安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路。

在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作战的初期,国民党军队电报密码还很原始,因此几乎国民党的每一封作战电报都能出现在中央红军的指挥部里,甚至有时国民党军队还没有接到电报,中央红军的领导人就已经看到了。

军委二局领导合影

后来,随着国民党对保密工作的加强,红军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破译水平。据史料记载,从1931年到1934年7月,军委二局累计破译国民党的密码本400多本,在这其中有一部分特别密码本,不论是在历次反“围剿”斗争中,还是长征途中,都使敌军的任何调动都在红军的掌控之中。

蒋介石对于红军破译国民党军作战电报的能力有所察觉已经到了红军长征的中后期。在中央红军进入云南后,由于红军的一名参谋不慎被俘,滇军在他的身上搜出了已经破译的国民党军的电文。

当这封电文送到蒋介石面前时,着实让蒋介石既震惊又疑惑:这股像乞丐一样的武装,怎么可能有如此通天的本领?

恢复了平静的蒋介石即刻严令:

只有将另行编印之密码多备,每日调换。凡每一密码,在一星期中至多只用一次,按日换用。密码每部各发十本秘本,每日换一种,每十日再另换十种密码。

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国民党的警觉增加了红军截获和破译的难度,却并没有限制军委二局更大的作为。

军委二局的无名英雄们

玻璃杯里押宝,看得一清二楚——

由于二局经常截获蒋介石的电报,已经对蒋介石的语气十分熟悉,所以在情况紧急之时,他们还会模仿蒋介石的语气给国民党军发报,直接调动国民党军或改变行军路线,给红军让路。

在攻打乌江的时候,红军面临着背水一战的危机,在指挥部焦急万分之时,曾希圣在会议上提议:“二局的破译人员对蒋介石电文的语言规律、用词都比较熟悉,能不能利用掌握的国民党军的口令和电文格式,假冒蒋介石密电,命令国民党部队改变行进路线,令他们晚些抵达安底一带,争取时间让红军渡过乌江。”

这一提议即刻得到军委的赞同,大家认为:“只要电报内容不太过直白,国民党军应该不会察觉。”

李克农上将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军委二局便以蒋介石的语气,向周浑元、吴奇伟所带领的两支部队发出了“继续前进”电令。

假电报发出后,一直朝着东、南两个方向前行的周浑元、吴奇伟对“蒋介石”的“电令”深信不疑,“奉命”继续向泮水、新场、三重堰方向前进,不断拉开与红军的距离,使红军避免了一场在乌江边并无多少胜算的战斗,为红军顺利渡过乌江赢得了时间。

因此,军委二局才有了红军“千里眼”,敌军“传话筒”的美誉。

刘伯承更是打了一个非常经典而生动的比喻:“玻璃杯里押宝,看得一清二楚”。

这是一群可以认识“天书”的人——

叶剑英曾说:“曾希圣不简单,是个可以认识'天书’的人。”认为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的前提基础,就是军委二局所提供的准确情报。

实际上,曾希圣仅仅是其中一个代表,因为整个二局里面有着这样一群可以认识“天书”的人。

在长征途中,为适应长途行军,二局将人员和器材一分为二,每天让一队随大部队行军,另一队留在原地进行监听和破译。到了约定的时间,前一队停止行军开始工作,后一队再追赶部队。

就这样,军委二局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24小时开机监听,以求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所以,毛泽东才会对军委二局做出高度评价:“如果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红军。”

正因为军委二局的重要性,所以在红军中的地位也是绝对的,甚至就连红军总司令朱德也对他们要多敬三分。

毛泽东和朱德

有一次,曾希圣收到一封密电,朱德总司令急于想知道密电的内容,直接跑到二局问情况。没想到竟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被正在专心破译密电的工作人员怒吼一声:不要妨碍我工作!

朱德不得不蹲在帐篷外候着,等工作人员将密电破译完已经到了天明,朱德就在帐篷外等到了天明。

当时的最高军事首长都要如此对待军委二局,可见它在红军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高。

得“二局”者得天下——

在红军中,不论是一方面军,还是四方面军,都有着高超的电报破译能力,特别是四方面军的张国焘,虽说他并不擅长战略战术,但却对电台的管控格外重视。

叶剑英元帅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被四方面军的指战员们神化为“能掐会算”的人,从而俘获了大批的追随者。

在红军过草地之前,升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之所以要收缴全军所有的密码统一管理,正是因为他明白:得“二局”者得天下的道理。

当时从中央到各军团,不论是上传还是下达的电文都要经过张国焘之手,这也使得张国焘有了机会选择性的给中央上报各军团情况、或选择性的给下级传达中央指示,甚至以中央的名义,或者军团的名义越俎代庖,进行上传下达。

在右路军过草地后,张国焘给陈昌浩发来一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的电报,幸好被叶剑英事先看到并及时报告给了毛泽东。党中央于是才决定连夜北上,避免了有可能被危害的危险。而毛泽东在他的“至暗时刻”,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军委二局的突出作用。

毛泽东

在解放战争时期,军委二局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当时在国民党的各个关键部门,都有红色特工在活动,现在我们在屏幕上所看到的《潜伏》、《伪装者》等很多酣畅淋漓的谍战片,实际反应的正是当时军委二局的的隐蔽工作。

如实地讲,那可不是什么“神剧”,因为当时军委二局掌握敌人情报的速度和准确性只会更“神”,就连周恩来都感慨:“蒋介石的作战命令还没有下达到军长,毛主席就先看到了。”

所以说,对于中国革命的成功,除了公开战场对敌交战外,隐蔽战线上的激烈交锋同样功不可没。

他们之中有很多人,不但要出生入死,还要忍辱负重,甚至在牺牲之后还不能公开身份,尤其是他们的亲人,不但长期得不到抚恤,还要遭人指点。

所以我认为,那些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们才是更伟大、更值得我们崇敬的英雄!

对此您怎么看呢?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您的关注对我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5年四渡赤水面临危机,曾希圣出了一个妙计,毛主席:就这样办
解读长征的一把“钥匙”
《读书》首发 | 刘统:长征——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上)
红军长征生死攸关之际,他力排众议,在这里实现伟大转折的开端
1938年,曾希圣找毛主席诉苦要换工作,主席大笑:你比我自由多了
蒋介石六邀毛泽东相见,为何被拒?第七次前,毛泽东:老蒋在磨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