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卡特琳娜二世与两次俄土战争

第一次瓜分波兰之前,俄军入侵波兰激起波兰人民的反抗——抗击俄国与波土两国缔结的同盟。俄国与土耳其的矛盾涉及范围较广,除政治、外交和民族问题外,宗教问题也十分复杂。对于俄国而言,俄土战争最重要的目的是夺取黑海出海口,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两次俄土战争最终获取黑海出海口,俄国的势力深入黑海地区。

(一)第一次俄土战争

1768年6月,乌克兰哥萨克进入土耳其境内捉拿巴尔党人,焚烧巴尔塔城。土耳其苏丹对俄国侵犯边境的行为进行抗议,重提1711年《普鲁特条约》中不得在波兰驻军的约定,要求俄军撤出波兰,俄国拒绝之后,1768年10月6日,土耳其向俄国宣战。俄土战争正式爆发,

此次俄土战争亦称第五次俄土战争,战争开始后,叶卡特琳娜二世派兵奔赴战场,此次战争在三个战场上同时进行,即西南部的多瑙河战场、南方的克里木战场和东南部的高加索战场,其中,多瑙河战争是主战场。多瑙河战场由俄军统帅彼得·鲁缅采夫将军统辖,彼得·鲁缅采夫与戈利岑为多瑙河战场的主将,戈利岑率军与20万名土耳其士兵于霍京作战,先前节节溃败,后期因土耳其驻军补给不足,俄军占领霍京;鲁缅采夫则率军向雅西展开进攻,10月初占领该城,此后俄军相继攻占亚速夫和塔甘罗格等地,着手建造舰队。1770年,俄军开始进攻克里木地区,在切什梅海战中击溃土耳其舰队,获得爱琴海的制海权,封锁达达尼尔海峡。1770年9月,俄军攻占宾杰里要塞,此后相继夺取伊兹梅尔、基利亚、布拉伊洛夫和阿克尔等城市;1771年3月,鲁缅采夫在戈利岑的配合下封锁图尔恰和伊萨克恰要塞;6月,俄军攻克彼列科普、叶夫帕托里亚和刻赤等地区。

就高加索战场而言,俄军击溃土耳其军队后占领卡巴尔达、奥塞梯和达吉斯坦等地,进驻格鲁吉亚。除陆上战场外,叶卡特琳娜二世还派遣奥尔洛夫率波罗的海舰队由喀琅施塔得出发,经由大西洋沿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地中海,试图南北夹击占领君士坦丁堡,却被当地驻军击溃,惨败回国。虽然他们进攻君士坦丁堡失败,但配合多瑙河战场俄军,成功牵制了土军。俄军的胜利令奥地利和普鲁士十分不安,1771年7月,奥地利欲与土耳其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俄军以波兰领土为饵,奥地利放弃签订同盟条约。为孤立土耳其,1772年,俄国同克里木汗国缔结同盟条约,条约规定,克里木汗国脱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俄国附属国。1773年,俄土两国战事主要集中于巴尔干地区。6月,鲁缅采夫越过多瑙河包围锡利斯特拉要塞;9月,俄军进攻瓦尔纳和舒姆拉,但并未占领该城市。1774年6月,鲁缅采夫率军强渡多瑙河,俄军于科兹卢贾击溃土军,鲁缅采夫军队封锁舒姆拉、鲁什丘克和锡利斯特拉诸要塞,其先锋部队越过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军队接连失利,在外交上孤立无援,被迫求和,加上1773年9月俄国爆发普加乔夫起义,部分军队回国镇压农民起义,双方于1774年签订《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由序言、29项条款和一些秘密附件组成,具体内容如下:一是俄国占领亚速夫、克里木半岛的刻赤、叶尼卡尔、第聂伯河河口的金步恩,以及第聂伯河和布格河间的草原地带,黑海东岸的大小卡巴尔特等地,俄国获得数个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二是克里木汗国脱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俄国附属国,为俄国吞并克里木汗国奠定基础;三是俄土双方承认克里木汗国境内所有鞑靼民族,即克里木鞑靼人、布扎特鞑靼人、库班鞑靼人为自由的、不依赖任何国家的民族;四是俄国获得最惠国待遇,商船可在黑海自由航行,且可出入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俄国商人可在土耳其境内自由通商,俄国商船可在土耳其所有码头、港湾(包括君士坦丁堡在内的一切港口)停靠;五是俄军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归还土耳其,但土耳其应保障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维系东正教教徒的合法地位,土耳其实行大赦;五是土耳其苏丹必须改善国内基督教徒的处境,东正教信徒可在君士坦丁堡建立教堂,但其归属于俄国,俄国可干预土耳其内政;六是俄方赔偿250万卢布。

《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为俄土关系史上最重要的条约之一,该和约签订后,俄国获得梦寐以求的出海口,其势力渗入黑海,为俄国进一步向巴尔干半岛和近东地区扩张奠定了基础;该和约还是俄土关系的转折点,俄土两国的平等关系被取缔,在两国关系中俄国处于优势地位;该和约还增强了俄国在东欧的影响力,为俄国干涉土耳其事务、争夺黑海霸权和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次俄土战争

1768~1774年俄土战争结束后,俄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叶卡特琳娜二世尝试与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共同瓜分土耳其。1780年,叶卡特琳娜二世和约瑟夫二世于莫吉廖夫进行会晤,缔结防御同盟。178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提出瓜分土耳其的希腊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俄国兼并奥恰科夫、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大部分土地,克里木半岛,以及爱琴海上的部分岛屿;在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领土上建立达基亚王国,恢复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希腊帝国,该帝国统辖色雷斯、马其顿、保加利亚和希腊地区,由叶卡特琳娜之孙继任希腊帝国国王;奥地利兼并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达尔马提亚等地;法国获取土耳其包括埃及在内的非洲部分土地。因约瑟夫二世还想割让德涅斯特河的霍丁要塞,以及小瓦拉几亚至威尼斯共和国的广大地区,双方争执不下,希腊计划最终流产。

希腊计划流产后,叶卡特琳娜二世决定彻底吞并克里木汗国,结束数个世纪鞑靼人对俄国边境的滋扰,彻底打通黑海出海口。1776年,俄军进入克里木半岛,1777年3月,将亲俄的王公沙金·格莱推上汗位,俄军常驻克里木半岛。俄军入驻克里木半岛后肆意干涉克里木汗国内政,镇压鞑靼人反抗,1779年,俄土两国签订协定,土耳其苏丹承认俄国对克里木汗国的统治权。1783年,俄国废除沙金·格莱,宣布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俄国在克里木半岛、黑海北岸和库班地区成立新罗斯斯克边疆区,波将金为首任总督。波将金在新罗斯斯克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建立赫尔松、尼古拉耶夫、叶卡特琳诺斯拉夫和塞瓦斯托波尔等城市,塞瓦斯托波尔和尼古拉耶夫成为俄国重要的海军基地。

俄国吞并克里木汗国后,又向土耳其提出兼并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和格鲁吉亚等地区的要求。《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虽规定俄军应将比萨拉比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等地归还土耳其,但俄国大使可干涉两公国内政,俄国俨然成为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公国的保护国,肆意干涉其内政。《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对格鲁吉亚的规定如下:俄军撤出格鲁吉亚和明格利亚,但俄国政府提出上述地区应归属其原有人,1783年,俄国同格鲁吉亚签订保护条约,土耳其政府拒绝承认。土耳其政府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军撤出克里木半岛和格鲁吉亚。1787年8月,土耳其向俄国宣战,第二次俄土战争正式爆发,此次战争亦称第六次俄土战争。土耳其问题引起欧洲国家的关注,英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维系欧洲大陆的均势试图削弱俄国,普鲁士则希望俄国陷入俄土战争,试图在瓜分波兰过程中获取更多利益,暗中支持土耳其。奥地利则支持俄国,双方缔结同盟与土耳其作战,1788年2月,奥地利正式向土耳其宣战。

战争开始后,俄土双方投入总兵力数量达20万人,主要战役包括金布恩战役、奥恰科夫战役和伊兹梅尔战役。金布恩战役爆发于1787年9月,土耳其舰队向停泊在金布恩附近的俄国舰队发起进攻,9月末,土耳其军队企图在金布恩登陆,但被俄军阻拦,最终登陆未遂。1787年12月,土耳其军队再次发动进攻,攻击金布恩。奥地利对土耳其宣战之后,俄国黑海舰队试图攻克奥恰科夫。1788年6月,俄军将领波将金亲率5万人渡过布拉格河,从水陆两路进攻奥恰科夫;6月,双方进行3次海战,土军损失惨重。7月14日,双方舰队于费多尼西岛进行海战,俄军又获得胜利。1788年12月,俄军分六路强攻奥恰科夫,最终占领该要塞。

1789年,土耳其在多瑙河下游集结十五万大军,试图北上歼灭俄军主力,6月,土耳其军队大举北上,进攻福克沙尼。俄奥联军强渡普特纳河,进攻福克沙尼,此次战役中土耳其军队死伤数量为俄国军队的4~5倍,战争结束后,俄军返回驻地。9月,土耳其主力再次进攻福克沙尼,俄奥联军渡过雷姆纳河,双方激战12个小时,土军惨败,俄军攻占宾杰拉,夺取阿克尔曼,控制整个摩尔多瓦公国。1790年9月爆发的伊兹梅尔战役是此次俄土战争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伊兹梅尔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攻克该要塞可控制多瑙河下游,为解除后顾之忧,俄军打算进攻伊兹梅尔。1790年10月中旬,俄军向伊兹梅尔开进;12月,攻克伊兹梅尔。奥地利军队于1789年相继攻克贝尔格莱德、塞门德利亚等地。俄军的胜利令英国和普鲁士深感不安,奥地利国王约瑟夫二世逝世后,其弟奥列奥波特二世继位,在英国的干预下,奥土两国签订《西斯托夫和约》,俄国担心在外交上处于被动地位,决定同土耳其进行谈判,双方于1792年1月9日签订《雅西条约》。

《雅西条约》重新确定1774年的《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吞并克里木汗国,土耳其将布格河南部与德涅斯特河间的黑海北岸地区,以及奥恰科夫要塞割让给俄国,俄土边界推进至德涅斯特河;俄国将摩尔多瓦公国归还土耳其,对于摩尔多瓦公国,土耳其必须恪守《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土耳其政府放弃对格鲁吉亚的要求,保证不对其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并保证俄国在阿尔及尔、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的商业利益不受侵犯。叶卡特琳娜二世发动的第二次俄土战争并未实现其希腊计划的目标,亦未兼并比萨拉比亚,但库班河至德涅斯特河间的黑海北岸地区全部划入俄国版图,为俄国入侵巴尔干地区奠定基础。至此,俄国扩大了在南方的出海口,巩固了在黑海地区的势力,取代土耳其逐步成为黑海地区的霸主。

1788~1792年俄土战争爆发后,俄国与英国、普鲁士和荷兰的关系开始恶化,早期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和海上的霸权,曾纵容俄国在近东扩张,但18世纪末,英国在近东的经济地位逐渐强化,需要打开土耳其通往印度殖民地的商路,开始遏制俄国在近东地区的扩张。1788年8月15日,英国与普鲁士和荷兰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其目的是遏制俄国在近东地区的扩张,还怂恿瑞典从北方进攻俄国。

第二次俄土战争和第一次瓜分波兰引起瑞典的强烈不满,1772年,古斯塔夫三世通过政变成为瑞典国王,登基后加强王权和整顿军队,叶卡特琳娜二世为保障后方安宁遂与丹麦缔结同盟抗击瑞典的提议。为避免两线作战,叶卡特琳娜二世向古斯塔夫三世提出俄国兼并芬兰,将挪威划给瑞典,但瑞方拒绝俄国的提议,企图收复彼得一世夺取的瑞典领土。在英国和普鲁士的支持下,古斯塔夫三世在第二次俄土战争之际向俄国宣战,俄瑞战争爆发。

1788年6月,瑞典军队分两路进攻俄国,陆军从芬兰入侵俄国,包围弗里德里希斯哈姆和尼什塔特要塞,海军从芬兰湾进攻圣彼得堡,并向俄国发出照会且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归还《尼什塔特和约》和《阿波条约》俄国占领的瑞典领土;二是在瑞典的调停下,俄土两国签订和约,将克里木汗国归还土耳其;三是如果土耳其苏丹要求,则立即废除《库楚克—凯纳尔吉和约》,恢复俄土两国1768年的边境。战争开始后不久,瑞军就接连溃败,被迫回国。丹麦也向瑞典宣战,但迫于英国和普鲁士的压力,其在俄瑞战争中保持中立。1789年,俄军在斯文斯克松德击溃瑞典海军,此后双方互有胜负。1790年3月,俄瑞两国开始和谈,瑞典要求俄国放弃《阿波条约》俄国占领的领土,俄国政府拒绝其要求,调集军队攻击瑞军。因瑞军在前线多次失利,双方最终签订《维列尔和约》,该和约规定,俄瑞两国恢复战前状态。

叶卡特琳娜二世时期,俄国外交成就显著,就北部边境而言,俄国击溃瑞典以保证北部边境的稳定,俄国在《尼什塔特和约》和《阿波条约》中获得的领土得以稳固;就西部边境而言,俄国联合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俄国吞并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俄国的西部边境延伸至涅曼河和布格河,与普鲁士和奥地利接壤;就南部边境而言,俄国发动两次俄土战争,最终兼并克里木汗国,占领整个黑海北部地区,除获得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外,也为其以后入侵巴尔干地区奠定了基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罗斯帝国vs奥斯曼帝国,百年冤家十战之仇
血与泪的交锋,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
煮酒论史|土耳其是沙俄扩张牺牲品,聊聊九次俄土战争
《世界军事战争史-179》克里木战争
在近代的241年中,沙俄为啥不惜一切代价与土耳其大打出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