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奏折与圣旨的较量,看宇文泰如何独霸关中

南北朝地图

引题:

北魏末年,关西大都督贺拔岳被杀,北魏孝武帝元修立即派人来收编残余部队;而贺拔岳的部下却拥立宇文泰接管了关陇的基业!宇文泰和孝武帝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北魏被撕裂为东魏、西魏,孝武帝本人也被宇文泰毒死!

那么,二十七岁的宇文泰是如何一步一步掌握大权、独霸关中,最终成就大业的?让我们从宇文泰的奏折和孝武帝的诏书入手,分析宇文泰是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争取政治名分的优势。


~~1背景~~

北魏末年,尔朱荣被杀之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尔朱家族分崩离析了;高欢乘机背叛尔朱氏,开创了自己的大业。高欢取代尔朱家族成为北魏的权臣,拥立孝武帝元修为皇帝。

但是孝武帝元修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他自登基之后就纠集各种力量,积攒力量要夺回自己的权威。参见之前的文章:

当初贺拔岳和侯莫陈悦辅佐尔朱天光平定关陇起义军,尔朱氏灭亡后,侯莫陈悦霸占了陇西地区,而贺拔岳率领武川集团占领着关中和陇东广大地区。

贺拔岳集团同时被孝武帝元修和高欢盯上了:

  • 孝武帝极力拉拢贺拔岳,希望贺拔岳加入自己阵营,增强自己跟高欢对抗的资本;

  • 高欢当时有着绝对的实力,他对关中地区垂涎三尺,想把贺拔岳集团收入囊中。


高欢着手去争夺关中地区,但是他被洛阳的孝武帝掣肘,因而不能采取大规模的军事手段,只好通过外交方式来解决。(参见之前的文章:

公元534年初,侯莫陈悦在高欢的唆使下,利用跟贺拔岳会面的机会,设下埋伏杀死乐贺拔岳!当时没有人能料想到,关西大都督贺拔岳会这么轻而易举的让人杀死,但是孝武帝和高欢等各方势力谁都没有手软,第一时间派人来收编贺拔岳余部、争夺关中的控制权!

  • 高欢派出亲信大将侯景,以丞相府的名义来收编贺拔岳余部;

  • 孝武帝元修派卫将军元毗带着诏书,去接管贺拔岳余部,要把整个军队调回洛阳、拱卫京城。

面对高欢丞相府和孝武帝的命令,以及侯莫陈悦的虎视眈眈,这三方压力之下,贺拔岳余部谁也不信任,武川镇出身的这些豪杰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团结,他们拥立宇文泰(同样出自武川镇)为主公、全面接管了贺拔岳的基业。


~~✿2宇文泰的战略✿~~

二十七岁的宇文泰成为了武川集团的核心领导人物,那么各方火力就全部集中到了宇文泰这里。

经过周密的分析和谋划,宇文泰针对各方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 高欢集团势力最为强大,其实恰恰最容易应付。

高欢虽然实力最雄厚,但是内部矛盾、派系也最复杂,此外高欢主要应对的是洛阳孝武帝集团,因此并不能武力干涉关中事务。宇文泰轻易地打发走了侯景,对高欢置之不理。

  • 孝武帝元修在政治上具有最高的名分,但是实力不强大;宇文泰采取了逶迤周旋的策略。

孝武帝元修命令宇文泰率军回援洛阳,而整个武川集团都不愿意离开关中;但是宇文泰绝不能跟孝武帝撕破脸,他还需要从孝武帝那里取得更大的政治支持,斗而不破,程度的拿捏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与孝武帝打交道才是最难的。

  • 至于侯莫陈悦集团,这是武川人的死敌,宇文泰必须高挑“为贺拔岳复仇”的大旗,才能凝聚人心、号令群雄!


~~✿3奏折与诏书的较量✿~~

战略目标确立以后,宇文泰上疏孝武帝:

太祖表于魏帝曰:"臣前以故关西大都督臣岳竭诚奉国,横罹非命,三军丧气,朝野痛惜。都督寇洛等,衔冤茹戚,志雪仇耻。以臣昔同幕府,苦赐要结。臣便以今月十四日,轻来赴军。当发之时,已有别表。既为众情所逼,权掌兵事。诏召岳军入京,此乃为国良策。但高欢之众,已至河东,侯莫陈悦犹在水洛。况此军士多是关西之人,皆恋乡邑,不愿东下。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臣殒身王事,诚所甘心。恐败国殄人,所损更大。乞少停缓,更思后图,徐事诱导,渐就东引。"--《周书·文帝纪》

宇文泰给孝武帝的奏疏,诚恳地汇报了两方面的原因,总结起来就是“身不由己”四个字。

第一,宇文泰解释自己接管贺拔岳集团的原因,自己“身不由己”。

宇文泰接手贺拔岳的事业,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贺拔岳从名分上来讲,是朝廷的关西大都督,掌管关陇地区大权,他被杀后,接任者必须经过孝武帝的任命。

宇文泰私自接管贺拔岳余部,就是乱了朝廷的制度,孝武帝是可以兴师问罪的。想要得到孝武帝的政治支持,宇文泰就必须给自己的“僭越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

  • 贺拔岳被杀之后,他的手下军队“衔冤茹戚,志雪仇耻”,这是非常之时,必须有人及时统帅安抚;

  • 然而为什么是宇文泰统帅大军呢?宇文泰解释自己曾经在贺拔岳的“幕府”;

  • 宇文泰进一步说明自己是被“众情所逼”、而且是“权掌兵事”。

第二,宇文泰解释不能率兵去洛阳的原因,也是“身不由己”。

关于拒绝孝武帝的征召,宇文泰的回答是非常高明的。他首先肯定了孝武帝的征召是“为国良策”。然后话锋一转,陈述了三条不能带兵去洛阳的理由。

  • 高欢的大军已经集结到了河东,就等着关陇大军东来;

  • 侯莫陈悦大军在水洛城,就在关陇大后方,随时可以从后面袭击;

  • 手下的士兵大多是关西人,依恋乡土,不愿意去洛阳。

紧接着宇文泰假设自己强制带兵向东去,那就是高欢在前面邀击、侯莫陈悦从后面追袭,大军一下子就会土崩瓦解!宇文泰称自己不怕死,为国捐躯也是心甘情愿,但是如果耽搁了国家大事,那就罪过太大了!

即使这样,最后宇文泰仍然承诺,只是暂缓来洛阳,慢慢劝说士兵们,将来还是要奉诏来洛阳的。

宇文泰奏疏中,反复陈述自己身不由己,一切都是客观大局决定的!总之,绝不听皇帝的,但一定要让皇帝感觉到被尊重、被认可!


看过宇文泰的奏疏,孝武帝把宇文泰的小心思看得明明白白;但是孝武帝要应对的是高欢,对宇文泰也只能采取“斗而不破、极力挤压”的原则。

孝武帝绝对不会完全接受宇文泰奏疏里说的,他又给宇文泰下了一道诏令:

魏帝诏太祖曰:"贺拔岳既殒,士众未有所归,卿可为大都督,即相统领。知欲渐就东下,良不可言。今亦征侯莫陈悦士马入京。若其不来,朕当亲自致罚。宜体此意,不过淹留。"--《周书·文帝纪》

孝武帝给宇文泰的回复也是两层意思:胡萝卜和大棒!

第一,孝武帝元修对宇文泰的身份予以认可,正是册封宇文泰为关西大都督,接替贺拔岳的职位。

册封宇文泰这件事,对于孝武帝来说,完全是“空头支票”,当时的各地军阀对北魏朝廷已经毫无敬畏之心,朝廷也根本没有能力去任免地方大员,因而孝武帝也就是“顺势而为”而已;

但是孝武帝的“空头支票”从宇文泰方面来说,那是赢得了政治名分,这一点正是宇文泰所渴望得到的,宇文泰用这个名分就可以驾驭手下的武川豪杰!

第二,宇文泰请求暂缓率兵来洛阳,孝武帝直接否决!

  • 驳斥了宇文泰所说的“侯莫陈悦占据陇西”理由,孝武帝称也下诏调侯莫陈悦来洛阳,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 如果侯莫陈悦不下陇来洛阳,那孝武帝将御驾亲征侯莫陈悦,这也是侧面对宇文泰的警告。


宇文泰和孝武帝经过这么一个来回,彼此也都达成了默契,“斗而不破、相互利用”。

宇文泰摸透了孝武帝的底牌之后,再次上疏孝武帝:

太祖又表曰:"侯莫陈悦违天逆理,酷害良臣,自以专戮罪重,不恭诏命,阻兵水洛,强梁秦陇。臣以大宥既班,忍抑私憾,频问悦及都督可朱浑元等归阙早晚,而悦并维絷使人,不听反报。观其指趣,势必异图。臣正为此,未敢自拔。兼顺众情,乞少停缓。"--《周书·文帝纪》

宇文泰顺着孝武帝的说法,再次解释自己不能应诏来洛阳,明确提出侯莫陈悦“维絷使人,不听反报。观其指趣,势必异图”,自己正是朝廷西边的屏障!

宇文泰在于孝武帝的交锋中,先取得了朝廷的正式册封,又名正言顺地拒绝了孝武帝的调令,于是他又上了第三封奏疏:

太祖乃表曰:"臣闻誓死酬恩,覆宗报主,人伦所急,赴蹈如归。自大都督臣岳殁后,臣频奉诏还阙,秣马戒途,志不俟旦。直以督将已下,咸称贺拔公视我如子,今仇恨未报,亦何面目以处世间。若得一雪冤酷,万死无恨!且悦外附强臣,内违朝旨。臣今上思逐恶之志,下遂节士之心,冀仗天威,为国除害。小违大顺,实在兹辰。克定之后,伏待斧钺。"--《周书·文帝纪》

宇文泰的第三封奏疏,分明就是“出师表”,而且占尽了政治名分和道义!宇文泰要率领大军西征侯莫陈悦,扫清后顾之忧。

  • 从道义上讲,宇文泰和手下士兵是报答贺拔岳的恩德;

  • 从朝廷层面,侯莫陈悦勾结权臣高欢,宇文泰西征就是为国锄奸、魏孝武帝解忧;

  • 宇文泰也“诚恳地”表示自己虽然有抗旨之嫌,但是从大的方面还是中心为国的,所谓“小违大顺”!


南北朝后期对峙图

~~✿4一统关陇✿~~

公元五三四年四月,宇文泰率军消灭了侯莫陈悦、平定了陇西,宇文泰威望上升,完全控制关陇地区,成为北魏的第二大军事集团。

从宇文泰至平凉接管贺拔岳余部,到平定侯莫陈悦、一统关陇,在时世机遇和宇文泰自身政治才能的夹持下,终于奠定了未来宏伟大业的基础。

  • 第一,武川集团在贺拔岳的带领下,在关中建立了基业,当贺拔岳死后,他们表现出了异常的团结,这是宇文泰能够成就大业的根本条件。

  • 第二,宇文泰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他利用武川集团从孝武帝那里取得了政治名分,又反过来用这样的政治名分来抚慰驾驭武川集团。

  • 第三,宇文泰巧妙利用高欢集团和孝武帝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大于高欢与宇文泰之间的矛盾、也大于孝武帝与宇文泰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宇文泰可以两边利用,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述关陇集团的形成过程
尔朱荣出局之后,北魏的分裂是必然
关陇长风 第十四集 七姓家奴
史上最强集团——关陇集团的兴衰起伏
宇文泰的政治智慧
从北周到隋唐,关陇集团为何能成为皇帝的摇篮、最传奇的世家团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