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强集团——关陇集团的兴衰起伏

导言:

“关陇集团”这个概念,是陈寅恪先生半个多世纪前在其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提出的,借此阐释北周、隋、唐三代政权更迭的内部关系。

最初,清朝学者赵翼认为,北周、隋、唐三朝开国之祖都是因为出身“王气所的武川镇,从而具备了开创霸业的基本条件。

虽然这个说法充满了唯心主义论调,不过谈关陇集团,我们的确要从武川镇说起。

血腥政变中诞生的军事集团:

(一)自武川镇而起的故事:

相较于现在只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一个小县城,1500多前年的武川镇明显地位要超然的多。鲜卑部落首领拓跋硅立国北魏后,最终将首都定在了平城,这个地方距离当时雄踞草原的柔然人的根据地不是很远。

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政府在北部阴山一线(今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设立了六个军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以鲜卑贵族为军事统帅带领镇兵抗击柔然。

北魏六镇

然而随着柔然的衰落和孝文帝迁都洛阳,抓住机会迁居的鲜卑勋贵和汉人士族在洛阳过着奢靡的生活,而戍留在边镇的将兵却失去了原来的军事地位和政治特权,待遇一落千丈

“丰沛旧门,仍防边戍。自非得罪当世,莫肯与之为伍。征镇驱使,但为虞直侯白;一生推迁,不过军主;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镇者便为清途所隔。”

这种差距在迁都后的30年间越拉越大,不满的情绪也就越积越多。当六镇军户的生存状况已经恶劣到饿着肚子去跟柔然干仗的地步后,他们选择了在沉默中爆发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杀镇将起兵造反,其他五镇群起响应,掀起了整个北部边镇大动乱,即吹响北魏末日号角的六镇起义。

北魏末年变乱图

(二)从武川镇中出来的少年:

在义军南下的队伍中,有一个跟父亲从武川镇跑出来的少年,懵懂地随大流东奔西跑,力图找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谁都没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鲜卑化匈奴人,便是日后关陇集团的领军人物——宇文泰。

手下马仔少得可怜的宇文泰当然还不是那个天选之子,没资格登上北魏最高权力舞台大放光彩,只有眼巴巴围观老板尔朱荣意气风发的份。

尔朱荣作为秀容契胡酋帅,凭借颇厚的家底聚集了大部分北镇豪强酋首,趁着洛阳里灵太后鸩杀孝明帝时迅速南下,将包括太后在内的2千朝廷官员全部沉河,另立新主把持朝政,并派兵关陇收缴残余反抗武装,一系列操作干净利落。

北魏新一波的势力洗牌即将落下帷幕,宇文泰的境遇却更加悲惨了。战乱让他接二连三的失去了兄长和父亲,为了博前程,只能抄起刀跟着颇为赏识他的老乡贺拔岳去关陇地区平乱。

有趣的是,侯莫陈崇、李弼、赵贵、刘亮、王雄等日后关陇集团的中坚力量也都混在这支入关的千人军队中。当然,他们此时根本想象不到,自己接下来半辈子的带头大哥现在还站在贺拔岳身后做别将。

没过多久,尔朱荣被孝武帝砍死,以他为中心的军事集团也轰然崩塌。曾是尔朱荣手下的高欢接手了大部分的政治遗产,裹挟孝武帝发号施令。

而盘踞在关中、陇右一带的贺拔岳也将武川镇势力收拢到了一起,渐具雏形的关陇集团与高欢成东西对峙之势。结果贺拔岳被刺身亡,贺拔岳军团随时面临着被高欢一勺烩了的危机。

(三)由武川镇势力选出的领袖:

谈关陇集团要从武川镇说起,并不仅仅因为关陇集团的领军人物宇文泰出身武川镇这么简单,更要看清他身后拥趸着庞大的武川镇势力。

贺拔岳被杀,贺拔岳军团必须尽快选出新一任首领来带领他们抵抗高欢的威胁,最终宇文泰作为贺拔岳的心腹得诸将拥戴上位。

然而为什么是宇文泰?

宇文泰

谷川道雄指出,贺拔岳军团中位居枢要地位者多为武川镇出身,甚至当初跟随贺拔岳入关中者即多为武川镇出身者。

因此,他们所选择的继承者也非武川镇出身之人莫属。宇文泰既受贺拔岳信重,“事无巨细,皆委决焉”又手握险要之地夏州,居地利之便,显而易见的在这场无声的角逐中获得了胜利。

地盘已备,首领就位,这个自血与火中诞生的军事集团正式开始了它的宏图霸业。

崎岖艰难的崛起之路:

(一)立国之后的严峻形势:

宇文泰顺顺利利的接手贺拔岳军团时,高欢在东边却很糟心,因为皇帝跑了。

孝武帝不仅一路狂奔入关为宇文泰送去了他急缺的大义名分,还带去了几千禁卫军和一众皇室大臣。这下挟天子令诸侯的人调了个,对于在法理上不占优势的关陇集团来说实在是个好消息。

宇文泰打着孝武帝的旗号征讨高欢,得到了关陇河东河南土著势力和相当一部分关东士族的投效。可惜孝武帝有着诱杀尔朱荣的前科,不太安分,宇文泰和他处不来,只能杀了他,操纵文帝元宝炬以建立西魏。

不过,具备了国家形态的关陇集团面临的局势却并不明朗。

高欢虽然失去了孝武帝,但却很快另择新君建立了东魏,并占据着包括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大部分地区,将原北魏政治经济发展良好的地盘尽数囊括其中。

人口众多,高门云集,文化传统上的优势虽然比不得东晋正朔的南梁,却也比西魏政权好上太多,土鳖出身的关陇集团在争取东西夹缝中的各方豪族势力时胜算实在不可观。

(二)立足关中本位政策:

怎样才能扭转劣势呢?宇文泰决定走出一条具有关中特色的发展道路——关中本位政策。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指出:

“(宇文泰)以少数鲜卑化之六镇民族窜割关陇一隅之地,而欲与雄据山东之高欢及旧承江左之萧氏争霸,非别树一帜,以关中地域为本位,融冶胡汉为一体,以自别于洛阳、建邺或江陵文化势力之外,则无以坚其群众自信之心理。”

具体来说,就是主抓物质和文化两方面政策。

在此之前,我们要搞明白,这时宇文泰所领导的关陇集团,并不是武川镇军户的一枝独秀,它的人员构成十分庞杂。

关陇河南河东土著势力有着本土优势;追随魏帝入关的势力,尤其是关东士族,则具备绝佳的政治优势;跟着宇文泰的北镇势力只能在军权上稍占上风。

面对磨刀霍霍的东魏,必须强引外援,加强胡汉融合,抱团才能争取一线生机。

西魏各势力人物

1、首先,就是打碎外来户的乡土情结。

“改易西迁关陇汉人中之山东郡望为关内郡望,以断绝其乡土之思,并附会其家世与六镇有关,即李熙留家武川之例,以巩固其六镇团体之情感。”

简单来说,就是将外来士族的籍贯统统改成关内本土户口,并旁征博引给他们洗脑:你老家就在关陇地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的。

等上层阶级串好说辞后,便给普通军民也安排的明白:“诏以诸将之有功者继承鲜卑三十六大部落及九十九小部落之后,凡改胡姓诸将所统之兵卒亦从其主将之胡姓,迳取鲜卑部落之制以治军”。

不论你以前是哪个部落的,以后就牢记你是你长官的兵,跟他姓,干架也只闷头跟着他就行。部落氏的职业军队,便是府兵制的初旨。

而府兵制的附生产品,便是设八大柱国十二将军以统军: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除宇文泰和元欣外,其余六柱国各辖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各开两府共计二十四军。而以此架构起来的军事集团,便用内部通婚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三朝岳父”独孤信,就是将三个女儿分别许配给北周明帝宇文毓,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儿子李昞,以及宇文泰麾下大将杨忠之子、后来的隋文帝杨坚。

这种以姻亲网络捆绑出的利益共同体,在宇文泰死后摇摇欲坠的维持住了关陇集团内部斗而不破的局面。

西魏府兵制

2、而文化本位政策,主要是为了照顾汉人士族们的政治感情,缓解西魏在文化正统上的尴尬地位。

宇文泰仿《周礼》设六官,“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然而西魏后期,挺过了创业之初艰难险阻后,关陇集团内部的矛盾开始凸显。

宇文家族打破了平衡:

在宇文泰稳定西魏的局势时,东魏高氏家族在高欢死后以齐代魏,迅速进入了内斗消耗模式,南梁也陷入了10年侯景之乱的漩涡中自顾不暇。

而宇文泰所领导的关陇集团趁机内修政治,改革田制,对外鲸吞蚕食将国界扩出了关中,推进到了长江流域,吸纳大量人口,渐渐消弭了对北齐的劣势,获得了与之长期抗衡的资本。

而据前文可知,对外用兵仍以北镇将领为主力,这就使宇文泰的威信在不断的对外交战中逐步提升,北镇势力也呈扩张之势。

为巩固宇文家族在关陇集团内部的绝对地位,宇文泰需要培植嫡系势力来应对自己死后的危险局面。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

宇文泰临终时,虽然将“天下之事”交给了侄儿宇文护,然而在其之上仍有资历深厚的八柱国,“群公各图执政,莫相率服”。

面对这样的局面,宇文护利用宇文泰死前留下的亲信势力,废魏立周,拥护宇文觉登位,随即在关陇集团内部进行了一场血腥清洗。

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被杀,李昞、杨忠等人被排挤出最高权力圈。

而汉人士族豪强面对的情况则更加窘迫,宇文护延续了宇文泰晚年的鲜卑化政策,并且虽依周礼设六官制,然上层掌权者多为北镇鲜卑将领。

第一代关陇集团之所以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因其“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

然而宇文护却想将“关陇集团”变为“宇文集团”,使得集团内部的鲜卑与汉族,宇文嫡系与诸部别家,甚至宇文护和周帝之间都产生了严重的裂隙。

从内部裂开的口子,并没有因武帝宇文邕干掉宇文护这个罪魁祸首而自动愈合。

凭着第一代打下的坚实基础,北周顺利吞并北齐统一北方。然而宇文邕暴毙而亡后其子孙并没能继承先祖遗风,以强有力的手段来重新弥合关陇集团,内部向心力逐渐沦丧,最终被集团内部其他势力夺走了领导权。

隋文帝父子给予关陇集团致命一击:

(一)依靠关陇集团上位的隋文帝:

关陇集团新一代的掌权者就是隋文帝杨坚。

杨坚

虽然宇文护曾对关陇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血腥清洗,创业期的老臣几乎凋零殆尽,但其所属家族势力并未被连根拔起。

彼时尉迟迥起兵叛乱,声势浩大,李穆、于翼等元老大臣坐镇一方,杨坚是怎么在声望、地位、实力都打不了满分的情况下捡漏的?

前文有述,关陇集团排他性很强,一般进行内部联姻。杨坚的闺女就是这样嫁给了周宣帝,从而使杨坚以外戚身份成为了北周门阀新贵。

宣帝暴毙后,杨坚得以第一时间获得消息,依靠宣帝近佞矫诏掌权,并在杨慧、李德林、高颖等亲信的协助下迅速稳定了朝政,再以韦孝宽、梁睿等人带兵平乱,同时派人去给李穆、于翼等老臣“盛陈利害”。

于是,关陇集团各方元老拒绝了尉迟迥的招揽,纷纷选择支持杨坚。

《周书》的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他们坐视杨坚篡权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宴安宠禄”而“务随时之义”,简单来说就是不想当出头的椽子。

而在尉迟迥和杨坚中,之所以选择杨坚,纯粹是因为尉迟迥曾是宇文护的亲信,而家里亲戚都有被宇文护杀了的,相互之间有血仇,不想再坐看跟宇文护有关系的人登位掌权。就是这么简单。

因此赵翼曾感慨:“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二)关陇集团的存亡危机:

按陈寅恪先生在《金明馆丛稿二编》中的论述,关陇集团之所以能在频繁的政权鼎革中成为左右全国政治军事格局的重要力量,在于“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以“别创空前之世局”。

然而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凋零和灭陈之战后全国一统的和平局面的到来,关陇集团面对的局势异常尴尬。

一方面,宇文泰在组建关陇集团时,施行的关中本位政策给予了集团极强的地域性,但关陇地区与北齐和南陈相比,其在经济文化上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在先进地区文武分途的影响下,文武合一的关陇集团自然无法维系过久。

另一方面,杨坚父子也并不希望关陇集团继续以左右全国军政的力量成为凌视皇权的存在,必然会引入更为善于治国理政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来分其权柄。

据日本学者气贺泽保规的观点,杨坚在选儿媳时,废太子杨勇之妻为元氏皇族,然隋炀帝杨广却娶了南陈萧氏公主,打破了关陇集团的婚姻关系网。

杨广上位后为巩固权柄,更加重用山东和江南士族,并招纳汉人进入行政系统,排斥技能渐趋狭窄的关陇集团鲜卑勋贵。

这就不是宇文护当政时瓜分既得利益果实的集团内战那么简单了,而是赤裸裸的生存威胁。

杨坚父子在和关陇集团你来我往的斗争中,干掉了李浑、李敏、高颎、杨素、贺若弼、虞庆则、王世积、史万岁等一众关陇集团中坚力量,老牌勋贵被狠狠隔了一茬麦子,面临着要权还是要命的生死抉择,几乎已经被逼上了绝路。

因此,当隋炀帝晚年不小心玩脱了导致政权崩溃时,关陇贵族子弟要么投降叛军,要么为叛军大开方便之门,杨素之子杨玄感和李弼曾孙李密更是直接挽袖子造反。

即使隋炀帝最后逃到了小角落里窝着自我颓丧,和杨家有灭族之仇的宇文化及仍追过去砍了他的头。

关陇集团唐代存续之议:

李渊从表兄弟那里接过帝国皇位的下一棒后,有关于关陇集团是否存在的争议自陈寅恪先生提出这个观点后便一直存在。

李渊是关陇核心人物八柱国李虎之孙,独孤信的外孙,妻子窦氏的父亲出身关陇老牌勋贵,外祖父干脆就是宇文泰。满门先祖皆关陇,这是不争的事实。

李渊

按照陈寅恪先生所说,关陇解体是从武则天上位开始,因“其氏族本不在西魏以来此关陇集团之内,因欲消灭唐室之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辞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也”。

但是据黄永年先生在《文史探微》中所列唐高祖初年立功名单中得到的信息,“17人中确属文武合一的关陇集团核心人物只有3人”而武德朝宰相名单中,12人里确系关陇出身者有7人,但这个过半优势仍是在算上属性不明的李世民和李元吉后。

而等到太宗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关陇上榜者只有5人。此结果足以证明唐立国后不再实行关中本位政策,不能以唐初高层仍有关陇之人而判定关陇集团仍然存在。

因此,黄永年先生认为,关陇应该是在隋初开始解体,入唐之后消亡不存。


参考文献:

1、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2、 赵翼. 廿二史札记

3、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4、 韩昇. 论隋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对隋亡的影响

5、 黄永年.文史探微——黄永年自選集

7、 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

6、气贺泽保规.《绚烂的世界帝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答:关陇集团怎样一手制造了北周、隋、唐的兴亡|文史宴
关陇门阀衰亡史
武川奇迹:十位帝王的老家
“关陇集团”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它存在了多久?
从北周到隋唐,关陇集团为何能成为皇帝的摇篮、最传奇的世家团体?
关陇门阀有多牛?谁离开根据地长安,它的皇帝就别干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