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9-1957」支撑计划运转的财政体系

上一期讲为了国家迅速强大,选择了与重工业发展优先配套的计划经济体制。本章讲述什么样的财政体系,才能支持计划经济的顺畅运行。(共4316字,阅读需要12分钟)

财政管理思想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改革开放前,财政管理体制一直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统一领导,指中央通过统一财政政策、收支计划、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将全国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地方不得自行其事。

分级管理,指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给各方一定的财权,以调动其积极性。我国在1952、1954、1958、1971年,数次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下放财权,但未达到预期目的。

高度集中

财政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是通过行政命令、计划指标配置社会资源,财政为国家筹集运用资金,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预算管理体制。

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

放权,一大批企事业单位下放地方;

集权,一大批企事业单位上收中央。

建国后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频繁上收下划,本质是财政权力的调整。

在预算外资金安排上,将一部分财政性资金由地方自收自支,满足某些需要,但比例不大。

税收管理体制。

在税收立法权、解释权集中于中央,地区只能制定某些具体执行办法。

税目、税率调整权,以中央为主,中央是税收管理的主导者。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财政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概括就是:利润全上交,亏损国家补,投资国家拨,福利按工资比例提。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

基本建设支出居财政支出首位,财政成为最重要的社会投资主体。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有多次改革尝试:

1954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隶属财政部,专门办理基本建设拨款。

1958年试行投资包干体制。在年度确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度基础上,将基本建设投资交由建设部门和单位统一掌握,自行安排、包干使用。

工程竣工之后投资如有结余,仍留给建设部门和单位另行使用。同年,建设银行被撤销。

1962年恢复建设银行;

1970年建设银行并入中国人民银行;

1972年,恢复建设银行建制。

这一时期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没有突破财政按国民经济计划无偿拨付基建投资模式,建设银行几经沉浮,只是专门办理财政基建拨款部门。

该体制的弱点是:基本建设投资责、权、利脱节,缺乏约束机制。

基建投资项目由计划部门审批、立项,列入国民经济计划

财政部门按国民经济计划编制国家预算,安排基本建设支出,将资金拨付给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根据审批的基建计划,为建设单位提供资金,并监督资金使用。

建设项目成功,皆大欢喜;一旦失败,计划、财政、建设银行很难单独承担责任。

权力和责任必须是一致的,做多大事承担多少责任。

当时,看似每个部门责任都很大,实质上每个部门都不用承担后果,大家对出现不好的结果自然有无数托词。

因而,争项目、争投资、基本建设规模失控,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顽症。

非税为主

财政收入体制

传统体制下,为了集中财力推动工业化建设,只能降低消费、减少支出,大量进行积累:

1.农副产品的低价统购和低价统销,价差利润转移给城镇工商业部门和城镇居民。

20世纪50年代,我国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城镇职工低工资制度,这种制度,为国家财政集中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可能。

在统购统销制度下,农民按规定的价格将剩余农副产品卖给国家,统一供应给城镇工商业部门、城镇居民。

低价的农副产品,不仅降低了工业的原材料投入、商业营业成本,也降低了工商业的劳动投入成本。

国家统一掌管国有企事业单位,通过压低工资降低劳务成本。在低成本的基础上,工商业、农业获得的利润,通过财政统收,集中到国家手中,形成了超常水平的财政收入。

中国财政凭借着这样一种特殊的收入机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长时间保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通过农副产品低价这一形式,20多年间农民承担了“价格暗税”。城市职工收入26年(1952—1978),平均工资只增加了170元,农民收入到1978年也只有130多元。

2.企业创造的利润基本都上缴国家财政。

压低农副产品和工资,企业获得高利润基本都上缴国家财政,自主支配财力有限。

1950—1978年,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虽多次调整,但财政收入的主要机制基本未变。

“一五”时期,工业企业在完成计划指标后,可以分别从计划利润、超计划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企业奖励基金。

1954年开始,超计划利润40%留给企业主管部门,主要用于发展生产,一部分用于职工福利。

整个“一五”时期,共提取企业奖励基金和超计划利润留成21.4亿元,占同期企业收入的3.75%。

1958年“大跃进”时期,以“一五”时期拨付的四项费用,加上企业奖励基金和40%的超计划利润为基数,国家核定各工业部门的利润分成比例,再由企业主管部门按具体情况核定企业留成比例。

1963—1965年调整时期,恢复一度取消的企业奖励基金制度。

1968年以后,取消企业奖励基金制度,统并为职工福利基金。企业奖励基金制度的废除,使企业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国家。

1978年恢复企业基金制度。规定企业完成国家各项指标后,可以按工资总额的5%提取企业基金。

主管部门或企业还可以从超计划利润中再提取一定比例企业基金,并恢复了职工奖金制度。

3.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亦由财政集中。

在经济性质上,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消耗的价值补偿,应留给企业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

建国初,大批国有企业新建投产,还未进入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时期,固定资产折旧,投入国家经济建设,有一定合理性。

但后来大量国有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改造力量不足,生产经营陷入困难,留下了隐患。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改变。

4.国有、集体经济税收收入居次要地位。

在1950—1978年的财政收入机制中,税收地位、作用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出现“非税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公有制内部分配不需要税收。

1958年在部分城市搞“利税合一”试点,试图取消税收,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但“非税论”的影响根深蒂固,加之极“左”思潮冲击,税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功能被贬低、甚至否定。

1973年的税制改革,以合并税种,简化税制为重点,只剩工商税、工商所得税等为数不多的税种。

1956—1978年期间,企业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52.45%,而税收收入占46%。

当然,税收在财政收入机制中的地位,也与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密切相关。

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政府职能的附属物,企业纯收入是以利润形式上缴财政,还是以税收形式上缴财政,都无关紧要。当时,也不存在发挥税收功能优势客观经济条件。

事无巨细

财政支出体制

在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财政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企业部门财务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成为国家财政的基层环节,包括生产、投资,乃至职工消费。

1.国家财政代替企业成为社会投资主体。

传统财政理论认为,社会主义财政是生产建设型财政,是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构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本建设拨款,居财政支出首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30%-40%。

高额基建拨款支出,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甚至有的年份先确定基建盘子,再安排其他支出。

各单位基建拨款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速度。因此普遍存在“投资饥饿症”,基本建设规模膨胀,成为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经济发展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

除基本建设拨款外,国家财政还承担为国有企业供应流动资金的任务。流动资金分为定额、非定额流动资金。

定额流动资金为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非定额流动资金是企业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要。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主要由财政无偿拨付。非定额流动资金几经变革,主要由银行供应。

2.财政支出负担沉重。

在传统财政支出运行机制中,除承担国防、外交、行政经费等支出外,还包揽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负担沉重。

新中国成立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国家财政筹集资金,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系。这些社会事业主要由国家举办,财政负荷沉重。

国家财政实际上承担国有企业职工“从摇篮到坟墓”社会保障。住房、医疗、离退休金等由企业支付,与财政拨款无异。

这种社会保障,随着人口增加,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扩张,财政负担日益加重。

3.在传统体制下我国财政运行机制评述。

推动计划经济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建国到1978年,尽管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挫折,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管理体制,仍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迅速医治战争创伤,稳定金融物价。

建国后面对长达12年的恶性通货膨胀、民族工业奄奄一息、工人大量失业,部队仍在扫清残敌、开支浩大,新生的国家政权还不巩固。

统一财政,在很短的时间,国家经济秩序好转。

凭借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运行机制,为国家筹集资金,投资、兴建、改造大批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

并配合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利用工农业“剪刀差”,大而宽的财政支出机制,高度集中的管理机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1950-1978年,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累计达5621.56亿元,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发展,为新中国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条件。

4.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运行机制的适用性

高度集中的财政运行机制,在大规模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但随着经济关系日趋复杂,弊病逐渐显露。

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政运行机制,使权力过分集中,政府职能过度膨胀,压抑了各地区、各部门及各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

以低价收购农副产品、低工资为基础的财政机制,使国家财政几乎集中了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所有纯收入。

大而宽的财政支出机制,并包办了各项社会事业,难以适应经济事务的丰富性、多样性,不利于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效益。

忽视物质利益原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1957—1977年的20多年间,城镇职工工资基本没有提高,农民收入徘徊不前,1978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33.57元,农村贫困人口达2.5亿人。

国家利用以低价收购农副产品和低工资制,积累资金,进行大规模投资。

1970年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社会总产值的60%(而1950年这一指标为27.9%)。“重经济建设、轻人民生活”,使人民生活整体贫困。

在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新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为了长远利益,在一定时期内,做出一些牺牲可以理解。但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就会对人们生活造成伤害,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初衷。

财政运行缺乏规范化。30年间中国财政运行体制变动频繁,地方收支指标、分成比例、包干数额都由中央审核一年一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当然,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曾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非常困难的。

财政调整、变革,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

预告: 财政调整为计划插上飞翔的翅膀。但计划经济行政命令的特点,要求必须对国内所有制进行调整。下期看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8-1981】改革大潮汹涌---从财政理解当时发展(6.6)
新形势下农业工程咨询的作用与建议
「1949-1957」历史必然,计划经济的选择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2016〕504号)
发挥财政监督职能 建立公共财政框架
什么是分灶吃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