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褒制东汉礼仪失败

曹褒,字叔通,东汉前期鲁国薛城人。曹褒的父亲叫曹充,精通《庆氏礼》,在光武帝时期官拜博士。光武帝这人文武全才,为人相当真实,对礼仪制度不太感冒,曹充虽然也跟着皇帝封禅泰山,也参与了七郊、三雍、大射、养老等礼仪的制定,但光武帝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固定下来。
光武帝死后,汉明帝即位。曹充认为时机已到,他上书汉明帝:“汉再受命,仍有封禅之事,而礼乐崩阙,不可为后嗣法。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大汉当自制礼,以示百世。”汉明帝也是一个注重实务的人,对礼仪之事不太理解,他说:“制礼乐云何?”曹充显然没有料到汉明帝对礼仪之事如此无知,他说:“《河图括地象》曰:‘有汉世礼乐文雅出。’《尚书璇机钤》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两汉时期统治中国的儒家经典,曹充引用了《洛书》和《尚书》,这具有无可置疑的说服力。汉明帝下诏:“今且改太乐官曰太予乐,歌诗曲操,以俟君子。”实际上汉明帝并没有理解制定礼乐在社会教育方面的意义,他提升了曹充的官职,但没有开始行动。曹充也只能教授章句传播庆氏学了。
曹褒虽然年少,但很有理想,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他对西汉初年叔孙通制定礼仪的事非常羡慕,找来各种关于礼仪的书籍,反复研读,废寝忘食,不断想象礼仪的场景和在人们心中可能产生的印象。
曹褒以其高尚的品行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圉县县令。曹褒开始实践他的理论,“以礼理人,以德化俗。”但东汉是充满狭义精神的时代,官员们力求刚正威猛,不愿意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教育。此时别的地方跑来五个偷东西的贼,被圉县县吏抓获。曹褒的顶头上司陈留太守马严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尤其看不起小偷小摸,他给曹褒传来口信,让曹褒杀掉这五个小偷。曹褒说:“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皋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今承旨而杀之,是逆天心,顺府意也,其罚重矣。如得全此人命而身坐之,吾所愿也。”曹褒没有判处五个小偷死刑,马严以为官懦弱为名免去了曹褒的职务。
此时是汉章帝当政,他和汉明帝、光武帝不一样,他认为要统治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仅靠皇帝的敬业精神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法律和文化的力量。汉章帝把曹褒任命为博士,自己抛砖引玉,下诏准备制定礼乐。曹褒上书:“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甚于言语。宜定文制,著成汉礼,丕显祖宗盛德之美。”可是官员们并没有这样的认识,负责礼制的太常认为这是“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
汉章帝知道想移风易俗不容易,第二年他再次下诏,要求制定礼乐,明确宣布“有知其说者,各尽所能。”曹褒面对诏书,喟然叹息,说:“昔奚斯颂鲁,考甫咏殷。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他再次上书皇帝,详细陈述了制定礼乐的具体方法。汉章帝把曹褒提拔为侍中,让他跟随皇帝左右,然后把他的奏章下发给三公,同时找玄武司马班固咨询此事。班固是历史学家,《汉书》的主要部分都是他写的,他对礼乐之事很有理解,但班固做事谨慎,不愿意伤人,他建议汉章帝找众人商量。什么事可以商量?什么事不可商量?符合社会文化、符合统治策略,人们心里有这个件事,当然可以和众人商量,但是如果这件事和统治文化不符合,人们心里一点概念都没有,那还商量什么啊?汉章帝从实践中知道了这个道理,他说:“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会礼之家,名为聚讼,互生疑异,笔不得下。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
章和元年正月,在汉章帝看来这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候,他在嘉德门召见曹褒,班固呈上叔孙通所作的《汉仪》十二篇,汉章帝亲手把它交给曹褒,说:“此制散略,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使可蔟行。于南宫、东观尽心集作。”曹褒大受鼓舞,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一方面依据旧典,一方面用五经加以扩充,从天子到庶人,婚丧嫁娶祭祀郊雍的礼仪全部写好了,一共一百五十篇。汉章帝非常高兴,知道大家七嘴八舌说不出正经事来,他也不征求大家的意见,直接就采纳了。
就在曹褒的一百五十篇《汉礼》准备实行的时候,汉章帝死了。
汉和帝即位,窦太后执政,对礼仪制度根本不懂,更不用说力排众议了。后来朝中官员控告曹褒“擅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汉和帝虽然没有治罪曹褒,但曹褒的《汉礼》没有得到实行。
此时曹褒继续完善他的《汉礼》,他撰写了章句,对《汉礼》进行解释。曹褒心中惆怅,闲来无事到营舍中游荡,看见有很多棺材没有埋葬,一问才知道这是些没有儿女的人,有的还是光武帝建武年间的呢。曹褒怆然泪下,他自己出钱买下空地,把他们埋葬了,在祭坛上曹褒焚香祷告,他预感自己的《汉礼》将埋没荒草,就像这些无后的人一样。
此后曹褒的官职屡升屡降,他都以《汉礼》要求自己,所到之处实行仁政,发展生产,接济灾民,剪除残贼,奖励良善。曹褒非常博学,他著有《通义》十二篇、《演经杂论》一百二十篇,还解读了《礼记》四十九篇,他教授的学生是一千多人,他们家祖传的庆氏学大行于世。
永元十四年,曹褒过世。《汉礼》失传。东汉统治二百年,社会文化狭义,《汉礼》最终没有得到实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曹郑列传(二)
《资治通鉴》166:领导者能洞察下属的意图
班固《东都赋》赏析与白话文翻译
并非在当时独步天下 班固与他的“一生之敌”(2)
班固与《汉书》│404
吴凌杰 | 走向五礼:汉唐之际正史“礼”类典志的变迁与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