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人为什么发动甲午战争?搞定了天皇 也摆脱英国束缚

近代以来,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国严重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尽管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朝便屡战屡败,但统治阶级丝毫不以为然,直到甲午中日战争被日本彻底打败后,清廷内部终于感觉到了改革变法的必要。而这也充分表明了清朝被打败,并不是输在船坚炮利上,而是输在了体制和人心上。

不信,请看日本近代何时才最终摆脱英国等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如何利用天皇这个精神傀儡的。

国内头号人物 外交严重受挫

明治十四年(1881年),由于明治三杰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先后死去,政界最有实力的人物当属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两人。就在这一年,伊藤博文秘密联合政府中的萨摩、长州系官僚及皇室公卿,发动明治十四年政变,排斥了政治上的强硬对手大隈重信,从此伊藤博文便成为政界的头号人物。

当时的日本,虽已进行了种种改革,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在对外关系上,以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依然存在,成为压制日本独立、束缚其发展的严重威胁和障碍。欧美列强以日本法律不完备为由,拒绝修改不平等条约。

四任日本首相 力推宪政改革

在国内,板垣退助、大隈重信等先后组织自由党和改进党,发起声势浩大的自由民权运动,提出的口号就是开设国会和制定宪法。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加强天皇统治,并在法制健全的名义上与欧美列强展开修约谈判,争取民族独立,建立宪政就成为刻不容缓的急务。具体负责立宪准备的就是伊藤博文。他向政府提出建议书,指出立宪思想已成为世界潮流,要顺应潮流,先发制人,循序渐进,按政府意图制定宪法。2月,明治政府派伊藤赴欧洲考察宪政。通过考察,他对英、法、德三国宪法加以比较,认为英国宪法中“国王虽有王位而无统治权”,“与我国国体不相符”;而“德国政府虽采众议,却有独立权”,“君主亲掌立法行政大权,不经君主许可,一切法律不得实行”,“可见,邦国即君主,君主即是邦国”。对德国宪法推崇备至,认为适合日本国情。

明治十五年(1882年),伊藤博文开始赴德国研究宪法。明治十六年(1883年)8月,伊藤博文回国。归国后致力于订定日本宪法,并订定华族制度、内阁制度、皇室典范,设立枢密院等。明治十七年(1884年)3月,伊藤博文任制度调查局长,进行体制改革,为立宪做准备。同年7月,根据“华族令”,伊藤博文被授予伯爵爵位。

从明治十八年(1885年)起,伊藤博文四任日本首相。12月,按伊藤博文建议,日本政府废除太政官制,实行西方资产阶级的内阁制。伊藤博文任内阁总理大臣兼宫内大臣,执掌大权。同月,制定“保安条例”,镇压民众运动,以便按政府意图制定宪法。明治十九年(1886年)6月起,伊藤博文组织人员起草宪法。9月,草成“日本宪法修正案”。

确立天皇绝对统治 对外发动甲午战争

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2月11日,枢密院正式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也称“明治宪法”)。同一天,天皇授予伊藤博文旭日大桐花勋章。国会组成,又任贵族院议长。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宪法开始实施,7月进行第一次大选,选举众议员。10月,伊藤博文任贵族院议长。11月,帝国议会正式成立。

伊藤博文主持制定的明治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它保留了天皇的统治,规定了天皇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拥有的绝对无限的权力(当然本质上,仍然是让天皇充当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民族国家的新傀儡)。明治宪法的制定,标志着天皇绝对主义统治体制的确立。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与英国达成协议,取消英国人在日本的治外法权。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伊藤博文内阁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借口,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前日本:崛起的帝国
从日本两次立宪看日本怎样脱胎换骨(上)
读书随笔:伊藤博文 近代日本奠基人(5-3)
权势滔天!这九个人把控日本政权四十八年,史称明治九元老
中国为何输掉甲午战争?清朝皇族赴日求教,伊藤博文的话令他汗颜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伊藤博文战胜了山县有朋,日本打败了大清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