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00多年的明代老石桥,能过12 吨重的货车,8年前桥上还通汽车

  

横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古城西门外卫河(永济渠)的云溪桥。(王建安  摄影)

  

横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古城西门外卫河(永济渠)的云溪桥。(王建安  摄影)

  

横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古城西门外卫河(永济渠)的云溪桥。(王建安  摄影)

  

隋朝在曹操所开白沟的古道上开挖的卫河(永济渠)河道。(王建安  摄影)

  

隋朝在曹操所开白沟的古道上开挖的卫河(永济渠)河道。(王建安  摄影)

横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古城西门外卫河(永济渠)的云溪桥始建于明代,是卫河(永济渠)上仅存的两座古桥梁之一(另一座是新乡市的合河桥)。云溪桥所横跨的卫河(永济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运河极其重要的一段,云溪桥作为大运河上的一处重要附属遗存,为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发展和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始创于春秋时期,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成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中国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段)、京杭大运河(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中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段)、浙东大运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组成。河南境内分布的大运河遗产主要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北段和永济渠南段,涉及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等8个省辖市。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今扬州与淮安之间开凿的邗沟是中国大运河最早的一段。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杨广征调民工百万,在曹操所开白沟的基础上开挖永济渠,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市),全长二千余里,藉以用兵辽东。唐代经永济渠漕运河北储粮,以炯京师。宋代以后通称御河,明代称卫河,沿用至今。

云溪桥始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为木石结构,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坍塌。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重建,改为石桥。云溪桥为五孔连拱式石桥,桥长60,宽10,桥面上错缝横铺褐色石板一层。桥体用青石砌成,桥下五个半圆形拱券立于桥墩之上,桥墩两端砌作分水尖。主券高大,下可行舟,经跨8.6,矢高4.3。云溪桥横跨卫河(永济渠)。明、清两代,卫河航运盛时河中不下数千艘木船,浚县城和安阳市滑县的道口古镇一样,皆有小天津之誉。

1958 年,在修缮云溪桥时,桥面两边青石望柱栏板被换为钢筋混凝土栏杆,桥面铺石揭开重铺,后改铺柏油路面,桥头四角原有华表已不存在。2012年,文物部门重新修缮,将水泥栏杆换成了原有的石雕栏杆,重整了青石桥面,将外倾的拱券归位,恢复了西侧12引桥。经文物部门对云溪桥极限承载力的数值模拟分析,云溪桥的极限承载力为12 吨。为保护文物,在云溪桥两侧设置了障碍物,对桥上通行车辆进行管控制,禁止大型车辆通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浚县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浚县段(附云溪桥)
行走隋唐大运河纪实三十九:走进浚县古城
骑行浚县逛庙会(上)
来自浚县古城的报道(上)
新乡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杨树湾码头旧址
河南最长最古老的石拱桥——泼陂河永济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