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话 | 如何正确、高效地用大脑处理信息?

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廷在《条理分明的头脑》中告诉人们该如何正确、高效地用大脑处理信息。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说:“100多年前,弗洛伊德写了《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20多年前,唐纳德·诺曼出版了《日常用品心理学》。3年前,戴维·梅耶斯出版了《日常生活心理学》。这些书名中的‘日常’一词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其他许多心理学书籍,尤其是励志类的,都是写给面临大麻烦的读者的,如爱情、疾病、悲痛、认同,它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留给了常识,或者探讨习惯与纪律的商业书作者。”在《条理分明的头脑》一书中,认知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廷力图把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让人有些吃惊的是,列维廷对于组织我们头脑的建议,不是让我们去学习精神技巧或做大脑练习,而是组织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他说,这样做能够减少对我们认识能力尤其是注意力不必要的要求。比如他建议要建各种档案系统,包括一个放杂物的抽屉和其他类文件。他指出,在家里创建有用的分类关键要把类型的数量控制在一个或者最多四个(遵从我们的工作记忆的限度)。为什么要有一个放杂物的抽屉呢?这是因为,虽然我们有着强大的给事物分类的本能,但是给每一个东西都创建一个类别并没有好处。如果许多文件夹里只有一个文件,那就等于把类降低为个体了。


列维廷说,整齐和创造力并不是敌对的。一些最有创造力的人也是最狂热的整理爱好者。迈克尔·杰克逊雇用了一个全职的档案管理员,约翰·列侬有一盒盒的制作中的录音带,都仔细地贴上了标签。也许正是这种习惯,才使得人们在他身后也能不断地看到他的新专辑。不要以为整洁会损害创造力、混乱是天才的标志。真正有助于创作的是接触各种影响、各种类型的信息。要想在接受多种刺激的情况下仍能专注,头脑必须整洁。


此外,大脑还需要休息。休息不是坐在电脑前看世界杯或搞笑视频,而是听音乐、散步、锻炼、欣赏绘画等任何使你离开电脑的活动,这样才能激活大脑中的默认模式神经网络。


列维廷说,所谓多任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当人们吹嘘说他们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时,他们其实是在连续处理任务,他们的大脑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只有四种职业需要多任务处理:突发新闻记者、公关、空中交通管制员和联合国译员。对于后两种人,他们每工作45分钟就要休息半小时。”努力同时做许多件事会增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过度刺激大脑,还会消耗大脑的葡萄糖供应,使大脑过早地疲劳。飞快地转换任务时,人的智商会降低十分。发送短信、在网上查东西或者处理其他闪亮的新刺激会激发大脑的新奇、奖赏寻找中心,损害前额叶。持续的、聚精会神的活动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奖赏,无数甜蜜的小任务却让我们得不到任何奖赏。


《条理分明的头脑》是一本很有条理的书,不过书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实和例子。列维廷简要地解释了“柯尔莫戈洛夫复杂性”(测算一个消息或者算法中包含的信息量的方法)。书中有一个表格比较了全球平均气温跟世界上海盗的数量。他还知道,女性在面对杂乱的环境时,她们的皮质醇水平会剧增,而男性就不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读《习惯的力量》的一些思考
发现坏习惯比培养好习惯更重要
思想家克里希那穆提:只有在对关系的领悟中,爱与真理才会出现
当我们谈到头脑风暴时我们在谈什么?
比起智商,“思维习惯”对孩子学习更有利,3个培养方法父母要会
坏习惯难改或怪大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