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夜读金匮

             《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历节病

一、成因

(三)胃有蕴热,外感风湿

[代表原文]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氣實,浮則汗自出。(5)

[白话语释]

提要:论述胃有蕴热,外感风湿的历节病病机。

语译

      足背趺阳脉浮而滑,滑揭示胃中谷气实而有热,浮表示里热外越,蒸发津液外泄,故汗出。

阐释

      趺阳脉是主候胃气之脉,在足背上五寸骨间动脉处,即足阳明经的冲阳穴。趺阳脉往来流利,轻取即得,故云趺阳脉“浮而滑”。因素积酒谷湿热而与外感风湿相搏,即谓谷气实,故曰“滑则谷气实”。趺阳脉浮,为里热外越而腠理开,津液外泄而为汗,故曰“浮则汗自出”。假如值此汗出腠理空疏之时,感受风邪或冒雨涉水,则内热与外邪相搏,亦能成为历节病。

【临床应用】

      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常用宣痹汤以清利湿热,宣通经络(木防己、薏苡仁、滑石、杏仁、蚕砂、半夏、赤小豆、连翘、山栀),痛甚加海桐皮、姜黄、地龙之类宣络、祛风、利湿,并可配用三妙散以增强清热燥湿之力。

庚子年四月廿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伤寒论》第二百六十四条解密
症状学(自汗)2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22:外感热病辩证
《伤寒论》113方——第二十九方-栀子豉汤
寓意草:面议少司马李萍槎先生误治宜用急疗之法
【金匮要略】第五章 第7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