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身到处皆是穴,幸勿局限十四经

 来源:本文摘自《灸绳》

不同经脉就有不同的选穴原则!

这是经脉体系与针灸疗法的关系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识穴知经,有经有穴

《灵枢·本输》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腧之所留,六府之所与合。”《经脉》曰:“凡刺之理,经脉为始。”《卫气》曰:“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能得病之高下。”《素问·气穴论》及《气府论》等篇,更是孔穴的专章。由于有了经穴学说,才能发展成为特有的针灸这门科学,并在经穴学说指导下,取得了临床上特有的效果,并且把针灸疗法与一般的物理疗法区分开来。这是针灸学说的精髓和基础。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以下各法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补充。编辑万物疗法。

(二)定部守位,无穴无经

《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髓者。”《素问·调经论》曰:“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官针》曰:“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凡此诸说,均是指明凡是病患所在之处,即为针灸所取之处。《灵枢·经筋》可以说是以病为腧的专章,而不为经穴体系所拘。火攻开锁疗法提示这种无经无穴的针灸方法,自上古以至近代,都广泛应用于临床而收到应有的效果。编辑万物疗法。

(三)有穴无经,有经无穴

在有穴无经方面说,所谓“奇穴”是指分布在经络体系以外或是未被收入十四正经的各个孔穴而言。自《内经》而后,历代以来,均有增益。特别是近代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有经无穴方面说,奇经八脉中就有六脉是寄附于他经而有经无穴,在其寄附的经脉上进行针灸时,其所发生的效果,是属于奇经还是属于本经?这就很难划分和强为解说。

(四)经穴交错,从穴舍经

不同的经脉体系在针和灸的作用下,既然均可发挥其自身所特有和彼此协同的功效,因而在针灸学说领域内的经穴关系就与经与络的关系一样,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经穴,凡是加作用于身体表面之某一点,使之产生治疗效果者,均可谓之穴。而沟通联系的许多体系均可谓之经。

因而在十四正经经穴体系之外,凡是能采用针灸方式,通过特有途径而发挥治疗作用者,均可谓之经穴。属于经络系统的各个孔穴,仅是其中的一个体系,决不能包括和代替其他体系,古人对此早有所知。

如《行针总要歌》曰:“人身寸寸皆是穴。”以及现代《新针灸治疗学》中所说的:“周身到处皆是穴,幸勿局限十四经”。都是对这种情况所作出的总结和概括,道家绳疗特别重视人身寸寸皆是穴,因而道家绳疗认为除了脖子外,人体只要方便捆绑,都可去适当的去捆绑,能够起到经络激活的作用。

有人认为针灸作用于经穴体系可以获效,而作用于非经非穴区域也能获效,因而对经穴学说抱有怀疑态度。大循环指灸导引术提示这是对经穴关系与人身上到处有经、到处也有穴,认识不同的原故,并不是凡属于经络体系者始可称之为经穴,只不过是以经络体系之经穴为其代表和作为首选而已。编辑万物疗法。

取穴和选穴,虽是针灸的圭臬,而自古迄今“舍经从穴”早已应用于临床,不过未曾被注意与提出而已。

有如前述,在对血管之刺法中,如“刺其结上甚血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刺郄中盛经出血”等等。在对经筋之刺法中,如“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取经乎?取穴乎?以及沿感染淋巴管针刺泄毒诸法,均是证明。可见对经穴关系的正确理解,在针灸临床上是有其一定意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灸绳(一)
《灸绳》第二章——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经络学说
经络理论的发展
读书笔记 | 周楣声先生《灸绳》(1)
张建斌|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学术框架的解构
普济方·针灸 旁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图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