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跨境电商力推“双11”全球化 海淘成亮点

  一年一度的“双11”又将来临,各商家竞相厉兵秣马。自2009年首次“双11”启动,历经了6年市场以及消费者培育,“双11”正演变为继“十一”黄金周后中国的第二大购物节日,吸引中国电商巨头以及核心零售企业分羹。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双11”竞争将更加激烈,并呈现新的态势:线上线下分化明显。跨境电商业务不断壮大,“全球化”已然成为今年“双11”大促的“桥头堡”。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预测,今年“双11”快递运量将达到7.6亿件,比去年增长40%,最高日处理量可能突破1.4亿件。此外,近日公安部等15个部门决定实施快递实名制登记,快递的发货速度和承受能力,再次备受考验。

  竞争 全球海淘博取市场

  “按照目前的预售情况,我们估计今年‘双11’跨境业务同比去年要增长好几倍。”天猫国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平台上母婴、化妆产品最热销,美国、日本、韩国则是最受消费者青睐海淘国家,“今年,杭州、宁波、广州、上海四大跨境试点城市将承载保税备货订单清关的任务,保税区已经堆满了货物,等待‘双11’开抢。”

  另一电商巨头京东今年“双11”同样发力跨境业务。记者发现,全球购入口已经悄然出现在了京东首页。“此次接入到APP,希望能进一步拉动京东全球购的市场份额。”

  除了电商巨头,众多垂直跨境电商也早早备战“双11”,期望通过自身在细分领域优势弯道超车。“在‘双11’前夕,我们就开启了四周年大促。”某母婴类垂直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这是全年最重要的一次促销。

  业内人士表示,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大、发展劲头强。2014年跨境电商交易额接近4万亿元,环比增长约40%,跨境电商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扶持 政策频出再添“旺火”

  今年以来,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7.9%。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电商业务异军突起。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

  外贸疲软之下,跨境电商利好政策频出。今年5月,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对跨境电商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海关监管措施、完善检验检疫监管政策措施、明确规范进出口税收政策、完善电子商务支付结算管理、提供财政金融支持等五方面的支持措施。

  第三方机构EMarketer数据显示,中国网购人群的跨境消费规模从2010年的20亿美元大幅增至2014年的200亿美元。

  问题 通关快递售后服务成最大挑战

   “我们不担心没有人买跨境商品,担心的是如何到达消费者手中。”一位从事跨境电商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内不同跨境试点城市政策不一,有的口岸对于保健品、化妆品等产品备案监管非常严,而这些产品恰恰又是海淘热销产品。“今年9月份,我们举办了跨境美妆节,而化妆品检验时间短则数月长则1—2年。”

  在专业人士看来,现有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影响了跨境物流的效率,制约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由于跨境电商是一种新业态,政府监管缺乏统一标准。

  物流快递时间长一直是跨境电商的切肤之痛。某知名物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双11”可能出现的快递“爆仓”现象,今年跨境物流合作伙伴数量已经有49家,物流覆盖能力可至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跨境物流日处理能力容量超过400万单。

  此外,跨境电商售后服务难题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专业人士指出,目前跨境电商大多重视产品的销售过程,而忽视了售后服务,甚至存在缺失。由于涉及跨境通关和物流,换货后的商品很难有顺畅的通道返回国内。物流等种种费用要消费者承担,出现退货费用严重超出货品价值的现象,“各国之间法律存在差异,一旦产生纠纷,消费者维权难度非常大。”

  记者观察 跨境电商成为消费新引擎需合力

  今年“双11”,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企业都把全球化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跨境电商的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跨境电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人有能力购买到国外优质商品。尤其是中国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多,通过跨境业务购买中高端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海外众多品牌商家也需要打开中国的广阔市场。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经历了几年时间,消费者购物需求和消费心理已经被较充分挖掘,需要跨境电商来引爆新的增长点,占领更多零售消费市场。

  目前,扶持跨境电商的政策频出,但还须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既要依法监管保证进出口政策的连续性,又要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创造相对宽松的法制环境。只有相关部门合力,通过监管服务创新、便捷通关、便利缴税等举措,保证跨境交易具有质量保证、税费透明、物流便捷、售后保障等优势,才能推动跨境电商成为外贸和消费新引擎。

消息来源:亿邦动力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策不断加码,跨境电商有望迎来大扩容
跨境电商瓶颈如何突破?
火罐、麻将、假发……那些登上老外网购必买list的中国制造
马科:中国制造商如何转型做跨境电商
2023年中国电商行业主要趋势分析
回顾2015跨境电商:各路诸侯各显神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