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4年没涨的制售假货罚金该涨了,打假不能“开着三轮追高铁”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就要到了,阿里巴巴昨天公开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并表示“不惜成为制假售假者最恨的人”。阿里巴巴认为,“制假售假成本太低,是当下社会假货困境的最重要因素。只有让制假售假庞大链条上的每一个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才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自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和必经之路。”

长期以来,制假售假一直让人触目惊心却又屡禁不止,让人深恶痛绝却又欲罢不能。假货泛滥的原因,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制假售假的犯罪成本太低了。举例来说,1993年实施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如今时间过去了24年,罚款标准仍然停留在5万元的标准。相比制售假者获得的暴利,这样的罚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多年前定下的标准,与当前和今后中国制造业以及中国经济的现实已经不相匹配。可以说,处罚标准的“宽松软”,给一些制假造假者带来了钻空子的机会,也助长了他们的侥幸心理。阿里巴巴“打假特战队”总监叶智飞提到一个案例,就很能说明问题:2015年,阿里输出线索联合公安部门打掉了一个制售假LV的窝点,并抓捕了制假者;一年后,在和公安配合打掉又一个制假窝点时发现,这次与之前的案子居然是同一批制假者。


如此“犯了再改,改了再犯”的制售假货行为,被民间段子形容为“违法犯罪的人笑死、痛恨假货的人急死、执法办案的人累死、消费者哭死”。它不但伤害了守法经营的企业和个人,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中国的商业环境,阻碍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真真切切地侵蚀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甚至危及公众的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可谓贻害无穷。


对制假售假的处罚标准“宽松软”,除了体现在罚款标准多年不变,还体现在制假售假者难获刑罚上。阿里巴巴的统计显示,去年其排查出4495条销售额远超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但目前已有刑事判决结果的仅33例,制假售假的刑事处罚率不足1%。与美、日等国相比,我国对制假售假的刑罚力度明显过小。美国联邦法律规定,制假售假初犯者将面临10年以上的监禁,重犯者将面临20年以上监禁和500万美元的罚款,因假货造成死亡后果的个人将会被终生监禁。


“酒驾入刑”曾向全社会传达明确信息:“酒驾”者必承担严重后果。它的震慑作用,正是“酒驾”行为得到遏制的关键。用24年前的法规来应对今日的造假售假行为,就好比开着三轮追高铁。如此看来,多年不变的相关法律规定确实应该改改了,“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也确实该提上议事日程了。


今日新财迷占豪简评话题

今天头条:特朗普要把军费飙升540亿美元,中国跟不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击电商假货需用重拳
制假售假“不倒翁”难根治,刑事处罚比例不足1%,阿里巴巴急呼:加重刑罚
像抓酒驾一样打假 :一场不止于电商的全民战争
酒瓶中的战争,谁是下一瓶被拿起的葡萄酒
一个普通的消费者的自述|想买Penfolds,怎么这么难?
酒驾醉驾处罚标准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