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学时培训心得
    虽然自己已为师多年,但鉴于时代发展之迅速,知识更新之快,学生的千差万别,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也早已成为本人内心的一种渴望。感谢“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这个平台,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充电的机会,使我有幸领略浙江外国语学院张孔义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王针桂、羊刚、朱红彪、包建新这些名师们的教学风采。此次“高中语文教师执教能力90学时培训”,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本人获益匪浅,感慨良多。
    张孔义教授给我的印象是长得十分干净,两鬓微霜,一副学者的风范。他主要从理论的高度给我们讲述如何开展“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张教授首先谈到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谈到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国内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然后具体阐述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包括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学反馈与引导的有效性等等。张教授的报告,条理清楚,有案例有分析,启发我反思自己教学活动的成效。
    王针桂老师是唯一一个坐着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小个子、板刷头、黑边眼镜,显得年轻而干练。他幽默风趣,语调抑扬顿挫,一开口,便引发阵阵笑声,他的课堂无时无刻不在张扬其独特的个性 。王老师主讲的内容是“基于文本细读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成长”。王老师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语文老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开始了他的话题。这句话一下就攫住了听众的心,使在座的语文老师们顿时有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文本细读,王老师举了很多的实例,都是我们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过的文本,但又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让我深深的惭愧于自己阅读的粗糙和不求甚解。也因了自己的粗心,导致学生对这些文本的研读都是一知半解的。王老师讲到了《雷雨》中鲁侍萍提到“洋火”的这个细节,令我吃惊的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里边居然隐藏着那么多的学问,那么多的情思!我不得不赞叹王老师的钻研精神。王老师还讲到朱自清《荷塘月色》中那两个最精妙的比喻,讲到文章结尾“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句最平常不过的话语背后隐含的一个男人的心酸和落寞。还有《红楼梦》中宝玉挨打那一回,袭人、宝钗、黛玉三人不同的言行与情感的分析,再有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洗澡》的主题分析,都是那样令人叹服!
印象最深的是王老师对杨绛先生的《老王》这篇课文的细读。这篇课文同时收入了初高中语文教材,有的高中老师认为初中既然已经学过,高中就不用学了。王老师对此惋惜不已。他认为,初高中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然后王老师细致地引导我们对文本中几句语言进行剖析。例如文本的结尾:“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里的“幸运者”和“不幸者”的含义。王老师最后还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要好好珍惜这篇课文,说它不会一直留在教材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撤下来了。看得出,王老师对这篇课文是由衷的喜欢。王老师用诙谐的语调,引发我们对熟知的文本作深深地探索。听完王老师对文本细读的阐述,我想我已经深深领会了“文本细读”这四个字的内涵,我永远不会忘记王老师对我们的告诫:“真正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感情,有厚度、力度和质感。”所以我们才需要用生命去领悟、探索和发现。
    在“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成长”的报告中,王桂针老师完全结合了自己的切身经历,让我们感同身受,获益多多。最令我感到亲切的是包建新老师。包老师同样理着冲顶短发,干净利落,圆圆脸,很精神。包老师的课题是”语文教学设计的原点问题”。有意思的是,包老师一开始问我们学员,他是坐着讲好,还是站着讲好。想到老师一站就是一天,怪累的,学员们请求包老师坐着讲,谁料包老师非但没坐下,还干脆离开讲台走到我们学员跟前讲解,这实在令人感动。也许与学生打成一片正是包老师的教学风格吧?包老师的课同样充满趣味,他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似乎有用不完的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包老师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究。包老师说,教师是一个平庸的人,学习方式千变万化求其一,我们应该在文本低空行走,要开发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语文教学应该反映语文学习规律。
    还有一位老师是湖州中学的羊刚老师。他向我们展示了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深度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说课、评课的各种实例,这些实例都是羊老师的心血积累,体现出实干精神,对我们每一位一线老师都有极大的帮助。
    90学时的培训已经过去了一半的课程。听了上面几位老师的专题讲座,我有种如沫春风般的感觉。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宝贵经验的展示,每一场讲座都给我诸多的启发,让我倍感振奋。能够在繁忙的教学事务中挤出几天时间,重新做一回学生,角色转换之间,我居然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窃喜。所以,我由衷的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聆听名师的教诲,获取更多的养分,借鉴更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并能给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正能量,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名师,成就自己
教师的知识储备与学生成绩的关系
努力实现教材向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
细读文本才是最好的备课
【08年度市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论文?吴卫建】
文本细读策略之情境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