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7年,“中国第一X学家”王小波离奇猝死,年仅45岁 第2天

2022-03-17 10:45

1997年,“中国第一X学家”王小波离奇猝死,年仅45岁。第2天,遗体推进焚化炉的时候,机器突然“卡壳”不动?在场的亲友顿感背脊发凉,究竟怎么回事?这时,小波生前好友胡贝先生,凑近他耳边嘀咕了几句,随手放了一样“东西”在遗体上,王小波才“乖乖”地进了焚烧炉……
 
王小波刚满16岁的时候就来到了山东青虎山,开始了插队知青的生活,他的青春是在这里度过的。插队生活结束后,王小波就来到了北京一家工厂上班。
 
后来王小波每天的生活轨迹就是上班回家,回家上班,两点一线。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枯燥乏味,加上工厂的环境让他每天很压抑,然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写一部小说来解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绿毛水怪》。
 
有一次,李银河在朋友那里偶然间翻到了一本小说,他被里面的爱情故事所吸引了,想着:什么样的人能写出来这么好的书呢,好想跟他见一面。
 
因为李银河是《光明日报》的编辑,想要见王小波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有一次,他真的见到传说中的王小波了,可是现实与想象总是落差很大,李银河后悔了,可是王小波却对李银河无法自拔了。
 
一开始两人还谈谈理想、文学等等,王小波见李银河对自己也没那层意思。有一天自己终于忍不住了,早上刚起床骑了个自行车就来找李银河问:”你觉得我做你的男朋友如何啊?“
 
李银河当下就愣住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面前这个好丑好丑的男人,在李银河看来,她自己是白富美,长得不仅好看,还有稳定的工作,追她的人还排着队呢,想到这里,李银河摇了摇头。
 
虽然是看不上王小波,但他不在乎,依然对李银河穷追不舍,没多久,李银河被王小波一封封的情书给拿下嫁给了王小波。
 
刚结婚没多久,王小波就陪妻子来到了美国学习,刚到美国的他们很幸福,但也很苦,光靠着李银河的奖学金根本无法支撑他们的生活,王小波知道妻子一定很累。为了减轻李银河的负担,白天偷偷出去打工。
 
有一天晚上王小波回家把当天赚的50元给了李银河,估计是白天受委屈了,直接一把抱着李银河哭了老半天,李银河看到后很是心疼。她跟丈夫说:“好啦,赚钱养家的事情交给我,好吗?你这么有才华,还是留在家里静心写作把。”
 
就这样王小波不去工作了,每天在家认真写作,没多久《黄金时代》就完成了。但是在国内出版并不顺利,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最终在香港出版了,并且把书名改成了《王二风流史》,这样他的书会更有卖点,王小波也很无奈。
 
1997年4月10日深夜,邻居睡梦中突然听到楼下传来了几声凄厉的惨叫声,当时他们没有多想,直到次日下午,才知道这就是王小波临死前发出的求救声。
 
当时,他朋友胡贝帮忙料理他的丧事,追悼会结束后,胡贝将王小波送到殡仪馆,按照当地的风俗,胡贝买了2条烟和2瓶酒,给殡仪馆的师傅。
 
谁想,准备火化了,师傅按下机器的开关后,原本好好地机器半天没有动静,他抱歉地对着胡贝说:“这位先生,你的东西我不要了,麻烦你帮个忙。”

随后,他示意胡贝将王小波露在外面的腿放好,胡贝还把王小波一生的遗憾《黄金时代》放在他胸前,让他安心地去了,当机器再次启动的时候,王小波转眼化成了灰烬,众人失声痛哭。
 
《黄金时代》这部小说王小波写了20年,以知青王二和女医生陈清扬的“情欲”为底色,他们遭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却只能以一种“黑色幽默”反击。

王小波将俩人的“情欲”场景描写得极尽绚丽,但是有很纯粹,他的笔法是粗犷的原始的,给人的感觉却是纯净的、美好的。

王小波的语言干净明快、小说就像拍电影,画面感、节奏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在那个时代“艰涩成风”的文坛,王小波的文字可谓别开一道清流。

《黄金时代》像春药一样,让人迷之上瘾,让人上瘾后欲罢不能!王小波《黄金时代》:肉体的快乐,是对荒诞时代的世界的一种反击。
 
它绝对不是一本低俗的小黄书,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文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是王小波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
 
可惜,由于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文风犀利、思想大胆、描写荒诞敏感,他的书稿始终不被认可,直到突发心病去世时,依然是文学界边缘人物,葬礼上竟然没有一个同行前来吊唁。
 
王小波还自侃:“听说有个文学圈,但是我不知道它在哪。”

王小波可能根本没有预料到,他的人生像他的小说一样充满讽刺,生前落魄潦倒死后辉煌。
 
在他去世后不仅《黄金时代》被出版社争相出版,《白银时代》、《黑铁时代》也被接连出版,由这三本书组成的《时代三部曲》更是印数高达20万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97年,年仅45岁的作家王小波在家中离奇身亡,给文坛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当他的
忽明忽暗的云
45岁的王小波去世,焚尸炉突然罢工,朋友哽咽道:他有心愿未了
【每天老照片】-1万-5941- 王小波: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1997年,45岁王小波暴毙,发现时,面怒狰狞,死状惨烈,遗体推进熔炉时,机器纹丝不动,师傅对好友说...
王小波去世后遗体被火化,机器突然卡住,火化老大爷道歉说:先生您的东西我不能要了,而且您还得帮我做件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