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怎么治疗小儿黄疸?他总结了这些经验方
userphoto

2023.12.12 黑龙江

关注

导读:今天学习万氏家传治小儿黄疸的经验。

黄疸西江月词(2首)
明·万密斋著于《幼科指南》(静观堂校正本)

本文大意

本文共词两首,主要叙述了小儿发生黄疸,多由湿热蕴蒸,久郁所致,临床时虽可不必细分五疸,进行辨治,但要审其虚实,如胃热甚的,宜用泻黄散以清热渗湿,胃怯者宜用白术散以健脾利湿,特别介绍了万氏家传治疸的经验。此外,除了阐述了黄疸应与脾疳加以鉴别外,并指出了胎黄与黄疸也有不同之处。

一级标题

黄疸不必分五,总是湿热中求,染此实由大病后,茯苓渗湿汤[方1]助,泻黄散[方2]治胃热,胎黄地黄汤[方3]瘳,胃怯白术散[方4]高优,集圣[方5]又治疳候。

释义

黄疸,是以眼睛、皮肤与小便发黄为主证的一种病证。
它的发生,与脾胃有密切关系,因黄为土的本色,太阴又属湿土之脏,倘若脾失健运,势必湿遏于中,胆汁为湿所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肤,因而形成黄疸。
由于湿有寒热的不同,人的体质也有强弱的差异,所以,本病在证候方面的表现,因亦有所区别,如《金匮要略》中分黄疸为四类,至唐·孙思邈又将黄汗也列入,就有了五疸之说。
但是,根据小儿临床发病的特点,虽毋庸细分五疸,因为劳倦七情之伤极少,多由天地湿热之气或因水谷湿热之气而发,这是与成人有所不同的。
不过治疗时还应详审虚实,才能获得良好的功效,临床时若黄疸得于大病之后,可用茯苓渗湿汤治之,以收助脾利湿之效。
若肤色淡黄兼白者,属于胃气怯虚,宜用白术散治之,如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似橘,白睛亦黄,筋骨瘦弱,不能行立,脾胃郁热者,宜加减泻黄散治之,倘若小儿生下后,皮肤出现黄色者,此为“胎疸”由于儿受母体湿热薰蒸所致,又宜地黄汤,母子同服,以收清热渗湿之效。
此外,在辨治过程中与疳证应加以鉴别,如面黄腹大,喜食泥土,此为疳证,又宜集圣丸治之。

附方


方1.茯苓渗湿汤:白茯苓、泽泻、茵陈、猪苓、黄芩、黄连、栀子、防风、白术、苍术、陈皮、枳壳,水煎徐徐温服。
方2.加减泻黄散:黄连、茵陈各五钱,黄柏、黄芩、茯苓、栀子各三钱,泽泻二钱,水煎服。
方3.地黄汤:地黄、赤芍、天花粉、赤茯苓、川芎、当归、猪苓、泽泻、甘草、茵陈、水煎食后服。
方4.白术散:方见前。
方5.集圣丸:方见前。


按语

黄疸一证,是指周身皮肤、目睛、爪甲等处发黄而言。古代多分为五疸,进行辨证施治,足证古人对黄疸的观察及分类,是很细致的。
后世学者为了更清楚地区别本病的寒热虚实,在分类方面有了新的学说,如明张景岳主张将黄疸分阴阳两大类,就可以包括全面了,此后清代医家都同意此说,如余梦塘《保赤存真》云:“古人有五疸之分,其实以阴黄阳黄足以尽其义,而寒热虚实总括于斯二者之中矣”。
《幼幼集成》云:“黄疸之证,古人多言谓湿热······黄之大要,不外阴阳,二黄总括了寒热虚实之大纲”。
可见小儿黄疸,更以两黄分治为宜,如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有身热,口渴,腹满,小便赤黄,心中烦闷,名为“阳黄”,是因湿热郁蒸而成,治宜清热利湿;若黄色暗晦,口不渴,身凉肢冷,腹胀便溏等症的,名为“阴黄”,此属寒湿,治当温化寒湿。
本词虽未明显区分为阴阳二大类型,已从胃热,胃怯立论,说明虚实之异,亦颇吻合辨证施治的精神。


原文

祖传治疸要法,胃苓丸[方1]是仙丹,引用竹叶车前炒,加些灯心里面,更有五苓妙散[方2],通治黄疸主方,如斯用心细消详,活人应如反掌。

释义


我家祖先传留下来的治疸方法,是用胃苓丸一料,加茵陈五钱、竹叶、炒车前子、灯心煎吞丸,疗效是非常显著的。
此外,有用茵陈五苓散,通治一切疸证,也常获得卓越的功效。

附方

方1.胃苓丸:方见前。
方2.茵陈五苓散:猪苓、泽泻、赤茯苓、炒白术、滑石、甘草、茵陈,水煎服。


按语

胃苓丸有燥脾利湿的功能,适用于黄疸腹胀胸闷,畏寒少食,神思困倦,大便不实,属于脾阳虚弱现象者为宜,若表有汗,里无腹满便秘,是为表里无证,不可汗下,只宜通利小便,应用茵陈五苓散,最为适宜,使黄从小便渗利而出。



小结


黄疸一证,其症状是以全身,目睛发黄为特点。
黄疸之所以发黄者,一般认为中央色黄,入通于脾,故黄疸之成,与脾胃有关,脾为湿土,恶湿,喜燥,脾为湿所困,复兼胃热蕴蒸,久郁必然发黄,如热盛于湿的,多成实证,湿盛于热的,多成虚证,辨证时宜结合黄疸的颜色,及全身的症状,加以综合分析,分清虚实,辨别表里,然后给予适当的治疗,自可获得良好的功效。

表12 黄疸辨证论治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科醒
166-儿科醒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_中医世家
中医世家王玉英治疗胃痛的特色方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八 脾胃经虚实寒热证治
郝现军大夫读书笔记【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