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肤瘙痒,刮痧能治,但不能乱刮,要这么做……

中医有很多调养身体的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针灸、艾灸、拔罐和刮痧。说起最受人们追捧的养身方式,就不得不提刮痧了。

刮痧是传统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刮痧是通过水牛角等边缘光滑的物体蘸油或水后在体表部位反复刮拭至皮肤出现潮红、瘀点或瘀斑,刺激皮肤及经络,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排出毒素、治病防病的作用。

(网络配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刮痧有调节神经、调节免疫等作用。早在晋代即有关于刮痧之法的记载,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七·治卒中沙虱毒方第六十六》记载用以驱除沙虱的方法:“比见岭南人,初有此者,即以茅叶,茗茗,刮去。及小伤皮则为佳……”

现今刮痧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及皮肤科等疾病的治疗,但背部刮痧治疗皮肤瘙痒,你一定没听过。

关于瘙痒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均有论述,风邪是皮肤瘙痒的主要因素,亦可合并热邪、湿邪等共同致病。

风痒的特点为急性起病、痒无定处、遍身作痒、时作时止;

热痒常有皮肤潮红肿胀、灼热及痛痒相间等表现;

湿痒则见皮损处水疱、糜烂、渗出,瘙痒缠绵不断。

(网络配图)

下面我们来解锁一项刮痧的“新技能”,看看它如何“去痒”。

患者,女,60岁。主因“全身起红色皮疹伴瘙痒3天”由门诊以“皮炎”收入院。入院第3天,患者诉全身瘙痒剧烈,查体见躯干、四肢泛发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并见散在抓痕,双侧大腿见密集黄豆大小风团,舌质红,苔略黄腻,有裂纹,脉弦滑。予背部督脉、膀胱经刮痧1次。治疗后患者诉瘙痒明显减轻,可忍耐,查体见全身皮疹颜色变淡,双侧大腿丘疹较前消退。

那么,刮痧“去痒”原理是什么呢?

背部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部位,为刮痧的常选部位。

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主一身之表,刮拭足太阳经可加强人体卫外功能,有祛邪外出、疏风止痒的作用,且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分布有五脏六腑之背俞穴,背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刺激背俞穴对五脏六腑之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故可治疗身体内外各种疾病;

督脉行于脊柱而入络脑,乃诸阳经汇合之处,为“阳脉之海”,总督人体的阳气,有统率阳经和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刮拭督脉可激发人体阳气、调节神志,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网络配图)

上述患者瘙痒乃湿热内蕴、兼感风邪、风热相合,外犯肌肤,营卫失和所致。刮皮肤至出痧可开腠理、行气血、通经络、透散皮部、络脉之邪,使邪去则营卫自和,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

另有研究表明,刮痧能对白细胞系统产生一种良性的增高刺激,从而增强人体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功效。可见,刮痧可通过调节免疫及神经反射而起到缓解瘙痒的作用。刮痧疗法简便易行且无创,在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方面有其特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刮痧调养虽好,注意事项需记牢:

1

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

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

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来源丨《医药星期三》

编辑丨周思初

二审丨张越

终审丨刘慧英 张如贤

《医药星期三》是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督脉通,太阳开,寒湿除
刮痧疗法与禁忌
收集的一些炙、推、拔、刮、刺等知识
慢性疲劳的刮痧疗法
如何正确、安全地刮痧?
督脉顺畅阳气足,远离「富贵包」和「虎背熊腰」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