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部位出问题,可能是中风前兆!预防脑卒中,先从这几件事做起
userphoto

2023.10.27 上海

关注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中国卒中学会发布“2023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与口号:“卒中:重在预防”。



什么是脑卒中?有什么危害?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失去相应的大脑功能。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80%左右。

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供血动脉破裂,血液进入脑内和脑组织间隙中,导致脑细胞得不到正常氧气、营养供应而死亡,一旦发生,极为凶险。



脑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很常见吗?

根据全世界流行病学数据,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而中国更高,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

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约75%丧失劳动能力,40%是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所以说,卒中是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



脑卒中如何预防?

卒中虽然来势汹汹、危害极大,但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到底该如何预防呢?

01

自我筛查。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02

控制血压。35岁以上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03

控制血糖。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年龄≥40岁时开始筛查,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

04

控制血脂。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血脂检查才能及时发现,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就要测定1次血脂。

05

戒烟。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并避免二手烟危害。

06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者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卒中风险。

07

健康饮食。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饮酒。

08

科学运动。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

09

积极治疗有关疾病,如:心梗、房颤、外周动脉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常人,应定期体检复查,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遵医嘱药物治疗。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识别卒中可以记住“BE FAST口”,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就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

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

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

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

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

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

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获得医疗救助。




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生命。患者怀疑发生脑卒中时应立即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才能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增加恢复的机会。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卒中早期救治主要针对缺血性卒中,其核心在于尽快再通血管,恢复堵塞血管的血流。目前再通血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溶栓药物,另一种是手术取栓。

药物溶栓是把特殊的溶栓药物打到血管里,它有一定机会让堵塞的血栓溶解,从而达到血管再通目的。溶栓药物使用简单,技术要求不高,明确诊断后几分钟就可以用上药。但它既然能溶解血栓,反过来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出血,严重的出血会危及生命,所以有很多患者不能用,比如刚做过大手术、脑子出过血、近期消化道出血、血小板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都不能用。

手术取栓是通过微创手术把堵塞血管的血栓取出来,从而再通血管。这需要利用导管和导丝,到达堵塞的血栓位置,把血栓取出来。一些不能使用药物的患者仍然适合手术取栓,而且手术取栓效果直接,术中可以直接观察到血管有没有再通成功。但手术取栓也有不足,一是人力、技术、设备要求高,医师要经过长时间的专门训练才能掌握这一技术,还要有专门的导管、导丝、支架、机器等,以及护士配合,因此患者确定诊断到开始取栓往往要20-30分钟准备时间,不如药物溶栓来的快。二是人造导管、导丝比大多数血管都粗,手术取栓只适合大血管堵塞的患者,如果是比较小的血管堵塞,取栓也无能为力。

因为卒中抢救时间窗窄,一旦错过治疗机会无法补救,为了充分利用这两个技术,更好地救治卒中,对于既适合溶栓、又适合取栓的患者,马上开始溶栓,同时准备取栓,准备完成后立即取栓。就全世界的经验来说,4.5小时内溶栓,6小时内取栓,比不做这些治疗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要好。而且,治疗的时间越早,患者恢复越好。

来源 | 神经科 张斌
出品 | 粤医宣全媒体团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男女必看 | 脑中风治疗新希望 —微创介入治疗
有医说医 | 扼住颈动脉狭窄的咽喉
脑心日记 | 血管炸弹高血脂,您了解吗?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之他汀类
【颈动脉斑块】
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