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药|马齿苋:中药里的''天然抗生素''

齿



药用来源】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性寒,味酸。

归经】归肝经、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马齿苋在我国南北各地均产,生命力强,多生于菜园、农田、路旁,为田间常见杂草。马齿苋历来都被当作止痢要药,这在唐代的《食疗本草》中就有记载,说它“煮粥止痢”。传说过去有位童养媳得了痢疾,被凶恶的婆婆赶到菜园中去等死,她吃了几天马齿苋居然不药而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马齿苋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粗纤维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富含去甲肾上腺素和钾盐,故可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稳定;钾盐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可保护心脏。马齿苋还含有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长期食用能预防血小板凝聚、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从而有效地防止冠心病。此外,马齿苋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强效抑制作用,所以马齿笕又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称。

1. 马齿苋的神话

据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考证,马齿苋是因“其叶比并如马齿,而性滑利似苋”得名。至于它的异名,经粗略统计,将近有三十余种,在这许多异名中,还包含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和传说。

例如,马齿苋又名“五行草”或“五方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籽黑也”,象征着木火土金水五行之色。又因它柔嫩而质软,肥厚而多水,属于肉质草本植物,给人一种胖墩墩的感觉,所以,群众送它一个雅号:“胖娃娃”。马齿苋长夏开花,朝开暮闭,炎夏酷暑太阳越炽,它的花却开得越盛。假如把它拔下来,挂于屋檐下,任凭风吹日晒,十天半月,它照样开花结籽,所以又有“心不甘”、“长寿草”之名。无论是荒年歉收,或大丰收之年,很多地方的百姓都爱把它当作菜吃,故又有马齿菜、瓜子菜、地马菜、酸味菜、长命菜、马踏菜、安乐菜等繁多菜名。

古往今来,人们还爱叫它“太阳草”、“报恩草”,其中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传说在上古之时,天上曾出现10个太阳,大地被太阳的强光照得龟裂,庄稼晒枯了,河水蒸干了,呈现一片“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野禾稻半枯焦”的景象,黎民百姓只得躲进山洞里。有一个叫后羿的勇士,力大无比,并且擅长射箭,为了拯救人民,他搭上箭,拉满弓。连射九箭,把九个太阳射落下来。剩下的一个太阳惊恐万状,急急忙忙地躲在马齿苋的茎叶下,终于逃过了后羿的追射。

也有传说一个名叫杨戬的三眼二郎神,威武雄壮,肩担两山,追赶太阳,直逼得太阳躲在马齿苋的茎叶之下,才得以逃生。为了报答马齿苋的救命之恩,太阳从此不肯晒马齿苋,每逢盛夏,其他植物都没精打采,垂头丧气,惟独马齿苋绿油油的,生气盎然,并且开花吐蕊,结子繁殖。这就是“太阳草”名字的由来。

2. 既是良药

唐代李绛《兵部手集》中记载过这么一桩事:武元衡相国在西川时,“自苦胫疮焮痒不堪,百医无效”,及到京,有厅吏告之:“多年恶疮,百方不瘥,或焮痛不已者,并捣马齿苋敷上,不过三两遍。”后来,武相国“用之便瘥”。由此看来,马齿苋的确是一味外用良药。

其实,历代医家及民间,应用马齿苋外治法极为普遍,例如《海上方》所载“治蛀脚臁疮”,《千金方》中“治痈久不瘥”,《滇南本草》说:“治多年恶疮”,《圣惠方》中“治翻花疮”等,都是以新鲜马齿苋捣敷,或单用于马齿苋研末调敷,效果极佳,这说明马齿苋对急性或慢性肌肤感染,或久不愈合者,包括顽固的慢性下肢溃疡,即民间所说的“老烂腿”,都算得上是“简、效、廉”的好方法。除此之外,古代医家还用马齿苋外敷法,治疗阴茎肿痛、疔疮肿痛、痔疮肿痛、蜈蚣马蜂咬伤肿痛,以及带状疱疹、流火丹毒等。对此,李时珍认为“马齿苋所主诸病,皆只取其散血消肿之功也”。

称马齿苋为“良药”,一点也不夸张,正因如此,1963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已开始正式将它列入史册。除外用有极好疗效外,内服也能治愈多种疾病。据不完全统计,马齿苋所治各科各种疾病多达四十多种,无论外敷内服,均有很好效果。中医历来认为马齿苋味酸性寒,功能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淤消肿”十二个字。现代药理证实,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烈的抑制作用,为古代医家及民间千百年来用以治疗泻痢提供了科学依据。因马齿苋含丰富的维生素A,故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所以又可用于维生素A缺乏症,如皮肤粗糙、干燥、角膜软化症、眼干燥症、夜盲症等,并能促进溃疡的愈合,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口腔黏膜溃疡,用之常获良效。

3. 也是佳蔬

对于马齿苋,医家视之为良药,百姓当之为佳蔬。作为一种野菜,它的确是别具风味。夏秋季节,我们采拔茎叶茂盛,幼嫩多汁的马齿苋,除去根部,洗净后用沸水浸烫3~5分钟,将汁液轻轻挤出,拌入细盐、米醋、酱油、生姜末、大蒜泥、麻油之类调味作料,做成凉菜,味道鲜美爽口。

民间也常用马齿苋与面粉掺和,烙成饼,或者做成馄饨、馅饼、菜包子等。从唐朝食疗医家孟诜开始,直至现代,医家或民众还用马齿苋同粳米煮粥食,解决“诸气不调,止痢及疳痢”的困扰。在苏北部分地区有一风俗习惯,每年夏秋之季,采集很多马齿苋,洗净后用开水烫过晒干,贮作冬菜食用,尤其是在春节时,用以为馅,做成包子过大年。

马齿苋在未开花时吃新鲜的最宜:焯过后切细,用蒜泥和麻油拌,颇有“野”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开花的也可食,但要晒干,到了冬天缺少蔬菜时,取来泡发,制成馅包饺子。这在清代的《养小录》中写得很明白:“初夏采,汤焯晒干,冬用。”七八月份的马齿苋已达旺盛生长期,此时收获为丰产期,有效成分含量亦高。雨晴天露水干后,用刀从基部割去全株,洗净,略蒸或烫后晒干后,切段即可入药。

马齿苋虽是良药佳蔬,根据古代医家经验,有两点应当提请注意。其一,在《本草经疏》中记载:“煎饵方中不得与鳖甲同入”。其二,李时珍认为马齿苋能“散血滑胎”,所以怀孕妇女,尤其是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当忌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齿苋怎么晒干?
马齿苋有什么作用? 好处多多
怎样将马齿苋晒成马齿苋干,以便冬天使用,说说你是怎么弄的?
马齿苋的况味
夏季要多吃这种野菜,味道有点酸,清心降火,还能晒干了做包子
如何把马齿苋晒成干菜的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