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位高僧的临终偈语,言浅意深,开悟了无数人,读懂受益匪浅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六祖慧能法师留下的这四句临终遗言,是他一生修行的要旨,也是他对弟子们的最后教诲。这四句偈语非常精妙,简洁而深刻,包含了六祖慧能法师的禅宗智慧。我们来逐句解读。

首先是“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意思是说:修行者要有安静专注的心态,不去刻意地追求善行或功德,而是顺应人性本善的自然意愿,同时,修行也要有自在无为的状态,不造恶孽,不生业障,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要“不作”。

接下来是“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也就是说:修行者要以一种寂静安宁的境界,只有心上不染尘埃地去看待外界事物,内心才会坦荡安定,没有虚妄痴迷的执念,不被外事外物所束缚。

这四句偈语,是六祖慧能法师对禅宗修行的心得体悟,也是他对弟子的最后教诲,对当下的我们而言,最大的启示就是“放下”,放下贪念和执著,给欲望和生活做一做减法,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与快乐。

虚云大师,于1959年圆寂,临终前留下了一个“戒”字。戒,是佛家的基本教义之一,也是修行的第一步。

戒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净化身心,增长福德智慧。戒虚云大师认为,戒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约束,而是一种内在的觉悟和自由。

虚云大师的一生,始终恪恪守佛家戒律,并灵活运用戒律来指导自己和弟子的修行,他不拘泥于形式上的戒律,而注重实质上的戒律,虚云大师的这个“戒”字,对于普通人而言,等同于“自律”。

作为凡夫俗子,我们不可能遵循佛家的种种戒律,但是人生总是充满了诱惑与欲望,如果心头没有一把戒尺,人的行为就很可能逾越道德法律的边界,因此,人要“以戒为师”,古人说“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保持自律,顺应天道,这就是虚云大师临终“戒”字留给后人的启示。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留下的临终偈语。弘一法师的本名叫李叔同,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他还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家、书法家,“悲欣交集”四个字,也是弘一法师临终前的绝笔书法作品。

在佛家理论中,生死轮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在面对生死时往往会产生无尽的忧虑和感慨。悲欣交集中的“悲”指的就是对生死的感慨和无奈。人生短暂,一切皆为虚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死?

弘一法师在临终之际,同样也在感悟人间的聚散离合与无常生死,体验过“悲”,紧接着就是“欣”,“欣”则是指对生命的感恩,一个人只要活好了每一个当下,他的人生一定充满了欣喜与满足。

人生,是一个悲欣交集的旅程,有喜有悲,有苦有甜,正是这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悲欣交集”,还道破了人的生真谛:人这辈子,只不过是两件事而已,或悲,或喜,两者交集轮回,如此而已,只要能看透生活的本质,自然能化解人生一切不如意的忧愁困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读邀请|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过往之时写悲欣交集之意
每天听本书:《悲欣交集》弘一法师自述
弘一大师的“悲欣交集”来自《楞严经》,表示已悟道成佛
弘一法师遗言浅说
《悲欣交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