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南明府城的前世今生

清末,德文明信片上的趵突泉来鹤桥

文-雍坚

  明府城,近年来在济南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热词,诸如“恢复明府城历史风貌”之类的说法屡屡见诸报端。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明府城片区保护与改造工程的百花洲片区项目将在年内对外招商。

  人云亦云之中,明府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城,它在历史上又经历过怎样的变迁,似乎并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笔者姑且不揣浅陋,精心梳理一下济南明府城的前世今生。

20 世纪30 年代,日本明信片上的济南市街全景

  从县城、地级市到一省首府

  济南,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西汉初年,初设济南郡,“济南”之名出现。当时济南郡设在首县东平陵县(今章丘龙山街道)。20多年前,在对东平陵附近的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发掘中,发现了距今约4600年前的城址,为中国建城最早之地。因东平陵在汉代为济南郡驻地,所以,建城4600年的桂冠常常加冕于济南头上。

  关于济南建城史的另一个版本是建城2600年。这是因为上世纪有研究者提出,《春秋》中记载,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在趵突泉畔会见齐襄公——“公会齐侯于泺”,据此记载,济南城区在2600年前已经有“泺邑”之城市存在。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这一数字应该改称“2700年”了。不过,泺邑之城址在哪里,尚未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比泺邑稍晚出现的是“历下邑”。《史记》在记述战国至秦代历史时几次提及“历下”。第一次提到它是公元前557年,晋国率众讨伐齐国,在历下打败齐灵公。汉初,“历城县”又取代历下邑而登上历史舞台,不过,它当时在济南郡下辖的14县中位列第十,直到“永嘉之乱”发生后,因匈奴大举南侵致使东平陵荒废,济南郡的政府办公地才迁址到历城县城。算起来,距今刚好1700年。

  此后,济南作为一个“地级市”的地位一直延续下来,不过称谓多有变化。如隋初先后称“齐州”“齐郡”,唐代先后称“齐州”“临淄郡”“济南郡”“齐州”,下辖历城、章丘等6县。北宋时,全国的一级行政区划为路,路以下为府、州,府、州以下为县。府与州平级,但地位要略高于州,全国仅有府十余个,而州有二百多。济南在北宋中前期为京东东路齐州,宋徽宗时,升齐州为济南府,济南府之称自此开始,下辖历城、临邑等5县。

  元代,山东一带由中书省直辖,设有6路,济南路为其一,驻历城。明初,于青州设山东行中书省,后推行“都、布、按”三司制,改山东行中书省为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为全国13个布政使司之一,山东布政使司下辖6府15州89县,6府是:济南、东昌、兖州、青州、登州、莱州。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后,山东三司驻地陆续迁往济南,济南自此始为山东首府。

清末,德文明信片上大明湖北极庙(图中说明误作李公祠)

  “四门不对”寓意聚财纳气

  明代济南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4州26县,今泰安、德州、滨州、莱芜的大部分及淄川、桓台、利津等都归其下辖。作为山东首府,府城的规格自然也远超汉历城县城、晋济南郡城、唐齐州城和宋济南府城。

  从古代志书的约略记载推测,汉代的历城县城(历下城)很小,大致位于今天地坛街以西、省政府以南、西护城河以东、南护城河以北区域。晋永嘉年间,济南郡迁到历城后,又在县城东修建郡城,历下城遂称为“子城”。唐代的齐州城,或已经将县城、州城合二为一,且将历水陂(大明湖)纳入城中,当时历水陂与城北莲子湖中间已有分隔,故唐人段成式有“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之记载。北宋时的齐州城、济南府城大致沿袭了这种规模,清代史学家顾祖禹认为,“府城,唐宋以来旧址也”。

  明代以前,济南的城墙仅仅是夯筑的土城。直到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济南府城开始修建时,才内外包上了砖石,并进行了加高加厚。当时的城墙规格是:周围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阔五丈;池阔五丈,深三丈。城上有垛口3350个,还设有角楼、敌台、炮楼数座。在冷兵器时代,这种高大厚实的城防堪称“固若金汤”。此后近六百年间,府城墙历经清军陷城、五三惨案、济南战役等数次重大战事,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渐次拆除,先后拆了十多年,所拆除的东、南、西三面墙基,辟为黑虎泉北路、黑虎泉西路和趵突泉北路。

  修建之初,府城墙在东西南北分别设有齐川、泺源、舜田和历山四门,南门居中,北门偏东,东门偏北,西门偏南,俗称“四门不对”,在民间风水学解释中,这种格局有聚财纳气之象。四门中,北门为水门,不作通行之口、其余三门则分别修有瓮城,平时驻军,战时还可作为据守之塞。当年,燕王朱棣进攻济南时,就险些在西门瓮城被铁铉结果性命。

  清末,为了进出方便,府城墙上的西北、西南、东北和东南又新辟四座城门:乾健门、坤顺门、艮吉门和巽利门,四门均有门而无城楼。

  从文献记载的角度说,今济南城区在历代所建的城池中,只有明府城轮廓和形象是清晰的,可用数据、图像和照片加以还原。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在编制济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曾提出“一带一片仨街坊,五十二点一个网”的基本构思,其中,“一片”即明府城,其范围即现在护城河所圈起来的这一区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现明府城9)衙署多王府多庙宇多泉井多明代起济南才成为一省首府
济南早期郛郭考
杨曙明原创丨《济南府志》中的济南府城
古城 | 济南明府城的前世今生
墨香集—毛体书法.黄东雷十八米书画奇卷《历代济南之明湖》
历山与妫汭地名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