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左手参禅右手修佛(01)

第一章 生活智慧,到处充满禅意与禅境1

 禅是一种静思的思维方式,禅是一种静谧的人生哲学,禅是一种静虑的生活智慧。禅不仅存在于习经参禅的大师心中,同样也存在于凡夫俗子如我之身边。禅不能说,更无法用语言表达,它存在于心,需要人认真思考、参悟。用心体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事事皆禅意,处处皆禅境,禅无处不在,满天繁星是禅,云卷云舒是禅,坐卧行走住是禅。禅就在人们身边,你发现它了吗?

   1.人生何处不参禅

  禅的智慧:领悟禅学的智慧,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人生看得更透、更开、更淡,同时也能启迪心灵的大门,让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

  禅宗主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是修身养性的大道,也是一种超脱的大境界。所谓平常之心,就是指平和心、大度心、从容心、自若心、返璞归真之心等。总之,禅提倡的就是用不平常之心来观不平常之事。如若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人生便不会再有烦恼。

  生活处处是禅学

  据说马祖创建丛林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新对禅院的清规进行修订和制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革除了乞食的生活制度,规定禅院上下都必须参于劳动,自食其力。不仅如此,他还将禅学的思想运用到劳动实践中,自身坚持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也亲历亲为,从不假手于弟子。

  直到老年之时,他仍然坚持亲自从事粗重的工作。弟子们看着师父年纪已经一大把了还要上山担柴、下田耕作,实在是于心不忍,便偷偷地将他的农作工具给藏了起来。马祖禅师知道这件事后,便以坚决的口气说道:“我何德何能去劳烦他人为我做事呢?人活在世上,如果不亲自参与劳动,那不是和废人一样吗?”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如果不让他劳动,他就坚持不吃饭。不得已,弟子们只好将工具还给了他。这时,禅师才恢复了欢喜的表情,和大家一起下田劳作。从此以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便成为禅院的精神,而禅师也成为丛林的楷模。

  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参禅,并不是多么高深的论调,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认为,参禅就需要做一个“世外高人”,不问世事,不问红尘,不食人间烟火,事实上恰恰相反。禅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是挑水、砍柴和种田这样的事情,都蕴藏着深深的境界。对于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禅学不仅仅只有从打坐、读书中得来,天地万物、万事万物亦处处是禅机。

  在禅者看来,人生一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境界为“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为“参禅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玩文字游戏,其实这里面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只有境界高的人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抓住问题的关键

  有一日,智闲禅师开堂对众人说道:“你们经常问我,如何才能明心见性,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之前,先打一个比方:假设现在有个人在树上,他的嘴衔着树枝,但手和脚都触不到任何东西。就在这时,树下有个人问他:请问师父,究竟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倘若树上的回答他,那毫无疑问他会从树上摔下来,即使不死也得受伤;但倘若他不回答,便是对树下人的不敬。你们都说说看,这树上的人要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呢?”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只有大弟子站起来说:“什么才是祖师西来意,树下之人何必等师父上树之后才问呢?上树前为何不问?”禅师听了哈哈大笑,示意大弟子回答地非常好。

  其实,大弟子的回答并没有明确答复师父的问题,但却明确地指出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大树下人参禅的时机不对。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参禅,只要得到答复便可,那为何在上树之前不去请教呢?大弟子能够追问前因,釜底抽薪,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境界可谓高深。

  世人都认为,想要对人生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就必须“悟得开”。固然,“悟”是达到高境界不可或缺的品质,但除此之外还要“修”。“悟”是一种瞬间便豁然开朗的觉醒,而“修”则就是日积月累下的真功夫,它们就像鸟儿的双翼一样,缺一不可。倘若一个人悟到了真理,但没有修炼,那也只能让这个真理成为“空中楼阁”;若一个人只顾修炼,却无法悟出真理,那也等于“盲人骑瞎马”,空忙一场。

  生活中,很多人不就是不懂得什么才是关键的问题,才会一再重复失败的路线吗?他们过于执着,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不放手,走上了一条路便不回头。其实回头想想,如此做又是何苦呢?换种方式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读禅悟人生

  人生道路几多坎坷,谁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且很多苦难都是突如其来的,想到的,没想到的,发生的,没发生的,酸甜苦辣之百般滋味全都需要自己来承受。幸与不幸,其实全在于自己的心态。禅学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些方法,指明前进的道路,最终的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人生处处可参禅,但是切记:修行不可操之过急,禅学需要一步一步来参。

  2.参禅才能悟道

  禅的智慧:悟道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性的调节过程,即自我心理疏导。悟道有个前提:那就是参禅。参禅归来,才能悟道。

  活在这世上的每个人,都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悟世间的一切。世间事纷繁复杂,就像是一条湍急的大河,倘若能渡过去,便是开悟,留下自信,造就勇气;而倘若渡不过去,那么便会留下颓丧,助长自卑。

  参何禅?悟何道?所谓参禅悟道,是禅宗欲令人人参悟佛性,以达“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宗的庄严术语。“禅”就是佛心,就是圣心。参禅是为了见性,因为无量禅定三昧总是不离性之体用故。而道就是心,所谓悟心就是悟道。换句话说,见性即是悟道,悟道即是见性明心是也。

  禅学中的高与低

  古时候有个少年,他遇到一件让自己苦恼的事,便找到一位老禅师请教。老禅师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说道:“我自小便喜欢丹青,也曾经诚心诚意地和几位名家学过画画。不过,我总是觉得那些所谓的名家都是徒有虚名,自认为他们的画技都不如我,所以跟着他们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作的画却又无人欣赏。“

  听了少年的话,禅师说道:“我虽然并不擅长于丹青,不过也懂得欣赏。你不妨画上一幅,让我看一看吧。”少年说:“这个很容易,你说什么,我就画什么吧。”老禅师指着桌上的茶壶与茶杯说:“就画这茶壶与茶杯吧!”

  少年铺开笔墨,不一会儿便画好了。禅师一看:纸上一个略略倾斜的茶壶,看起来古朴却不失质感。其中流出一道水向茶壶下方的茶杯中注入,而小小的茶杯中水波微荡。的确不失为一副好画,少年脸上也露出颇得意之色。不过禅师却说道:“不对不对,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少年不解地问道:“哪有茶杯往茶壶中注水的道理?”禅师说:“是呀,哪有茶杯向茶壶中注水的道理?你既然知道,又何必再问我呢?”少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禅师是说他过于高傲,于是面露愧色,拜辞而去。

  少年自认为画技颇高,不愿意和那些名家学画,自然学不到真正高超的画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若想有所求,若想有所学,应当先将自己放低,否则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任何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人,都注定只能得到失败!

  禅就像是一杯清水,当你走累的时候不妨坐下,细细地品上一杯,可以沉淀一下自己过于忙碌的心情。

  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从前,有一个叫潭崇信的禅师,他在还没有出家之前非常贫穷,靠卖饼度日,连一个固定的住所都没有。由于他卖饼的摊子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边,寺中的道悟禅师见他实在可怜,就腾出一间小屋让他居住。崇信自然是非常感激,为了感恩他每天都会给道悟禅师送10个饼。不过禅师每次收下之后,总会再让寺中的弟子再拿一个还给崇信。这样过了几天后,崇信终于忍不住了,他有些生气地问道悟禅师:“这饼明明是我送给你的,可是你每天都还回来一个,究竟是什么意思?”

  道悟禅师温和地说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我为什么不能每天还你一个?”崇信还是不服气:“我既然能送给你10个,又怎么会在乎你还我一个呢?”道悟禅师忽然哈哈大笑,说道:“难道一个你嫌少吗?10个我都没有嫌多,1个你还嫌少?”崇信听后,忽然有所开悟,便决心向道悟禅师求道,准自己出家。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崇信自信地回答:一生万法,万法皆一!道悟禅师欣慰地笑了笑,随后便为崇信剃度。

  这个故事,表达的其实就是“自他一体、能所不二”的禅心。道悟禅师腾出一间屋子让崇信居住,表示“我的就是你的”;而每天还给崇信一个饼,又表示“你的就是我的”。当然,一开始崇信不能领会这其中的意思也是无可厚非,毕竟这需要极高的境界。但反复如此后,便终于触动了崇信的灵机,最终使他觉悟到“宇宙万有,千差万别,皆一禅心也”。

  自古以来,历代开悟的大师难以计算,他们早已不受生死的束缚,修得自在无碍之法身。其实,他们独一无二的法门便是——参禅悟道。禅,没有大道理,也没有大作为,它可以发生在生活中每一时、每一刻。我们身边的每个故事,都渗透着深刻的禅机,当你参悟了这些禅机时,人生便已经豁然开朗。

   读禅悟人生

  心如明镜,禅里禅外是人生。也就是说,禅就是生活,它不受宗教的束缚,不受阶级的限制,要想让自己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就必须让禅心陪伴自己一生,只有参禅才能悟人生。

  3.禅定止乱心

  禅的智慧:对于禅定功深者来说,根本不存在有无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随缘自在,每一天、每一时都是好日子。

  所谓禅定,又叫做“三昧”,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为看破。因此,禅定能够让人们混乱的思绪很快平静下来,专注于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先到达“至静”,再到达“寂静”,从“身空”、“心空”最后到达“虚空法界”。当然,要想达到禅定的境界,需要具备一种“超越的精神”,否则便无法突破生理、心理及浅意识的障碍。

  禅定生智慧,乱心生烦恼

  乱心是指什么?其实就是杂念。前念灭了,后念就生,凡夫俗子总也不能逃过这个“规律”。而禅定有动与静两个方面,静的一面是妄念止息,集中精力;而动则就是在各种定力中所生起的大智慧。

  古时候的人们吃饭没有自来水,都是直接用的河水。不过一遇到下雨天,河水就会变得浑浊不堪,当然不能直接饮用,这时该怎么办呢?聪明的人们就在水缸中放上明矾,不一会儿水里的杂质就会沉淀下去,水便可以饮用了。禅定的作用,就是要将人们心中的杂质沉淀下去,使我们的思想变得纯净、变得单纯。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修行人才会有修行禅定的必要,普通人不必如此。而事实上,禅定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不安分的环境中,或者说面对一些不安分的外界环境。这些环境导致人们像一只猴子一般,跳上跳下,忽左忽右,始终不能安静地呆在一处地方,人们心中的意念自然也不能长久地保持一个,就像飞奔的马一样不停地跳动。而参禅,则可以将那些心猿意马的意念给拴住,将那些杂念统统赶走,如同将一块明矾放到了浑水中,水就会立刻变得清澈起来。

  想要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工作能力,都需要依赖禅定的功夫。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有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一种途径来释放。禅定能够让我们转化压力,遇事冷静沉着,以理性、智慧化解问题,在定力中产生智慧。

  通常情况下,普通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总是会持续数日甚至是数月之久。但对于禅定功夫深厚的人来说,可在数小时之内便化解,甚至是瞬间。古时候的人们练习射箭时,必须要达到“只见射物”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射一只小鸟,那就必须让自己的眼中只有小鸟,没有小鸟所栖息的树枝以及其它,否则便不能算是到达了大境界,而这也需要禅定力。

    读禅悟人生

  杯子里的水如果动荡摇晃,便无法反射出外部的事物,其实人的心也是一样的。如果总是处于不安的状态,便不能平静地看待外界事物。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借助禅的功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4.生不快活,莫若死去

  禅的智慧: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追求快乐的过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向着快乐的方向,否则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不如死去。

  尽管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都不一样,但快乐却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看起来衣食无忧的人,往往是最不快乐的人,而表面上一无所有的人,却可能是最开心的。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承担,一种责任,但是如果你拥有禅的智慧,当你挑起这些担子时,即便是汗流满面,也能快快乐乐地向前走去。

  天堂与地狱之别

  无德禅师曾给他的弟子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了一个大门前,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如果你喜欢吃,那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果你喜欢睡,那你可以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如果你喜欢玩,这里也有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如果你讨厌工作,那我可以保证到里面你会无事可做,不受任何约束。”

  此人听了很高兴,他便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在那里吃了玩,玩了睡,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他开始慢慢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便问司阍:“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也会觉得无聊。玩得太多,现在我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大脑也变得迟钝了。你能给我找一份事情做吗?”司阍答道:“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一个三个月过去了,此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对司阍说道:“这种日子我实在无法忍受了,如果还要继续这样下去,我宁愿下地狱!”司阍说道:“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难道你以为是天堂?这里除了吃玩睡,什么也没有,这种心灵上所受的煎熬,远远大过于皮肉之苦,任何人都会受不了的。”

  故事中的那个人虽然衣食无忧,但终究得不到快乐,倒宁愿下入地狱。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古龙曾经说过:语不惊人,不如闭嘴;生不快活,莫若死去。是的,不管物质条件再好,如果生活得不快乐,还不如就此死去。

  飞蛾扑火,是自取灭亡,很多人都会笑飞蛾的“傻”,但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飞蛾的影子呢?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选择了令自己最痛苦的生活方式,周围有数不尽的快乐,可是他们偏偏看不见。

  追求快乐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很多人往往需要学习才能感受地到。不过,这并不妨碍快乐所带给我们的充实感。既是如此,那么我们又何不努力去追求呢?与其在痛苦中挨过一天又一天,倒不如经过艰辛的努力后迎来快乐的新生。

  懂得快乐,善于快乐

  寺中的一个弟子生病了,连续三天发着高烧,还昏迷不醒,急坏了寺中的众位师兄弟。师父决定亲自下山一趟,为弟子买药。可当他在返回的路上,却在山脚下看见弟子,活蹦乱跳地跑了过来,对他说:“师父,你不用担心了,我的病已经好了。”师父松了一口气,说:“你真地把我吓坏了。”弟子说:“师父,你带我去集市吃汤圆吧,我好久都没有吃过了。我还想看木偶和耍猴,好不好?”师父说道:“当然没问题,你跟我走吧。”师徒二人在集市上玩了很久,直到天黑才返回。

  走到寺门前,师父才发现弟子不见了,左呼右唤都见不着人。他走进了禅房,却看到那个弟子依然躺在床榻上,面色如纸。他伸手一摸,弟子的体温还是热的,可是呼吸却已经停止了,很明显是刚刚才断气的。

  故事中弟子令人动容,很明显,他是想用一种快乐的形式来结束自己的人生。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候的感受,是一种感觉良好时的情绪反应。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高深的智慧、一种博大的气度、一种动容的气魄。

  生活在现在这个喧闹复杂的社会中,现代人一生快乐的又有几人?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进步让很多人只顾着追求“成功”,而淡忘了快乐。但“成功”与“快乐”并不是对立的,它们是可以并存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快乐的源泉,就看你是否能够挖掘出来。如工作累是为了给快乐创造物质基础,生活累是为了完成快乐的人生责任,社会累则是为了扩大快乐的领域等等。倘若人人都能够这样想,那么就会和快乐不期而遇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人们不快乐的程度就是取决于世界的本相与他们心目中“应该是”的样子之间距离的远近。倘若我们不去苛求,那么快乐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即使很多事情不能如愿,快乐也会如期而至。

    读禅悟人生

  一位哲学家说过:“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也就是说,快乐是由自己决定的,它并不会受到周围人或事的干扰。只要你想,那么天地万物都能为你带来快乐;但如果你不想,不管怎样都会不快乐。

  5.人生有自然的节奏

  禅的智慧:禅语: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本来就是自然的,成功是自然的,所以不要欢喜过度;失败也是自然的,因此也不要伤心过度。

  一个懂得顺着节奏生活的人,能够快乐度过一生;而一个总是反其道而行的人,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因此,禅学上讲究人生有着自然的节奏,凡事都不可强求。有些事情一时办不到,但并不代表一世都办不到,只不过时机未到而已。当时机来到,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多年前,一部名叫《阿甘正传》的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主人公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智障者,在其他人的眼中,他无疑是十分不幸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总能够事事成功,难道是有神力相助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懂得顺势的道理,凡事都顺其自然。虽然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灾难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快乐,但当这些事物来临时,他总能够从容地面对,让一切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正如阿甘母亲所说的:“时间到了,时辰到了,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命中注定的。”

  人生有自然的节奏

  有一次,一位叫做有源的禅师去拜访慧海大师,他问道:“如果要修道,那还用得上日常功夫吗?

  慧海回答:“当然用得上。”

  有源又问:“那到底怎么用呢?”

  慧海答道:“饥饿的时候就去吃饭,困倦的时候就该睡觉。”

  有源不解:“可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呀,难道他们的做法与你说的有什么不同吗?”

  慧海答道:“当然不同,一般人总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该吃饭时不吃饭,还总是有过多的要求。该睡觉的时候也不睡觉,有太多的计较,这就是不同之处所在。”

  慧海大师一语道破天机:人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应该顺其自然。这看似是一个浅显而又容易的道理,但却也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老子云:“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何为顺其自然?它是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自己的主观状态来求得人生的发展的一种模式;是在不管面对事物的好坏,都使其保持自身的物质、听之任之,完全任其自身发展。

  人世间,很多事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有时还总是逆着我们的意愿所发展。人们为改变现状,设法去克服它,战胜它,想成为生活的强者,但最后很多事在经过自己的百般努力后依然是遥不可及。既然一切都已注定不能改变,为何不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应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简简单单的,顺其自然走向成功呢?

  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好的、坏的、顺利的、困难的……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对于人生得失,都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顺其自然,才能豁达自己的胸怀,才使解放自己的灵魂,使生活更加轻松和愉悦。

  凡事都不要强求

  有位老母亲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比较能干,对母亲也很孝顺,可是儿子却有些窝囊无能。每隔一段时间,两个女儿总会塞给母亲一些钱,或是给她买一些好吃的。可是老母亲特别疼自己的小孙子,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孙子,把女儿给自己的钱也交给儿子,让他给孩子买新衣服用。

  后来,邻居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大女儿。不过大女儿并不生气,她说给母亲钱就是为了让她高兴,至于怎么花的那就随母亲的意了。如果母亲把钱花在小孙子身上能够换来开心的话,那这钱也算花得值。老母亲得知大女儿这么想,自然是十分高兴,她说看到小孙子吃比自己吃香多了。

  不久之后,这个事情也被小女儿知道了,她没有像大姐那样冷静。于是,天天守在家里开导母亲,非得看着母亲把东西吃下去不可,钱也不准给任何人。老母亲被气得什么也吃不下,最后还得了一场大病。

  两个女儿的做法孰好孰坏,一目了然。虽然二女儿的初衷是好的,但她却在无意中强行剥夺了母亲快乐的源泉,不得不叫人深思。人生怎样过才有意义?无非就是两个字:快乐!只要母亲能活得充实快乐,子女实在不应该强行她们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行事。

  不管是对自己有利的,还是无利的,都不要刻意地去强求。不能改变的,把它淡然,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不管在受到不公平或不顺心时,不妨用淡泊的眼光看待一切,平淡地看待世间的一人一事,收获属于自己的一切。

  生活中,多一份快乐,就会少一份沮丧;胸中多一份坦荡,就会少一份颓唐,所以对于不可捉摸的变数,对于不可避免的事实,对于无法逃避和无所选择的事,就要学会接受并进行自我调整。因为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反而让灾难主宰了我们的心灵,让生活失去阳光。

   读禅悟人生

  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发生的理由存在,在我们没有能力也不能改变时,不妨顺着生活的自然节奏。很多时候,顺其自然远远比你经过努力达到的结果还要好,能让事情解决得更顺利,更简单。

  6.莫愁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

  禅的智慧:生活中处处都有禅意,禅意中又处处透着生活,禅就是平常心,它无所不在,关键看你的心中是否有禅。

  想必在中国,每个人对于《西游记》这部电视剧都烂熟于心。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灵山脚下时,被一道波涛汹涌的活水挡住了去路,眼看真经就要到手,这可如何是好?虽然几个弟子都是神通广大,可若唐僧借着他们的神力到达河的对岸,就显得没有了诚意。就在此时,一个人驾驶着一艘无底小船,将他接引了过去,至此脱胎换骨,终成正果。

  船儿无底,又怎能渡河呢?其实就贵在唐僧有一颗虔诚的心,此所谓“莫愁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

  禅来源于生活,生活造就了禅

  从前有一位无相禅师,他的禅道修为十分高深,一个云水僧听说后便前去拜访论禅。不巧的是,禅事有事出门去了,寺中的侍者便说道:“你如果有事的话,我可以代为转告。”云水僧说道:“不行,你还太小了?”侍者有些不服气:“年龄虽然小,但我的智能却并不低!”云水僧听了便想考考他,于是随手比了一个小圆圈,并向前一指。侍者看到后就摊开双手,划了一个大圆圈;云水僧又伸出了一根手指,侍者便伸出了五根手指;最后云水僧又伸出了三根手指,侍者却用手在眼睛上比划了一下。

  看到这儿,云水僧马上就显得有些慌乱,掉头就走。他边走边想:我第一次比划小圆圈,再向前一指,是问你的胸襟有多大,他说有天空那么大;第二次我又问他自身如何,他回答说已受戒五年;最后一次我问他三界,他却说三界就在他眼中。试想,一个侍者便有如此高深的禅道,那么无相禅师就更加了不得了!”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了,侍者便向他说起白天发生的事:“今天来了一位云水僧,不清楚他是如何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就用手比了一个小圆圈,说饼只有这么大,我就比了一个更大的;他又伸出一个手指,问我一文钱一个吗?我回答他五文钱一个。最后他伸出三个手指,问三文钱行不行,我指了指眼睛说他不识货,没想到他却走了。”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作为一种古老的禅说,佛经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很多人为了祈求平安和幸福,都曾经去求佛祖保佑。佛祖在世人眼中,一直都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佛,所谓“禅学”也不过是人们编写出来的而已,但却能以一种精神力量寄托在经文当中,不可谓不传奇。因为有了禅学,才有了佛存在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只要心中有禅,便处处有佛。

  为什么有些人享受到了高级的物质生活,心中却得不到片刻的宁静?为什么有些人每天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内心却异常的空虚?为什么越是高高在上的人越是容易觉得痛苦呢?其实这一切现象,就是因为人们心中无禅造成的。心中有禅,一切便可顺意。因为禅并不反对人们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要不过分就可以。如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禅,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心中有禅,万事皆顺

  从前有一位禅门弟子,他研习禅学时间不长,对于“一切烦恼源自取,既取之,又如何解脱”,感到颇为困扰。他很想去请教师父,又怕遭到责备,便很有技巧地问道:“师父,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缸里面,当他慢慢长大后,想要从里面爬出来,却发现无从脱困。此时应该怎么办呢?”师父听完之后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随口叫了这个弟子的名字,他随即应喏。师父说:“你看,这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其实,一个人究竟活得束缚还是自在,完全取决于内心。什么时候醒悟了过来,什么时候便能离开那些虚妄的意识,故事中师父对弟子的回答,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寒山寺”由于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而出名。可是如今,寒山寺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被无数的商城包围,寺中的佛意似乎也离现世越来越远。人们到那里更多的是听金融家的演讲,而非禅意。但实际上只要心中有禅,又何必在乎是否每天都去进香呢?

  世人之所以总是经常被烦恼困扰,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把事情看成是非白即黑,稍有不如意,便会产生“全盘尽失”的心态。最后作茧自缚,坐困其中。禅家告诉我们,你必须扫除心中的障碍,那就是净的功夫,使你的心中成为净土。风和日丽,万物并育,免于狂飙和霜雪的凌虐,免于雷电的袭击,免于一切烦恼和坏念头的危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世界,其实和外界是一样的。那里面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风有雨,有四季变换也有昼夜交替。当你心中有禅时,那个世界就会变得格外美好,即使经受了一番狂风暴雨,也最终能够恢复晴空万里,春风拂面。而当你的心中不存在禅时,就会变得黑暗无比,就好像太阳永远地沉落下去,等待你的只有永无止境的黑暗。

   读禅悟人生

  一直以来,禅学都在强调“关爱他人、友爱他人”等理念,正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经典的禅经。总之,就是要爱护一切值得爱护的东西。禅学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光明,一种温暖,甚至可以治愈创伤,让我们有毅力转败为胜,化挫败为积极,照亮人生。事实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光明的一面,这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你扫除心中消极的念头,你的光明性智就会出现。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禅的智慧:一个人如果太较真,太精明,是没有人愿意和他长期相处的。只有难得糊涂,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古话出自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意思是说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人过分精明就没有朋友。意在强调做人不可过于较真,否则就会活得很累。是的,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及缺陷。自己都无法做到完美,又怎可过于严厉地要求别人完美呢?因此,对于小的过失,应该包容谅解,对于大的错误,则应该鼓励别人进行改正和完善,这才是处世待人之道。

  水至清则无鱼

  有个男孩,他家里养了一池塘的鱼,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这些鱼游来游去,跳上跳下。不过,令男孩感到不能理解的是,父亲从来都不给池糖里加清水,每次都是用掺和着泥土和杂草的水来代替。有一次,男孩看到池糖里的水实在过于浑沌,挡住了他的视线,便忍不住有了给鱼换清水的想法。于是,他打开了清水的闸门,开始加水,看着池塘里的水变得越来越清亮,男孩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在这时,父亲突然回来了,他看到这一幕后顿时十分生气,狠狠地打了男孩一巴掌。一头雾水的男孩惊慌失措,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只见父亲快步上前关掉了清水的闸门,急切地跟男孩说道:“你难道不明白,鱼在太清的水中是不能生存的,是会死掉的。你没有听说过‘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吗?”男孩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水太清了就没有足够的养分,鱼儿又怎么会喜欢呢?做人就是应该如此,凡事无苛求较真,才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毕竟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物不多,也没有谁可以经得起太多的推敲,你一味地去苛求,只会招来别人的不满和怨恨,让自己活在痛苦里。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会与周围的人发生一定的联系。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爱好、学识以及成长环境、社会分工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想要和他们保持正常的交往关系,就不能只定一个标准。因为有些标准可能对某些人适合,但未必适合另外一些人。

  但世人往往将人际环境看得过于简单化,只想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人,结果却总是因为定调过高而无法合拍,曲高而和寡也。久而久之,便在自己的周围建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围墙,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若一个人经常都有这样的情绪,即使有超类拔群之能,也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至察则无徒

  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东游,一行人走了很长时间,都是又累又饿。这时看到前面有一家酒馆,孔子便吩咐一个弟子去向店老板要一些吃的。弟子来到酒馆前对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请老板给些吃的吧。”老板笑着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学生,那么我便来考考你。我写一个字,只要你认识,你们就可以随便吃。”话毕,便随手写下一个“真”字。孔子的弟子说:“这太简单了,谁不认识呀,是‘真’字。”老板听了却哈哈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怎么还冒充孔子的弟子呢?”说完,就命店里的伙计将他赶了出去。

  孔子看到弟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且两手空空,便上前询问。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孔子决定亲自上前和老板说话。老板又依照前面的方法,说要写个字看孔子认不认识,孔子一口答应。老板写完后,孔子便一口说:“这个字念‘直八’。”老板大笑道:“果然是孔子。”原先那个弟子十分不服,他问孔子:“这明明是个真字,为什么念‘直八’呢?”孔子回答:“这是一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怎么会不碰壁呢?看来这处世之道,你还需要再学习呀!”

  固然,做人不可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太认死理。太精明了,那也就没人敢与他做朋友,孔子就十分明白这个道理。

  人不能太精明,不能把什么事都看得太透彻,所以很多人才追求“难得糊涂”的生活态度。而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智商很高,动辄便将别人的心思抖搂出来,却不知道早已经得罪了对方。试想,又有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况且,即使是圣贤,他也是有可能犯错的。人生短暂,被太多外在的东西牵绊时,人生也就不快乐了!到时候自己落到了孤独无依的境地,有了快乐之事无人分享,有了痛苦之事又无人分担,又该怨谁呢?只能怪自己处事不利吧。

  一面镜子用肉眼看上去是很平坦的,但如果在高倍放大镜下,它就会变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上去很干净的东西,可是若拿到显微镜下,却到处都是细菌。而“至察”的人,其实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无论什么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完美的。这样的人不仅容易对别人形成片面的认识,对自己也无法辩证地看待。当然,这也并不意味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则,对所有的事情都视而见,那样的话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只是要尽量让自己做到不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更不可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

    读禅悟人生

  活在世上,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豁达、糊涂的人。对于得失与利益,不必太斤斤计较。明白了“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才不会经常产生“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举世皆醉,唯我独醒”的感叹;才能在融洽、平等、祥和的气氛中处理一切问题;才能给自己制造一个快乐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这种态度也有助于我们去吸取别人身上的智慧和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更加顺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三境界
净心得禅悟,慧性万缘生
禅悟
乔布斯的佛缘和禅意人生
竹坞悟禅(三)
忘我境界禅理小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