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大招
刚过去的周末,监管一口气发出来几十份公告,涉及并购重组、境外上市、信息披露、交易规则等方面。



1

价格笼子

最受股民关注的是价格笼子,挂单不得超过基准价±2%和±0.1元的孰高值,否则作为废单处理,严重可能还会警示、喝茶、限制交易。

请问,怎么理解价格笼子?

这是一道小学数学题。

0.1 ÷ 2% = 5元

股价高于5元,挂单限±2%,不准瞎炒,只能慢牛。

股价低于5元,挂单限±0.1,马照跑舞照跳,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2

货基新规

科创和创业板早就引入了价格笼子,对小散来说除了不能埋伏有缘人,其它貌似还好。

真正影响每个人的是货基新规。

监管要求规模超2000亿或持有人超5000万的货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增成本
2名基金经理,2处以上灾备,全员专岗,至少3年从业。

2)降久期
底层资产平均剩余期限小于90天,流动受限比例小于5%,5个交易日内到期比例大于20%。

3)降杠杆
杠杆率小于110%,若规模超5000亿禁止上杠杆。

简单粗暴理解,货基收益还得降。



3

还剩最后一张牌

货基在国内诞生20年,监管一直在施加各种限制:

投资范围、资产集中度、投资者集中度、流动性、期限、风险准备金、杠杆率。。。但凡能立规矩的方面,一律从严要求。

但货基规模不降反升,目前已突破10万亿。 


这背后原因很简单。

大额存单收益一般流动性也一般,通知存款有流动性但收益低,超短债和同业存单基金流动性没问题但回撤略大。

一个能打的没有。

所以,即便2017监管发文强行压降货基规模,也挡不住大家买货基的热情。

我掐指一算,后面还剩最后一张牌可打:

摊余成本法改成净值法,彻底打破刚兑神话。



4

事情的本质

这么好的产品,为啥要限制?

如果遇到去年债券流动性风险,大家集体挤兑,结果会很难看,美国雷曼破产曾引发过类似的戏码,不得不防。

除此之外,我拍脑袋觉得,还有引导资金进股市的意思。

实体要融资,但大家的钱都苟在低风险产品里。

只好立规矩、降收益,把钱赶出来喽。

银行理财净值化、打破刚兑、IPO询价新规、限制转债流动性。。。本质都是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

无解又无奈,希望我大A不负所托吧。



5

市场点评

账户回血的一天,个股中位数 1%,转债中位数 0.77%。

股债轮动策略刚出现创业板调仓到国债ETF的信号,市场就暴力反弹,趋势策略很容易两边打脸,惨惨惨。

我觉得从舒适度角度排序:
固收 摊饼>到期为正转债摊饼>转债轮动>主动基金摊饼>股债轮动

心理舒适,才容易拿得住。心理冲击大,几轮过山车就放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文读懂金融去杠杆、资管转型以及债市策略
经选基金科普:这两种基金虽然收益低,但合理投资也能有大回报!
货币基金那些事儿!
国庆货基回购套利经验与反思
金融套利的深化与流动性的“量”的演变
2018,波动率一路向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