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 古诗三首》微课课文朗读 图文讲解

温馨提示:为了保护您的眼睛,横屏观看 效果最佳

生字笔顺

温馨提示:为了保护您的眼睛,横屏观看 效果最佳

图文讲解


课后练习



第一课时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 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

(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2018春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满山的灯笼火把》说课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