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论:假如《断臂山》的导演不是李安
这种电影上的导演问题,能够假设吗?我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斩钉截铁。可以说,再严肃,正经的事情都可以来个另外的假设,想想人类的所谓智慧,经验,大多也来自于这样的思考方式。

  假如给你一部完成的《断臂山》,但不告诉你,导演是李安,这种情况下,和你知道导演是谁,会有不同的观感吗?

  或者玩个更复杂的,借助一下时间机器的方式,将时钟拨回到李安完成《绿巨人》后的2003年底,当时他对自己失去信心,萌生了退意,那我们假设当时还健在的,他的父亲李升也没有劝导他……于是李安引退成功,又回到早年住家男人的生活中去……

  接下来改编安妮普劳克丝的短篇小说,拍成电影的任务就落在了《大象》导演,格斯范桑特的头上,他很早就公开了自己的同志倾向,但却不喜欢在电影中通过同性恋来表达性政治观点。相信他会继承由《Mala Noche》《我私人的爱达荷》等片中所形成的孤独落寞,颓废不羁的电影氛围,同时结合《大象》一片所表现出来的冷静客观,可以想象拍出来的〈断臂山〉也会是部很好的揉和理智与情感的作品,表现出一种美国式的寂寞。而影片在2005年4月可能就顺利的入选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

  于是,这部“非李安”的影片虽然在美国引起了关于西部牛仔同性恋现象的争议,但在中国的评论界,影迷圈子里,却会是波澜不惊。很主流的观点认为,此片与中国观众熟悉的同性恋电影〈蓝宇〉〈春光乍泄〉〈东宫西宫〉相比,太过平实,沧桑,缺乏一种限制级爱情所必备的冲动与力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评论界曾经认为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电影中的男性情义,有着一种明显的同性恋的倾向,那这一次的〈断臂山〉的出现,则是对这种说法的一种莫大讽刺。西方人永远无法理解那种在血雨腥风中,所建立起来的侠义之情,他们所崇尚的只是那种在拓荒时期所形成的男性沙文式的牛仔神话,或者在极度落寞,孤寂中“退而求其次”的同性之爱。如果要说到此片的背景,也只能认为是美国人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孤立与挑战的背景下,国内民众情绪在极度压抑下,所产生的反弹,向着最后一条传统底线的进攻。

  而国内流行的朦胧派影评会这么说,看完〈断臂山〉,无法理解片中的两位男主角会爱得那么情深意长、缱绻决绝?这部电影拍得上不及天,下不挨地,让观众实在无法入戏,你试图多想的话,在影片中找不到可以抓住的情感,你如果偷懒的话,影片一定会是颗效力极强的安眠药,是个矛盾,让人想不开,也记不住……

  以上的假设,可能很粗糙,很自我,经不起太严肃的推敲。但我想传达的一个信息是,现在的《断臂山》对于华人观众来说,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是由Ang Lee导演,他的背景,身份,性格,气质等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是所谓能贯穿东西方的多重信息。然而事实是,单看影片,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部非常简单,平实,没有什么吸引力的电影,而加上了Ang Lee,加上国外那么多重量级奖项的承认,我们马上需要换另一种视角,去琢磨,解释,赞美这样一部美国电影,但这种由于某种因素的介入,而强行加入的解读,效果会很好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情片为何在好莱坞快消声匿迹?
李安导演影片特辑
《少年派》的精神性追求
漫威英雄出演李安新片,这中间的缘分,16年前就已埋下
我爱过的那个姜文已经老了
篇39?【杂谈】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随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