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8年资产轮动图:利空留给2022,利好尽在2023
userphoto

2023.01.01 湖北

关注

终于,要和2022说再见。

这一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想快快翻篇,再也不见。

半年前,我们等待着一个个结果——

油价回调了,通胀下降了,城市解封了,清零摘星成为历史了。

然而,依然有许多在等待——

战争没有结束,经济还未复苏,市场仍然冰冻,我们的基金离回本还有一段距离。

2022,北落说要寻找年轻时的“郭靖”,不知道你有没有找到那一个?

但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成为“杨过”。

“相思无用,唯别而已,别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销魂,何处柳暗花明。”

是啊,何处柳暗花明?

2022被写进了我们的历年收益图里,我们一起回顾过往,在其中或许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大类资产收益

周期在2022是个“热词”,不仅有着周期品的起起落落,更有经济周期的轮轮回回。

沪深300便是极致演绎的那一个。

2022收官,沪深300再次领跌一众大类资产。

前世的风光无两,现世的折戟沉沙,相同的剧情,自2016年开始已经重复上演了4次。

牛熊切换,A股每一次好像都来得特别猛烈。

2019-2020,沪深300连续两年位居大类资产第一,合计涨幅超过70%。

2021-2022,沪深300连续两年位居大类资产倒数第一,合计跌幅超25%。

按照这个规律,明年给沪深300安排一个大类资产涨幅老大的位置。

没毛病吧?

原油高开低走。

俄乌冲突、北溪管道爆炸,原油上半年上涨40.95%,很是惊人。但接下来是A股股民喜闻乐见的高开低走剧情。

下半年,美联储抑制通胀决心十足,俄乌冲突的边际影响逐渐下降。一年下来,原油又被打回了原型,人们早早开始交易起了经济衰退。

黄金一整年,走了个寂寞。

金融资产历年收益

肯定好多人在第一张图里就想吐槽房价,跟实际的感受大不一样,我们在这里展开说说。

2016,房住不炒。

2020,三条红线。

2022,保交楼,稳民生。

6年时间,房企、楼市、地产债的咏叹调里,物是人非。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北京房价,2022年中原地产领先指数又涨了5.62%,不知道帝都朋友,有没有感受到?

房地产一级市场的两极分化同样传导至二级市场(REITs)。

清洁能源、保租房REITs相继上市,引得公众火爆认购。环保、产业园等产品,二级市场价格水涨船高。而几批高速公路类REITs,依然在认购价附近停滞不前。

只能默默感慨同房不同命,房市也在上演结构化行情。未来,买房也不是人人都能赚钱的游戏。

时隔多年,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又一次跑输了货币基金,梦回2016、2017。

年末的一波债市走熊,债基、银行理财基本全军覆没。一个多月干掉小一年的涨幅,对于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后的低风险偏好投资者,这种“大波动”真是痛到肉里。

怎么会亏钱???

赎回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股票基金今年没有跑赢万得全A指数,前两年的“买股不如炒基金”风头正劲,没想到一年就反转。时常能听到基民吐槽,还不如我自己梭哈,股票赚钱、基金亏钱……

在这样的声音里,公募基金数量破万只;在这样的行情下,基金公司掀起三波自购潮流,先买股后买债。

“不在高峰时慕名而来,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做最好的应该就是基金公司自己了吧。

从这个图来看,今年很难,但比2011年还是好一些。

全球来看,亦是如此。由于风险无法对冲,资金找不到“避风港”,资管公司们艰难应对着100年以来最难熬的一年。

追踪全球股市的MSCI世界指数自1月以来下跌了14%,而彭博固定收益指数下跌也超10%。

信托产品收益率有所下滑,从账面数据看依旧稳健。

然而新闻中、微信群里,不时等看到投资者在维权,更有被信托公司工作人员狂怼“我也忍你们很久了”。

2022年整个信托行业业绩出现明显滑坡,正在经历业务分类改革的他们也在寻底、筑底,走出低谷的过程中。

规模指数历年收益

2022年,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四大规模指数的表现相差甚微,在比差上毫不相让。

如果说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A股在演绎周期,那么A股的这些规模指数之间就是在致敬回归。

2019-2020,创业板指数两年翻倍。市场高唱,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新能源才是A股的核心资产。而上证指数则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

2022年,上证指数的成分行业金融、地产、煤炭相继发力,而创业板重仓的医药、新能源板块则尽显疲态。

A股哪有绝对的核心资产,都是围绕均值的往复运动罢了。

按照这个规律,明年哪只规模指数又要被动高举核心资产的大旗?

是超大盘上证50的再续辉煌?

是经典核心资产沪深300的自我救赎?

还是新核心代表中小创的王者归来?

2022年,围绕着规模指数的金融衍生品迎来了大发展。

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上交所中证500ETF期权、深交所创业板ETF期权和中证500ETF期权、深证100ETF期权、上证50股指期权……

曾经被妖魔化的期货、期权,终于回到他们应有的位置,对应的ETF基金也分享到新格局的红利。

热门行业历年收益

2022年,煤炭行业大放异彩,强势上涨10%领跑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是唯二正收益的行业

而新能源公司扎堆的申万电力设备指数,今年跌了25%。

美股的新能源旗帜特斯拉,今年更是跌了近70%,一下子踢出全球前十大公司榜单。

另外“新半军”里的半导体、军工同样都齐齐位于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队尾,其中电子行业猛跌36.54%,是唯一一个跌幅超30%的行业,稳稳占据副班长位置。

今年的行业表现也都映射在了基金排行榜里。

原油、豆粕、地产、煤炭……

2020年,市场人士说这是新能源的元年,未来10年我们要“辞旧迎新”。

2022年年初,任首席也在说,现在不买新能源等于20年前不买房。

我们在教训中学到了竞争格局与行业景气度同样重要。

对于电池回收、储能、氢能源这些具有10倍潜力的行业,不能一股脑的莽进去。

不能仅看到有爆发力的β,而忽视越来越差的行业格局。

当然,传媒依然是条咸鱼,没有一点翻身的样子。

全球股市历年收益

这差不多是普天同跌的一年。

彭博数据显示,全球最富有500人今年财富蒸发1.4万亿,瑞士金融机构负责人说今年是近100年来财富损失最严重的年份之一。

纳斯达克今年跌超30%。

谁都没想到,纳斯达克的10年就是竟由我们这代人终结。

2020年,炒美股成为中国投资者的新潮流。而2年后我们又有了一个新名词,出海韭菜。

他们有的倒在了meta,有的倒在了特斯拉。

但更多的出海韭菜倒在了中概股,他们有一个令人心碎的统称——中丐互怜

港股同样惨烈。

我们见证过200元的腾讯、60的阿里巴巴、110的美团,140的京东,40的快手……

不知道你有没有珍惜到,在年末大赚一笔。

2022年,俄罗斯RTS指数以40%的跌幅领衔全球股市,2月份还一度拔了网线。

美俄之间又开始了你追我赶的暗中竞争。

不同的是,60年前是“阳”谋,今年是“阴”谋。

印度SENSEX指数今年逆势上涨。

恒河大澡堂,神牛屎和尿,印度玛莎拉,干净又卫生。

股市一直上涨,看上去美好,殊不知成分股公司占据了印度市场一半以上的权重,而且大多是具有周期属性的企业,恰逢其时。再深究下去背后还有印度“种姓制”的原罪。

大市值公司具有天然的垄断地位,至于底层的上市公司……没人想知道。

把所有利空留在2022

2021年年末,北落曾感叹基金收益率方差之大,后浪推前浪。

也曾想在这一批年轻基金经理中,找到年轻时候的郭靖。

2022年的市场,方差依然很大,而冒出来的是一批投资年限6-8年的中生代基金经理,黄海、朱红裕、缪玮彬、武阳、周海栋、林英睿、万民远、丘栋荣……

他们更像《神雕侠侣》里的郭靖,脱去射雕时期的鲁钝之气,多了几分成熟稳重且具大将之风。

2023,我们要寻找金庸笔下的谁?抑或还是潜心修炼好自身的心法。

昨天,证监会发文推进非法跨境展业整治工作,富途、老虎双双跌30%。

最后一个交易日,宛如2022的缩影。

愿所有的利空留在2022,重磅的利好尽在20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量机构资金通过ETF抄底市场,而非抄底个股,这一要素要重视
近期投资应淡化指数走势
下跌时,我们该如何跟客户沟通?
出了个大利空?
【推荐收藏】系统解读受到投资大腕们青睐的量化投资
期货加仓的不同策略对比(王兆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