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科研成果:EBV-DNA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鼻咽癌!

作者| doctor_cancer

编辑| 飞过海


本文编译自:Analysis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to Screen for Nasonpharyngeal Cancer


鼻咽癌(NP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华南地区(广西、广东等)。


鼻咽癌5年生存率约为60%,早期鼻咽癌治愈率更高。但是,早期鼻咽癌患者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发病部位极为隐藏,常常导致漏诊或者误诊,由此可见,早期明确的诊断对于鼻咽癌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近期有项重磅科研成果:华人科学家K.C. Allen Chan、卢煜明( Dennis Lo)的团队8月10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用2万多人的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证明了一种无创筛查鼻咽癌的有效方法:


血浆Epstein–Barr病毒(EBV)DNA检测分析用于早期无症状鼻咽癌的筛查!

论文截图


卢煜明,1997年发表革命性论文,证明了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无创产前检测从此诞生。这次,他跨到癌症筛查领域,再次做出了出色的工作。


那么该临床试验的的研究原理是什么?

该研究的核心即是鼻咽癌和人类疱疹病毒(EBV)的关系。该试验中鼻咽癌的筛查,不是筛查癌细胞DNA(ctDNA),而是筛查EBV病毒DNA。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鼻咽癌患者都是EBV阳性,而每个鼻咽癌细胞里平均包含高达50个EBV病毒拷贝!


和正常细胞一样,癌细胞也在不停地更新换代。每一天,都会有很多癌细胞由于各种原因死亡。而在死亡的过程中,癌细胞里面的物质,包括DNA,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由于鼻咽癌细胞中含有EBV病毒DNA,因此病毒的DNA也会随着癌细胞死亡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EBV病毒基因,就可能判断是否有隐藏的鼻咽癌细胞在生长。


如果血液中检测到了EBV病毒DNA,那么说明有鼻咽癌细胞在生长,反之,如果血液中检测不到EBV病毒DNA,那么就很可能没有患癌。但是这一设想最大的担心,就是:


假阳性!


EBV感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成年人都是阳性。但是,绝大多数EBV阳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得鼻咽癌。这和肝癌、宫颈癌等病毒感染相关的癌症比较相似。虽然肝癌,宫颈癌患者中,很多是乙肝病毒,HPV阳性,但绝大多数病毒携带者,一辈子也不会得癌症。


因此,不能通过检测EBV病毒,EBV病毒DNA单次阳性,来判断是否有鼻咽癌。


真正的鼻咽癌患者,由于癌细胞会不停生长和死亡,因此血液中持续有EBV病毒的DNA;而没有患癌的EBV携带者,血液中虽然也可能有病毒DNA,但是含量起伏不定。


因此,如果第一次检测阳性的人,间隔2个礼拜再测,健康人大多数会变为阴性,而真正得了鼻咽癌的人,绝大多数两次都是阳性!甚至持续多次出现EBV病毒DNA阳性。


一次检测,假阳性非常高,但连续两次检测,就能排除绝大多数假阳性,增加筛查的效果。传统肿瘤标记物的筛查其实也是这样的。甚至我们可以做持续性的监测,其多次连续的EBV病毒DNA阳性,准确率会更高


研究背景循环游离EBV DNA是鼻咽癌的分子标志物,目的为探究血浆样本中的EBV DNA能否用于无症状人群中早期鼻咽癌的筛查。


研究方法:血浆样本首次检测EBV DNA呈阳性的受试者,约4周后再次进行检测,连续检测呈阳性,则接受鼻内镜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研究结果:

(1).共有20174名40-62岁的受试者接受了筛查,有1112名(5.5%)受试者的血浆样本检测出EBV DNA。其中有309名受试者(占所有受试者的1.5%,占初次检测阳性者的27.8%)重复检测呈阳性。在这309名受试者中,300人接受了鼻内镜检查,275人接受了鼻内镜和MRI两种检查。其中34人检测发现患有鼻咽癌,接近50%都是I期。


(2).筛查出的鼻咽癌受试者中I期或II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历史性队列(71% vs 20%,P<0.001),而且这部分患者3年无进展生存也显著更佳(97% vs="" 70%;hr="" 0.10;95%ci="">

这张图显示,这次2万多人参与筛查,最后确诊34位鼻咽癌。其中接近50%都是1期,完全是可以治愈的。相比而言,在没有筛查的情况下,由于早期鼻咽癌没有明显症状,被诊断的时候近80%都是中晚期(3~4期)。

3年存活率从70%,一跃到97%


(3).血浆中检测为EBV DNA阴性的受试者中,仅有1例在检测1年后发展成了鼻咽癌。


(4).血浆样本EBV DNA用于鼻咽癌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高达97.1%和98.6%。


研究结论:血浆标本中EB病毒DNA分析对早期无症状鼻咽癌的具有筛查价值,鼻咽癌的检出率明显早于对照组,能够发现早期肿瘤,以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doctor_cancer评论: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治疗前血清/血浆中EBV-DNA水平与早期鼻咽癌(I期和Ⅱ期)的预后有关,血浆EBV-DNA水平较血清EBV VCA/IgA滴度对鼻咽癌分期及预后更有意义。治疗前血浆EBV-DNA水平与之后患者的远处转移率有相关性:治疗前血浆EBV—DNA水平越高,则治疗后出现远地转移的概率越高。因此2015年NCCN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在“检查方法”一栏中,加人了“EBV-DNA检测”。


此研究意义在于能够简单通过血液检测EB病毒DNA来预测鼻咽癌的风险,特别是I期或II期鼻咽癌的筛查,因为这类人群中通过根治性放疗后,生存率高,极大提高治愈率。


即菠萝在其博文中所说:该研究客观证明了一种新的筛查技术:连续两次检测血液中的EBV病毒DNA,能有效地筛查鼻咽癌。且筛查出的鼻咽癌绝大多数是早中期,治愈可能性大增,因此能真正的挽救生命。


参考文献:

[1]K.C. Allen Chan, et al. Analysis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to Screen forNasopharynge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17; 377:513-522.

[2] 林丽文. EB病毒DNA检测在鼻咽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1).1671-3141

[3] 杨青廷, 熊文婧, 刘也,等. 《2015年第一版NCCN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关于鼻咽癌更新内容及要点解读[J]. 医院与医学, 2016(2):65-68.

— END—

恒瑞源正微信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N Engl J Med发布】2017年值得关注的13篇文章,肿瘤领域独占5席
NEJM:卢煜明团队首次实现用液体活检筛查没有症状的早期癌症
鼻咽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认识EB病毒
您了解EB病毒吗
鼻咽癌的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