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逢佳节胖三斤?快别这么吃饭了!

新年也要美美地吃~


作者丨燕小六

来源丨医学界



“每逢佳节胖三斤”。


毕竟,无论身处何方,与谁共庆,富有或贫穷,


吃顿好的——尤其是家里的味道——,那是能还魂的事情。



吃的时候是真爽,吃完以后,后悔也是真真的。



什么?你精挑细选地吃,严格控制热量,还是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出品纪录片《碳水的真相》(2018年上线),给你答案。



英国是西欧肥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10个英国人里,就有3个肥胖者。


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肥胖定义。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体重(按公斤计算)除以身高(按米计算)的平方,得出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30,即为肥胖。


《碳水的真相》策划人、出镜记者Xand,是一名医师。


拥有“公共健康”专业知识的他,一度胖到240斤。


瘦身成功后,Xand结合科学研究,发现:这些年,油脂被冤枉了。真正催肥的食物,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碳水的真相》告诉我们,日常吃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习惯,始于1.2万年前。


那一天,我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和他的小伙伴们,突然厌烦住山洞、摘野果、吃生肉。


他们找块地方。你一间屋、我一间房地生活。大家各自圈块地,开始耕种。


最初,人类和碳水化合物相敬如宾。


直到迈入信息化时代。


食物更易获得。精加工食物占据超市半壁柜台。但人类的运动量大幅减少。胖子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糖尿病、肠癌、甚至不孕不育等,都被证实:源于错误选择碳水化合物,并大量摄入。



碳水化合物分为3类:

  • 米色碳水化合物,又称淀粉类、主食类,家族成员包括面包、意大利面、土豆等;

  • 白色碳水化合物,各种糖,以及含糖的饮料、包装食物;

  • 绿色碳水化合物,包括各类含有纤维的水果、蔬菜。


其中,米色和白色碳水化合物被视为“万病之源”。



你来看:一根香蕉,一片烤面包,一杯果汁,一碗牛奶泡麦片,量不多吧?看着丰富、健康吧?


你知道,这些吃下去后,身体会分解出多少热量?


答案是:相当于28块方糖。


远远超出每日身体所需。消耗不掉的热量就会在体内储存起来,转化为脂肪。



再来做个测试:下列食物中,哪个是含糖大王?



齁甜的巧克力麦芬,相当于10块糖。

没啥甜味的白面包圈,约11块

一块蒸土豆,19块

吃起来好甜的草莓,4块

和草莓同样分量的一碗米饭,20块



志愿者们全部懵逼:再!也!不!吃!米!饭!了!



即使你避开米饭,转投面包,也可能无济于事。


因为,有些人的基因代码和碳水化合物,“不兼容”。


即别人吃一碗米饭,分解出20块糖的热量。而你,可能是22块、25块。


有些前瞻性研究已有发现:把饼干放进嘴里,咀嚼。记录饼干在口中变味的时长。


变味所需时间越短,说明身体对淀粉“越友好”。



这是因为,口腔中含有高浓度淀粉酶。


这些酶能把淀粉大分子,分解为可以尝出味道的糖类小分子或类糖小分子等复合碳水化合物。后者能平稳、和缓地提供能量。


翻译成人话:越快尝出米面的口味来,越不易因碳水化合物而胖。


提供一个自我检测“碳水化合物耐受水平”的方案:


1.买一包不加盐的小饼干;

2.拿一块,放嘴里,嚼;

3.如果30秒都尝不出味道变化,那就得谨慎吃糖汉堡米饭面条……等白色、米色碳水化合物。




看到这里,心急者估计要揭竿而起:为了减肥,今天开始拒吃一切碳水化合物!


这不可能!


首先,碳水化合物在食物界广泛存在。往上划两页,蔬菜、水果,可都是“绿色碳水化合物”呀!


其次,你的身体终会因为缺乏这一营养物质而报警。


再次,切断某种“不健康”食物的摄入,每一顿都计算、称量卡路里,或许能坚持一时,但不长久。


营养师、内分泌医生们给出更合理建议:尽可能选择“好的”碳水化合物。


比如,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


这是一种难以消化的纤维。会通过食道、小肠,进入大肠,然后被肠道细菌吃光光。


抗性淀粉存在于绿色碳水化合物以及全谷物中。用全麦制成面包,抗性淀粉含量就非常高。


此处加黑加粗提醒:购买全麦面包,一定要看标签。全谷物有股淡淡的苦味,商家们为追求口(xiao)(liang),会加很多糖。



早饭时,可以在家煮燕麦粥(无糖的那种)


觉得口淡?加一两颗草莓。


不够饱?再来个白水煮鸡蛋。


高纤维,低升血糖指数。



特别馋咖喱饭了?可以用全麦谷物代替米饭,配一份花椰菜、菠菜做的咖喱酱。


仍然含有碳水,但纤维含量也很惊人。



意大利千层面也是可以吃的——只要你把面,换成茄子。



爱吃“甜品”的菇凉们,不用完全忌口!草莓沾上纯黑巧克力酱,吃一两颗,肠胃、心理负担都不大。



或者来块青柠派:料理机打碎坚果、做饼底。碳水化合物秒降一半,纤维含量则翻番。



研究人员邀请多名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接受这一饮食调理。


这些人需严格控制白和米色碳水化合物摄入,但不限制绿色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每天,他们都会在线分享、交流当日食谱。


2周后,有的受试者瘦掉3公斤。高密度脂蛋白(优质脂蛋白)增加10%。



有的腰围缩水10公分。



有的血糖情况明显改善。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抱怨:我饿疯了!我恨这个活动!


大家都认为,每天吃得好、吃得饱,更有动力“瘦身”了。



最后的最后,针对单身狗、做饭无能者,《碳水的真相》还给了一些小技巧。


实在是馋面包,又买不到健康、全麦的品种,或许可以“冷处理”


把面包放进冰箱,冷藏一宿。这样能使面包里易消化的米色淀粉,转化为抗性淀粉。



还有,食物经过烹饪、冷却、再烹饪、再冷却,脂肪与油类会越来越多地附着在淀粉分子上,使其极难消化。


基于此,蒸好的米饭被冻过、再蒸,然后滚烫着吃,分解、吸收糖的速度会减慢。


但特别提醒:吃烫食会增加食道癌风险!


要吃,还是要命,大家自己斟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BC纪录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 the truth about carbs
BBC说把米饭冰一冰再吃就可以减肥?吃货的我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
156斤胖妹吃隔夜饭1年减到100斤!BBC竟实锤点赞?网友:牛批!
BBC又来毁三观:面包米饭冻了再加热吃,热量会减少?吃了不容易胖?
碳水到底是什么?你真的知道“低碳水”该怎么吃了吗?
生酮?抗糖?不如控好碳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