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西土家族原生态婚礼

正月里来喜事多,土家女儿迎嫁娶。新春佳节,在湘西土家族地区,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在外努力拼搏的土家后生和姑娘回到家中,按照土家族习俗走向婚礼的殿堂,绽放出土家族儿女结婚的独特魅力。

湘西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十分复杂和隆重的婚礼多层次礼仪,保持着“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娶妇之家三日应举乐”等古老遗风。在经过求亲、定亲后,便是最隆重的结婚。土家族结婚一般有求婚、送日子、忙嫁、过礼、哭嫁、戴花酒、接亲、拜堂、闹新房、敬茶、回门等程序。


男方准备出发

(一)求婚。男方要求结婚时,婚前那年农历正月初,选择吉日要到女方家拜年。拜年时的礼物中要送一只连猪尾巴的猪腿。女方若同意该年结婚,就收下连尾巴的猪腿,若不同意,则将猪尾巴割下退回男方,表示推迟婚期。达成结婚协议之后,娘家准备嫁妆,婆家准备衣服等物,双方筹办儿女喜事。

接亲队伍出发

()送日子。女方同意这年出嫁后,男方就择定结婿吉日,并取得女家同意之后,男方则请媒人带上酒肉和衣服等礼物,到女方家“送日子”,正式决定婚期。若女方不同意,男方则要另择日子,再定佳期。

(三)忙嫁。婚期确定后,男方要作好接亲的准备,备好过礼的酒肉、礼布和送给新娘的衣服、首饰等,而女方则要准备“嫁奁”。女儿出嫁时,无论贫富都要准备一、二床“西兰卡普”(土家织锦)被盖,其他嫁妆量力而为,一般都要陪柜子、箱子等用具和四、五床被盖。经济条件较好的要陪柜、桌、椅、箱等全套家具和十二床被盖,这叫“单陪单嫁”,富裕人家要陪二十四床以上被盖和双套家具,谓之“双陪双嫁”。姑、舅、伯、叔、姨等近亲也要送一床被盖等陪嫁礼品,尽力相助。土家族之女子,在出嫁之年一般不从事田间劳动,全力忙嫁。


接亲路上

()过礼。婚前三天,男方请人到女方家送礼,俗叫“过礼”。男方为女方送去准备嫁女用的酒、肉、衣服、首饰、被里子等礼物。同时,还问清楚,迎亲那天要多少人,几乘轿子,还有什么未尽事宜,女方完全答复后,就准备迎亲。 '


女方哭嫁

(五)哭嫁。婚前一月或半月,新姑娘按习俗规矩每夜晚要哭嫁,出嫁前夕要连续哭三至七个夜晚。新娘哭嫁时,全村寨相好的姐妹都要来陪哭、对哭。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哭父母”、“哭戴花”、“哭吃离娘饭”、“哭离闺门”、“哭上轿”等等。到出嫁时新娘哭得眼皮红肿,声音嘶哑;哭得越狠,人说这姑娘有出息;哭得越好,人说那姑娘有才华。哭嫁期间,嫡亲叔伯,请侄女做客吃饭,叫吃“送嫁饭”。

()戴花酒。结婚头天,为女方的“戴花”日,亲朋至友都来庆贺。吃“戴花酒”,给新娘戴花。戴花前,请里手而贤德和有子女的妇女给新娘“开脸”,即扯去汗毛、修好眉毛,将长发辫子绾成“粑粑髻”。髻心缠红头绳,插上银簪、莲蓬、戴上青丝帕、牙签、手圈、耳环等头饰。开脸毕,举行戴花仪式。

仪式开始,新娘入中堂,鸣炮,奏乐、拜天地、祖先,而后,给新娘戴花。当司仪者喊到某某亲戚给新娘带花时,新娘予以哭谢。如喊到外公外婆戴花时,新娘便哭道:“我的阿公阿婆啊!孙女是个下贱人,头上戴花花不香,身披红绫也不红”。哭谢舅舅、舅娘时:“我的舅舅、舅娘呀!贱人戴花花不开,花插满头也不红。”哭谢姑母:“我的麻妈姑娘啊!花开花谢花又分,各到他乡成生人。”哭谢叔伯:“伯伯、伯娘!叔叔、婶娘呀!贱人出嫁离亲人,您们的恩情记在心。”

拦门礼

“三茶六礼”

接亲队伍进屋

()接亲。男子方派花轿子和乐队等接亲队伍,由“头嘎”、“二嘎”、“摸米”带队到女家迎亲。“头嘎”即媒人或媒人的代理人,手拿一把雨伞,是迎亲队伍的领队。“二嘎”身背一个花背笼,专背执事人所需的“三茶”“六礼”(“三茶”即用红纸包好三封钱币,关给女方办饭、菜厨的师傅和烧茶的礼品;“六礼”即六封红包送给女方作四名抬花轿和两名打火把人的礼物。)“摸米”是代替新郎迎亲的人选,专搬新房的蚊帐和睡垫的人。

接亲队伍到女方大门口,女方便在朝门口摆一张大桌子拦门,桌上燃烛点香,摆三个酒杯,女方执事人过来讲拦门礼。内云:

喜盈盈来笑盈盈,拦门桌子摆朝门;

燃香三柱蜡九品,主东请我来拦门;

我今拦门无别事,要请礼官先生报个名。

外答:

耳听贵府先生请,在下****来报名。

望乞先生原谅我,请问高姓和大名。

内云:

愚某久闻先生的大名

是当地贤良才子大文人

学识广博明八方,

胸藏万卷通古今。

今天红门大喜事,

先生带来多少人?

吹吹打打,炮火连天,

从何而来?从何而行?

从水路来,过了多少潭和滩?

从旱路来,走了多少岭和弯?

外答:

承蒙先生来提问,

愚下是个山里人,

出生家境贫寒微,

少读诗书言辞顿。

带来马匹一十二双,

随行队伍七十二人;

先从水路来,只见波浪滚滚,

分不清是潭和滩。

后从旱路走,到处云雾蒙蒙,

看不清是岭是弯……

接着,内外双方的执事人,相互盘问和解答“婚姻根把”。若内面的执事人讲输了,就得无条件的开门,请接亲队伍进屋。若外面的执事人讲输了,就得拿出“三茶”、“六礼”等礼品,请求内面执事人开门进屋。向内请求道:

在下愚昧无知,甘拜先生为师,

现把“礼性”(即礼物)奉敬,

请开方便之门。

内云:

笑纳“礼性”,打开中门。

有请先生,请进中庭。

双方谦逊一番,清点“三茶”、“六礼”和梳头油罐、报晓鸡、露水裙、蒙帕、背亲布……等。清好后,便搬开大桌子,请接亲人进屋。由礼官先生带领手提灯笼的执事先生与女方主人见面。男方执事先生高声喊道:“向亲家道喜!”女方主人说:“谢喜!”此时“摸米”上前代替新郎叩头,女方主人一手扶起,说:“人到礼到”。然后由执事先生设香案、放鞭炮、镏子、唢呐、土号齐奏。“摸米”对女方祖先神龛三叩头,礼毕。

天将麻黑,陪嫁的姑娘们在手板上摸满漆黑的锅底灰,去寻找“摸米,向她们认为是“摸米”的人脸上抹去。姑娘并不想寻找真正的“摸米”,而是想找她心里喜欢的对象。姑娘往“摸米'脸上抹黑,有时一个抹一个,有时几个人抹一个,因此,“摸米”往往躲避不及,被锅底灰抹成个大黑花脸。那些前来接亲的年轻人,也乐意受摸。不过也有“摸米”故意让姑娘摸几下,然后用手板将脸上的锅底灰抹下来又反往姑娘雌上抹去。男男女女扭成一团,互相戏谑,兴高采烈。看热闹的人也笑得前仰后翻。真正不愿意受摸的“摸米”却躲在花轿边或老人背后。因为未婚的毛头姑娘,是不能接近花轿和打扰老人的。

金鸡三啼到良晨,天朦朦亮时,礼官先生向内请求发轿。抬轿人将花轿抬到大门外正中间,轿门向内。在点着明亮的四个火把(轿前两把,轿后两把俗叫“喜把”)下,由土老司咬鸡冠漫血退轿煞、祭轿神。祭毕,轿内铺好坐褥,等待新娘上轿。

女方哥哥背新娘上轿

踩四方斗

新娘身穿露水衣、裙,头戴“蒙帕”(即蒙面丝帕,下同),从闺房内哭嫁出门,哭别公婆、父母、兄嫂、姐妹后,手拿两把筷子,由两个女人陪伴着搀扶出房,拜过天地、祖先,再踩四方斗,把筷子朝前后各丢一把,然后由哥哥肩搭背亲布,背新娘上轿。新娘在进轿前,用脚连登轿杆三下,而后进轿关门。于是抬轿人将轿抬起,陪嫁的姑娘们手攀轿杆,向前后来回推拉三次,以示惜别。花轿出门时,女方家用扫帚从太门口向堂屋内扫三下,以示女子没有带走家里的福禄。送亲客数人手拿雨伞,随同花轿前往。上等送亲客(如姑娘、婶娘)要乘坐“蓬轿”前往。接亲队伍一路上打着镏子,吹起唢呐,连放“三眼铳”和鞭炮,热闹异常。

出发回男方家

抬轿人一路上小心翼翼,行路间随时前呼后应。前面喊:“上有茨蓬挂顶”。后面应:“弯腰不挂。”前面说:“下有岩头凸起”,后面说:“高高举起”。前面说:“左边有个之字拐”,后边说:“往右摆。”任凭抬抬轿人一路上笑话百出,或与新姑娘取笑,但新娘总不开口说话。

花轿抬到男方家门口,连同喜把一起摆在院坝里。送亲客也陪着花轿等着。此时,随花轿来的木匠师傅在新房内安床,他看酬谢的礼物不如意时,便喊:“恭喜,恭喜,步步高升。”示意主人加礼钱,直到木匠师傅满意时为止。安床就绪,请一个夫妻双全,家庭和睦,子女兴旺,声望较高的妇女开铺。开铺毕,选择一个公婆健在,夫妻双全之人的男孩童,抱在床上滚几次,叫“放引窝蛋”。

一切就绪,堂屋中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争着看新郎、新娘拜堂。

拜天地

拜父母

夫妻对拜

()拜堂。拜堂之前,请土老司先退轿煞。退煞后,由里面预先安排两名夫妇和睦、有子女的妇女(圆亲娘),一个用米筛端七星灯(此灯用一只清油碗,里面放七根灯草,分点七个灯,放在大门槛内陆下),另一个从轿内将新姑娘扶出来,新娘从灯上跨过去。新娘进入堂屋中央,向祖先神龛恭恭敬敬地作一个揖以后,立即拜堂。行拜堂礼,叫“交拜合卺”,相当隆重。祖先神龛上点一对大红双喜蜡烛,三柱福寿香,大桌子上摆供品,地上铺一床睡簟,睡簟上铺着新被盖,这就是拜席。同样找一个条件好的中年妇女引新娘,一个男的引新郎,男左女右并立。拜堂开始,礼生喊:“奏大乐(打镏子,吹唢呐)!升炮拜天地(新郎、新娘向外拜四拜)!拜祖宗!”新郎从新娘前面穿过来,二人向祖先神位前齐拜四拜后,跪着。礼生喊:“大乐止,细乐兴。”遂按排好的名字,以班辈和年龄大小,顺序喊起。首先喊:“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千辛万苦,新人下礼。”新人便恭恭敬敬地磕一个头。执事人便喊。“礼性”,喊到谁谁就要掏钱赠“礼性”,等“礼性”到位,再喊第二个……。最后喊:“男女老少,内外帮忙人等辛苦!”新人向四周拜一礼。礼毕后,作大乐,鸣炮。这是结婚最大的礼。俗话说:“大登科,金榜题名,小登科,洞房花烛。”此时,镏子声、唢呐声、土号声以及三眼统,响彻庭院。新郎抢先入洞房,坐在床边,待新娘进门,新郎用手揭去新娘头上的“蒙帕”,互相嫣然一笑,顺手又抢新娘头上的插花,表示爱新娘如爱花。新娘则摘去胸前的护身镜,以示一身清洁如镜,乐意来到婆家。送亲娘子随即进房,向新郎祝贺。新郎出房以后,送亲娘子关上房门,让新娘脱去露水衣,露水裙、露水鞋,换上新装,与众见面。接着,新郎新娘在“正酒席”上向亲友敬酒。

()闹新房。“交拜合卺”的当晚,全村寨青年男女闹新房,前后可闹三天,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说。俗话说:“越闹越发,人财两旺。”闹新房时,“主要是开新男、新娘的玩笑,要新郎、新娘装烟倒茶,讲“四言八句”。小字辈要给新娘请安,要核桃、板栗、糖果及小手帕。凡向新娘要礼物的,都要讲根古。俗说:“核桃皮子薄,金牙咬不破,会讲的吃两颗,不会讲的旁边坐。”

闹房时,有的随声附和,有的故意刁难。总之,闹新房是青年人的一件有趣活动,闹得人人欢喜,个个高兴,直到新娘将已准备的各种物品给大家送完为止。夜深人静,闹新房的人逐渐散去,圆亲娘引来一个童男儿,要童男儿亲手揭开用红纸封盖的马桶盖子,抓出放在里面的糖果。然后扯出“小鸡公”往里面撒一泡尿。土家族人以为“童子尿”是世界上最纯洁之物,可以引出一个吉祥的结果来。

()敬茶。婚后次晨,新郎、新娘还要给宿客长辈敬茶,新郎端一个内若干碗团馓的茶盘,新娘另端一个内放若干双布鞋的茶盘,夫妻双双为长辈敬茶、送鞋,受用者,圆赠茶礼,鞋礼。

(十一)回门。新婚三朝,新郎新娘则要回娘家省亲,俗叫“三朝回门”。回门要带猪腿、团馓、糖食、酒等礼物孝敬父母。回门,不论远近,一般要当天去,当天圆。回时,女方父母要给新婚夫妇打发钱,并教他们兴家立业,夫唱妇随,白头偕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赣南客家婚嫁习俗
♔ 读懂客家文化 走进赣南的民俗民风
陕西婚姻风俗
刘文 | 花轿娶新娘,老少闹新房
中华民族及婚俗(系列四十)
有谁知道闹新房时的顺口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